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三百七十八章反戈一擊
四位南詔首領,商量了一會。
看他們的樣子,爭的麵紅耳赤的。很顯然對柴瑞,他們有著不同的看法。在他們眼中,對柴瑞的了解並不多。而且當初柴瑞曾經也來攻打過南詔,並留下一個亂攤子。至今還沒有回複過來。
商議了片刻之後,那四位南詔首領卻突然說:“我們不相信柴瑞。但是我們相信你。作為南詔的一分子,你做的足夠好。為了你的部落,你是完全的可以犧牲自己的。如果你真的能夠臣服於柴瑞之下,就說明柴瑞真的可以幫助你的部落,否則的話,你斷然不會如此。”
“你們這麽說的意思是?”離歌連忙詢問這四位首領。
這南詔四位首領互相看了一眼,都點了點頭說:“你回去告訴柴瑞,我們歸順於他。而且我們還送給他一個非常大的見麵禮。”
說完,那四個南詔首領,各自回到自己的軍隊當中。
原來他們要對吐蕃發動進攻。
投名狀。
他們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證明自己。如此一來,他們和吐蕃的關係徹底的決裂。而且還可以討好於柴瑞。
加央紮西沒想到自己的盟友會突然攻擊自己。
此時,鮮於平故意假裝非常慌張的樣子來到加央紮西麵前。
“怎麽回事?”加央紮西捉起鮮於平就怒斥道。
而就在這個時候,鮮於平手裏的匕首突然刺向加央紮西。加央紮西完全沒有防備,被這一次完全的刺中。鮮於平正好被加央紮西高高的舉在自己的麵前,根本就沒有任何人看到鮮於平的偷襲。
鮮於平故意抱住垂死掙紮的加央紮西大聲的喊:“不好了,不好了,將軍被暗殺了。”而在說明的時候,故意的把匕首插的更深。而等到附近的侍衛趕過來的時候,鮮於平立即把匕首抽回。
加央紮西,雙眼圓睜,死不瞑目。雙手死死的掐住鮮於平的手腕。加央紮西,怎麽都沒想到自己會死在這個人之手。
加央紮西一死。
此時鮮於平成了最高指揮。
終於拿到了最高指揮權。可是現在的處境非常的不妙。
軍心非常的不穩,主將剛剛陣亡。而且盟友此時也倒戈相向。
可是就是在這樣不利的情況下,鮮於平突然站了出來。他不是想在此時力挽狂瀾,擊敗柴瑞。那是不現實的。此時的鮮於平就隻需要把部隊盡量多的撤離就行。
可是想做到卻非常的難。
三麵夾擊,處境堪憂。
尤其是柴瑞和南詔聯軍。
利用從山頂向下衝鋒的衝勁的騎兵早已經把吐蕃整個防線都撕成碎片。防線大亂之際,柴瑞的步兵迅速的穿插分割。而且此時柴瑞的那些重步兵也投入到戰鬥當中。這種戰場收割機一般的重步兵,讓原本就已經殘破不堪的防線變的雪上加霜。
離歌迅速的指揮之際的族人切入吐蕃的部隊當中,和柴瑞完全合圍。當離歌看到柴瑞的部隊並不直接去消滅對手,也是穿插包圍分割對手,立即領悟到柴瑞的意圖。他馬上就放棄和那些負隅頑抗之敵糾纏,而直接進攻到內部。
南詔聯軍,突然的倒戈相向,讓近在咫尺的吐蕃軍隊猝不及防。等到組織好抵抗之時,南詔的軍隊已經擊殺了大量的吐蕃士兵。
三麵受敵。
鮮於平站在高地之上,不斷的思量眼下該如何是好。
難道就隻能帶著殘部撤離嗎?
