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八章 大收民心眾女對於蓮花色這個小夜帝的到來,沒有太多的抗拒,因為大家不覺得這個小不點是什麽威脅。


    而且這麽可愛的小妹妹,又怎麽會做壞事?所以,大家無視徐子陵的冤屈,決意把蓮花色給留下來。


    當然,留下來的,還有一個大美人謝道蘊。


    大家本來對她是很具戒心的,但她長得與師妃喧實在太像太像,簡直就跟師妃喧的孿生姐姐一個模樣。


    不少人扯著師妃喧問她是否還有一個姐姐,但師妃喧更加糊塗,自己是無父無母的孤兒,又怎麽可能跑出一個姐姐?再者,按徐子陵的說法,這大美人叫做謝道蘊,是好幾百年前的老妖怪,與十九歲的自己相差那老遠了。


    帶著無比的懷疑,可是謝道蘊偏偏隻是微笑,什麽也不說,讓眾女又疑又奇讓她留下了。


    大家估計幾百歲的她對徐子陵這毛頭小子也沒有什麽興趣,所以稍稍比較放心,何況她一來就坐到書房裏靜靜看書,要不就在徐子陵畫的畫、寫的詩上添些批注。


    她那一手字,就連眾女之中素有才女之稱的尚秀芳也自歎慚愧,小公主估計,就是那個天天抄抄寫寫的大史官宋玉華,才勉強能與她一比。


    徐子陵很生氣,結果一天一夜不回來,拋下眾女邀侯希白他們去曼清院喝花酒去了。


    眾女很放心。


    因為不用她們拎耳朵,王師和魏公就不會看著華夏之主在青樓裏過夜。


    剛剛在襄陽離訊回來的鄭淑明算是來對了,在她的小樓裏。


    徐子陵找她倒苦水,她趁機好好安慰。


    瘋狂顛龍倒鳳一番,結果鄭城主被滋潤得神采飛揚,嬌態百生。


    眾女一陣好笑,最後又派出了彭梁城主任媚媚,總算吹盡枕頭風之下。


    把蓮花色這事給糊弄過去了……華夏王宮。


    王師王通、魏公魏征、財爺李福成、名臣虞世南、都侯張公謹、洛侯王玄恕、酒侯董方、青蛇任恩、英才任俊、鬼影子洛其飛、三侍之一鄧常在、三侍之一黃田、三侍之一聞尚、紅嬌杜鵑、竹花桂賜良、竹葉桂幸容、小呂布焦宏進、安侯宋明強、猛侯輔公佑、德侯呂重等等近百儒官商官義將城主等都站在右邊兩列。


    右邊,自然以王師和魏公兩人為首。


    左邊,多是王侯和諸女官。


    有鎮東伏威王杜伏威、鎮北大夏王竇建德、金字梁王蕭銳、金字楚王林士宏、鐵牌燕王高開道、吳王李子通、義王王薄、酒王歐陽希夷、忠智侯宋智、忠魯侯宋魯、魏侯宇文智及……獨孤家尤老奶奶和宇文家的閥主宇文傷都沒有來,但另一列還站了一大排女子,分別高麗女王傅君嬙、龜茲女王寶纓古麗、鐵勒女王花翎子、粟末女王宗湘花、波斯公主蓮柔、烏土族的女族主勝男、埃及女王伊塞西爾、兩位新科女狀元程雨睛和楊晚照、以及自陰癸派或各城推薦挑選出色女官。


    傅君嬙、寶纓古麗和花翎子她們本來不願參加早朝,但在徐子陵自己沒有能偷懶的情況下,代表一方勢力她們,迫不得已也要出席。


    至於小公主、沈落雁、商秀珣她們三女,還有華夏眾將,一般是不會參加朝議的。


    她們軍不幹政。


    政也不議軍,盡量做到軍政分離,省得日後朝野不穩。


    在徐子陵的華夏之中。


    有很多這樣直接由徐子陵繞過百官而獨特的東西。


    比如負責西苑收入甚至洛陽馬球場、籃球場、足球場收入青青和喜兒、還有負責巴蜀治安和收入的絲娜、負責襄陽治安收入鄭淑明、負責彭梁治安收入的任媚媚、負責洛陽治安以及刺殺的旦梅和陰癸諸女、負責斥侯和斂敗的陳老謀和雷九指、負責研發軍工器械以魯妙子為首的飛馬子弟和宋家子弟、負責驅除盜賊和奸細以善母莎芳等為首的‘鋤奸戰隊’、負責滅絕和屠戮以虛行之的黯魔力士執法、負責增養未來力量以琴心為首的龍小子等等等等,都不會出現在華夏朝堂之上。


    華夏百官當然也知不少底細,但就連魏征和王通也裝作不知,自然不會有誰多事過問。


    八王的座位上。


    不見一人。


    大儒王通與魏征兩人齊肩站在一起,杜伏威與竇建德齊肩站一塊,征夷平海王宋師道跑去擠在埃及女王伊塞西爾的身邊,與跋鋒寒和陰顯鶴三人霸道占坐在大臣腳邊小桌子上。


    至於天刀宋缺、大雷神、魯妙子和賣劍大師還有東溟夫人,跟平時一樣,一個不見。


    如果今天不商議一件極其重要的事,那麽大家也不會大部分出席,就連杜伏威這種懶人也會前來。


    “諸卿,李唐秋收遇早,許多莊稼顆粒無收,百姓無以為生,易子而食,即使昔日富裕的長安,以及李唐糧倉太原,也有饑民餓四街頭。”


