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拜大年(祝書友牛年牛運亨通)陳兆軍春節是請了七天假期,連同陪同他們兩兄弟一起在萬寧的張桂梅乘上了北上的飛機。
陪同陳兆軍、陳兆廣以及張桂梅一起北上的,還有薛冰以及吳鳳瑤倆丫頭。
薛冰是香港人,在香港,雖然也有濃重的過年氣氛,但是由於薛冰的父母春節的時候往往都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時候,根本沒有時間過節。
所以即使她回家,也隻能是過一個人的春節,根本沒什麽意思。
而在此之前,薛冰好幾年的時間都是每逢春節都在歐洲那邊念書,而在歐洲那邊,一幫華人聚集在一起根本就稱不上是過年。
所以,已經好久沒有體驗過春節過年味道的薛冰,很想再感受一下過年的時候那種熱鬧的節日氣氛。
因此,她便早早地向張桂梅申請一起到陳家過年,好好體驗一下這久違的過年氣氛,以及幾乎沒出現過的家庭過年氣氛,順便好好領略一下大陸的春節與香港的春節有什麽不一樣的。
而吳鳳瑤則因為沒有親人,沒地方去,在張桂梅的盛情邀請下,隻能到陳家一起過這個春節了。
張桂梅對於這兩個丫頭都很喜歡,自然是樂得讓她們一起回北京過年了。
在她看來,家裏過年的時候,人越多越好,越熱鬧越有年味。
在張桂梅看來,這倆丫頭都很乖巧,哪怕是以朋友的身份陪同著過個熱鬧年也不錯!而且,反正總參家屬房夠大。
不怕沒地方住地。
將倆丫頭帶回去,讓所有人都一同挑選一下。
看看哪個更合適做陳家小兒子的媳婦。
所以,在這方麵,張桂梅一個人完全拿主意就足夠了,容不得陳兆軍插上任何一句話。
陳兆軍對於這倆丫頭一同回家過年也是頗為無奈,畢竟這中間有一個老媽子在,自己說什麽也沒用。
其實,對於這倆丫頭一同回家過年,增加一點過年地熱鬧氣氛。
陳兆軍還是蠻讚同的。
隻不過,他挺別扭張桂梅的想法,這個老媽可是把兩個丫頭都當成準兒媳婦看待,回去之後還不知道自己會有什麽待遇呢。
隻希望,老媽回去之後不要亂點鴛鴦譜,不要胡亂表達出一些讓別人誤會的舉動出來,自己能夠好好地過上這麽一個輕鬆快樂幸福團員年。
就知足了。
今年陳家除了多出薛冰及吳鳳瑤倆丫頭之外。
這個春節過得也跟往常不一樣,至少在人數上多出了不少。
陳兆軍的大嫂李愛紅連續好幾年都被評為春節最具口碑的小品演員之一,在大江南北也算是頗有名氣了。
在春節之前,就有很多人在猜測她今年會不會再上春晚。
今年的結果肯定會讓觀眾們都失望了,連續好幾年,年年都上春晚,導致自己沒有什麽時間跟家人團圓一下,在李愛紅看來確實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
所以,經過一番考慮之後。
她決定今年不再上春晚,好好地陪同家人過一個團圓年。
全國觀眾地失望並不代表著全部人都失望,能夠真正地全家一起吃一頓團圓飯,這可是陳家老小最希望看到的。
李愛紅能夠舍得在這個紅火的當口退下來歇息一會,其度量還真不小。
而在陳家。
最開心的莫過於陳麗麗了。
因為自她出生以來,媽媽還沒真正地跟她吃過一頓除夕年夜團圓飯呢。
每次都是吃著自己碗裏的飯,看著電視裏的媽媽盼著她趕快回來,而每次媽媽都是忙到過了晚上零點才回家。
而今年,陳麗麗終於盼到了,她可以跟媽媽一起吃著年夜飯,看別人在春晚上麵表演了。
因為李愛紅的原因,陳家這年春節終於實現了真正意義上地大團圓。
