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士中對於鄭國夫人投來的眼神報以會心一笑,緊接著轉過頭冷目灼灼地盯著白朗軒,那凶巴巴的樣子便像是眼前的人不給他一個滿意的說法,他就要殺人一般。
在座的嘉賓盡皆沉默不語,上官霖則頗帶玩味地瞧著劍拔弩張的兩人。
錦瑟閑適地端起案上的茶盞,輕輕抿了一口,卻在衣袖擋住俏臉的那一刻微微一笑,心裏暗道:這兩人不知道又在想什麽壞主意害人,倒演得像模像樣。
大燕的四皇子敖澈氣氛尷尬,長袖一拂,帶著帝王之子特有的氣度喝道:“白敬,退下!”
白朗軒好看的劍眉一擰,頗不服氣地退回到敖澈身後。
原來他在四皇子身邊的名字叫白敬,隻是他是敖澈的貼身侍衛,又為何會與白士中結交成死黨?錦瑟心中有數不盡的疑問亟待解決。
白士中見敖澈退縮卻不依不饒地走上前拉住白朗軒的衣袖,吵嚷道:“本公子今日非要以理服人,你便說說,為何鄭國夫人的話不對?”
白朗軒胸膛不住起伏著,顯然是義憤填膺,可奈何自己的主子不開口,他便不能與白士中爭辯,隻是他臉上的激憤引起了在座諸人的好奇,大燕是北方胡虜,這在大楚國早有定見,鄭國夫人的話雖然無禮卻是事實,不知這北方武人如何替自己辯解?
一旁的鄭國夫人冷笑道:“四皇子殿下,你的侍衛有話要說你便讓他說好了,本夫人倒要看看他是否能舌燦蓮花,用三寸不爛之舌轉變大家對燕人的看法!”
別人聽了此話還未怎地,可是錦瑟早已忍不住微微搖頭:那兩條老狐狸怕是早就等著你這句話呢,你這豈非自投羅網?
果不其然,白朗軒向座上的敖澈微微一拱手,敖澈麵露難色,良久這才緩緩頷首:“你便與鄭國夫人講講我大燕皇族的由來吧!”
在座諸人見敖澈這般說話,都是神情一震,大燕皇族不就是北方的遊牧民族首領!還有什麽值得談起的祖先嗎?寧舒郡主第一個坐不住,一疊聲地催促白朗軒快點說。
白朗軒雙眉一軒,朗聲道:“我大燕皇族之祖並非北方胡虜,甚至不輸於中原任何民族。”
白士中插言道:“那是何民族?難不成是方外之士遷徙到北方定居?”
白朗軒搖了搖頭,這樣的反應更激起了諸人的好奇,隻聽他徐徐地道:“傳說在千年前,大燕皇族的祖先孤身一人從遙遠的南海來到貧瘠的黃河沿岸,那時連年大旱致使本就產量不高的糧食顆粒無收,沿岸郡縣無不是餓殍滿地,慘不堪言。就連大燕的國都長安都擠滿了四方逃難的百姓,可當時的皇帝不理政事,終日與幾位寵妃在宮中飲酒作樂,不僅不開倉賑災,反而下令羽林軍驅逐困守長安的百姓。吾祖見百姓流離失所,心中不忍,便在一日登台做法,片刻間就求來瓢潑大雨。”
“竟有這樣的奇事?”錦瑟眨著黑葡萄般的眼睛,十分驚奇地掩著嘴。
白朗軒對於錦瑟的默契配合很滿意,嘴角不自覺地彎起柔美弧度,更加鄭重地道:“從那時起,百姓們意外的發現,自從吾祖上台求雨後,剩下的日子竟是風調雨順,再無幹旱。因此那年秋季便有了大燕建國以來最大的一次豐收,百姓們在寬闊的地中載歌載舞,慶祝來之不易的幸福。不過好景不長,秋雨過後,黃河中突然冒出一條蛟龍,活吞了很多百姓和牲畜,當地郡守請來了無數法師都難以降服這條惡蛟,萬般無奈之下,郡守突然想起吾祖,便派人連夜去長安請吾祖前來降蛟。”
寧舒郡主驚訝地道:“大燕國的祖先竟有這樣的本事,能降服蛟龍?”
白士中揮著手中的折扇不屑地道:“是被蛟龍吃了也說不定!”
