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又在林間走了半個時辰,才終於在山間尋到一處落腳地。
遠遠便能看到山間兩座小房子裏麵透出的燭火燈光,嫋嫋炊煙飄起,這人家似乎是在做飯。
兩間土房依山而建,雖然看上去頗為簡陋,卻給人一種靜謐安然,極有野趣之感。
眾人拾級而上,唐僧上前敲了敲門。
咚咚咚。
“誰呀?”一個聲音嗡嗡響起,聽上去中氣十足。
“我們是路過的旅人,天色已晚,想在您這裏借宿一宿。”唐僧柔聲說道。
吱呀呀……
柴門輕啟,露出房內的那個人來。
“怎麽這大晚上的還進山,這裏有猛虎長蛇,仔細被吃的渣子都不剩。”
開門的是個膀大腰圓的獵戶,看上去十分魁梧,不過麵相敦厚,倒不是個凶神惡煞的模樣。
“第一次出來,沒經驗,多有叨擾,不知施主是否能行個方便,讓我在這裏借宿一宿。”唐僧說道。
“原來是個遊方的和尚。”獵戶恍然,接著看著身後百無聊賴的九個人,麵色微變,“我這小地方可容不下如此多人。”
“沒事,您就管他就行了,我們不用。”齊貞在稍遠處擺了擺手,開口說道。
獵戶又上下打量了一下唐僧,間他一身袈裟貴氣,禪杖更不是凡物,開口說道:“你說你打長安來,西行所為何事?”
“奉唐王之命,趕往西天求取真經。”唐僧麵色淡然說。
“原來是聖僧,哎呀,你瞧瞧我,多有得罪多有得罪。”獵戶有些局促,開口說道。
“不是什麽聖僧,隻是個普通的和尚罷了。”唐僧連道不敢。
咕嚕~
唐僧的肚子一陣響動,臉色微微發紅。
“聖僧少待,我這山野村夫葷素不忌,這就給您做點素齋。”獵戶說。
“有勞施主。”唐僧感謝道。
其實唐僧從長安城出來的時候準備了不少幹糧,無奈幹糧都在兩個隨從的身上隨身攜帶著,那寅將軍不光吃了兩個隨從,也把他的口糧一股腦的灌進了肚子裏。
“不用麻煩,你會做蛇不?”梁思丞問道。
“阿彌陀佛。”唐僧臉色尷尬的說了一聲佛號。
“山裏人,靠山吃山,哪有不會的道理。”獵戶說。
砰!
一條將近百米的山蟒蜷曲的出現在房子前的空地上。
“我們想吃一頓蛇,您看著做。”梁思丞說,“這個和尚的飯,我們來管。”
獵戶看到這條巨蟒眼睛一亮,開口說道:“這個家夥是這山裏最狡猾的獵手,有很多獵戶都是栽在了它的手裏,我小時候曾經遠遠的見過它的麵,想不到今天倒是被你們殺死了。”
“那這條蛇就送你了,我們隻要吃頓蛇肉就行。”齊貞笑著接話道。
“這哪裏使得。”獵戶連連擺手,“這蛇肉隻不過是最不值錢的東西,蛇皮、蛇膽,那可都是能換大錢的。”
“那就當今天和尚的住宿費了。”齊貞笑著說。
獵戶再三推脫,最終還是拗不過小隊眾人,將蛇收了起來。
唐僧有些委屈巴巴的看著齊貞,那意思也十分明顯,餓了。
齊貞笑著從人種袋裏取出還冒著熱氣的大餅和鹹菜,還有一碗南瓜粥,遞給對方。
小麥和水稻在這個年代自然不鮮見,可南瓜這東西卻是明朝之後才引入中國的,唐僧吃著新奇,卻也顧不上細問,唏了呼嚕大口吃了起來。
一路倉皇逃命,虎口脫險,加之馬上顛簸,此時的唐僧已經餓的前胸貼後背了。
