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有測量鋼鐵裏碳含量儀器存在的大唐,工匠們憑著自己的感覺就能知道鐵的好壞,這讓關誌義很好奇。<strong>.</strong>難道人真的有機器設備也無法檢測的功能。
當然,就算神級鐵匠也不能說這塊鐵碳含量高了。他隻會說這塊鐵太硬或者說這鐵太軟了。
這位名叫朱雲敏的鐵匠,出生於雲陽,祖祖輩輩都是打鐵的出身。
他從七八歲就開始接觸這一行當,如今二十多年過去,他也算小有經驗。因此,關誌義把爐子裏煉出的第一批鐵交到他手上的時候,他立馬斷言這鐵不行。
朱雲敏說的不行是有前提滴。
對於這一批鐵塊兒,他的第一個評價就是“百煉之鐵”。不過,當老關問他能不能稱得上鋼的時候,他才是說“欠點火候,鐵還是太硬了”。
關誌義自然不會告訴他,這是直接冶煉出來並沒有鍛造的原鐵。不然,老朱一定會被驚訝得下巴都掉地上。
把這些鐵分給朱雲敏幾個人,關誌義就讓魯叔業降低一點焦炭的使用量。如果朱雲敏覺得不行,再繼續調整。相信總能找到最滿意比例,直接就冶煉出鋼鐵來。
朱雲敏也是一個聰明人。
當關雲找到他,說要找一個穩當的人做活兒。看到關家提供的條件以及他們提出的要求,他當機立斷的簽下了合約,成為今年第一個進關家的人。【愛去】
關誌義任命他為鐵匠管事,並讓曾阿牛先考察一下他的人品。要是朱雲敏的為人能信得過,那麽有些事情就直接交給他處理了。
成為關家的人,對於朱雲敏來說那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且不說關誌義的官越做越大,馬上就要當上駙馬了。就憑他打造槍支,將來李世民會不重重的獎賞一番?這個年代當一個鐵匠,他若是本本分分的打造日常用品那麽一輩子都不會有什麽出息。.</a>即使幫武將打造出神兵利刃,也不如現在的成就。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如今關家是要錢有錢,要權有權。作為關家的下人,那也是相當的硬氣滴。等老關獻出火槍,為大唐打下一片天地。那麽這些幫他付出的工匠也會在史書上留下重重的一筆。
關誌義在雲陽待了一個多月,瓷器圓滿的弄出來了,鋼鐵冶煉也初見成效。隻要曾阿牛他們繼續按計劃執行,那麽正宗的鋼鐵冶煉和火槍想必不久就會出現了。
山東那邊的子彈就麻煩一點。
火藥容易製造,但是出現事故的幾率也很大。稍微不注意,整個莊園就被炸平了。
而彈殼的打磨也比煉鐵複雜多了,你不能指望從來沒有見過槍炮製造的關誌義,自行研發出機械衝床。機械衝床的機構且先不說,光動力就不是他但能夠想得出的。
關誌義覺得自己能做的都差不多了,就開始帶著老婆兒女回長安了。
至於徐陵他們的特種兵訓練,老關可不會去看。
訓練很苦,這是誰都知道的事情。
他連每天早上堅持的半個小時鍛煉都已經放棄了,你說還指望他去跟著士兵們訓練嗎?