眾人聚精會神地聽著,白朗軒富有磁性的聲音再次在沉香亭畔響起:“那蛟龍猖狂的很,說是任郡守請來多少厲害法師都是無用,還是乖乖地供奉它,獻上人祭,它便安靜下來。哪知吾祖剛至黃河岸邊,那蛟龍立刻嚇得萎做一團,再不敢掀起滔天巨浪,反而縮成一尺多長的水虺,求吾祖念它初犯,饒它一命。吾祖見它真心悔改,便將它鎮壓在水塔下,靜思己過。”
“胡說八道!”鄭國夫人當先拍案而起:“這麽說來,你們大燕國的祖先是神仙不成!”
敖澈接過話,儒雅地搖頭道:“吾祖並非神仙,而是……龍族!”
“龍族?”在座諸人一驚。
白朗軒上前一步,挺胸朗聲道:“若非龍族焉能呼風喚雨,焉能生擒蛟龍?造化無窮,便非那些心地狹窄之人能參透的!”
錦瑟若有所思地道:“便是因為你的祖先有異於凡人的神通力,所以大燕的百姓最後推舉他做了開國之君?”
敖澈淡然一笑,讚道:“姑娘好聰慧!”
張昭儀本來聽得頗有興趣,待錦瑟說完這句話,便冷笑一聲:“無稽之談!如果大燕的皇族真是龍神之後,還會敗於江夏,落得個割地賠款、陪送質子入楚的淒慘結局?分明就是後人附會給自己的祖先臉上貼金,實在是無聊的很!”
眾人聽了張昭儀的話都是緩緩頷首,她們一項鄙視的燕人怎麽可能是龍神之後?
敖澈雖見眾人臉上都是不屑之色,卻依舊動情地道:“吾祖自從當得開國之君,便真心地愛上了一個凡間女子,至此法力漸失,傳至百代,終與凡人無異,隻是在皇族中尚留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寧舒郡主早已被這樣的傳聞迷住,此時含情脈脈地看著儒雅俊逸的四皇子,輕聲問道:“有何傳說?”
白朗軒見計已受,恢複冷漠的神情,慢慢退回到敖澈身邊,再不關心周遭的事情。
敖澈舉著杯盞,露出憂鬱卻欣往的神情:“傳說大燕皇族每隔百年會出一位帶有龍神之血的男子,當他遇見自己心愛的女人時,便會飛身化龍,破空而去,讓他最愛的女子坐在他的龍角上,乘奔禦風,看盡山河風光。”
在座的嘉賓盡皆沉默不語,上官霖則頗帶玩味地瞧著劍拔弩張的兩人。
錦瑟閑適地端起案上的茶盞,輕輕抿了一口,卻在衣袖擋住俏臉的那一刻微微一笑,心裏暗道:這兩人不知道又在想什麽壞主意害人,倒演得像模像樣。
大燕的四皇子敖澈氣氛尷尬,長袖一拂,帶著帝王之子特有的氣度喝道:“白敬,退下!”
白朗軒好看的劍眉一擰,頗不服氣地退回到敖澈身後。
原來他在四皇子身邊的名字叫白敬,隻是他是敖澈的貼身侍衛,又為何會與白士中結交成死黨?錦瑟心中有數不盡的疑問亟待解決。
白士中見敖澈退縮卻不依不饒地走上前拉住白朗軒的衣袖,吵嚷道:“本公子今日非要以理服人,你便說說,為何鄭國夫人的話不對?”
白朗軒胸膛不住起伏著,顯然是義憤填膺,可奈何自己的主子不開口,他便不能與白士中爭辯,隻是他臉上的激憤引起了在座諸人的好奇,大燕是北方胡虜,這在大楚國早有定見,鄭國夫人的話雖然無禮卻是事實,不知這北方武人如何替自己辯解?
一旁的鄭國夫人冷笑道:“四皇子殿下,你的侍衛有話要說你便讓他說好了,本夫人倒要看看他是否能舌燦蓮花,用三寸不爛之舌轉變大家對燕人的看法!”
別人聽了此話還未怎地,可是錦瑟早已忍不住微微搖頭:那兩條老狐狸怕是早就等著你這句話呢,你這豈非自投羅網?
果不其然,白朗軒向座上的敖澈微微一拱手,敖澈麵露難色,良久這才緩緩頷首:“你便與鄭國夫人講講我大燕皇族的由來吧!”
