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欽的魄力不可謂不強,然而這其中分寸之間所展現出的權衡,張弛和張奇兩個人便無從得知了。
首先,作為天庭在冊的妖神,即便是消息再閉塞,對於三界的事情也不可能完全不聞不問。
所以對於天庭發生的事情,乃至整個凡間開始發生動蕩,四海龍王一定早就發現了其中的端倪,或許對於事情究竟如何,他們也同樣有自己的猜測。
而幾種猜測的其中一種,自然也包括張弛剛剛說過的,隻不過對於他們來說,這是最不好的幾種可能之一。
張弛和張奇此次來,相當於是將碎片化的信息幫龍王串了起來。
對此四海龍王無論麵上如何,本心來講依舊對這種情況做了準備。
但若說張弛的出現便會讓敖欽傾囊相助,毫無疑問是癡人說夢,即便加上楊戩,這些人老成精的龍王爺們也得仔細思量一番。
畢竟即便楊戩自己再強大,所要麵對的也是整個天庭,他敖欽可不信僅僅憑借四海的蝦兵蟹將們,便可以打敗天上的神仙。
孫悟空又如何,還不是乖乖陪著一個和尚西天取經?
而最重要的一點,便是此刻觀音菩薩在此,便能至少為張弛的勸告達成三個目的。
第一是張弛剛剛表露出的天庭不容龍族這件事情,菩薩在這裏便相當於對他言語的認可和佐證。
雖然張弛是藥師佛的俗家弟子,但誰知道他所說的話是否帶有自己主觀色彩,一旦他們四個龍王真的傻乎乎的起事,最後結果卻不如他說的一樣,到時候上了賊船,他們便下不來了。
第二則是菩薩和敖欽之間的情分。
觀音菩薩雖然沒有攜恩自重的意思,但敖欽自己心裏清楚,於情於理,這份情都是要報的。
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敖欽可以不認可張弛和張奇,甚至可以無視楊戩繼續在這廣袤無垠的深海之中當自己的逍遙龍王,但觀音菩薩出馬,便意味著整個佛門都對這件事情表明了態度。
這也是敖欽之所以毫不猶豫將身家性命賭上去的根本原因。
如果說張弛所說的那些,是敖欽受到壓迫之後不得已要做出的反抗,尚且停留在自保的層麵。
那麽佛門一旦出手,四海龍王便可以有博取地位和徹底翻身的野望了。
此事一旦成功,不僅他們將活的更加自在,更重要的是他們也總算可以在三界之中發出自己的聲音,而不是像現在一樣受製於人。
歸根結底,菩薩的出現還是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張弛和張奇都不是像齊貞林疋一樣心思縝密的人,即便和梁思丞比起來都相去甚遠,但這卻並不妨礙這件事情取得了圓滿的結果,此刻的他們喜上心頭,並不去深思這其中的彎彎繞繞,隻覺不辱使命。
四人又在殿內詳談一番,主要是由敖欽問,張弛回答。
在得知楊戩的手筆之後,敖欽不禁對這位二郎顯聖真君由衷的佩服起來。
僅憑一己之力大鬧紫微宮,還將整座南天門炸成了廢墟,就算這樣,他依舊完好無損的回到了灌江口,並率領三千草頭神打退了十萬天兵。
敖欽本就是個火爆的性子,無數年來也遭受到了天庭許多不公的待遇,心中早就憋著一口氣,聽張弛講的慷慨激昂,此時也有些熱血沸騰,幾乎是要拍手叫好了。
凡間無數散仙和地仙,加上四海之力,還要去地府搬陰兵……樁樁件件數下來,敖欽的眼睛更加亮了幾分。
這下即便沒有佛門鼎力相助,僅僅憑借這些力量,對抗天庭似乎也有了些成算了。
對於起事的時間,張弛卻並沒有說,倒不是他不想,而是所有人在出來的時候都沒有被告知。
為了避免消息泄露,他們也算是做足了功夫。
既然事情已經說完了,他們也就不在這水晶宮多逗留,在菩薩的帶領下向對方告辭,回珞珈山而去。
敖欽心中十分清楚菩薩雖然和南海龍宮相距極近,卻為何這些年都不曾上門做客。
既是為了盡量讓他更加自在,也是為了避嫌。
觀音菩薩大慈大悲,在這位南海龍王的心中無與倫比。
敖欽將三人禮送出宮,並沒有故意客套讓他們留下來用膳,遙看著三人遠去的身影,笑容逐漸消失在他的麵龐上。
“傳我旨意,南海各部水族兵丁加緊演練,不可懈怠。”他沉聲命令道。
“是!”