這年地年夜飯,一家人圍坐在大桌上,其樂融融地吃著這一餐象征著團圓的飯。
對於這樣的家庭氣氛,陳兆軍這頓飯從頭到尾都是麵帶著溫馨的笑容,他很喜歡看到這一幕,不管是誰給誰夾菜,都包含著親情的味道。
不單是陳兆軍,包括薛冰和吳鳳瑤兩個丫頭在內,都為這個濃鬱的家庭氣氛而感動不已,都紛紛在張桂梅的盛情下表示,以後盡量跟大家一起過年。
飯桌上不斷地傳出笑聲,不斷地有這個打趣另一個,幾乎所有人都希望,時間能夠定格在這一刻,讓自己多感受一會這樣的氣氛。
就好像陳麗麗在這中間說的一句話,讓飯桌上所有地人都在心裏頭升起了一點漣漪,她是在李愛紅給她夾了一塊雞腿之後說的一句俏皮話:“媽媽!如果以後你沒辦法每年都陪我們過春節,那能不能別吃那麽快啊?讓我們吃久一點吧!隻有這麽一次,讓我以後記得清楚一點,好嗎?”陳麗麗的話讓飯桌上的所有人都頗為感動,而李愛紅更是差點感動得落淚,隻能連聲回答好!於是,陳家的這一頓年夜飯,吃了很久!陳家過年都有一個傳統地習俗,就是在吃完年夜飯之後,向家裏地兩位長輩磕頭領紅包。
而且,這個磕頭領紅包還有一個嚴格的順序,在家裏,先是兒女,接著是孫子、孫女,最後才是媳婦。
順序一點都不能亂,而且中間地程序還很嚴格。
對於過年給父母親磕頭領紅包,是陳兆軍最為喜歡的一幕。
也許,是童年的時候,領壓歲錢的那股興奮勁一直帶過來的吧。
重活過來之後,再一次體會到這種感覺的陳兆軍,自然不願意放過這一刻的每一個瞬間。
在他看來,磕頭領壓歲錢是最值得回憶的事情之一,也是每次過年最開心最快樂的一刻了。
當初在fj省做市長助理地時候。
就是因為跟二哥談起了過年磕頭領紅包,才使得陳兆軍一時間感動得忍不住落淚。
導致最後二哥的受傷。
總之,說起來,相比起年夜飯,陳兆軍更希望磕頭領紅包地這一刻能夠延長一些。
就好像陳麗麗之前說的那樣,時間久一些,能夠讓他多感受一下這其中溫馨的味道。
陳家磕頭領紅包的程序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先是陳家的三兄弟,接著又是陳麗麗。
最後是李愛紅、何建玲她們,一個個按照順序地在陳偉雄以及張桂梅兩位老人家麵前磕頭,再從他們手裏拿到極具象征意義的紅包以及新年寄語。
隻不過,今年跟往年有所不同的是,不僅李愛紅回來了,而且在這個場麵中,還有兩位不適合參與的人。
她們就是薛冰以及吳鳳瑤兩位丫頭了。
她們前來陳家一起過年倒沒什麽。
像張桂梅理解地那樣。
越熱鬧越好。
隻不過,磕頭領紅包這個習俗,可是隻有真正的一家人才能夠進行的。
對於磕頭領紅包這個春節風俗,吳鳳瑤多少還了解一點,隻是在一旁靜靜地看著。
但是同樣在旁邊看著的薛冰就搞不明白了,在這個場麵下又沒有人敢開口說話,之前也沒有人告訴她,沉默且又頗為嚴肅的場麵,讓她一下子無所適從。
這還不算。
關鍵是她因此而誤會了。
以前,在香港的時候,也同樣能夠領壓歲錢,父親的、叔叔伯伯地、姑姑嬸嬸地等等,都是長輩給晚輩的。
是長輩對晚輩的一種關懷以及祝福。
隻不過這中間沒有磕頭的程序罷了。
現在,在她看來。
磕頭應該是晚輩對長輩的一種尊敬以及祝福吧?沒人能想到,薛冰竟然會這麽理解磕頭領紅包的習俗,所以才沒有人專門告訴她。
而別人更沒想到的是,薛冰竟然會在“理解”的情況下,照做了!在何建玲這個二嫂領完紅包之後,她拉了一下站在自己一旁的吳鳳瑤,主動走上前去,恭敬地按照前麵人所做地程序,給二老跪了下去。
