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六章 牛氣衝天李唐王宮,太極宮主殿。
皇帝李世民高坐其上,天策府眾將尉遲敬德、羅士信、史萬寶、劉德威、長孫無忌、高士廉、段誌玄和宋金剛、可達誌、侯君集、王君廓等在左側,李唐親族眾將李孝恭、李神通、李綱、竇威、青禹、秦武通、馮立本、李君羨、宇文寶、常何等在右側。
文臣則多由房玄齡、杜如晦、劉政會、劉文靜、裴寂等人帶去救助災民,也有少量輔助長孫皇後,少數像封德彝這種老臣和禁宮城守管孝然卻在議廳之內。
龐玉於殿外飛步急進,下跪口宣萬歲,又呈上最新戰報。
“眾位愛卿,現西突厥與華夏大軍血戰正酣,一部於鹽澤文城禦敵,一部卻遠襲金帳汗宮,雙方傾盡全力,作不死不休之戰。
現兩虎相爭,必有一傷,是否是聯與李唐的雪恥之機?”奪舍李世民身軀的拓跋燾頭戴王冠高坐,金口一開,即於殿內回鳴不絕。
“如現在兵出長安,沿途以擊擁戴的華夏誌願軍和華夏軍士,則如虎入羊群。
雖不能再下洛陽,但經此一役,恐怕華夏十年不得恢複元氣。”
羅士信站起來拱手道:“臣請命出戰,痛擊華夏!”“聖上,李唐大災,華夏調糧援眾,如果再出兵以擊,恐天下人嘩然。”
李神通站起來,發表了自己的意見。
“華夏之主徐子陵妖術旱傷我李唐民眾。
又假惺惺以收我李唐民心,其心若豺,有何不能出戰?”尉遲敬德等天策府虎賁之將都是真正冷酷無情的戰士。
講求是最大勝利,而不是民心道德。
如何打敗華夏軍,如何尋找最佳戰法,才是他們所關心的。
“旱災乃天意而生,咳,臣不讚成出戰。
但提議兵出太原,以防華夏挾勝而攻。”
大臣蕭禹看不過眼,明明是天降大旱,還汙蔑是徐子陵的妖術,他要有那本事,還用開戰?“臣意為應兵出華夏,但不作皇師之名,而是喬為流寇,劫掠華夏,以損其元氣。”
王君廊也起來表態。
“不如扣押華夏百姓為質。
迫華夏簽下十年不戰和約。
我等出兵劍閣險,重奪巴蜀!”侯君集意見是抓人,威脅愛民如子的徐子陵乖乖就範。
“輕易不傷誌願者性命。
以免他們暴起,傷及仁德皇後金枝玉葉。”
段誌玄雖然算是鐵石心腸之人,但要他當著萬千災民麵強殺那些華夏誌願者,他還真是下不了手。
當日在樂壽城下。
以民為質攻城,雖然命令非他所下,但也心存歉疚,至今不消。
“金剛,達誌,你們又有何見解?”拓跋燾沉聲問道。
“願率兵旋風奪取巴蜀!”宋金剛也不是能夠亡恩負義當別人來救自己,反手就是一刀那種。
“劫盡華夏百姓,以待華夏之兵!”可達誌心胸本來非宵小之輩,但一再讓人生勁敵跋鋒寒打擊,他非常的抓狂,決意做出轟天動之事,壓下跋鋒寒望自己那種不屑目光。
“無忌,你可有良策?”拓跋燾一直想修複他與長孫無忌的關係,最少在表麵,也想讓人看見這樣。
“聖上英裁決斷,我等垂聽恭辦!”長孫無忌察覺李世民再不像以前,他與龐玉是負責情報的,雖然沒有證據,但也懷疑。
因為現在的李世民與狼族關係極度密切,而且輕易就能調撥狼騎為李唐出力,之前又大量收聚東突厥潰散之兵。
他和龐玉頗有猜測,不願意再輕易為李世民而謀。
特別在長孫皇後出現在潼關救人,而李世民卻一改以前的恩愛,多次拒絕房杜兩位重臣的援助請求,又不願接皇後回宮,由朝庭出力救災,他還稱長孫皇後德馨高潔,應樹為民之榜樣,自己卻躲在後麵大搞如何破壞華夏軍。