浮上海麵,張弛二人依然乖巧的跟在菩薩身後,最終還是張弛沒有忍住,開口問道:“菩薩,佛門這次也要出手嗎?”
觀音菩薩依舊是那副溫婉的笑容,開口說道:“你這孩子又猜到了什麽?”
“我雖然沒有齊貞他們聰明,但是並不傻,您能跟我們一起來,我十分感激,但您一旦出馬,相當於是代表佛門的聲譽,如果到時候四海有難,您也不會袖手旁觀吧?既然如此,如果在最後時刻出手,倒不如從一開始便插手此事,才更為合理一些。”張弛說。
觀音菩薩沒有回答他的話,依舊自顧自的朝著珞珈山飛著。
張弛知道這是菩薩不想說的意思,但對方越不說,他的心中便越發好奇。
“此事佛祖自有安排,你大可不必掛懷。”菩薩勸慰道,“不和你說是因為機緣未到。”
張弛有些無奈,卻聽張奇在一旁碎碎念道:“學佛的果然都喜歡打機鋒。”
“這不是打機鋒,打機鋒是似是而非,雲山霧罩,這就是單純的不說。”張弛無奈提醒道。
“哦。”張奇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
……
西海不是海,卻一樣是一片極為龐大的水域。
這裏是青海湖。
如果從現代人的眼光來看,這裏大概是一個十分美麗的旅遊勝地,但對於這個世界上的人來說,這裏毫無疑問是一片極為荒涼的地方。
目之所及,盡是一片白茫茫,全是白雪,青海湖水更是一片幽深的藍色,不知深幾許。
此地已經過了雪線,四周盡是高山,唯有中央一片廣袤的水域,卻萬年不凍,正是西海。
天高地闊,寒風凜冽,大概說的就是這裏了。
西海的名氣自然沒有東海和南海那樣大,但得益於距離西藏並不算遠,因此經常會有佛教徒在此活動。
地廣人稀處往往頗多神跡,這也是因為凡人不多見,神仙往往不必可以遮掩身形的緣故。
老王頭和孫婕自然不擔心因為海拔過高空氣稀薄所導致的高原反應,然而在西海上空也同樣犯起了頭疼。
他們此時正麵臨和張弛他們一樣的困難。
那深藍色的西海看上去便極為深邃,讓人看著便有些瘮得慌。
所謂桃花潭水深千尺,這裏沒有桃花,深卻隻怕不止千尺。
按老王頭的意思,倒不如在上麵呼喊一下,說不定龍王聽見了就出來見他們了,可一來這樣不太禮貌,二來對方也不一定聽得見。
王建國又想了個辦法,說要不然咱們投石問路,讓孫婕用神力朝著西海中央轟下去,怎麽對方也能知道有人來了。
孫婕說王叔叔那不是人來了,那是人打上來了,給對方惹急了別說談事,不教訓咱們就算不錯了。
他們落在西海畔,對這事兒還是有些拿不定主意,下海這事兒他們倒不是不行,隻是到了人家的主場,到時候真談不妥,想出來就難了。
他們二人的實力比張弛二人要強不少,尤其是孫婕又有海神之力護體,自然不用擔心會被海水憋死。
但人對未知的恐懼永遠存在。
他們很擔心那位老龍王對他們的態度。
按道理說,西海龍王三太子在跟著唐僧取經,以老王頭的不要臉,有這麽個攀附的機會他絕不會錯過,可那敖烈好死不死的變成了一匹馬,天天苦哈哈的被人騎著,真要拿這層關係去套磁,搞不好讓人打出來也說不定。
所以這事兒還不如不提。
當然他們並不知道西海的小公主在觀音菩薩駕前當捧珠龍女,不然隻怕王建國的膽子倒是會更大一些。
叫喊不禮貌,直接拿神力轟更不必說,下去又畏首畏尾……
問題來了,他們怎麽能讓對方知道有人來了呢?
王建國坐在岸邊長籲短歎,倒是讓旁邊的孫婕覺得挺好笑。
一貫不要臉且滿不在乎的王叔叔,也有被事情難倒的一天呐,真是稀奇。
到最後老王頭眼一閉心一橫,娘的,我就不信這海裏的水族就沒人出來!
