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 議征歐洲酒過三巡,天刀淡淡問起華夏軍的近況,以及日後的打算,尤其是宋師道遠征歐洲的事宜。


    “閥主,魯叔及各位。”


    徐子陵站起來,拿出一張之前重新細畫的世界地圖,在宋師道的幫助下,把它固定在搬進來的一扇小屏風之上,麵對眾人,開始講解華夏軍近日的攻略細項。


    因為找不到合適的指棒,徐子陵接過宋玉致遞過她的長筷子,在上麵指點。


    “中原之地。”


    徐子陵在中原之地畫了一個圈,道:“於整個世間大陸而言,非常非常的小。


    而人口則多是漢人,文化相當發達,領先於現在任何的種族。


    在這一邊大片遼闊的草原,是東突厥和西突厥,這些遊牧民族一般逐草而遷,因為境地寒苦,所以民風彪悍,非常好戰。”


    “在東突厥再去這一邊,是一個強大的帝國波斯。”


    徐子陵又指著中東地區,道:“波斯幾經起落,曾經非常的強盛,地盤曾占亞歐非三個大陸一大片,但是現在因為與宿敵羅馬對抗,百年間戰爭不斷,雖然勝多輸少,但已經外強中幹,如大廈將傾。”


    “波斯有盟國屬國無數,其中最強大的是大食。”


    徐子陵又指著伊朗下部道:“這原是波斯的一部,後來割分出去,他們正在與這一個恒河流域的天竺諸國交戰。”


    “這個天竺。”


    宋魯點點頭,問:“可是佛教起源地?就是傳教來漢地的天竺?”“佛教起源地?那個國家早已經消失。”


    徐子陵微微一笑,道:“現在歸入了天竺的一個屬國領土。


    現在的天竺沒有人信佛,那裏的人,現在隻信奉婆羅門。


    在佛教之前就存在的邪教,信奉大梵天和濕婆,信奉的神都是幾個頭幾條手臂的邪魔。


    總之,天竺的佛教,早兩三百年前,就完全消失了。”


    “佛教在天竺消失了?這怎麽可能?”宋玉致失聲道,猛發現這裏不是她說話的地方,連忙住口。


    “的確是消失了。”


    徐子陵衝她一笑,道:“現在傳過來漢地的,正是當年婆羅門驅逐的佛門中人。


    他們不得已離開起源地,離開那個不再信奉佛教的地方,重新找過別的人來傳教和尚領悟的東西。


    所以,真正的佛法早在流傳過程中傳偏了,漢地流行的幾大教派,天台,淨土,華嚴,密宗,禪宗等等,都是改良過的,與原來的教義已經麵目全非了。”


    一聽徐子陵如此的說,眾人倍感驚訝。


    誰也想不到,佛教竟然在起源地消失了,反倒在漢地滋生得如此繁榮昌盛,天刀宋缺聽了,卻隻是淡淡點頭,如古井不波,平靜自如。


    他明白,徐子陵這些話是對他而言的,這是徐子陵日後借此攻擊佛教的論證,重振漢人之風,如果不打壓現在最昌盛的佛教是不行的,漢人,最終必須還得擁有自己的東西,所以,但徐子陵一說這些與戰事無關的東西,他馬上就意會了。


    “再說一說現在陳長林現在正在攻打地地方。”


    徐子陵介紹道:“這些島嶼叫南洋,當地有土著,奇懶如蟲,終日坐吃等死,視外人如虎,嫉妒任何勤奮勞作之人。


    他們所在的地方,堪稱寶地,有無數的果子一年不斷的開戶結果,但他們不思勞動,終日於樹下納涼**欲。


    漢人海民流落到此,常常靠雙手致富,但卻讓他們仇視,男殺女奸,掠奪財產,極無人性。


    所以,我命令陳長林將他們蕩平,免得讓這些垃圾禍害於世。”


    “殺的好。”


    宋魯生平最看不起此等垃圾,擊掌大笑,道:“早知如此,我們宋家水軍就出兵殲滅他們。”


    “打通了南洋之後。”


    徐子陵指著海圖,緩緩畫著一道線條,道:“師道兄將沿著這一帶,沿著海邊,或者波斯船隻通過的安全海域,繞過這個天竺之國的底部,直向這個地方。


    中間有無數個大島,你們久行船,可在其中歇息,一般無人,但如果有人,應該是掠劫海岸的海盜,直接殲滅就是。”


    “這個地方叫做紅海。”


    徐子陵微笑道:“這裏的海水因為赤紅如血聞名,顧名紅海。”


    “赤紅之海?世上還真無奇不有!”宋爽歎息道。


    “因為海底盡是有紅色的海草,久染而變色。”


    徐子陵解釋道:“這紅海地兩邊,一邊就是全身黑膚,身上如漆似炭的黑人,他們是一些小部落或者埃及王朝,以前這個埃及王朝也曾雄極一時,但久戰而衰。


    一邊就是這個波斯帝國的屬國,因為國力衰退,這些屬國已經鞭長莫及,陳長林已經正在聯係商人,在這些地方給師兄的船隊補給,或者登陸。”


    “這裏似乎並不能通過,是嗎?”宋師道朝著非洲與亞洲相接地地方,奇問道:“船隊似乎不能在這裏通過,這個陸地在圖上雖小,但實際應該很寬廣吧?能不能打到河流,渡過小船,於此地進入地中海,再進入黑海,那該會快捷得多。”


    宋師道自然在此之前研究過一百遍,他的解釋和疑問隻是為眾人而發。


    “最窄之處,尚有四百裏左右。”