這些種種奇怪舉動,讓長孫無忌更是懷疑。
雖然自己看不出李世民有什麽不同,隻是覺得他性情大變,一改往日。
但長孫無垢與他多年夫妻,當然能夠察覺。
李世民自登基不久之後即生疏長孫皇後,隻恩寵新妃,而長孫皇後也從不過問,隻一心帶好太子,這種異動慢慢回想起來,頗多疑點。
“怎麽不問問我?我對於華夏軍有什麽弱點最清楚不過了!”一人飄逸灑脫踏殿而進,身白衣如雪,人容顏如玉,言溫文爾雅,氣量度若海,聲漱玉碎珠。
此人一出,眾皆大驚離座。
就連帝位之上的李唐皇帝,也禁不住起立,厲目迫視其身。
“徐子陵,你竟然膽敢闖我李唐王宮,狂妄之極!”羅士信最衝動,巨手捉刀,幾欲出鞘斬殺。
“跪下向李唐皇帝求饒,否則即斬於殿前!”王宮城守管孝然大喝一聲,但人卻不敢上前問罪。
“我明白我的身份很尊貴,也知道我很受人歡迎,可是大家都站起來迎接我,這似乎隆重了點。
不過如果再來點掌聲,那會更好,這樣也表示你們李唐人還有點禮貌,不是那些不懂禮儀廉恥的禽獸。”
徐子陵沒有把任何人放在眼裏,自顧緩步而進,仿佛是自家的朝堂,嗬嗬笑道:“李唐皇帝,近來好嗎?我剛剛到統葉護的金帳汗宮找你,他說你勾引他的小老婆,我想來問你是不是真有其事!”“徐子陵,別人忌憚你的長生訣,但聯卻正想領教高下!”拓跋燾似乎神功大成,他敢光明正大召集眾將出兵華夏,心中也有幾分把握。
“我可不隻會長生訣,我還會帝皇禦世訣,還有戰神圖錄。
放心,一會兒我會打你個滿找牙!”徐子陵轉麵掃了兵刃齊出的眾將一眼,嗬嗬笑道:“你們之中有些人似乎對我有點不滿,不要緊,等我抓到你們到華夏軍的大牢裏慢慢談話,相會那一點不滿很快會煙消雲散。
雖然你們有點不配我對手,但是,我不介意自降身價,你們也知道,我一向平易近人。
對了,我在對手之前想問問,你們到底為誰而戰?為這個假冒的李唐皇帝嗎?”“眾將聽令,速擒華夏賊王徐子陵!”拓跋燾看見徐子陵長篇大論,急急阻止道。
“眾將聽本皇一言!”殿外又一位身著龍袍的男子進來,正是李唐太上皇李淵,陪伴在他身邊的,正是他心腹韋公公。
李淵臉色慘白無血,形容憔悴,但目中仍有一股病火,熊熊而燃。
他厲聲喝道:“於龍椅之上此人,是狼族昔日狼首拓跋燾,並非我兒世民!他以無上魔功奪舍世民之軀,出兵盟友華夏,迫走皇後,倒行逆施之舉,天怒人怨,引得天降旱災!李唐一切,皆是此人所害!”“太上皇受徐子陵盅毒,形容俱損,神智不清,眾將不可聽信。
來人,護送太上皇回宮休息。”
拓跋燾不懼李淵之言,因為在沒有證實之前,自己這個皇帝遠遠大於他那個太上皇,沒有哪位將軍和哪個士兵會聽李淵的,而且李淵一出辯護,正好有與徐子陵合謀之嫌。
“你若是我兒,豈會如此不孝?你若我兒,你可記得十歲時生日,我送你何物?”李淵大聲質問道。
“墨騅一匹,寶劍一把。
還叮囑兒臣要學項霸王意氣萬裏,馳騁征戰天下,又學高祖仁德,濟世以安萬民。”
拓跋燾當然不知道,但誰也不知道,隻要自己說得像那麽一回事,那麽眾人便會深信不疑。
“你信口開河,我送世民的明明是你娘親的胭脂一盒,隻因他欲送無垢為禮物。”
李淵大怒,卻更不能讓人信服。
送兒子胭脂,估計不太可能,送一把寶劍一匹駿馬倒是正常。