在座諸人見敖澈這般說話,都是神情一震,大燕皇族不就是北方的遊牧民族首領!還有什麽值得談起的祖先嗎?寧舒郡主第一個坐不住,一疊聲地催促白朗軒快點說。
白朗軒雙眉一軒,朗聲道:“我大燕皇族之祖並非北方胡虜,甚至不輸於中原任何民族。”
白士中插言道:“那是何民族?難不成是方外之士遷徙到北方定居?”
白朗軒搖了搖頭,這樣的反應更激起了諸人的好奇,隻聽他徐徐地道:“傳說在千年前,大燕皇族的祖先孤身一人從遙遠的南海來到貧瘠的黃河沿岸,那時連年大旱致使本就產量不高的糧食顆粒無收,沿岸郡縣無不是餓殍滿地,慘不堪言。就連大燕的國都長安都擠滿了四方逃難的百姓,可當時的皇帝不理政事,終日與幾位寵妃在宮中飲酒作樂,不僅不開倉賑災,反而下令羽林軍驅逐困守長安的百姓。吾祖見百姓流離失所,心中不忍,便在一日登台做法,片刻間就求來瓢潑大雨。”
“竟有這樣的奇事?”錦瑟眨著黑葡萄般的眼睛,十分驚奇地掩著嘴。
白朗軒對於錦瑟的默契配合很滿意,嘴角不自覺地彎起柔美弧度,更加鄭重地道:“從那時起,百姓們意外的發現,自從吾祖上台求雨後,剩下的日子竟是風調雨順,再無幹旱。因此那年秋季便有了大燕建國以來最大的一次豐收,百姓們在寬闊的地中載歌載舞,慶祝來之不易的幸福。不過好景不長,秋雨過後,黃河中突然冒出一條蛟龍,活吞了很多百姓和牲畜,當地郡守請來了無數法師都難以降服這條惡蛟,萬般無奈之下,郡守突然想起吾祖,便派人連夜去長安請吾祖前來降蛟。”
寧舒郡主驚訝地道:“大燕國的祖先竟有這樣的本事,能降服蛟龍?”
白士中揮著手中的折扇不屑地道:“是被蛟龍吃了也說不定!”
眾人聚精會神地聽著,白朗軒富有磁性的聲音再次在沉香亭畔響起:“那蛟龍猖狂的很,說是任郡守請來多少厲害法師都是無用,還是乖乖地供奉它,獻上人祭,它便安靜下來。哪知吾祖剛至黃河岸邊,那蛟龍立刻嚇得萎做一團,再不敢掀起滔天巨浪,反而縮成一尺多長的水虺,求吾祖念它初犯,饒它一命。吾祖見它真心悔改,便將它鎮壓在水塔下,靜思己過。”
“胡說八道!”鄭國夫人當先拍案而起:“這麽說來,你們大燕國的祖先是神仙不成!”
敖澈接過話,儒雅地搖頭道:“吾祖並非神仙,而是……龍族!”
“龍族?”在座諸人一驚。
白朗軒上前一步,挺胸朗聲道:“若非龍族焉能呼風喚雨,焉能生擒蛟龍?造化無窮,便非那些心地狹窄之人能參透的!”
錦瑟若有所思地道:“便是因為你的祖先有異於凡人的神通力,所以大燕的百姓最後推舉他做了開國之君?”
敖澈淡然一笑,讚道:“姑娘好聰慧!”
張昭儀本來聽得頗有興趣,待錦瑟說完這句話,便冷笑一聲:“無稽之談!如果大燕的皇族真是龍神之後,還會敗於江夏,落得個割地賠款、陪送質子入楚的淒慘結局?分明就是後人附會給自己的祖先臉上貼金,實在是無聊的很!”
眾人聽了張昭儀的話都是緩緩頷首,她們一項鄙視的燕人怎麽可能是龍神之後?
敖澈雖見眾人臉上都是不屑之色,卻依舊動情地道:“吾祖自從當得開國之君,便真心地愛上了一個凡間女子,至此法力漸失,傳至百代,終與凡人無異,隻是在皇族中尚留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寧舒郡主早已被這樣的傳聞迷住,此時含情脈脈地看著儒雅俊逸的四皇子,輕聲問道:“有何傳說?”
白朗軒見計已受,恢複冷漠的神情,慢慢退回到敖澈身邊,再不關心周遭的事情。
敖澈舉著杯盞,露出憂鬱卻欣往的神情:“傳說大燕皇族每隔百年會出一位帶有龍神之血的男子,當他遇見自己心愛的女人時,便會飛身化龍,破空而去,讓他最愛的女子坐在他的龍角上,乘奔禦風,看盡山河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