不一會,炙烤的蛇肉和蛇羹也做好了。
味道雖然比不上五星級酒店的大廚,然而勝在食材太過稀有,齊貞估麽著這條山蟒如果不是栽在小隊手裏,搞不好過不了多久就要成精了。
蛇肉鮮美,甚至還有讓人振奮精神的功效,這麽大一條蛇也足夠小隊眾人飽餐一頓了。
吃飯時候眾人才知道這個獵戶的名字,劉伯欽。
聽了小隊眾人的經曆,劉伯欽仍然是心有餘悸,那頭猛虎和這條山蟒是這座山中兩個名副其實的山大王,山下的村民甚至將二者作為山神供奉,能從兩頭畜生的眼皮底下活命甚至還能反殺,眼前這些人注定不凡。
劉伯欽本人如他的麵相一樣是個敦厚且直爽的漢子,提議讓小隊眾人住在屋中,他在屋外湊合一宿不礙事。
最後在齊貞戲法一般變出幾頂帳篷之後,劉伯欽更加確定小隊隻怕不是凡人,才收了提議,隻是對小隊眾人的態度更加恭謹。
唐僧自然也是第一次見到眾人“變魔術”,連呼神奇。
隻是他現在心裏還惦記著之前齊貞說了一半的話,好奇心已經被勾了起來,吃過飯便急急問了起來。
齊貞笑了笑,給他講了一個故事。
長安城外有一算命的道人,算術極強,平日裏給周遭的百姓卜卦,竟是百算百中,無一失手,小有名望。
有一漁夫家道貧寒,找到這位道人想謀條活路,道人便與他說你每日哪個時辰在哪裏下竿,必有所獲,隻是當日所得一尾紅鯉,當作為算命的報酬。
連過數日,漁夫每日都按照道人所說的在涇河邊垂釣,自然也是無往不利的盆滿缽滿,卻謹記著當日必上的一尾紅鯉送給那位道人。
《大明第一臣》
他每日垂釣,換了一個大魚婁,還將家中的房屋擴建加大,逐漸富有起來,卻越發不知足,每日捕魚數十斤至上百斤不等。
涇河龍王得下人來報,說岸上有一漁夫,每日捕魚無度,照此以往隻怕整個涇河的水族都要被他打撈一空。
涇河龍王哪裏受得了這種氣,上得岸喬裝打扮,問那漁夫你為何每日都能有如此多魚獲,漁夫不明就裏,將實情和盤托出,於是涇河龍王便來到長安城中,找到了擺攤算卦的道人。
道人名叫袁守誠,居然一眼看穿了涇河龍王的根底,卻並不聲張,涇河龍王心有怒氣,責問袁守誠你這道人傳的神乎其技,我看就是個沽名釣譽的騙子。
袁守誠說你不如設下考題你我二人打個賭如何?
雙方約定,如果袁守誠所言不準,那涇河龍王便要砸了他的掛攤,將他永遠趕出長安,且永世不可再裝神弄鬼,而如果袁守誠贏了,那涇河龍王便要給他十錠黃金。
而雙方賭的內容也很有意思,下雨。
袁守誠說出了幾日之後下雨的時辰以及雨水的數量,讓圍觀的百姓大為震撼。
涇河龍王身為雨師,聽聞哈哈大笑,行雲布雨本就是他自己的職責,何時下雨下多少,還不是得聽他的?
龍王趕回自己的龍宮,前腳還興奮的和自己的手下說打賭的內容,後腳玉帝的聖旨便到了。
竟然與袁守誠所說的別無二致。
涇河龍王慌了神,卻有龜丞相出了一個不能再餿的餿主意,讓涇河龍王擅自修改下雨的時辰和雨數。
約定時間已過,涇河龍王打上門去,砸了袁守誠的掛攤,卻聽袁守誠淡然說道:“你乃是涇河龍王,抗旨擅自修改下雨的時辰和點數,你已經大難臨頭,還有心思和我這個算命的計較嗎?”
