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今天的課就講到這裏,下堂!”李治將講台上的書與粉筆收拾幹淨,然後笑嗬嗬的對下麵的學生說道。
而學生這時立刻起身,向李治躬身一禮道:“先生慢走!”李治對著學生們點了點頭,然後挾著書離開了教室,而直到這時,教室裏肅立的學生才開始放鬆下來,有些調皮的學生打打鬧鬧的笑個不停,有些則結伴去廁所解決個人問題。
現在李治已經將橫波造船廠的搬運工作給辭了,因為他在工廠學堂裏做了一段時間的老師,而每當旬日,都會有外界的老師到工廠學堂裏教學,一來二去的,李治就認識了不少學校的老師,而他的學問又很紮實,所以不少老師在知道李治的情況後,都紛紛推薦他去應聘老師。
對於這個建議,李治考慮了一下後,立刻決定聽從別人的建議,將工廠裏的活給辭了,然後應聘做了一位老師,這倒不是他嫌工廠裏的活太苦,而是因為他在工廠裏已經呆了一月有餘,身邊的環境已經引不起李治的興趣,所以他才想換個環境。
對於李治的這種做法,當時正忙於應付馬六甲局勢的李愔,也並沒有反對,甚至他還感覺很高興,因為按照他的計劃,來就沒打算讓李治一直做工人,而是會安排人給他換另外一些工作,現在李治能靠自己的能力,主動找到工作,這不但讓李愔節省了氣力,而且也證明李治自己的主動性也變得越來越強。
李治應聘上正式老師後,被教育院頒發了一份正式教師證書,然後又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訓後,李治就被分配到基隆城南三十裏外的一座小鎮上擔任教師。
這座小鎮周圍全都是甘蔗園,而且這些甘蔗園也是台灣第一批開發完成的甘蔗園,所以這座小鎮也被命名為甘蔗鎮,鎮上有一所小學,同樣也被命名為甘蔗小學,李治就是在這所小學裏擔任語老師。
來以李愔在後世的經曆,是想將小學也定為六年,中學是初中加高中,算起來也是六年。
然後再加上四年的大學,一共是十六年的學習時間,不過他的這種想法遭到了教育院上下的一致反對,因為他們拿不出那麽多的東西給學生們學習,所以小學隻定了四個年級。
中學則隻有三年,大學同樣也是三年,加在一起剛好十年,倒是應了十年寒窗這句話。
李治現在教的是三年級的語,來小學中的老師都是隨著班級走的,比如一個學生從一年級到四年級,教他的老師是不變的。
不過甘蔗小學以前的那個三年級老師因為工作出色,被調到另外一所新建的小學擔任校長了,所以才由李治這個新老師頂上。
“李老師好!李老師好……”李治順著走廊向自己的辦公室走時,不時有認識他的學生向他打招呼。
而李治也一一點頭微笑。
他來到這所學校也有將近一個月了,學校中十幾個老師中,除了他以外,全都是四五十歲的中年大步。
所以他這個才十七八歲的年輕老師自然很惹人注目,再加上他的性子隨和。
和學生們也能玩到一起,不像其它老師那麽呆板,因此在學校中頗受歡迎。
整個甘蔗小學一共分為四個班級,其中一、二年級都是一個班,三年級則是分成兩個班,四年級暫時空缺,因為這所小學一共才成立了三年,而三年級之所以要分成兩個班,主要是因為第一年招收學生,好多年紀大一些的學生也都來報名,比如李治教的那個班,就有幾個都已經十五六歲了,幾乎和李治差不多大,而這也是李治受學生歡迎的原因之一,因為在學生們的眼中,這位老師和身邊同學的年齡差不多,對他自然沒有什麽畏懼。
李治順著樓梯下到一樓,然後回到自己的辦公室,他們的辦公室都不大,一般是兩人共用一間,比如李治這間辦公室除了他之外,就是同樣教授三年級語的餘老師,這位餘老師年紀在五十歲左右,以前就是私塾裏的先生,長的有些黑瘦,性子也很死板,對學生更是十分嚴厲,動不動就打學生戒尺,學生在背後都叫他餘閻王。
李治拿著教材推開門時,剛好看到板著一張臉的餘老師要出去,下一節有他的課,因此李治笑著順口說道:“餘老師,您要上課了。”