眾將聽他們父子對辯,雖然不知他們到底誰真誰假,但心中對拓跋燾卻更加信服。
而且就算是懷疑李世民是拓跋燾,有徐子陵就站在殿中,也隻能選擇相信,先敗外敵,再理國事。
“李唐皇帝,你既然是李世民,那好,李世民欠我五千萬兩雪花銀子,這是他親筆寫的借據,你這個李世民可不能賴帳吧?”徐子陵真的自懷中掏出一張借據,一副無良債主的樣子。
“眾將,拿下華夏賊王徐子陵!”拓跋燾可不會讓徐子陵給忽悠了,大喝道。
“不用強調,老子要是賊王,你也不是什麽好鳥!”徐子陵看見十數員大將攻來,舉手一聚,九大輪印一一施展,將十數員大將盡然定於半空’再雙手一旋,長生太極的氣勁將他們的刀芒劍氣扭曲。
十數員大將雷霆萬鈞的合擊於徐子陵的身側斬過,卻無法作及他的絲毫。
尉遲敬德的歸藏鞭纏上徐子陵的腳踝,徐子陵於自己的肋間一抓,似乎要拉出一根肋骨。
一道黯金之芒霹靂般抽打在尉遲敬德原來站立的位置,整個大殿的大紅毛氈一分為二,底下的青石抽出一道深深的裂痕,駭人之極。
如果尉遲敬德他閃避稍慢,相信會在這一擊下重創。
羅士信攻來,徐子陵以手刀對擊,強破,將羅士信虎口崩裂震飛。
史萬寶和劉德威合攻而來,徐子陵以拳槍破矛,以肩盾破棍,一式撕天裂的腿斧,幾將兩人斬殺,險險由可達誌接下。
秦武通、馮立本、李君羨、宇文寶、常何、高士廉、段誌玄、侯君集、王君廓等將攻來,徐子陵身形旋轉,以肘鉤和膝錘破盡合圍,指劍一亮,稍慢一線的王宮城守管孝然馬上倒,額頭腦漿鮮血汩汩而出……“不要以為人多,就能欺負人。”
徐子陵牛氣衝天笑道:“雖然本公子最擅長群毆,但單挑的本事也不差的!老虎不發威,你們還真以為是病貓了?”跳至
皇帝李世民高坐其上,天策府眾將尉遲敬德、羅士信、史萬寶、劉德威、長孫無忌、高士廉、段誌玄和宋金剛、可達誌、侯君集、王君廓等在左側,李唐親族眾將李孝恭、李神通、李綱、竇威、青禹、秦武通、馮立本、李君羨、宇文寶、常何等在右側。
文臣則多由房玄齡、杜如晦、劉政會、劉文靜、裴寂等人帶去救助災民,也有少量輔助長孫皇後,少數像封德彝這種老臣和禁宮城守管孝然卻在議廳之內。
龐玉於殿外飛步急進,下跪口宣萬歲,又呈上最新戰報。
“眾位愛卿,現西突厥與華夏大軍血戰正酣,一部於鹽澤文城禦敵,一部卻遠襲金帳汗宮,雙方傾盡全力,作不死不休之戰。
現兩虎相爭,必有一傷,是否是聯與李唐的雪恥之機?”奪舍李世民身軀的拓跋燾頭戴王冠高坐,金口一開,即於殿內回鳴不絕。
“如現在兵出長安,沿途以擊擁戴的華夏誌願軍和華夏軍士,則如虎入羊群。
雖不能再下洛陽,但經此一役,恐怕華夏十年不得恢複元氣。”
羅士信站起來拱手道:“臣請命出戰,痛擊華夏!”“聖上,李唐大災,華夏調糧援眾,如果再出兵以擊,恐天下人嘩然。”
李神通站起來,發表了自己的意見。
“華夏之主徐子陵妖術旱傷我李唐民眾。
又假惺惺以收我李唐民心,其心若豺,有何不能出戰?”尉遲敬德等天策府虎賁之將都是真正冷酷無情的戰士。
講求是最大勝利,而不是民心道德。
如何打敗華夏軍,如何尋找最佳戰法,才是他們所關心的。
“旱災乃天意而生,咳,臣不讚成出戰。
但提議兵出太原,以防華夏挾勝而攻。”
大臣蕭禹看不過眼,明明是天降大旱,還汙蔑是徐子陵的妖術,他要有那本事,還用開戰?“臣意為應兵出華夏,但不作皇師之名,而是喬為流寇,劫掠華夏,以損其元氣。”