不知徐陵他們這些家將,就連李月蓮都笑話過關誌義。說他知識很豐富,本事很牛比,就是懶筋太粗。要是能夠勤奮一點,武將們都樂意把家傳本領交給他。
這可不是開玩笑滴。
他作為李世績的女婿,在戰場上又屢建奇功,老李有心把一身武學交給他。奈何他受不了苦,連一天都沒有堅持下來。其他武將也想他這個年輕人照顧一下子侄,都說收他當徒弟。可是這家夥就是懶散,一點兒也沒有那個興趣。
說起這個年代的練武,老關還是挺好奇滴。
有沒有內功,能不能一斧頭把盔甲給劈成兩瓣兒?水滸中神行太保的那種絕技,有沒有?這些他都想知道,可是他也曉得沒有勤學苦練,這些功夫不會自動的降臨到自己身上。
雖然他沒有去看過徐陵他們的訓練,但是基本情況他也是知道滴。
他們辛苦的訓練不是白費滴,一個多月他們的體力、反應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有了那些針對性極強的訓練,潛入敵後、擾亂補給線等等科目,讓他們耳目一新的同時,也提高了他們的作戰能力。
一路上,兒女都把出行當成旅行,嘰嘰喳喳的說過不停。
隻有關誌義有些擔心泄漏行蹤,一直低調行事。
不知道他怎麽想的,可能是前世的小市民心態作祟,生怕領導知道自己的小心思。這些反正都要交給李世民的東西,就算你現在不拿出來,也不用遮遮掩掩的呀!你越是這麽做,越容易被皇帝發現。到時候不是問題,也讓你弄出問題了。
幸好,李世民忙於處理吐穀渾戰敗後的殘局,又要應對國內的各種問題,沒有時間搭理他。
回到長安,巧兒已經按他的要求把一切都弄好了。
如今他們一家七口,在明麵上跟大唐的其他人家差不多,不再搞那些奇奇怪怪的東西了。實際上他不僅沒有收斂,反而有種變本加厲的感覺。
時間過得很快,轉移冬季就悄悄地降臨人間。
關誌義的武將出身被剝奪了,誰讓他和侯君集不對付呢?李世民對老候可是真心沒有話說,都是一起風風雨雨闖過來的人,怎麽能虧待他。
李世民考慮他當過刺史,如今戰事已平,就把他弄到內閣在大理寺跟著杜如晦。
說起杜如晦,他真心應該感謝關誌義。本來貞觀四年就該掛掉的他,因為老關的原因,如今依然活蹦亂跳滴。
當初在嶽陽的時候,杜如晦聽了他的話,回到京城就找李世民乞骸骨了。
老李好說歹說,才讓他留在大理寺。
為了避免把杜如晦累著,大理寺的政務基本都不用他插手。至於李世民有詔令,他才會去宮裏參謀參謀。大理寺的其他工作人員都能夠及時處理掉政務,他隻管大事、要事。
現如今關誌義到了大理寺,基本上所有事情都要他處理。
這個懶漢更過分,直接把事情交給下麵處理。他和杜如晦兩個頭頭,整天沒事幹,就一起修身養性,喝喝茶聊聊天。
茶已經在老關的建議下成為了消遣飲品,而不是以前那種藥用。
要說政務,還真的不多。全國各地雖然有許多事情發生,但是那些相應的工作人員早就處理好了。真正能稱為大事必須要關誌義他們出手的,一年也沒有幾件。
關誌義都不知道杜如晦和房玄齡他們忙些什麽,竟然把自己給累得半死。
雖然這個跟杜如晦身體一向較差有關,但是過勞死絕對是沒有錯滴。當然,房玄齡一個老婆活到了七老八十,杜如晦沒有那方麵的限製,同樣勞累的情況下隻能活到四十,就說明房事傷身的正確性。