薛冰的舉動可把吳鳳瑤給著急壞了,她跟薛冰一樣,之前也沒有任何人通知應該要怎麽做。
按照她的理解,陳家過年磕頭領紅包應該不關她們這兩個外人的事。
但是,薛冰在最後竟然拉了她一下,讓她覺得,這可能是張桂梅事先告訴薛冰的,隻是沒來得及告訴自己,讓薛冰來轉告一聲罷了。
畢竟,現在地整個過程中,旁人是不能胡亂開口說話地。
而且,薛冰出去的時間剛剛好是陳家所有地晚輩領完紅包的一刹那,就不得不使吳鳳瑤產生錯覺,認為這是陳家的規矩,外人晚輩必須要履行程序的最後一步。
因此,在薛冰跪下去的時候,吳鳳瑤也急急忙忙地走到二老麵前,按照一般的程序,恭敬地給二老跪了下去。
見到兩位丫頭給自己兩人磕頭之後,張桂梅這才意識到,因為自己的疏忽,導致兩位丫頭理解錯誤,竟然也參與進來了。
隻不過,這頭都磕了,難不成自己還能說她們什麽?更何況,這倆丫頭她都挺喜歡的,讓她們參與到這個程序來也沒什麽。
於是,張桂梅在兩個丫頭磕頭之後,也像對待陳家其他晚輩那樣,連勝說好,並將準備在之後給她們的紅包提前拿了出來。
跟張桂梅反應不同的是,陳偉雄見到之後可是瞪大了雙眼,一臉不自然地看向跪在自己麵前的兩個丫頭,在張桂梅給兩位丫頭紅包的同時,又狠狠地瞪了一眼陳兆軍。
因為按照程序,現在磕頭領紅包的人應該是陳家的三兒媳婦才是。
之前,這兩位丫頭來到陳家,都是以陳兆軍朋友的身份出現,出於客氣,陳偉雄像對待家人一樣對待這兩位丫頭。
但是,客氣跟一家人完全是兩回事,之前他完全不知道啊!老兒子是到了處對象的年紀,但處的是什麽人,是什麽情況,這總得告訴老爺子一聲吧?這還不算,就算現在出來的是陳兆軍處的對象,想要給他一個驚喜,事先不告訴他,還可以理解。
但是現在陳偉雄所收到的隻有驚,卻完全喜不起來。
畢竟,這會出來的是兩個啊!而從張桂梅那高高興興的模樣看來,仿佛這兩個都是自己老兒子的對象一樣。
這可不得了!隻不過,現在大過年的,又在這麽嚴肅的磕頭領紅包程序中,自己不好說什麽。
說不定還真是自己誤會了什麽呢!所以,陳偉雄也隻能按照程序把接下來的程序忙完。
一切都等忙完之後再做決定,否則就不吉利了。
隻希望是自己誤會了,否則可有老兒子好受的。
陳兆軍在看到這倆丫頭竟然問都不問一聲,冒冒失失地跑了出去,當時著急得就差點叫了起來。
隻可惜,不知道是他的反應太慢,還是倆丫頭的反應太快了。
他還沒叫出來,吳鳳瑤也都已經跪下去了。
等他準備上前去拉起她們來的時候,張桂梅已經滿嘴說好了。
讓他一時之間不知如何是好。
他實在是想不明白這倆丫頭腦子裏究竟想些什麽,薛冰還好一點,她可能不知道習俗,但是吳鳳瑤為什麽也跑上前去?這不是誠心給自己添亂嗎?更何況,就算薛冰不知道,你也可以問啊!陳兆軍在看到她們倆領了紅包之後,心裏打起了鼓,小心翼翼地看向陳偉雄,卻發現老爺子那怒氣衝衝的模樣,頓時從頭頂寒到了腳底。
他知道,他的願望實現了,磕頭領紅包的程序因為倆丫頭的參與被延長了不少,但自己的這個年,卻隻能就此打住了。
這個程序過後,還不知道老爺子會不會揍自己呢。
現場的其他人,包括陳麗麗在內,個個在看到同時跑上去磕頭領紅包的兩位都是一驚。
隨後,陳兆平和陳兆廣兩人從陳兆軍的臉色中看出了點什麽,差點直接就笑出了聲來。
畢竟,三兄弟之間談得比較多,對於這倆丫頭多少還是了解一些的。
隻不過,這回一口氣出來了兩位弟媳,這個誤會可就鬧大了,要想解釋清楚,恐怕一時半會難辦!他們都很期待,待會自己的弟弟應該如何為自己辯解。