他決定就在海邊安營紮寨,等到時候有人從下麵出來,他在自然而然的攔住對方說明來意,這樣便可以名正言順的把西海龍王從海裏喊出來,到時候再說。
反正楊戩給的時間是半個月,多等幾天無妨,實在不行他們再往海裏紮。
既然已經決定,老王頭便從空間神器中變出了帳篷和露營所需的用具,反正這裏景色不錯,他二人也不懼冷熱,便悠哉悠哉的休息幾日吧。
孫婕對老王頭這幅疲懶的樣子頗為無奈,但也知道對方所言有理,於是隻能從善如流,既來之則安之了。
首先,作為天庭在冊的妖神,即便是消息再閉塞,對於三界的事情也不可能完全不聞不問。
所以對於天庭發生的事情,乃至整個凡間開始發生動蕩,四海龍王一定早就發現了其中的端倪,或許對於事情究竟如何,他們也同樣有自己的猜測。
而幾種猜測的其中一種,自然也包括張弛剛剛說過的,隻不過對於他們來說,這是最不好的幾種可能之一。
張弛和張奇此次來,相當於是將碎片化的信息幫龍王串了起來。
對此四海龍王無論麵上如何,本心來講依舊對這種情況做了準備。
但若說張弛的出現便會讓敖欽傾囊相助,毫無疑問是癡人說夢,即便加上楊戩,這些人老成精的龍王爺們也得仔細思量一番。
畢竟即便楊戩自己再強大,所要麵對的也是整個天庭,他敖欽可不信僅僅憑借四海的蝦兵蟹將們,便可以打敗天上的神仙。
孫悟空又如何,還不是乖乖陪著一個和尚西天取經?
而最重要的一點,便是此刻觀音菩薩在此,便能至少為張弛的勸告達成三個目的。
第一是張弛剛剛表露出的天庭不容龍族這件事情,菩薩在這裏便相當於對他言語的認可和佐證。
雖然張弛是藥師佛的俗家弟子,但誰知道他所說的話是否帶有自己主觀色彩,一旦他們四個龍王真的傻乎乎的起事,最後結果卻不如他說的一樣,到時候上了賊船,他們便下不來了。
第二則是菩薩和敖欽之間的情分。
觀音菩薩雖然沒有攜恩自重的意思,但敖欽自己心裏清楚,於情於理,這份情都是要報的。
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敖欽可以不認可張弛和張奇,甚至可以無視楊戩繼續在這廣袤無垠的深海之中當自己的逍遙龍王,但觀音菩薩出馬,便意味著整個佛門都對這件事情表明了態度。
這也是敖欽之所以毫不猶豫將身家性命賭上去的根本原因。
如果說張弛所說的那些,是敖欽受到壓迫之後不得已要做出的反抗,尚且停留在自保的層麵。
那麽佛門一旦出手,四海龍王便可以有博取地位和徹底翻身的野望了。
此事一旦成功,不僅他們將活的更加自在,更重要的是他們也總算可以在三界之中發出自己的聲音,而不是像現在一樣受製於人。
歸根結底,菩薩的出現還是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張弛和張奇都不是像齊貞林疋一樣心思縝密的人,即便和梁思丞比起來都相去甚遠,但這卻並不妨礙這件事情取得了圓滿的結果,此刻的他們喜上心頭,並不去深思這其中的彎彎繞繞,隻覺不辱使命。
四人又在殿內詳談一番,主要是由敖欽問,張弛回答。
在得知楊戩的手筆之後,敖欽不禁對這位二郎顯聖真君由衷的佩服起來。
僅憑一己之力大鬧紫微宮,還將整座南天門炸成了廢墟,就算這樣,他依舊完好無損的回到了灌江口,並率領三千草頭神打退了十萬天兵。
敖欽本就是個火爆的性子,無數年來也遭受到了天庭許多不公的待遇,心中早就憋著一口氣,聽張弛講的慷慨激昂,此時也有些熱血沸騰,幾乎是要拍手叫好了。
凡間無數散仙和地仙,加上四海之力,還要去地府搬陰兵……樁樁件件數下來,敖欽的眼睛更加亮了幾分。
這下即便沒有佛門鼎力相助,僅僅憑借這些力量,對抗天庭似乎也有了些成算了。
對於起事的時間,張弛卻並沒有說,倒不是他不想,而是所有人在出來的時候都沒有被告知。
為了避免消息泄露,他們也算是做足了功夫。
既然事情已經說完了,他們也就不在這水晶宮多逗留,在菩薩的帶領下向對方告辭,回珞珈山而去。
敖欽心中十分清楚菩薩雖然和南海龍宮相距極近,卻為何這些年都不曾上門做客。
既是為了盡量讓他更加自在,也是為了避嫌。
觀音菩薩大慈大悲,在這位南海龍王的心中無與倫比。
敖欽將三人禮送出宮,並沒有故意客套讓他們留下來用膳,遙看著三人遠去的身影,笑容逐漸消失在他的麵龐上。
“傳我旨意,南海各部水族兵丁加緊演練,不可懈怠。”他沉聲命令道。
“是!”
浮上海麵,張弛二人依然乖巧的跟在菩薩身後,最終還是張弛沒有忍住,開口問道:“菩薩,佛門這次也要出手嗎?”