涇河龍王這才醒悟過來,知道麵前這個算命的道人遠遠不是自己可以得罪的存在,連連告饒,求他給個活命之法。
袁守誠歎息說,你這大罪,行刑的必然是魏征,你不如去求唐王救你,說不定還有一線生機。
涇河龍王當夜托夢給唐王,請他救命,唐王自然無不應允,次日唐王找來魏征,二人相對而坐對弈至未時,就在唐王覺得已經拖過午時三刻無大礙時,卻不知道魏征下棋時假寐,午時三刻在夢中就給涇河龍王給斬了!
這正是魏征夢斬涇河龍王。
那個捕魚的漁夫再次找到袁守誠時,被告知將紅鯉魚放掉,他捕撈過度,已經激起了龍宮水族大禍,未來他再也釣不上一條魚。
眾人聽得津津有味。
“這個故事貧僧也是第一次聽說,當真如此嗎?”唐僧疑惑道。
“如果這個故事不是真的,那你就不可能踏上取經路。”齊貞說。
“這……與貧僧西行有什麽關係呢?”唐僧疑惑。
“你聽著我繼續往下講。”齊貞喝了口水,請他稍安勿躁。
涇河龍王死後,魂魄來到地府,心中猶自不平,於是便向卞城王告狀,說唐王明明答應自己,卻依然導致自己被斬。
卞城王乃是十殿閻羅之一,專司枉死城,聽聞龍王所訴自然極為重視,於是叫陰差拘來唐王魂魄,三曹對案。
拘人三魂七魄,人即便不死,陽壽自然也是大大折損,況且如果這件事情真的捅破了天,那麽唐王也沒有好果子吃。
此時的魏征趕忙托地府的判官便宜行事,此時牽連不能太廣,那涇河龍王陽壽已盡,命中有此一劫,不能讓他再胡亂攀咬。
判官於是私改生死簿,唐王才得以還陽。
而就是因為唐王這地府一日遊,才終見到地府冤魂無數,也就是從這一刻開始,唐王才真正決定了建水陸大道場,也才有了唐僧西行。
遠遠便能看到山間兩座小房子裏麵透出的燭火燈光,嫋嫋炊煙飄起,這人家似乎是在做飯。
兩間土房依山而建,雖然看上去頗為簡陋,卻給人一種靜謐安然,極有野趣之感。
眾人拾級而上,唐僧上前敲了敲門。
咚咚咚。
“誰呀?”一個聲音嗡嗡響起,聽上去中氣十足。
“我們是路過的旅人,天色已晚,想在您這裏借宿一宿。”唐僧柔聲說道。
吱呀呀……
柴門輕啟,露出房內的那個人來。
“怎麽這大晚上的還進山,這裏有猛虎長蛇,仔細被吃的渣子都不剩。”
開門的是個膀大腰圓的獵戶,看上去十分魁梧,不過麵相敦厚,倒不是個凶神惡煞的模樣。
“第一次出來,沒經驗,多有叨擾,不知施主是否能行個方便,讓我在這裏借宿一宿。”唐僧說道。
“原來是個遊方的和尚。”獵戶恍然,接著看著身後百無聊賴的九個人,麵色微變,“我這小地方可容不下如此多人。”
“沒事,您就管他就行了,我們不用。”齊貞在稍遠處擺了擺手,開口說道。
獵戶又上下打量了一下唐僧,間他一身袈裟貴氣,禪杖更不是凡物,開口說道:“你說你打長安來,西行所為何事?”
“奉唐王之命,趕往西天求取真經。”唐僧麵色淡然說。
“原來是聖僧,哎呀,你瞧瞧我,多有得罪多有得罪。”獵戶有些局促,開口說道。
“不是什麽聖僧,隻是個普通的和尚罷了。”唐僧連道不敢。
咕嚕~
唐僧的肚子一陣響動,臉色微微發紅。
“聖僧少待,我這山野村夫葷素不忌,這就給您做點素齋。”獵戶說。
“有勞施主。”唐僧感謝道。
其實唐僧從長安城出來的時候準備了不少幹糧,無奈幹糧都在兩個隨從的身上隨身攜帶著,那寅將軍不光吃了兩個隨從,也把他的口糧一股腦的灌進了肚子裏。
“不用麻煩,你會做蛇不?”梁思丞問道。
“阿彌陀佛。”唐僧臉色尷尬的說了一聲佛號。
“山裏人,靠山吃山,哪有不會的道理。”獵戶說。
砰!
