朝廷在越南和法人開戰,前線將佐求糧求械的折子每天雪片一般的飛向兩廣總督衙門,而各地諸多兵員、糧秣、彈藥卻遲遲運載不過去。最為搞笑的是,越南前線是打是和、是贏是輸,朝廷居然需要從洋人的口中才能得知。沒辦法,廣東到京師就算是八百裏加急也得跑幾天,可洋人的電報幾分鍾就到,這電報、鐵路兩項之重要,從一場戰事就可見一斑。
皇上愁的因當不是這折子準與不準的問題。現在朝中因中法戰事之由,支持辦電報、鐵路的越來越多,即使在有些食古不化的迂腐之徒,也難逆這大勢。
現在的問題是,這電報、鐵路應該怎麽辦?
大清的官員,尤其是那些擅長嘴炮的翰林、庶吉士們,上折子出主意、參這個參那個絕對一個比一個積極,但要讓他們拿出具體方案,那就抱歉了,一個沒有!
這崔國因也是一樣,長長一份奏折,先是說了因為電報、鐵路不暢而在這場戰局中產生的問題,隨後又預估了一旦戰事深化,或者未來有其他變故,因為缺乏快速有效的溝通和交通手段會出現的問題,最後大言炎炎的論述了電報、鐵路非辦不可。
洋洋灑灑上千字,就沒一個字說在那兒辦、由誰辦、怎麽辦?至於需時多久,耗錢幾何,辦成後如何管理,更是一個字兒沒提。
這樣一個折子扔過來,愁死了小皇帝。不準吧,這戰局緊急成這樣,通訊、交通的落後帶來的問題如此突出,作為一個有作為的君王,怎能視而不見墨守成規?準吧,可載恬也不是神仙,鐵路咱也沒辦過啊,一個旨意下去胡搞一起不但起不了效果,反而會造成更大的浪費。
我就去了!到底誰是皇帝?崔國因輕輕鬆鬆一個意見——辦鐵路吧,剩下的活合著全得由他這個皇上來操心!
奕譞想了想,“皇上,不如明發旨意,讓各省督撫自薦,各地如需修建鐵路,必須製定明確方略,上報朝廷會議後施行。同時也可向天下廣招相關人才。想我大清泱泱萬民,難道就找不出會辦理電報、鐵路的人才?”
一旁翁同龢聽了奕譞的意見後也是點頭:“醇王的提議最為合適,老臣附議。”
載恬想了想,“那就先這麽辦吧,回頭翁師傅給擬個旨意行文各省。哦,對了……”說道行文各省,載恬想起一事。
“順便下旨令各地舉薦年輕人才。隻要是操守廉潔而且有所特長,不論是吏治勤明、兵事嫻熟,還是熟悉中外交涉事物,又或者隻是善治船、械,精通算術;不管官階高低、已仕未仕,都可以舉薦。”
“國家正是用人之際,所謂‘不拘一格’,若是真的野有遺賢,此時不為國效力,更待何時?”
“嗻!皇上聖明!”
批完了崔國因的折子,載恬這才想起來醇親王此時覲見一定有事,“醇王進宮可有事要說?”
奕譞連忙從懷中取出李鴻章給他的那幾條章程遞了上去:“據悉法人已經向我朝派出特使,以洽談越南一事。李中堂於日前從福祿諾口中探得法人之前欲達成之條約內容,特報於總理衙門,臣不敢專斷,因此進攻請皇上定奪。”
“哦?”載恬伸手示意內侍接過那張紙,“待朕先看看。”
兩下瀏覽完紙上的內容,載恬這才道:“既然李中堂事先將法人意圖探究出來並報給了總理衙門,想必他也和醇王有過商量。不知你二人的意思如何啊?”