餘老師聽後瞥了李愔一眼,鼻子裏發出“嗯”的一聲,算是和李治打了招呼,然後抱著教材出了辦公室。
對於餘老師這種冷淡的態度,李治也不禁苦笑一聲。
說起來他和餘老師同處於一個辦公室,關係應該不錯才是,但是他太過年輕,性子自然帶著年輕人特有的跳脫,平時和學生們打成一片,有時還會帶著學生外出遊玩。
但是餘老師卻是個極其古板的人,對他這種教育方法根看不上,認為李治這是在誤人子弟,結果道不同不相為謀,他對李治的態度也慢慢變得不怎麽友好。
不過李治對此倒不怎麽在意,平時該有禮數還是要做,而且他也從餘老師身為體會到一件事,那就是在這個世界上,並不是所有人都會喜歡自己,隻不過以前他身為太子,別人對他隻有敬畏,哪怕是真的不喜歡自己的人,他們也不敢表露出來罷了。
看著餘老師離開後,李愔把辦公室的門關上,然後拿起茶壺給自己倒了杯茶,一口氣喝了下去,以前他在長安時,身邊圍著一群的老師,他看著對方給自己講課時,每個人都是神采飛揚,一講起來就是幾個時辰,而且從頭到尾都是聲音高亢,好像一點都不累似的。
但是現在輪到李治給別人講課時才發現,原來當老師也不是個輕鬆的話,每天為學生的學習要操碎了心,講課更是像軍訓一樣,一站就是半個時辰,而且聲音小了後麵就聽不到,光是嗓子就受不了,特別還有遇到一些調皮的學生時,他還要費心費力的去管,這一堂課下來,整個人都感覺快散架了,嗓子更是幹的想要冒青煙。
一連喝了幾杯茶水,李治才感覺嗓子好受了些,然後他坐下來,將今天學生交上來的作業批改完畢,今天上午他隻有第一節有課,剩下的時間很充足,當他把作業批改完畢時,發現離吃飯還有大半個時辰,想了想也沒什麽事要出去,所以李治幹脆拿起旁邊的報紙,一邊看新聞一邊等著食堂開飯。
《大唐備戰:劍指西突厥!》李治剛一打開報紙,就看到這份台灣發行量最大,消息最齊全的台灣日報的頭版頭條出現這麽一個爆炸性消息,這段時間他根沒有與李愔聯係過,所以消息也比較閉塞,平時隻能從報紙上獲取一些信息,不過他沒想到今天報紙竟然會爆出這麽一個消息,按說他離開大唐的時間也不是很長,西突厥雖然內亂,但卻也是一個強勁的對手,若是大唐真的想對西突厥動手的話,最少在一年前就應該做準備了,可是他卻根沒聽說過這件事?帶著心中的疑惑,李漢立刻將這篇報道看了一遍,結果發現台灣日報的消息傳遞還是十分迅捷的,而且可信度也很高,因為他們在章中引用了十天前大唐日報的一些報道,而大唐日報則有著半官方的性質,屬於朝廷的喉舌,他們的報道絕對不會在這種事上作假。
李治從報紙上透露的消息分析得出,自己那位父皇可能真的要對西突厥動手了,而且這次的戰略目標也不是隻打敗西突厥就可以了,而是準備一戰平定西突厥,徹底的將突厥這個威脅中原上百年的強橫對手給抹掉。
說起這次戰爭爆發的原因,其實並不是大唐與西突厥爆發了直接衝突,而是因為一個小小的龜茲引發的。
西突厥的勢力範圍主要是在西域,甚至最強盛時,他們的勢力範圍一直延伸到後世的山西地界,同時西域各國全都要聽從西突厥的調遣。
不過西突厥的這種強盛早已經過去了,自從貞觀初年,統葉護可汗被殺後,西突厥就一直處於內亂之中,國內無一日之寧,不過經過近二十年的戰亂後,再加上大唐的暗中插手,使得西突厥的局勢日漸明朗。
現在西突厥主要分成南庭與北庭兩個勢力,其中南庭的乙毗沙缽羅葉護可汗建牙於睢合水北,背後有著大唐的支持。
而乙毗咄陸可汗欲穀設建牙鏃曷山西,稱北庭,實力日漸強大,正在逐漸蠶食南庭的地盤。
因為北庭的日漸強大,原來屬於南庭的一些勢力紛紛倒向北庭,不過因為南庭的背後還有一個強大無比的大唐,所以這些勢力雖然暗中與北庭勾結,但明麵上卻還與大唐保持著友好,甚至有些還向大唐朝貢。
不過背北庭的乙毗咄陸可汗卻是一個野心勃勃之輩,他早就想將西突厥統一,但是懾於大唐的兵威,使得他一直不敢對大唐支持的南庭動手,但是這種忍耐也是有限度的,隨著北庭實力的一再增長,乙毗咄陸可汗終於忍不住了,於是他做出一個決定,可是沒想到也正是這個決定,為他和西突厥引來了滅頂之災。