    徐子陵看見衛貞貞眼圈紅紅,大歎她同情心爆棚,伸手捉住她案下小手,衛貞貞微微一掙,見沒能掙脫,一改平時,任他握住柔荑。


    “臣有議案。”


    魏征出列,微鞠作禮道:“李唐皇帝雖紂道無情,但百姓之苦,與李唐無關,既同為漢民百族,同為血肉骨兄弟。


    我等應調糧西去,救助百姓。”


    “魏公大德,我等明白,但此舉正好打擊李唐,若坐等三月,不須十萬雄兵,也能輕收李唐之。”


    金字梁王蕭銑現在可是華夏軍方名將,雖然他不掌兵權,願棄兵權進為華夏梁王,但他能力和對華夏的功勳,那是百官敬佩的諸王之一。


    “梁王所言不差。”


    林士宏難得與蕭銑同聲同氣,他進言道:“我等不做無德之人,不落井下石,隻觀其變化,以作後效。


    華夏若調糧西進,李唐獸息芶喘,一旦恢複,到時征討李唐,我華夏子弟必死傷眾多,徒添冤魂。


    非我們無德不救,實乃為華夏日後無數戰死士兵之想,今日我等忍耐,則是士兵之福。”


    “有難不救,天下人如何視我華夏?”王師王通趕緊出來,稟議道:“人與禽獸之別,在於德行。


    如若我華夏有糧滿倉不救,那麽與李唐獸行何異?李唐之君死罪,但百姓無罪。”


    “臣有荒誕之言,道與聖王及百官同笑。”


    虞世南出列,恭聲道:“以微臣之心,興可借此事,收服李唐百姓之心。”


    “魏公和虞大夫所言有理,但高開道有小人之心,恐怕那民眾不得華夏之糧,反養活李唐獸兵!如此一來,與我等救災扶助之舉剛好相反,不得救人,卻滋活一窩狼狗鼠輩,豈不痛失華夏民心?”燕王高開道又說出憂慮,眾人想來也不無道理,因為這種事極有可能發生。


    “張公謹認為,救濟之舉,在於操作。


    李唐之中,有賢相房玄齡名臣杜如晦,俱是為人之官,如果操作得當,此舉可算華夏功德,百姓自然推心更具。


    天下漢人,同根同生,相煎何急?”都侯張公謹進言道。


    “諸公何不聽聽兩位新科狀元之言?”財爺李福成一向不管政務,隻管經濟財務,此時出來打圓場道。


    “小女子難為天下計,不敢獻醜,還請忠智侯為國謀略。”


    楊晚照出列,卻推給宋智。


    “智讚同王師魏公之言,李唐遲早收入華夏,以收民心第一,故須調糧救之。”


    宋智說話是最大利益出發的,他估計再饑荒也餓不死李唐士兵,最後拖泥帶水,恐怕也不會有太好結果。


    “敢問程狀元如何看呢?”吳王李子通最願意向百官這邊靠攏,因為無論在軍方,還是諸王之中,他頂多算個末尾,雖說狼侯跋鋒寒和虎侯陰顯鶴表麵官位低過他,但實則他的權力和寵信比魏侯宇文智及都要小得多,站到百官那一列去,也會排到很後麵。


    “鳳後仁心善德,曾與臣議,組建醫療隊伍,西進救護百姓。”


    程雨晴出列,她的話在某種程度表達了衛貞貞的意誌,不管百官商量得如何,是否調糧,看來皇後是決心西進救人了。


    “請聖王決裁。”


    梁王蕭銑他們當然明白打擊李唐單用一個手段不行,就看看徐子陵如何再施妙法,多管齊下了。


    就算調糧,也難保李唐全部百姓得救。


    然而一旦調糧,首收李唐民心,也是一個好事。


    隻是如何在調糧之中,盡量沉重打擊李唐,才是蕭銑他們想的方法。


    如果不調糧,華夏天天爭吵,天下民心哄動,估計也非好事。


    反正華夏現在已經壓下李唐,就是如何在這盤棋賣之中,做到完美的‘收官’了。


    “李唐派來求救的主使劉政會和劉文靜、裴寂等人何在?”徐子陵一說,那麽作為王宮女侍官的金環真揚聲示意帶李唐來使上殿。


    華夏王宮沒有很多衛士,多是陰癸派的女殺手或者魔門的高手,由周老歎周老方兄弟統禦。


    一聽老婆宣帶人上殿,周老歎馬上擺出官威,大搖大擺起步。


    金環真一隻大梨砸過來,不等大發嬌嗔作河東獅吼,畏內的某高手趕緊溜人。


    徐子陵的擁有天下四大糧倉,楊堅楊廣留下的存糧還沒有吃完,又豐收盛年,至於金銀財寶,楊公寶庫不可計數,洛陽、巴蜀、襄陽、彭梁和揚州都收入難計其數,南非大陸上更是積金成山。


    李唐因戰亂而成大早之災,有此機會,如不趁機大收取李唐民心,徐子陵豈不是傻子?至於怎麽做才能獲得最大利益,這就看如何是李唐的使者討價還價了。


    當然,此時華夏掌刀柄,李唐掌刀肉,怕他不死?跳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拯救大唐MM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霞飛雙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霞飛雙頰並收藏拯救大唐MM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