奕譞道:“現法軍水師提督庫爾貝已經命艦隊起航南下,想必意圖我江南各省,臣等恐法人借水師之利占據台灣、海南諸島以為質,逼迫我朝放棄越南。如果真是這樣,則我朝實難與法人相抗衡。”
“哎……”載恬歎了口氣,站起身來緩緩地踱著步。他何嚐不知醇親王所說的問題,而這也是之前他讓李鴻章和法國保持聯係最關鍵的原因。大清沒有海軍,而台灣、海南孤懸海外,如果被法國人占了,朝廷還真是一點兒辦法也沒有。
沒看區區日本都能搶占琉球,現在已經過去十年,那怕在朝鮮已經打贏了日本一次,但這琉球就是收不回來。為什麽,海軍不利啊。
就南、北洋水師那幾條船,和日本拚一拚還行,拉出去和法國人大海戰?那真是不知道死字怎麽寫了。
可是,難道就這樣拱手將越南讓出去?
載恬知道時間不等人,可他就是下不了這個決心。“還是再等等看吧,法國人不是派特使來了麽,等法人特使來了後再議吧。”
雖然皇上沒有吐口,但是看這意思,皇上似乎也有些意動,奕譞知道此事也不能逼迫皇上過甚,既然皇上說再等等,那就再等等吧。
不過既然說到了台灣,那麽有一個人就不能不提。
“之前朕傳旨招劉銘傳赴台總領軍務事宜,此人現在何處?”
奕譞道:“回皇上,劉銘傳已經自安徽老家啟程,不日即可到達京師。不過,此人在接到旨意後曾上書希望獲得一文職,以方便籌集軍餉供應……”
“此時朕已知曉。”載恬冷哼一聲道:“無非又是‘官場賤武夫,公事多掣肘’的老套罷了。也罷,台灣孤懸海外,交通、通訊更加不便,為了方便其運作,可以讓他以巡撫銜督辦台灣軍務。”
“皇上隆恩,該員自當粉身以報!”
最後,載恬吩咐道:“黑旗軍和在越滇軍也要知會一聲,在朝廷和法國人談判期間,暫時停戰,以免落人口實。另外,讓兩湖、四川盡快將前線餉銀解至。黑旗軍所部按上報人數發三個月實餉以茲鼓勵,滇軍所部發一個月,令在越滇軍參將丁槐發奮圖強,盡快練成一支可用強兵出來!屆時,朝廷自有厚賞。”
“遵旨!”
六月,受茹費理內閣委派的特使茹勒·帕特諾特爾抵達越南。
帕特諾特爾在越南停留的目的是為了和信任越南國王重簽《法越和平條約》。因為之前和法國簽訂《順化條約》的越南國王在去年年底被毒死了,這一次法國人重新簽訂條約是為了多加一份保險,以便再接下來和中國的談判中多一個砝碼。
小小的越南自然沒有反抗的餘地,新的《法越和平條約》簽署的十分順利。在越南短暫停留後,七月初,帕德諾特爾抵達上海,總稅務司赫德自請調解中法爭端,遂與帕德諾特爾在上海會晤。
赫德知道英法埃及之爭分散了法國的注意力,如果戰爭相持下去對法國是不利的。而且赫德深知清廷好“麵子”,除了割地賠款,其他都好說,因此,他希望說動帕特諾特爾放棄賠款,而奪取更長遠的特權和通商利益。
但是赫德的‘好意’被帕德諾特爾拒絕了。
笑話,中國人好麵子,那法國人的麵子怎麽辦?
現在整個歐洲都在談論法國在越南的失敗,原本普法戰爭後備受國內民眾指責、國外列強恥笑的法國陸、海軍急需要用一場砍瓜切菜一般的輝煌戰略性——不是戰術性的——勝利來重塑法國軍隊的“光榮形象”。
現在軍方正在強烈叫囂著要擴大戰火,通過一場大戰逼迫清政府服軟。陸軍的將領們要求議會擴大戰爭撥款,如同1860年占領紫禁城、火燒圓明園那樣大打出手;海軍則建議同時進攻大清國沿海各口,再現當年城下之盟。
雖然帕德諾特爾和軍方的那些好戰分子不同,但是作為一名‘光榮的法國人’,豈能這麽簡單的就放過那些給法蘭西的旗幟上抹灰的中國人?