rt
而學生這時立刻起身,向李治躬身一禮道:“先生慢走!”李治對著學生們點了點頭,然後挾著書離開了教室,而直到這時,教室裏肅立的學生才開始放鬆下來,有些調皮的學生打打鬧鬧的笑個不停,有些則結伴去廁所解決個人問題。
現在李治已經將橫波造船廠的搬運工作給辭了,因為他在工廠學堂裏做了一段時間的老師,而每當旬日,都會有外界的老師到工廠學堂裏教學,一來二去的,李治就認識了不少學校的老師,而他的學問又很紮實,所以不少老師在知道李治的情況後,都紛紛推薦他去應聘老師。
對於這個建議,李治考慮了一下後,立刻決定聽從別人的建議,將工廠裏的活給辭了,然後應聘做了一位老師,這倒不是他嫌工廠裏的活太苦,而是因為他在工廠裏已經呆了一月有餘,身邊的環境已經引不起李治的興趣,所以他才想換個環境。
對於李治的這種做法,當時正忙於應付馬六甲局勢的李愔,也並沒有反對,甚至他還感覺很高興,因為按照他的計劃,來就沒打算讓李治一直做工人,而是會安排人給他換另外一些工作,現在李治能靠自己的能力,主動找到工作,這不但讓李愔節省了氣力,而且也證明李治自己的主動性也變得越來越強。
李治應聘上正式老師後,被教育院頒發了一份正式教師證書,然後又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訓後,李治就被分配到基隆城南三十裏外的一座小鎮上擔任教師。
這座小鎮周圍全都是甘蔗園,而且這些甘蔗園也是台灣第一批開發完成的甘蔗園,所以這座小鎮也被命名為甘蔗鎮,鎮上有一所小學,同樣也被命名為甘蔗小學,李治就是在這所小學裏擔任語老師。
來以李愔在後世的經曆,是想將小學也定為六年,中學是初中加高中,算起來也是六年。
然後再加上四年的大學,一共是十六年的學習時間,不過他的這種想法遭到了教育院上下的一致反對,因為他們拿不出那麽多的東西給學生們學習,所以小學隻定了四個年級。
中學則隻有三年,大學同樣也是三年,加在一起剛好十年,倒是應了十年寒窗這句話。
李治現在教的是三年級的語,來小學中的老師都是隨著班級走的,比如一個學生從一年級到四年級,教他的老師是不變的。
不過甘蔗小學以前的那個三年級老師因為工作出色,被調到另外一所新建的小學擔任校長了,所以才由李治這個新老師頂上。
“李老師好!李老師好……”李治順著走廊向自己的辦公室走時,不時有認識他的學生向他打招呼。
而李治也一一點頭微笑。
他來到這所學校也有將近一個月了,學校中十幾個老師中,除了他以外,全都是四五十歲的中年大步。
所以他這個才十七八歲的年輕老師自然很惹人注目,再加上他的性子隨和。
和學生們也能玩到一起,不像其它老師那麽呆板,因此在學校中頗受歡迎。
整個甘蔗小學一共分為四個班級,其中一、二年級都是一個班,三年級則是分成兩個班,四年級暫時空缺,因為這所小學一共才成立了三年,而三年級之所以要分成兩個班,主要是因為第一年招收學生,好多年紀大一些的學生也都來報名,比如李治教的那個班,就有幾個都已經十五六歲了,幾乎和李治差不多大,而這也是李治受學生歡迎的原因之一,因為在學生們的眼中,這位老師和身邊同學的年齡差不多,對他自然沒有什麽畏懼。
李治順著樓梯下到一樓,然後回到自己的辦公室,他們的辦公室都不大,一般是兩人共用一間,比如李治這間辦公室除了他之外,就是同樣教授三年級語的餘老師,這位餘老師年紀在五十歲左右,以前就是私塾裏的先生,長的有些黑瘦,性子也很死板,對學生更是十分嚴厲,動不動就打學生戒尺,學生在背後都叫他餘閻王。
李治拿著教材推開門時,剛好看到板著一張臉的餘老師要出去,下一節有他的課,因此李治笑著順口說道:“餘老師,您要上課了。”
餘老師聽後瞥了李愔一眼,鼻子裏發出“嗯”的一聲,算是和李治打了招呼,然後抱著教材出了辦公室。
對於餘老師這種冷淡的態度,李治也不禁苦笑一聲。