一條將近百米的山蟒蜷曲的出現在房子前的空地上。
“我們想吃一頓蛇,您看著做。”梁思丞說,“這個和尚的飯,我們來管。”
獵戶看到這條巨蟒眼睛一亮,開口說道:“這個家夥是這山裏最狡猾的獵手,有很多獵戶都是栽在了它的手裏,我小時候曾經遠遠的見過它的麵,想不到今天倒是被你們殺死了。”
“那這條蛇就送你了,我們隻要吃頓蛇肉就行。”齊貞笑著接話道。
“這哪裏使得。”獵戶連連擺手,“這蛇肉隻不過是最不值錢的東西,蛇皮、蛇膽,那可都是能換大錢的。”
“那就當今天和尚的住宿費了。”齊貞笑著說。
獵戶再三推脫,最終還是拗不過小隊眾人,將蛇收了起來。
唐僧有些委屈巴巴的看著齊貞,那意思也十分明顯,餓了。
齊貞笑著從人種袋裏取出還冒著熱氣的大餅和鹹菜,還有一碗南瓜粥,遞給對方。
小麥和水稻在這個年代自然不鮮見,可南瓜這東西卻是明朝之後才引入中國的,唐僧吃著新奇,卻也顧不上細問,唏了呼嚕大口吃了起來。
一路倉皇逃命,虎口脫險,加之馬上顛簸,此時的唐僧已經餓的前胸貼後背了。
不一會,炙烤的蛇肉和蛇羹也做好了。
味道雖然比不上五星級酒店的大廚,然而勝在食材太過稀有,齊貞估麽著這條山蟒如果不是栽在小隊手裏,搞不好過不了多久就要成精了。
蛇肉鮮美,甚至還有讓人振奮精神的功效,這麽大一條蛇也足夠小隊眾人飽餐一頓了。
吃飯時候眾人才知道這個獵戶的名字,劉伯欽。
聽了小隊眾人的經曆,劉伯欽仍然是心有餘悸,那頭猛虎和這條山蟒是這座山中兩個名副其實的山大王,山下的村民甚至將二者作為山神供奉,能從兩頭畜生的眼皮底下活命甚至還能反殺,眼前這些人注定不凡。
劉伯欽本人如他的麵相一樣是個敦厚且直爽的漢子,提議讓小隊眾人住在屋中,他在屋外湊合一宿不礙事。
最後在齊貞戲法一般變出幾頂帳篷之後,劉伯欽更加確定小隊隻怕不是凡人,才收了提議,隻是對小隊眾人的態度更加恭謹。
唐僧自然也是第一次見到眾人“變魔術”,連呼神奇。
隻是他現在心裏還惦記著之前齊貞說了一半的話,好奇心已經被勾了起來,吃過飯便急急問了起來。
齊貞笑了笑,給他講了一個故事。
長安城外有一算命的道人,算術極強,平日裏給周遭的百姓卜卦,竟是百算百中,無一失手,小有名望。
有一漁夫家道貧寒,找到這位道人想謀條活路,道人便與他說你每日哪個時辰在哪裏下竿,必有所獲,隻是當日所得一尾紅鯉,當作為算命的報酬。
連過數日,漁夫每日都按照道人所說的在涇河邊垂釣,自然也是無往不利的盆滿缽滿,卻謹記著當日必上的一尾紅鯉送給那位道人。
《大明第一臣》
他每日垂釣,換了一個大魚婁,還將家中的房屋擴建加大,逐漸富有起來,卻越發不知足,每日捕魚數十斤至上百斤不等。
涇河龍王得下人來報,說岸上有一漁夫,每日捕魚無度,照此以往隻怕整個涇河的水族都要被他打撈一空。
涇河龍王哪裏受得了這種氣,上得岸喬裝打扮,問那漁夫你為何每日都能有如此多魚獲,漁夫不明就裏,將實情和盤托出,於是涇河龍王便來到長安城中,找到了擺攤算卦的道人。
道人名叫袁守誠,居然一眼看穿了涇河龍王的根底,卻並不聲張,涇河龍王心有怒氣,責問袁守誠你這道人傳的神乎其技,我看就是個沽名釣譽的騙子。
袁守誠說你不如設下考題你我二人打個賭如何?