7月12日,就在載恬和奕譞、李鴻章等人滿懷信心的等待和法國人的談判以爭取更為有利的條款的時候,噩耗傳來。法國駐中國臨時公使謝滿祿正式照會總理衙門,稱將堅持《簡明條約》內容,要求中國軍隊即刻撤出北圻,同時因為北圻戰事造成的巨大損失,勒索兵費兩億五千萬法郎。並威脅說:“限七日內回複照辦,否則法國將徑行自取抵押並自取賠款。”
消息一出,朝野一片嘩然,都以為法國人一定是瘋了。更有大臣叫囂要親自帶兵前往北圻滅掉法國人。
對於這些誇誇其談的大臣大放厥詞,載恬根本聽都懶得聽。就這些人還要帶兵打仗?估計他們連法國在哪兒都不一定知道。
但是兩國之間的談判基礎相差太大了,這根本沒有談判的餘地啊。好吧,既然你們給了7天的最後通牒,那也不用費勁了。
確認了法國人的條件後,載恬隻做了兩個安排:劉銘傳立刻赴台整頓軍務;督促解往越南給黑旗軍和滇軍的餉銀、軍火必須在本月內到位。
唉,堂堂大清,一打起仗來,能頂得上去的居然都是土匪。也是法國人命苦,撞上的都是這種從小將腦袋別再褲腰上的家夥,還恰好都姓劉。
兩道旨意一下,不但近在京畿的奕譞、世鐸、李鴻章、翁同龢明白,遠在外省的左宗棠、曾國荃、岑毓英、丁寶楨四督也明白。
既然沒法談,那就放馬過來吧!
7月16日,劉銘傳自上海乘坐輪船招商局“海晏”輪抵達台灣基隆。隨他一同抵達的還包括老東家李鴻章特地調撥的幾十名當年的銘軍舊將,和從直隸銘軍劉盛休部抽調的120多名槍炮、水雷骨幹官兵。另外還有李鴻章友情讚助的3000枝毛瑟步槍,以及從金陵機器局、江南製造局撥赴的數十門火炮及水雷。
其實之前劉銘傳還想從駐紮在江蘇揚州一帶、曾參加過1874年反擊倭寇侵台的江南銘軍中抽調一些兵力赴台,但左宗棠以江南防務吃緊為由不同意調動。至於其他駐防在直隸與廣東的銘軍,也都因此原因無法調撥。
畢竟,現在任何一個沿海省份都有可能是法國人下一步的打擊對象。誰也不想此時分薄了自己的軍事力量。
就這樣,劉銘傳幾乎光杆兒司令一個的來到了台灣。
皇上愁的因當不是這折子準與不準的問題。現在朝中因中法戰事之由,支持辦電報、鐵路的越來越多,即使在有些食古不化的迂腐之徒,也難逆這大勢。
現在的問題是,這電報、鐵路應該怎麽辦?
大清的官員,尤其是那些擅長嘴炮的翰林、庶吉士們,上折子出主意、參這個參那個絕對一個比一個積極,但要讓他們拿出具體方案,那就抱歉了,一個沒有!
這崔國因也是一樣,長長一份奏折,先是說了因為電報、鐵路不暢而在這場戰局中產生的問題,隨後又預估了一旦戰事深化,或者未來有其他變故,因為缺乏快速有效的溝通和交通手段會出現的問題,最後大言炎炎的論述了電報、鐵路非辦不可。
洋洋灑灑上千字,就沒一個字說在那兒辦、由誰辦、怎麽辦?至於需時多久,耗錢幾何,辦成後如何管理,更是一個字兒沒提。
這樣一個折子扔過來,愁死了小皇帝。不準吧,這戰局緊急成這樣,通訊、交通的落後帶來的問題如此突出,作為一個有作為的君王,怎能視而不見墨守成規?準吧,可載恬也不是神仙,鐵路咱也沒辦過啊,一個旨意下去胡搞一起不但起不了效果,反而會造成更大的浪費。
我就去了!到底誰是皇帝?崔國因輕輕鬆鬆一個意見——辦鐵路吧,剩下的活合著全得由他這個皇上來操心!
奕譞想了想,“皇上,不如明發旨意,讓各省督撫自薦,各地如需修建鐵路,必須製定明確方略,上報朝廷會議後施行。同時也可向天下廣招相關人才。想我大清泱泱萬民,難道就找不出會辦理電報、鐵路的人才?”
