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 思想改造“難道對於一個國家來說,不是國力充盈更好嗎?”師妃喧輕問。


    “對於一個國家來說,自然是國力越盈足越好。”


    徐子陵微笑道:“但是對於一個人來說,就越艱苦越樸素越好,當然,如果能在富足中保持進取之心,保持奮鬥的精神,那自然更好,但是,你試想下,天下間有多少人能在順境中這樣做到呢?四門大閥之內,集天下精英於一身,但英才又有幾人?以他們的教育和條件上,尚如此缺省人才,假若是一個平民之家,富足起來,又會如何?”“富足之家,總是多有二世祖,總是多有庸才。”


    徐子陵又笑道:“而貧寒窮苦之家,則多有英才。


    中原人有話,富不過三。


    並不是說富裕的人不會長久過三代人,這裏的三是一個數量詞,代表‘幾’。


    真正的意思是什麽呢?就是說,當一家人很富裕,他們的後代就很難再保持以前那種艱苦奮鬥的精神,那麽原來的拚搏精神就不複存在,而在短短幾代人的時間裏,就越來越驕奢**逸,使整個富裕的家崩潰。”


    “難怪徐公子的華夏軍在那麽好的條件,卻作那麽艱苦的訓練!”師妃喧驚道:“難怪希望村那些居民一個個不講金錢,一個個都保持著艱苦的勞作,原來徐公子認為即艱苦奮鬥才是最能使人成長。”


    “我沒要強行要求他們。”


    徐子陵搖頭道:“他們是自由的,如果想享受,他們隨時都可以離開。”


    “那麽徐公子認為天下一統是好事?或是不好之事?”師妃喧輕問。


    “有好有不好。”


    徐子陵輕歎道:“天下一統能帶來更好的生活,但缺乏競爭對手,容易不思進取。


    如果中原一統,不論多麽強盛,幾百年之內。


    必然崩潰,又讓外族入侵,甚於五胡亂華。


    我認為,除非天下一統到徹底,就說,把整個大地的人都一統起來,否則,無論什麽王朝,都難以持久。”


    “這個有可能嗎?”師妃喧疑問道:“各種種族的生活根本不同,有的樸素矛盾,宗派教別也難調和,這個所有種族和人民天下一統的可能會實現得了嗎?單論中原一統,就難比登天,何況……”“所以說,天下一統是暫時的。”


    徐子陵點點頭道:“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整一個曆史都是這樣分分合合。


    就算現在一統,很強大富足,可是遲終有一天,中原大地會因為富足而腐,讓外族入侵,到時會四分五裂,民不聊生。


    再遲些,又會因為有人不受欺淩,苦苦掙紮,擊退外族,重新一統……”“人之一生,終是有限。”


    師妃喧感歎道:“妃喧顧不得日後,隻為眼前。


    眼前眾生皆苦,妃喧豈能不出一分綿力?”“有這種想法沒有不對。”


    徐子陵點點頭,道:“但是師仙子想過沒有,你根本就改變不了別人的命運!”“徐公子盡言,妃喧不明。”


    師妃喧想不明白徐子陵為什麽要如此說。


    “師仙子所做之事,隻能改過天下萬民的身體或者生活。”


    徐子陵語出驚人,道:“但是無法改變一個人的本質和心魂。


    這樣做非但無用。


    而且與佛家的理論相背,相差何止千裏?”“妃喧所做一切,徐公子認為與佛道相背?”師妃喧從來也沒有想過徐子陵會如此看待自己,驚愕道。


    “以師仙子的能力。”


    徐子陵指著桌子上因為香氣誘引而來的一隻小螞蟻,問道:“可以把這個螞蟻變成一個人嗎?”“當然不能。”


    師妃喧搖頭,她還是不明白徐子陵想說什麽。


    “不過,你可以改變它的生活。”


    徐子陵用筷子挾了一片素菜在那隻小螞蟻的麵前,讓那個小螞蟻欣喜非常地撲上去用觸角亂探,又咬住拚命想拖回窩裏去,隻是實在太小,怎麽也拖不動。


    徐子陵看著師妃喧,微微一笑道:“這種改變,會讓它們更好地生存。


    但因為越發繁殖,過多而讓店老板發現;或者因為有了這一次的收獲之後,便四處探食,讓店老板發現,而受到滅頂之災。”


    “假如沒有受到滅頂之災。”


    徐子陵又微微地笑道:“那麽它們還是螞蟻,沒有變人。


    你讓天下萬民都過上了安定繁榮的生活,可是他們身體的疾病或者老死,你不可能改變,世間一切的種種悲苦,你無法改變。


    他們還在受苦,隻不過是在富足的生活之中受苦罷了。”


    “佛法可以拯救人心。”


    師妃喧不服氣地道:“隻要天下萬民都學得佛法,就會得渡,涅槃彼岸,彼此之後無苦無難,永享幸福。”


    “佛法是可以拯救人心沒錯,我同意。”


    徐子陵淡淡地道:“可是誰來宣揚佛法呢?”“天下所有的僧眾,無人不可以宣揚。”


    師妃喧回道。


    “天下所有的僧眾,有幾個人能夠自渡?有幾人能自修成佛?”徐子陵又問。


    “……”這一回,師妃喧說不出話了。


    “就連自修的僧眾,自己也不能成佛,又怎麽救贖天下讓七情六欲所迷的世人呢?”徐子陵輕輕地搖頭道:“世人之迷,迷途難返!就連師仙子如此天姿之人,想必也不敢說自己就一定能夠自渡吧?師仙子,你覺是天下僧眾的佛法,能讓天下萬民得渡嗎?”“至少能讓人心向佛,敬佛,而有現善之心,讓天下更加安定,讓人心更有寄托。”