“三郎,要不要某給陛下說說,讓你換個職務。你看你年紀輕輕的,總是沒事閑著也是浪費人才的表現啊!”杜如晦一邊暖著手,一邊喝著茶,還不忘調侃關誌義幾句。
長安的冬天可不暖和,在家裏用慣了暖炕的關誌義可受不了。
他想到自己和老杜整天喝茶也需要開水,於是就弄了一個蜂窩煤的爐子,兩人即可以取暖,有能隨時提供茶水。
關誌義說道:“克明,這就是你不對了。這大唐有沒有咱們,還不是一樣運行?你要明白,隻要大問題不出,咱們就得過且過。”
正當杜如晦要反駁他的時候,外麵一個小廝匆匆的跑了進來,說道:“三郎,你家熊飛帶左衛軍把感業寺給圍起來了。”
“什麽?”聽到這話,不僅老關,連杜如晦都驚呼出聲。
當然,就算神級鐵匠也不能說這塊鐵碳含量高了。他隻會說這塊鐵太硬或者說這鐵太軟了。
這位名叫朱雲敏的鐵匠,出生於雲陽,祖祖輩輩都是打鐵的出身。
他從七八歲就開始接觸這一行當,如今二十多年過去,他也算小有經驗。因此,關誌義把爐子裏煉出的第一批鐵交到他手上的時候,他立馬斷言這鐵不行。
朱雲敏說的不行是有前提滴。
對於這一批鐵塊兒,他的第一個評價就是“百煉之鐵”。不過,當老關問他能不能稱得上鋼的時候,他才是說“欠點火候,鐵還是太硬了”。
關誌義自然不會告訴他,這是直接冶煉出來並沒有鍛造的原鐵。不然,老朱一定會被驚訝得下巴都掉地上。
把這些鐵分給朱雲敏幾個人,關誌義就讓魯叔業降低一點焦炭的使用量。如果朱雲敏覺得不行,再繼續調整。相信總能找到最滿意比例,直接就冶煉出鋼鐵來。
朱雲敏也是一個聰明人。
當關雲找到他,說要找一個穩當的人做活兒。看到關家提供的條件以及他們提出的要求,他當機立斷的簽下了合約,成為今年第一個進關家的人。【愛去】
關誌義任命他為鐵匠管事,並讓曾阿牛先考察一下他的人品。要是朱雲敏的為人能信得過,那麽有些事情就直接交給他處理了。
成為關家的人,對於朱雲敏來說那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且不說關誌義的官越做越大,馬上就要當上駙馬了。就憑他打造槍支,將來李世民會不重重的獎賞一番?這個年代當一個鐵匠,他若是本本分分的打造日常用品那麽一輩子都不會有什麽出息。.</a>即使幫武將打造出神兵利刃,也不如現在的成就。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如今關家是要錢有錢,要權有權。作為關家的下人,那也是相當的硬氣滴。等老關獻出火槍,為大唐打下一片天地。那麽這些幫他付出的工匠也會在史書上留下重重的一筆。
關誌義在雲陽待了一個多月,瓷器圓滿的弄出來了,鋼鐵冶煉也初見成效。隻要曾阿牛他們繼續按計劃執行,那麽正宗的鋼鐵冶煉和火槍想必不久就會出現了。
山東那邊的子彈就麻煩一點。
火藥容易製造,但是出現事故的幾率也很大。稍微不注意,整個莊園就被炸平了。
而彈殼的打磨也比煉鐵複雜多了,你不能指望從來沒有見過槍炮製造的關誌義,自行研發出機械衝床。機械衝床的機構且先不說,光動力就不是他但能夠想得出的。
關誌義覺得自己能做的都差不多了,就開始帶著老婆兒女回長安了。
至於徐陵他們的特種兵訓練,老關可不會去看。
訓練很苦,這是誰都知道的事情。
他連每天早上堅持的半個小時鍛煉都已經放棄了,你說還指望他去跟著士兵們訓練嗎?