    徐子陵一說,讓眾人倒抽了一口涼氣。


    “如果繞過這一個巨大的地方,那該比由南洋前去更加長距吧?”宋智也忍不住插口,道:“能不能派人在此,尋河而走,就像大運河那般,或雇用當地之人,將此地打通。


    隻要能過運兵船,那麽一切都好辦。”


    宋智不愧為宋家中的智囊,有著先知先覺,他對軍事的卻有特殊敏銳的觸感。


    “這是必須的。”


    徐子陵點頭道:“日後西方所有的戰俘,都在押解至此,挖掘一條河道,讓我們的船隻通過,否則通過海運徹底征服西方外族之說,隻會是空談。”


    “師道兄,你要在此登陸。


    沿這邊而上,乘馬也好,乘船也罷,總之波斯商人能提供什麽,我們就利用什麽。


    以最快地速度到達黑海之邊。


    在此,等候秦叔寶的大軍和吐穀渾的聯軍到此。


    你們如果沒有意外,到達黑海的時候,回是一個半月到兩個月。”


    徐子陵向宋師道指示著路線圖,道:“而他們的騎軍,最少,也需要三個月,甚至半年。”


    “師道他們兩個月就可以到達了?”宋智大喜。


    問道:“原來乘船竟然比騎馬快如此之多,看來,征服天下,還是以水軍為首。”


    “兩個月足夠了。”


    徐子陵很肯定地點頭道:“師道兄如果夠快,一路順風順水。


    波斯人那邊如果有船有馬在地中海接應,那麽一個半月也可以了。


    現在我們造出來的東溟大船不但巨大,而且快捷。


    船上又有鐵甲來鎮風浪,不但在現在海戰無敵,而且可以往返遠洋而不損。”


    “我們在此登陸,以多少人為佳?”宋師道問道:“那麽剩下的人,是否要駕船繞過這一個巨大的非洲大陸來助佑我們呢?”“你們沒有無敵的海船,就像沒有根的浮萍。”


    徐子陵重重地點頭道:“這些東溟大船是必須繞過這個非洲大陸的,但是他們需要很多的時間,甚至會需要兩三個月左右。


    才能慢慢摸索到你們的地方。


    有了這些船以後。


    你們就可以隻有襲擊整一個羅馬所有的沿海,整個地中海都是你們攻擊的地方。


    至於登陸人數,必定要過半人數,否則半途遇襲而無法全殲敵人,為敵探知我們的秘密!”“他們地水軍是否強大?”宋智又問。


    “這個羅馬的水軍曾經很強大。”


    徐子陵微微一笑,道:“科室那是曾經,而且,就算在他們最強盛的時候,也不可能與我們的戰船相提並論。


    我們的船隻上有鐵甲鋼板鑲嵌,不怕弓矢火石,不怕畏風浪,而且船速為他們的雙倍之數以上,絕對能耍的他們的船隻團團轉。”


    “至於武器的床駑和巨駑,火駑,噴火器這些,相信你們也曾看過或者聽過。”


    徐子陵講解道:“現在他們的船隻上多半沒有遠攻武器,主要靠接近敵人,然後衝擊到地方的船上,肉搏廝殺,奪船或者燒船,借此而勝。


    這種靠人多的戰法,對他們的小船有效,但對於我們遠比他們大上十倍不止,一撞就可以讓他們散架,讓他們沉入海底,相比起我們的巨艦而言,他們現在船隻的戰力不值一笑。”


    “我們要永遠奪得大海的主動權。”


    徐子陵劃了個半圓道:“整個地圖表麵看不出來,但實際上,這世上地海遠比陸地更大。


    天下為三,則海占其二不止。


    更重要地是,海上無阻,有船即達。


    所以,我們切不可讓對手在大海上揚威。


    師道兄,你看到任何外族大船,隻要覺有威脅,盡殲他們於海底。


    日後除卻漢人的大船,不可有外族的大船揚波,否則讓他們遠航到我們的國土,豈不是養虎為患。”


    “是。”


    宋師道拱手肅容而答道:“師道雖然有婦人之仁,卻也不敢做成為禍害漢人禍害子孫的罪人!”“現在我們的鋼鐵不夠,隻要足夠,就會真正的鋼鐵之艦歸於你的指揮之下。”


    徐子陵凝重地道:“遠征外族,你身為主帥,心隻需記得,異日,若外族強大,即有人會把刀劍刺入漢人之軀,不必過度顧及。


    你如果看不得戰亂之苦,讓你的手下去做。


    戰場之上,沒有男女老少,隻有敵人和戰友,切記。”


    “是。”


    宋師道對於外族的征服心態與漢人交戰不同,當時在偃師城下,屠殺突厥人的,也有這個溫文爾雅的宋二公子,他的憤怒,遠遠比一般人更加暴烈。


    宋師道重重點頭,嚴肅整容道:“宋師道銘記於心。”


    “在這個地方,有著極其豐富的黃金儲備。”


    徐子陵指著非洲一個地方,道:“你們宋家獨有一成的開發權,相信日後起一座黃金做的宋家山城也無有不可。


    你們派人至此,不管何種方法,盡快開發,所得黃金,盡換波斯商人的物資,供應師道的船隊。


    黃金可以開掘,可以掠奪,但是不要留在身上積蓄,我們得把這些東西盡數地換成物資,化成戰力。”


    “此舉最妙。”


    宋智撚須大笑,擊掌道:“若以金子換得波斯商人的物資,師道他們將省下許多船程,秒。”


    “現東羅馬,那歐洲之國,是否有如危廈將崩,是否已經日落西山?”天刀宋缺淡淡地問。


    跳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拯救大唐MM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霞飛雙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霞飛雙頰並收藏拯救大唐MM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