一旁翁同龢聽了奕譞的意見後也是點頭:“醇王的提議最為合適,老臣附議。”
載恬想了想,“那就先這麽辦吧,回頭翁師傅給擬個旨意行文各省。哦,對了……”說道行文各省,載恬想起一事。
“順便下旨令各地舉薦年輕人才。隻要是操守廉潔而且有所特長,不論是吏治勤明、兵事嫻熟,還是熟悉中外交涉事物,又或者隻是善治船、械,精通算術;不管官階高低、已仕未仕,都可以舉薦。”
“國家正是用人之際,所謂‘不拘一格’,若是真的野有遺賢,此時不為國效力,更待何時?”
“嗻!皇上聖明!”
批完了崔國因的折子,載恬這才想起來醇親王此時覲見一定有事,“醇王進宮可有事要說?”
奕譞連忙從懷中取出李鴻章給他的那幾條章程遞了上去:“據悉法人已經向我朝派出特使,以洽談越南一事。李中堂於日前從福祿諾口中探得法人之前欲達成之條約內容,特報於總理衙門,臣不敢專斷,因此進攻請皇上定奪。”
“哦?”載恬伸手示意內侍接過那張紙,“待朕先看看。”
兩下瀏覽完紙上的內容,載恬這才道:“既然李中堂事先將法人意圖探究出來並報給了總理衙門,想必他也和醇王有過商量。不知你二人的意思如何啊?”
奕譞道:“現法軍水師提督庫爾貝已經命艦隊起航南下,想必意圖我江南各省,臣等恐法人借水師之利占據台灣、海南諸島以為質,逼迫我朝放棄越南。如果真是這樣,則我朝實難與法人相抗衡。”
“哎……”載恬歎了口氣,站起身來緩緩地踱著步。他何嚐不知醇親王所說的問題,而這也是之前他讓李鴻章和法國保持聯係最關鍵的原因。大清沒有海軍,而台灣、海南孤懸海外,如果被法國人占了,朝廷還真是一點兒辦法也沒有。
沒看區區日本都能搶占琉球,現在已經過去十年,那怕在朝鮮已經打贏了日本一次,但這琉球就是收不回來。為什麽,海軍不利啊。
就南、北洋水師那幾條船,和日本拚一拚還行,拉出去和法國人大海戰?那真是不知道死字怎麽寫了。
可是,難道就這樣拱手將越南讓出去?
載恬知道時間不等人,可他就是下不了這個決心。“還是再等等看吧,法國人不是派特使來了麽,等法人特使來了後再議吧。”
雖然皇上沒有吐口,但是看這意思,皇上似乎也有些意動,奕譞知道此事也不能逼迫皇上過甚,既然皇上說再等等,那就再等等吧。
不過既然說到了台灣,那麽有一個人就不能不提。
“之前朕傳旨招劉銘傳赴台總領軍務事宜,此人現在何處?”
奕譞道:“回皇上,劉銘傳已經自安徽老家啟程,不日即可到達京師。不過,此人在接到旨意後曾上書希望獲得一文職,以方便籌集軍餉供應……”
“此時朕已知曉。”載恬冷哼一聲道:“無非又是‘官場賤武夫,公事多掣肘’的老套罷了。也罷,台灣孤懸海外,交通、通訊更加不便,為了方便其運作,可以讓他以巡撫銜督辦台灣軍務。”
“皇上隆恩,該員自當粉身以報!”
最後,載恬吩咐道:“黑旗軍和在越滇軍也要知會一聲,在朝廷和法國人談判期間,暫時停戰,以免落人口實。另外,讓兩湖、四川盡快將前線餉銀解至。黑旗軍所部按上報人數發三個月實餉以茲鼓勵,滇軍所部發一個月,令在越滇軍參將丁槐發奮圖強,盡快練成一支可用強兵出來!屆時,朝廷自有厚賞。”
“遵旨!”