王君廊也起來表態。
“不如扣押華夏百姓為質。
迫華夏簽下十年不戰和約。
我等出兵劍閣險,重奪巴蜀!”侯君集意見是抓人,威脅愛民如子的徐子陵乖乖就範。
“輕易不傷誌願者性命。
以免他們暴起,傷及仁德皇後金枝玉葉。”
段誌玄雖然算是鐵石心腸之人,但要他當著萬千災民麵強殺那些華夏誌願者,他還真是下不了手。
當日在樂壽城下。
以民為質攻城,雖然命令非他所下,但也心存歉疚,至今不消。
“金剛,達誌,你們又有何見解?”拓跋燾沉聲問道。
“願率兵旋風奪取巴蜀!”宋金剛也不是能夠亡恩負義當別人來救自己,反手就是一刀那種。
“劫盡華夏百姓,以待華夏之兵!”可達誌心胸本來非宵小之輩,但一再讓人生勁敵跋鋒寒打擊,他非常的抓狂,決意做出轟天動之事,壓下跋鋒寒望自己那種不屑目光。
“無忌,你可有良策?”拓跋燾一直想修複他與長孫無忌的關係,最少在表麵,也想讓人看見這樣。
“聖上英裁決斷,我等垂聽恭辦!”長孫無忌察覺李世民再不像以前,他與龐玉是負責情報的,雖然沒有證據,但也懷疑。
因為現在的李世民與狼族關係極度密切,而且輕易就能調撥狼騎為李唐出力,之前又大量收聚東突厥潰散之兵。
他和龐玉頗有猜測,不願意再輕易為李世民而謀。
特別在長孫皇後出現在潼關救人,而李世民卻一改以前的恩愛,多次拒絕房杜兩位重臣的援助請求,又不願接皇後回宮,由朝庭出力救災,他還稱長孫皇後德馨高潔,應樹為民之榜樣,自己卻躲在後麵大搞如何破壞華夏軍。
這些種種奇怪舉動,讓長孫無忌更是懷疑。
雖然自己看不出李世民有什麽不同,隻是覺得他性情大變,一改往日。
但長孫無垢與他多年夫妻,當然能夠察覺。
李世民自登基不久之後即生疏長孫皇後,隻恩寵新妃,而長孫皇後也從不過問,隻一心帶好太子,這種異動慢慢回想起來,頗多疑點。
“怎麽不問問我?我對於華夏軍有什麽弱點最清楚不過了!”一人飄逸灑脫踏殿而進,身白衣如雪,人容顏如玉,言溫文爾雅,氣量度若海,聲漱玉碎珠。
此人一出,眾皆大驚離座。
就連帝位之上的李唐皇帝,也禁不住起立,厲目迫視其身。
“徐子陵,你竟然膽敢闖我李唐王宮,狂妄之極!”羅士信最衝動,巨手捉刀,幾欲出鞘斬殺。
“跪下向李唐皇帝求饒,否則即斬於殿前!”王宮城守管孝然大喝一聲,但人卻不敢上前問罪。
“我明白我的身份很尊貴,也知道我很受人歡迎,可是大家都站起來迎接我,這似乎隆重了點。
不過如果再來點掌聲,那會更好,這樣也表示你們李唐人還有點禮貌,不是那些不懂禮儀廉恥的禽獸。”
徐子陵沒有把任何人放在眼裏,自顧緩步而進,仿佛是自家的朝堂,嗬嗬笑道:“李唐皇帝,近來好嗎?我剛剛到統葉護的金帳汗宮找你,他說你勾引他的小老婆,我想來問你是不是真有其事!”“徐子陵,別人忌憚你的長生訣,但聯卻正想領教高下!”拓跋燾似乎神功大成,他敢光明正大召集眾將出兵華夏,心中也有幾分把握。
“我可不隻會長生訣,我還會帝皇禦世訣,還有戰神圖錄。
放心,一會兒我會打你個滿找牙!”徐子陵轉麵掃了兵刃齊出的眾將一眼,嗬嗬笑道:“你們之中有些人似乎對我有點不滿,不要緊,等我抓到你們到華夏軍的大牢裏慢慢談話,相會那一點不滿很快會煙消雲散。