並考慮著,是不是應該在適當的時候再把水攪渾一點。
陪同陳兆軍、陳兆廣以及張桂梅一起北上的,還有薛冰以及吳鳳瑤倆丫頭。
薛冰是香港人,在香港,雖然也有濃重的過年氣氛,但是由於薛冰的父母春節的時候往往都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時候,根本沒有時間過節。
所以即使她回家,也隻能是過一個人的春節,根本沒什麽意思。
而在此之前,薛冰好幾年的時間都是每逢春節都在歐洲那邊念書,而在歐洲那邊,一幫華人聚集在一起根本就稱不上是過年。
所以,已經好久沒有體驗過春節過年味道的薛冰,很想再感受一下過年的時候那種熱鬧的節日氣氛。
因此,她便早早地向張桂梅申請一起到陳家過年,好好體驗一下這久違的過年氣氛,以及幾乎沒出現過的家庭過年氣氛,順便好好領略一下大陸的春節與香港的春節有什麽不一樣的。
而吳鳳瑤則因為沒有親人,沒地方去,在張桂梅的盛情邀請下,隻能到陳家一起過這個春節了。
張桂梅對於這兩個丫頭都很喜歡,自然是樂得讓她們一起回北京過年了。
在她看來,家裏過年的時候,人越多越好,越熱鬧越有年味。
在張桂梅看來,這倆丫頭都很乖巧,哪怕是以朋友的身份陪同著過個熱鬧年也不錯!而且,反正總參家屬房夠大。
不怕沒地方住地。
將倆丫頭帶回去,讓所有人都一同挑選一下。
看看哪個更合適做陳家小兒子的媳婦。
所以,在這方麵,張桂梅一個人完全拿主意就足夠了,容不得陳兆軍插上任何一句話。
陳兆軍對於這倆丫頭一同回家過年也是頗為無奈,畢竟這中間有一個老媽子在,自己說什麽也沒用。
其實,對於這倆丫頭一同回家過年,增加一點過年地熱鬧氣氛。
陳兆軍還是蠻讚同的。
隻不過,他挺別扭張桂梅的想法,這個老媽可是把兩個丫頭都當成準兒媳婦看待,回去之後還不知道自己會有什麽待遇呢。
隻希望,老媽回去之後不要亂點鴛鴦譜,不要胡亂表達出一些讓別人誤會的舉動出來,自己能夠好好地過上這麽一個輕鬆快樂幸福團員年。
就知足了。
今年陳家除了多出薛冰及吳鳳瑤倆丫頭之外。
這個春節過得也跟往常不一樣,至少在人數上多出了不少。
陳兆軍的大嫂李愛紅連續好幾年都被評為春節最具口碑的小品演員之一,在大江南北也算是頗有名氣了。
在春節之前,就有很多人在猜測她今年會不會再上春晚。
今年的結果肯定會讓觀眾們都失望了,連續好幾年,年年都上春晚,導致自己沒有什麽時間跟家人團圓一下,在李愛紅看來確實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
所以,經過一番考慮之後。
她決定今年不再上春晚,好好地陪同家人過一個團圓年。
全國觀眾地失望並不代表著全部人都失望,能夠真正地全家一起吃一頓團圓飯,這可是陳家老小最希望看到的。
李愛紅能夠舍得在這個紅火的當口退下來歇息一會,其度量還真不小。
而在陳家。
最開心的莫過於陳麗麗了。
因為自她出生以來,媽媽還沒真正地跟她吃過一頓除夕年夜團圓飯呢。
每次都是吃著自己碗裏的飯,看著電視裏的媽媽盼著她趕快回來,而每次媽媽都是忙到過了晚上零點才回家。
而今年,陳麗麗終於盼到了,她可以跟媽媽一起吃著年夜飯,看別人在春晚上麵表演了。
因為李愛紅的原因,陳家這年春節終於實現了真正意義上地大團圓。
這年地年夜飯,一家人圍坐在大桌上,其樂融融地吃著這一餐象征著團圓的飯。
對於這樣的家庭氣氛,陳兆軍這頓飯從頭到尾都是麵帶著溫馨的笑容,他很喜歡看到這一幕,不管是誰給誰夾菜,都包含著親情的味道。