六月,受茹費理內閣委派的特使茹勒·帕特諾特爾抵達越南。
帕特諾特爾在越南停留的目的是為了和信任越南國王重簽《法越和平條約》。因為之前和法國簽訂《順化條約》的越南國王在去年年底被毒死了,這一次法國人重新簽訂條約是為了多加一份保險,以便再接下來和中國的談判中多一個砝碼。
小小的越南自然沒有反抗的餘地,新的《法越和平條約》簽署的十分順利。在越南短暫停留後,七月初,帕德諾特爾抵達上海,總稅務司赫德自請調解中法爭端,遂與帕德諾特爾在上海會晤。
赫德知道英法埃及之爭分散了法國的注意力,如果戰爭相持下去對法國是不利的。而且赫德深知清廷好“麵子”,除了割地賠款,其他都好說,因此,他希望說動帕特諾特爾放棄賠款,而奪取更長遠的特權和通商利益。
但是赫德的‘好意’被帕德諾特爾拒絕了。
笑話,中國人好麵子,那法國人的麵子怎麽辦?
現在整個歐洲都在談論法國在越南的失敗,原本普法戰爭後備受國內民眾指責、國外列強恥笑的法國陸、海軍急需要用一場砍瓜切菜一般的輝煌戰略性——不是戰術性的——勝利來重塑法國軍隊的“光榮形象”。
現在軍方正在強烈叫囂著要擴大戰火,通過一場大戰逼迫清政府服軟。陸軍的將領們要求議會擴大戰爭撥款,如同1860年占領紫禁城、火燒圓明園那樣大打出手;海軍則建議同時進攻大清國沿海各口,再現當年城下之盟。
雖然帕德諾特爾和軍方的那些好戰分子不同,但是作為一名‘光榮的法國人’,豈能這麽簡單的就放過那些給法蘭西的旗幟上抹灰的中國人?
7月12日,就在載恬和奕譞、李鴻章等人滿懷信心的等待和法國人的談判以爭取更為有利的條款的時候,噩耗傳來。法國駐中國臨時公使謝滿祿正式照會總理衙門,稱將堅持《簡明條約》內容,要求中國軍隊即刻撤出北圻,同時因為北圻戰事造成的巨大損失,勒索兵費兩億五千萬法郎。並威脅說:“限七日內回複照辦,否則法國將徑行自取抵押並自取賠款。”
消息一出,朝野一片嘩然,都以為法國人一定是瘋了。更有大臣叫囂要親自帶兵前往北圻滅掉法國人。
對於這些誇誇其談的大臣大放厥詞,載恬根本聽都懶得聽。就這些人還要帶兵打仗?估計他們連法國在哪兒都不一定知道。
但是兩國之間的談判基礎相差太大了,這根本沒有談判的餘地啊。好吧,既然你們給了7天的最後通牒,那也不用費勁了。
確認了法國人的條件後,載恬隻做了兩個安排:劉銘傳立刻赴台整頓軍務;督促解往越南給黑旗軍和滇軍的餉銀、軍火必須在本月內到位。
唉,堂堂大清,一打起仗來,能頂得上去的居然都是土匪。也是法國人命苦,撞上的都是這種從小將腦袋別再褲腰上的家夥,還恰好都姓劉。
兩道旨意一下,不但近在京畿的奕譞、世鐸、李鴻章、翁同龢明白,遠在外省的左宗棠、曾國荃、岑毓英、丁寶楨四督也明白。
既然沒法談,那就放馬過來吧!
7月16日,劉銘傳自上海乘坐輪船招商局“海晏”輪抵達台灣基隆。隨他一同抵達的還包括老東家李鴻章特地調撥的幾十名當年的銘軍舊將,和從直隸銘軍劉盛休部抽調的120多名槍炮、水雷骨幹官兵。另外還有李鴻章友情讚助的3000枝毛瑟步槍,以及從金陵機器局、江南製造局撥赴的數十門火炮及水雷。
其實之前劉銘傳還想從駐紮在江蘇揚州一帶、曾參加過1874年反擊倭寇侵台的江南銘軍中抽調一些兵力赴台,但左宗棠以江南防務吃緊為由不同意調動。至於其他駐防在直隸與廣東的銘軍,也都因此原因無法調撥。
畢竟,現在任何一個沿海省份都有可能是法國人下一步的打擊對象。誰也不想此時分薄了自己的軍事力量。
就這樣,劉銘傳幾乎光杆兒司令一個的來到了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