觀音菩薩依舊是那副溫婉的笑容,開口說道:“你這孩子又猜到了什麽?”
“我雖然沒有齊貞他們聰明,但是並不傻,您能跟我們一起來,我十分感激,但您一旦出馬,相當於是代表佛門的聲譽,如果到時候四海有難,您也不會袖手旁觀吧?既然如此,如果在最後時刻出手,倒不如從一開始便插手此事,才更為合理一些。”張弛說。
觀音菩薩沒有回答他的話,依舊自顧自的朝著珞珈山飛著。
張弛知道這是菩薩不想說的意思,但對方越不說,他的心中便越發好奇。
“此事佛祖自有安排,你大可不必掛懷。”菩薩勸慰道,“不和你說是因為機緣未到。”
張弛有些無奈,卻聽張奇在一旁碎碎念道:“學佛的果然都喜歡打機鋒。”
“這不是打機鋒,打機鋒是似是而非,雲山霧罩,這就是單純的不說。”張弛無奈提醒道。
“哦。”張奇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
……
西海不是海,卻一樣是一片極為龐大的水域。
這裏是青海湖。
如果從現代人的眼光來看,這裏大概是一個十分美麗的旅遊勝地,但對於這個世界上的人來說,這裏毫無疑問是一片極為荒涼的地方。
目之所及,盡是一片白茫茫,全是白雪,青海湖水更是一片幽深的藍色,不知深幾許。
此地已經過了雪線,四周盡是高山,唯有中央一片廣袤的水域,卻萬年不凍,正是西海。
天高地闊,寒風凜冽,大概說的就是這裏了。
西海的名氣自然沒有東海和南海那樣大,但得益於距離西藏並不算遠,因此經常會有佛教徒在此活動。
地廣人稀處往往頗多神跡,這也是因為凡人不多見,神仙往往不必可以遮掩身形的緣故。
老王頭和孫婕自然不擔心因為海拔過高空氣稀薄所導致的高原反應,然而在西海上空也同樣犯起了頭疼。
他們此時正麵臨和張弛他們一樣的困難。
那深藍色的西海看上去便極為深邃,讓人看著便有些瘮得慌。
所謂桃花潭水深千尺,這裏沒有桃花,深卻隻怕不止千尺。
按老王頭的意思,倒不如在上麵呼喊一下,說不定龍王聽見了就出來見他們了,可一來這樣不太禮貌,二來對方也不一定聽得見。
王建國又想了個辦法,說要不然咱們投石問路,讓孫婕用神力朝著西海中央轟下去,怎麽對方也能知道有人來了。
孫婕說王叔叔那不是人來了,那是人打上來了,給對方惹急了別說談事,不教訓咱們就算不錯了。
他們落在西海畔,對這事兒還是有些拿不定主意,下海這事兒他們倒不是不行,隻是到了人家的主場,到時候真談不妥,想出來就難了。
他們二人的實力比張弛二人要強不少,尤其是孫婕又有海神之力護體,自然不用擔心會被海水憋死。
但人對未知的恐懼永遠存在。
他們很擔心那位老龍王對他們的態度。
按道理說,西海龍王三太子在跟著唐僧取經,以老王頭的不要臉,有這麽個攀附的機會他絕不會錯過,可那敖烈好死不死的變成了一匹馬,天天苦哈哈的被人騎著,真要拿這層關係去套磁,搞不好讓人打出來也說不定。
所以這事兒還不如不提。
當然他們並不知道西海的小公主在觀音菩薩駕前當捧珠龍女,不然隻怕王建國的膽子倒是會更大一些。
叫喊不禮貌,直接拿神力轟更不必說,下去又畏首畏尾……
問題來了,他們怎麽能讓對方知道有人來了呢?
王建國坐在岸邊長籲短歎,倒是讓旁邊的孫婕覺得挺好笑。
一貫不要臉且滿不在乎的王叔叔,也有被事情難倒的一天呐,真是稀奇。
到最後老王頭眼一閉心一橫,娘的,我就不信這海裏的水族就沒人出來!
他決定就在海邊安營紮寨,等到時候有人從下麵出來,他在自然而然的攔住對方說明來意,這樣便可以名正言順的把西海龍王從海裏喊出來,到時候再說。
反正楊戩給的時間是半個月,多等幾天無妨,實在不行他們再往海裏紮。
既然已經決定,老王頭便從空間神器中變出了帳篷和露營所需的用具,反正這裏景色不錯,他二人也不懼冷熱,便悠哉悠哉的休息幾日吧。
孫婕對老王頭這幅疲懶的樣子頗為無奈,但也知道對方所言有理,於是隻能從善如流,既來之則安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