    師妃喧辯道。


    “師仙子難道從來也沒有想過,為什麽世上有那麽多大覺者能成佛?為什麽不嗔大師能夠成佛?為什麽武功在他之上的了空大師卻不能成佛?”徐子陵等這一天很久,他終於等到了改造這個師仙子的一天。


    想跟慈航靜齋為敵,正麵衝突那是不可能的,因為她們代表著天下的白道牛耳,而且是天下萬民的心靈寄托,如果想光明正大把她們推倒。


    那麽第一個倒黴的,就是自己。


    想擊倒慈航靜齋,首先要自她們的內部開始分化,讓她們自己崩潰。


    第一步,當然是把這一個代言人,師妃喧。


    思想改造到自己這一邊,否則,一要都無從談起。


    徐子陵從來沒有想過,能夠把梵清惠和了空那種老頑固改造過來,但是這一個還初涉世事不久的師妃喧師仙子,他卻很有信心。


    之前一直以來,他就一直在努力打消她對自己的戒心。


    如果一開始,張口就說大道理。


    那麽不但不能把她辯倒,反倒會引出她後麵的梵清惠或者別人。


    可是現在師妃喧已經在江湖有一定的影響力了,他慢慢改造師妃喧的機會終於來臨了。


    “妃喧愚鈍,徐公子盡解惑吧!”師妃喧一聽,微沉吟一下,道。


    “因為,你們現在所學的佛法,根本不是大覺者所用來修行成佛的佛法。”


    徐子陵一語道出,雖輕淡,但卻有如晴天霹靂。


    讓師妃喧玉容連變。


    “你說什麽?”師妃喧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據說,修佛有八萬四千法門。”


    徐子陵顯示出對佛家的事深知無比,讓人無法輕視,道:“原始佛教就不說了。


    但在一千年前,其中有一個法門,在釋迦牟尼佛的宏宣下發揚光大,普渡世人。


    開始隻在天竺各地流傳,後來於南北晉傳入中土。”


    “在流傳的過程之中,因為不同的僧人有不同的領悟。


    但是他們沒有把釋迦牟尼佛的東西全部都流傳下來,而是加入了自己的領悟和見解。


    結果,高深伯原來佛教原意越來越不被世人所接受。


    現在流傳到中土,已經是麵目全非的一些僧人的領悟,而非是釋迦牟尼佛所傳的東西。”


    徐子陵緩緩地道。


    “這怎麽可能……”師妃喧一聽中土學習的東西竟然不是真正的佛法,簡直傻了眼。


    “比如禪宗。”


    徐子陵微微一笑道:“達摩大師教給世人禪宗之法,是根據釋迦牟尼佛所有言語中的一句話而創建的,就是‘法無定法’,但是現在禪宗的人,都把達摩大師的話當成是絕對的真理,釋迦牟尼佛還有很多很多的東西,禪宗卻沒有再去學習,所以,禪宗之人,最多隻能修到達摩大師的境界,絕對不修到釋迦牟尼佛的境界了。”


    “……”師妃喧一下子呆住了。


    “你知道中原之人,為什麽會如此喜歡禪宗之理嗎?”徐子陵又問,師妃喧自然不明白,隻有搖頭。


    “因為禪宗的佛理是達摩大師創的,是羅漢之法,最低層次,最能讓普通的世人所接受。”


    徐子陵淡淡地道:“而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是如來之法,高深無比,反倒讓世人難以明白,難以證悟。


    於是世人就拋棄了如來之法,學習了一個羅漢之法,於是就有了現在的禪宗。”


    “……”師妃喧一聽,頓時明白大半,心中更是大驚。


    “至於其它淨土、天台、華嚴、密宗等等十幾個宗派。”


    徐子陵輕輕地道:“這些法門是眾僧經過一些時日的宗教改良,建出來的宗派,信奉的是阿彌陀佛、藥師佛、大日如來等等。


    根本就不是信奉原來那個宣揚佛法的釋迦牟尼佛,他們把原來的東西已經改動得麵目全非了。”


    “至於一些小派別,更是溶入了中土的儒教和道教的東西,甚至走向邪惡都比比皆是。”


    徐子陵看了一眼師妃喧,緩緩地道:“至於現在修煉的方法,更是早跟開始相差得天與地。


    釋迦牟尼佛講‘戒、定、慧’,他在世的那個時候,就沒有任何的廟宇,沒有任何的身外之物,他領著弟子四處流浪,乞討,忍受苦行,一邊精修著佛法。”


    “可是你看看現在的佛門之人?”徐子陵歎息道:“高大的寺廟,還要建在名山之上,僧人不再雲遊和苦行,天天在廟裏頌經念佛,吃喝都有人供奉,舒服無比。


    信徒出入要交香油錢,有事拜佛,就捐佛像金身,都注重這些東西,如何能修?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弟子如果那個乞討的碗漂亮一點,都怕自己會喜歡,怕自己心生執著,都在崩個缺口,可是你看現在?那整個廟都是作銅建起的!”“你徐公子認為我們修佛法之人是無望了?”師妃喧慘然而問。


    “有望。”


    徐子陵點點頭,道:“除非有人能像不嗔大師他那樣,不執著任何東西,精修佛法。”


    “徐公子可否教教妃喧?”師妃喧終於在徐子陵說到口水幹之後,說了一句讓他暗喜的說話。


    跳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拯救大唐MM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霞飛雙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霞飛雙頰並收藏拯救大唐MM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