不單是陳兆軍,包括薛冰和吳鳳瑤兩個丫頭在內,都為這個濃鬱的家庭氣氛而感動不已,都紛紛在張桂梅的盛情下表示,以後盡量跟大家一起過年。
飯桌上不斷地傳出笑聲,不斷地有這個打趣另一個,幾乎所有人都希望,時間能夠定格在這一刻,讓自己多感受一會這樣的氣氛。
就好像陳麗麗在這中間說的一句話,讓飯桌上所有地人都在心裏頭升起了一點漣漪,她是在李愛紅給她夾了一塊雞腿之後說的一句俏皮話:“媽媽!如果以後你沒辦法每年都陪我們過春節,那能不能別吃那麽快啊?讓我們吃久一點吧!隻有這麽一次,讓我以後記得清楚一點,好嗎?”陳麗麗的話讓飯桌上的所有人都頗為感動,而李愛紅更是差點感動得落淚,隻能連聲回答好!於是,陳家的這一頓年夜飯,吃了很久!陳家過年都有一個傳統地習俗,就是在吃完年夜飯之後,向家裏地兩位長輩磕頭領紅包。
而且,這個磕頭領紅包還有一個嚴格的順序,在家裏,先是兒女,接著是孫子、孫女,最後才是媳婦。
順序一點都不能亂,而且中間地程序還很嚴格。
對於過年給父母親磕頭領紅包,是陳兆軍最為喜歡的一幕。
也許,是童年的時候,領壓歲錢的那股興奮勁一直帶過來的吧。
重活過來之後,再一次體會到這種感覺的陳兆軍,自然不願意放過這一刻的每一個瞬間。
在他看來,磕頭領壓歲錢是最值得回憶的事情之一,也是每次過年最開心最快樂的一刻了。
當初在fj省做市長助理地時候。
就是因為跟二哥談起了過年磕頭領紅包,才使得陳兆軍一時間感動得忍不住落淚。
導致最後二哥的受傷。
總之,說起來,相比起年夜飯,陳兆軍更希望磕頭領紅包地這一刻能夠延長一些。
就好像陳麗麗之前說的那樣,時間久一些,能夠讓他多感受一下這其中溫馨的味道。
陳家磕頭領紅包的程序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先是陳家的三兄弟,接著又是陳麗麗。
最後是李愛紅、何建玲她們,一個個按照順序地在陳偉雄以及張桂梅兩位老人家麵前磕頭,再從他們手裏拿到極具象征意義的紅包以及新年寄語。
隻不過,今年跟往年有所不同的是,不僅李愛紅回來了,而且在這個場麵中,還有兩位不適合參與的人。
她們就是薛冰以及吳鳳瑤兩位丫頭了。
她們前來陳家一起過年倒沒什麽。
像張桂梅理解地那樣。
越熱鬧越好。
隻不過,磕頭領紅包這個習俗,可是隻有真正的一家人才能夠進行的。
對於磕頭領紅包這個春節風俗,吳鳳瑤多少還了解一點,隻是在一旁靜靜地看著。
但是同樣在旁邊看著的薛冰就搞不明白了,在這個場麵下又沒有人敢開口說話,之前也沒有人告訴她,沉默且又頗為嚴肅的場麵,讓她一下子無所適從。
這還不算。
關鍵是她因此而誤會了。
以前,在香港的時候,也同樣能夠領壓歲錢,父親的、叔叔伯伯地、姑姑嬸嬸地等等,都是長輩給晚輩的。
是長輩對晚輩的一種關懷以及祝福。
隻不過這中間沒有磕頭的程序罷了。
現在,在她看來。
磕頭應該是晚輩對長輩的一種尊敬以及祝福吧?沒人能想到,薛冰竟然會這麽理解磕頭領紅包的習俗,所以才沒有人專門告訴她。
而別人更沒想到的是,薛冰竟然會在“理解”的情況下,照做了!在何建玲這個二嫂領完紅包之後,她拉了一下站在自己一旁的吳鳳瑤,主動走上前去,恭敬地按照前麵人所做地程序,給二老跪了下去。
薛冰的舉動可把吳鳳瑤給著急壞了,她跟薛冰一樣,之前也沒有任何人通知應該要怎麽做。
按照她的理解,陳家過年磕頭領紅包應該不關她們這兩個外人的事。