雙方約定,如果袁守誠所言不準,那涇河龍王便要砸了他的掛攤,將他永遠趕出長安,且永世不可再裝神弄鬼,而如果袁守誠贏了,那涇河龍王便要給他十錠黃金。
而雙方賭的內容也很有意思,下雨。
袁守誠說出了幾日之後下雨的時辰以及雨水的數量,讓圍觀的百姓大為震撼。
涇河龍王身為雨師,聽聞哈哈大笑,行雲布雨本就是他自己的職責,何時下雨下多少,還不是得聽他的?
龍王趕回自己的龍宮,前腳還興奮的和自己的手下說打賭的內容,後腳玉帝的聖旨便到了。
竟然與袁守誠所說的別無二致。
涇河龍王慌了神,卻有龜丞相出了一個不能再餿的餿主意,讓涇河龍王擅自修改下雨的時辰和雨數。
約定時間已過,涇河龍王打上門去,砸了袁守誠的掛攤,卻聽袁守誠淡然說道:“你乃是涇河龍王,抗旨擅自修改下雨的時辰和點數,你已經大難臨頭,還有心思和我這個算命的計較嗎?”
涇河龍王這才醒悟過來,知道麵前這個算命的道人遠遠不是自己可以得罪的存在,連連告饒,求他給個活命之法。
袁守誠歎息說,你這大罪,行刑的必然是魏征,你不如去求唐王救你,說不定還有一線生機。
涇河龍王當夜托夢給唐王,請他救命,唐王自然無不應允,次日唐王找來魏征,二人相對而坐對弈至未時,就在唐王覺得已經拖過午時三刻無大礙時,卻不知道魏征下棋時假寐,午時三刻在夢中就給涇河龍王給斬了!
這正是魏征夢斬涇河龍王。
那個捕魚的漁夫再次找到袁守誠時,被告知將紅鯉魚放掉,他捕撈過度,已經激起了龍宮水族大禍,未來他再也釣不上一條魚。
眾人聽得津津有味。
“這個故事貧僧也是第一次聽說,當真如此嗎?”唐僧疑惑道。
“如果這個故事不是真的,那你就不可能踏上取經路。”齊貞說。
“這……與貧僧西行有什麽關係呢?”唐僧疑惑。
“你聽著我繼續往下講。”齊貞喝了口水,請他稍安勿躁。
涇河龍王死後,魂魄來到地府,心中猶自不平,於是便向卞城王告狀,說唐王明明答應自己,卻依然導致自己被斬。
卞城王乃是十殿閻羅之一,專司枉死城,聽聞龍王所訴自然極為重視,於是叫陰差拘來唐王魂魄,三曹對案。
拘人三魂七魄,人即便不死,陽壽自然也是大大折損,況且如果這件事情真的捅破了天,那麽唐王也沒有好果子吃。
此時的魏征趕忙托地府的判官便宜行事,此時牽連不能太廣,那涇河龍王陽壽已盡,命中有此一劫,不能讓他再胡亂攀咬。
判官於是私改生死簿,唐王才得以還陽。
而就是因為唐王這地府一日遊,才終見到地府冤魂無數,也就是從這一刻開始,唐王才真正決定了建水陸大道場,也才有了唐僧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