不知徐陵他們這些家將,就連李月蓮都笑話過關誌義。說他知識很豐富,本事很牛比,就是懶筋太粗。要是能夠勤奮一點,武將們都樂意把家傳本領交給他。
這可不是開玩笑滴。
他作為李世績的女婿,在戰場上又屢建奇功,老李有心把一身武學交給他。奈何他受不了苦,連一天都沒有堅持下來。其他武將也想他這個年輕人照顧一下子侄,都說收他當徒弟。可是這家夥就是懶散,一點兒也沒有那個興趣。
說起這個年代的練武,老關還是挺好奇滴。
有沒有內功,能不能一斧頭把盔甲給劈成兩瓣兒?水滸中神行太保的那種絕技,有沒有?這些他都想知道,可是他也曉得沒有勤學苦練,這些功夫不會自動的降臨到自己身上。
雖然他沒有去看過徐陵他們的訓練,但是基本情況他也是知道滴。
他們辛苦的訓練不是白費滴,一個多月他們的體力、反應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有了那些針對性極強的訓練,潛入敵後、擾亂補給線等等科目,讓他們耳目一新的同時,也提高了他們的作戰能力。
一路上,兒女都把出行當成旅行,嘰嘰喳喳的說過不停。
隻有關誌義有些擔心泄漏行蹤,一直低調行事。
不知道他怎麽想的,可能是前世的小市民心態作祟,生怕領導知道自己的小心思。這些反正都要交給李世民的東西,就算你現在不拿出來,也不用遮遮掩掩的呀!你越是這麽做,越容易被皇帝發現。到時候不是問題,也讓你弄出問題了。
幸好,李世民忙於處理吐穀渾戰敗後的殘局,又要應對國內的各種問題,沒有時間搭理他。
回到長安,巧兒已經按他的要求把一切都弄好了。
如今他們一家七口,在明麵上跟大唐的其他人家差不多,不再搞那些奇奇怪怪的東西了。實際上他不僅沒有收斂,反而有種變本加厲的感覺。
時間過得很快,轉移冬季就悄悄地降臨人間。
關誌義的武將出身被剝奪了,誰讓他和侯君集不對付呢?李世民對老候可是真心沒有話說,都是一起風風雨雨闖過來的人,怎麽能虧待他。
李世民考慮他當過刺史,如今戰事已平,就把他弄到內閣在大理寺跟著杜如晦。
說起杜如晦,他真心應該感謝關誌義。本來貞觀四年就該掛掉的他,因為老關的原因,如今依然活蹦亂跳滴。
當初在嶽陽的時候,杜如晦聽了他的話,回到京城就找李世民乞骸骨了。
老李好說歹說,才讓他留在大理寺。
為了避免把杜如晦累著,大理寺的政務基本都不用他插手。至於李世民有詔令,他才會去宮裏參謀參謀。大理寺的其他工作人員都能夠及時處理掉政務,他隻管大事、要事。
現如今關誌義到了大理寺,基本上所有事情都要他處理。
這個懶漢更過分,直接把事情交給下麵處理。他和杜如晦兩個頭頭,整天沒事幹,就一起修身養性,喝喝茶聊聊天。
茶已經在老關的建議下成為了消遣飲品,而不是以前那種藥用。
要說政務,還真的不多。全國各地雖然有許多事情發生,但是那些相應的工作人員早就處理好了。真正能稱為大事必須要關誌義他們出手的,一年也沒有幾件。
關誌義都不知道杜如晦和房玄齡他們忙些什麽,竟然把自己給累得半死。
雖然這個跟杜如晦身體一向較差有關,但是過勞死絕對是沒有錯滴。當然,房玄齡一個老婆活到了七老八十,杜如晦沒有那方麵的限製,同樣勞累的情況下隻能活到四十,就說明房事傷身的正確性。
“三郎,要不要某給陛下說說,讓你換個職務。你看你年紀輕輕的,總是沒事閑著也是浪費人才的表現啊!”杜如晦一邊暖著手,一邊喝著茶,還不忘調侃關誌義幾句。
長安的冬天可不暖和,在家裏用慣了暖炕的關誌義可受不了。
他想到自己和老杜整天喝茶也需要開水,於是就弄了一個蜂窩煤的爐子,兩人即可以取暖,有能隨時提供茶水。
關誌義說道:“克明,這就是你不對了。這大唐有沒有咱們,還不是一樣運行?你要明白,隻要大問題不出,咱們就得過且過。”
正當杜如晦要反駁他的時候,外麵一個小廝匆匆的跑了進來,說道:“三郎,你家熊飛帶左衛軍把感業寺給圍起來了。”
“什麽?”聽到這話,不僅老關,連杜如晦都驚呼出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