但是,薛冰在最後竟然拉了她一下,讓她覺得,這可能是張桂梅事先告訴薛冰的,隻是沒來得及告訴自己,讓薛冰來轉告一聲罷了。
畢竟,現在地整個過程中,旁人是不能胡亂開口說話地。
而且,薛冰出去的時間剛剛好是陳家所有地晚輩領完紅包的一刹那,就不得不使吳鳳瑤產生錯覺,認為這是陳家的規矩,外人晚輩必須要履行程序的最後一步。
因此,在薛冰跪下去的時候,吳鳳瑤也急急忙忙地走到二老麵前,按照一般的程序,恭敬地給二老跪了下去。
見到兩位丫頭給自己兩人磕頭之後,張桂梅這才意識到,因為自己的疏忽,導致兩位丫頭理解錯誤,竟然也參與進來了。
隻不過,這頭都磕了,難不成自己還能說她們什麽?更何況,這倆丫頭她都挺喜歡的,讓她們參與到這個程序來也沒什麽。
於是,張桂梅在兩個丫頭磕頭之後,也像對待陳家其他晚輩那樣,連勝說好,並將準備在之後給她們的紅包提前拿了出來。
跟張桂梅反應不同的是,陳偉雄見到之後可是瞪大了雙眼,一臉不自然地看向跪在自己麵前的兩個丫頭,在張桂梅給兩位丫頭紅包的同時,又狠狠地瞪了一眼陳兆軍。
因為按照程序,現在磕頭領紅包的人應該是陳家的三兒媳婦才是。
之前,這兩位丫頭來到陳家,都是以陳兆軍朋友的身份出現,出於客氣,陳偉雄像對待家人一樣對待這兩位丫頭。
但是,客氣跟一家人完全是兩回事,之前他完全不知道啊!老兒子是到了處對象的年紀,但處的是什麽人,是什麽情況,這總得告訴老爺子一聲吧?這還不算,就算現在出來的是陳兆軍處的對象,想要給他一個驚喜,事先不告訴他,還可以理解。
但是現在陳偉雄所收到的隻有驚,卻完全喜不起來。
畢竟,這會出來的是兩個啊!而從張桂梅那高高興興的模樣看來,仿佛這兩個都是自己老兒子的對象一樣。
這可不得了!隻不過,現在大過年的,又在這麽嚴肅的磕頭領紅包程序中,自己不好說什麽。
說不定還真是自己誤會了什麽呢!所以,陳偉雄也隻能按照程序把接下來的程序忙完。
一切都等忙完之後再做決定,否則就不吉利了。
隻希望是自己誤會了,否則可有老兒子好受的。
陳兆軍在看到這倆丫頭竟然問都不問一聲,冒冒失失地跑了出去,當時著急得就差點叫了起來。
隻可惜,不知道是他的反應太慢,還是倆丫頭的反應太快了。
他還沒叫出來,吳鳳瑤也都已經跪下去了。
等他準備上前去拉起她們來的時候,張桂梅已經滿嘴說好了。
讓他一時之間不知如何是好。
他實在是想不明白這倆丫頭腦子裏究竟想些什麽,薛冰還好一點,她可能不知道習俗,但是吳鳳瑤為什麽也跑上前去?這不是誠心給自己添亂嗎?更何況,就算薛冰不知道,你也可以問啊!陳兆軍在看到她們倆領了紅包之後,心裏打起了鼓,小心翼翼地看向陳偉雄,卻發現老爺子那怒氣衝衝的模樣,頓時從頭頂寒到了腳底。
他知道,他的願望實現了,磕頭領紅包的程序因為倆丫頭的參與被延長了不少,但自己的這個年,卻隻能就此打住了。
這個程序過後,還不知道老爺子會不會揍自己呢。
現場的其他人,包括陳麗麗在內,個個在看到同時跑上去磕頭領紅包的兩位都是一驚。
隨後,陳兆平和陳兆廣兩人從陳兆軍的臉色中看出了點什麽,差點直接就笑出了聲來。
畢竟,三兄弟之間談得比較多,對於這倆丫頭多少還是了解一些的。
隻不過,這回一口氣出來了兩位弟媳,這個誤會可就鬧大了,要想解釋清楚,恐怕一時半會難辦!他們都很期待,待會自己的弟弟應該如何為自己辯解。
並考慮著,是不是應該在適當的時候再把水攪渾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