雖然你們有點不配我對手,但是,我不介意自降身價,你們也知道,我一向平易近人。
對了,我在對手之前想問問,你們到底為誰而戰?為這個假冒的李唐皇帝嗎?”“眾將聽令,速擒華夏賊王徐子陵!”拓跋燾看見徐子陵長篇大論,急急阻止道。
“眾將聽本皇一言!”殿外又一位身著龍袍的男子進來,正是李唐太上皇李淵,陪伴在他身邊的,正是他心腹韋公公。
李淵臉色慘白無血,形容憔悴,但目中仍有一股病火,熊熊而燃。
他厲聲喝道:“於龍椅之上此人,是狼族昔日狼首拓跋燾,並非我兒世民!他以無上魔功奪舍世民之軀,出兵盟友華夏,迫走皇後,倒行逆施之舉,天怒人怨,引得天降旱災!李唐一切,皆是此人所害!”“太上皇受徐子陵盅毒,形容俱損,神智不清,眾將不可聽信。
來人,護送太上皇回宮休息。”
拓跋燾不懼李淵之言,因為在沒有證實之前,自己這個皇帝遠遠大於他那個太上皇,沒有哪位將軍和哪個士兵會聽李淵的,而且李淵一出辯護,正好有與徐子陵合謀之嫌。
“你若是我兒,豈會如此不孝?你若我兒,你可記得十歲時生日,我送你何物?”李淵大聲質問道。
“墨騅一匹,寶劍一把。
還叮囑兒臣要學項霸王意氣萬裏,馳騁征戰天下,又學高祖仁德,濟世以安萬民。”
拓跋燾當然不知道,但誰也不知道,隻要自己說得像那麽一回事,那麽眾人便會深信不疑。
“你信口開河,我送世民的明明是你娘親的胭脂一盒,隻因他欲送無垢為禮物。”
李淵大怒,卻更不能讓人信服。
送兒子胭脂,估計不太可能,送一把寶劍一匹駿馬倒是正常。
眾將聽他們父子對辯,雖然不知他們到底誰真誰假,但心中對拓跋燾卻更加信服。
而且就算是懷疑李世民是拓跋燾,有徐子陵就站在殿中,也隻能選擇相信,先敗外敵,再理國事。
“李唐皇帝,你既然是李世民,那好,李世民欠我五千萬兩雪花銀子,這是他親筆寫的借據,你這個李世民可不能賴帳吧?”徐子陵真的自懷中掏出一張借據,一副無良債主的樣子。
“眾將,拿下華夏賊王徐子陵!”拓跋燾可不會讓徐子陵給忽悠了,大喝道。
“不用強調,老子要是賊王,你也不是什麽好鳥!”徐子陵看見十數員大將攻來,舉手一聚,九大輪印一一施展,將十數員大將盡然定於半空’再雙手一旋,長生太極的氣勁將他們的刀芒劍氣扭曲。
十數員大將雷霆萬鈞的合擊於徐子陵的身側斬過,卻無法作及他的絲毫。
尉遲敬德的歸藏鞭纏上徐子陵的腳踝,徐子陵於自己的肋間一抓,似乎要拉出一根肋骨。
一道黯金之芒霹靂般抽打在尉遲敬德原來站立的位置,整個大殿的大紅毛氈一分為二,底下的青石抽出一道深深的裂痕,駭人之極。
如果尉遲敬德他閃避稍慢,相信會在這一擊下重創。
羅士信攻來,徐子陵以手刀對擊,強破,將羅士信虎口崩裂震飛。
史萬寶和劉德威合攻而來,徐子陵以拳槍破矛,以肩盾破棍,一式撕天裂的腿斧,幾將兩人斬殺,險險由可達誌接下。
秦武通、馮立本、李君羨、宇文寶、常何、高士廉、段誌玄、侯君集、王君廓等將攻來,徐子陵身形旋轉,以肘鉤和膝錘破盡合圍,指劍一亮,稍慢一線的王宮城守管孝然馬上倒,額頭腦漿鮮血汩汩而出……“不要以為人多,就能欺負人。”
徐子陵牛氣衝天笑道:“雖然本公子最擅長群毆,但單挑的本事也不差的!老虎不發威,你們還真以為是病貓了?”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