說起來他和餘老師同處於一個辦公室,關係應該不錯才是,但是他太過年輕,性子自然帶著年輕人特有的跳脫,平時和學生們打成一片,有時還會帶著學生外出遊玩。
但是餘老師卻是個極其古板的人,對他這種教育方法根看不上,認為李治這是在誤人子弟,結果道不同不相為謀,他對李治的態度也慢慢變得不怎麽友好。
不過李治對此倒不怎麽在意,平時該有禮數還是要做,而且他也從餘老師身為體會到一件事,那就是在這個世界上,並不是所有人都會喜歡自己,隻不過以前他身為太子,別人對他隻有敬畏,哪怕是真的不喜歡自己的人,他們也不敢表露出來罷了。
看著餘老師離開後,李愔把辦公室的門關上,然後拿起茶壺給自己倒了杯茶,一口氣喝了下去,以前他在長安時,身邊圍著一群的老師,他看著對方給自己講課時,每個人都是神采飛揚,一講起來就是幾個時辰,而且從頭到尾都是聲音高亢,好像一點都不累似的。
但是現在輪到李治給別人講課時才發現,原來當老師也不是個輕鬆的話,每天為學生的學習要操碎了心,講課更是像軍訓一樣,一站就是半個時辰,而且聲音小了後麵就聽不到,光是嗓子就受不了,特別還有遇到一些調皮的學生時,他還要費心費力的去管,這一堂課下來,整個人都感覺快散架了,嗓子更是幹的想要冒青煙。
一連喝了幾杯茶水,李治才感覺嗓子好受了些,然後他坐下來,將今天學生交上來的作業批改完畢,今天上午他隻有第一節有課,剩下的時間很充足,當他把作業批改完畢時,發現離吃飯還有大半個時辰,想了想也沒什麽事要出去,所以李治幹脆拿起旁邊的報紙,一邊看新聞一邊等著食堂開飯。
《大唐備戰:劍指西突厥!》李治剛一打開報紙,就看到這份台灣發行量最大,消息最齊全的台灣日報的頭版頭條出現這麽一個爆炸性消息,這段時間他根沒有與李愔聯係過,所以消息也比較閉塞,平時隻能從報紙上獲取一些信息,不過他沒想到今天報紙竟然會爆出這麽一個消息,按說他離開大唐的時間也不是很長,西突厥雖然內亂,但卻也是一個強勁的對手,若是大唐真的想對西突厥動手的話,最少在一年前就應該做準備了,可是他卻根沒聽說過這件事?帶著心中的疑惑,李漢立刻將這篇報道看了一遍,結果發現台灣日報的消息傳遞還是十分迅捷的,而且可信度也很高,因為他們在章中引用了十天前大唐日報的一些報道,而大唐日報則有著半官方的性質,屬於朝廷的喉舌,他們的報道絕對不會在這種事上作假。
李治從報紙上透露的消息分析得出,自己那位父皇可能真的要對西突厥動手了,而且這次的戰略目標也不是隻打敗西突厥就可以了,而是準備一戰平定西突厥,徹底的將突厥這個威脅中原上百年的強橫對手給抹掉。
說起這次戰爭爆發的原因,其實並不是大唐與西突厥爆發了直接衝突,而是因為一個小小的龜茲引發的。
西突厥的勢力範圍主要是在西域,甚至最強盛時,他們的勢力範圍一直延伸到後世的山西地界,同時西域各國全都要聽從西突厥的調遣。
不過西突厥的這種強盛早已經過去了,自從貞觀初年,統葉護可汗被殺後,西突厥就一直處於內亂之中,國內無一日之寧,不過經過近二十年的戰亂後,再加上大唐的暗中插手,使得西突厥的局勢日漸明朗。
現在西突厥主要分成南庭與北庭兩個勢力,其中南庭的乙毗沙缽羅葉護可汗建牙於睢合水北,背後有著大唐的支持。
而乙毗咄陸可汗欲穀設建牙鏃曷山西,稱北庭,實力日漸強大,正在逐漸蠶食南庭的地盤。
因為北庭的日漸強大,原來屬於南庭的一些勢力紛紛倒向北庭,不過因為南庭的背後還有一個強大無比的大唐,所以這些勢力雖然暗中與北庭勾結,但明麵上卻還與大唐保持著友好,甚至有些還向大唐朝貢。
不過背北庭的乙毗咄陸可汗卻是一個野心勃勃之輩,他早就想將西突厥統一,但是懾於大唐的兵威,使得他一直不敢對大唐支持的南庭動手,但是這種忍耐也是有限度的,隨著北庭實力的一再增長,乙毗咄陸可汗終於忍不住了,於是他做出一個決定,可是沒想到也正是這個決定,為他和西突厥引來了滅頂之災。
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