那樣的話,當這個最高指揮者又有何意義。
眼看吐蕃的部隊被分割成幾部分,鮮於平頓時覺得無望。這些被分割包圍進去的,怕是死定了。
可是鮮於平還是果斷的做出了一個非常難的決定。
破釜沉船的決定。
“你們看到了沒有,你們的兄弟已經被圍困住。現在我們可以逃走,但是他們怎麽辦?難道你們願意看到你們的兄弟,你們的戰友,慘死在敵人的屠刀之下嗎?我想你們肯定不願意。現在我要去救你們的兄弟,願意跟隨我去的,就隨我殺過去。就算死也要讓那些漢人付出慘重的代價。”
說完之後,鮮於平抽起附近屍體的刀。這是殺死自己戰友的刀。此時鮮於平的意思就非常的明顯,就是要用殺死自己戰友的刀去殺敵。左手輕輕的拖住刀身,用自己的衣袖把刀上的鮮血擦看。
果然是把鋒利的刀。
掄起這刀,鮮於平就朝著被圍困的地方殺過去。
其實他不過是個文弱書生,如果真的上前殺敵的話,就是有一千條命也不夠死。而他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讓其他的吐蕃軍隊去馳援被圍困的部隊。以他的身份,作為現在最高的軍事指揮者,他都不惜自己的性命,其他的人又怎能貪生怕死。
沒想到就這小小的舉動,就讓原本潰散的吐蕃軍隊再次凝結起來。
“有意思,有意思。”柴瑞連連的點頭。
鮮於平,這個老對手,還是沒有讓柴瑞失望。
分割包圍最大的缺陷就是怕敵軍孤注一擲的瘋狂朝一個點的進攻。而此時鮮於平就是猛烈的攻擊離歌和柴瑞部隊的結合部位。
而被包圍的吐蕃軍隊,原本就已經絕望。此時看到有大量的部隊前來接應。死灰複燃的鬥誌再次燃起。他們也再次的全力進攻結合部位。
兩方都在猛攻。完全無法再次合圍。而隻能看著這一處被包圍的部隊被接應離去。
不過鮮於平再想解救其他被包圍的吐蕃士兵,已經完全的沒有機會。現在三方都已經會師,而且南詔大軍現在正展開包圍之勢,似乎想要自己這些部隊也完全的包圍住。
情況萬分危機。
鮮於平果斷的下令,全軍撤退。
而且經過鮮於平的調度,撤退絲毫沒有混亂。這種調度的能力,充分的反映出鮮於平的能力。要知道,這可不是他訓練出來的,而且他不過是臨時接手而已。
在死亡的威脅下,幾路大軍的包圍之勢的壓力之下。那些吐蕃將領完全沒有辦法,隻能聽從於鮮於平。
雖然隻是逃出去三萬餘人。但這也多虧了鮮於平。
否則的話,十萬吐蕃大軍,肯定就在這裏全軍覆沒。
四位南詔首領,商量了一會。
看他們的樣子,爭的麵紅耳赤的。很顯然對柴瑞,他們有著不同的看法。在他們眼中,對柴瑞的了解並不多。而且當初柴瑞曾經也來攻打過南詔,並留下一個亂攤子。至今還沒有回複過來。
商議了片刻之後,那四位南詔首領卻突然說:“我們不相信柴瑞。但是我們相信你。作為南詔的一分子,你做的足夠好。為了你的部落,你是完全的可以犧牲自己的。如果你真的能夠臣服於柴瑞之下,就說明柴瑞真的可以幫助你的部落,否則的話,你斷然不會如此。”
“你們這麽說的意思是?”離歌連忙詢問這四位首領。
這南詔四位首領互相看了一眼,都點了點頭說:“你回去告訴柴瑞,我們歸順於他。而且我們還送給他一個非常大的見麵禮。”
說完,那四個南詔首領,各自回到自己的軍隊當中。
原來他們要對吐蕃發動進攻。
投名狀。
他們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證明自己。如此一來,他們和吐蕃的關係徹底的決裂。而且還可以討好於柴瑞。
加央紮西沒想到自己的盟友會突然攻擊自己。
此時,鮮於平故意假裝非常慌張的樣子來到加央紮西麵前。
“怎麽回事?”加央紮西捉起鮮於平就怒斥道。
而就在這個時候,鮮於平手裏的匕首突然刺向加央紮西。加央紮西完全沒有防備,被這一次完全的刺中。鮮於平正好被加央紮西高高的舉在自己的麵前,根本就沒有任何人看到鮮於平的偷襲。
鮮於平故意抱住垂死掙紮的加央紮西大聲的喊:“不好了,不好了,將軍被暗殺了。”而在說明的時候,故意的把匕首插的更深。而等到附近的侍衛趕過來的時候,鮮於平立即把匕首抽回。
加央紮西,雙眼圓睜,死不瞑目。雙手死死的掐住鮮於平的手腕。加央紮西,怎麽都沒想到自己會死在這個人之手。
加央紮西一死。
此時鮮於平成了最高指揮。
終於拿到了最高指揮權。可是現在的處境非常的不妙。
軍心非常的不穩,主將剛剛陣亡。而且盟友此時也倒戈相向。
可是就是在這樣不利的情況下,鮮於平突然站了出來。他不是想在此時力挽狂瀾,擊敗柴瑞。那是不現實的。此時的鮮於平就隻需要把部隊盡量多的撤離就行。
可是想做到卻非常的難。
三麵夾擊,處境堪憂。
尤其是柴瑞和南詔聯軍。
利用從山頂向下衝鋒的衝勁的騎兵早已經把吐蕃整個防線都撕成碎片。防線大亂之際,柴瑞的步兵迅速的穿插分割。而且此時柴瑞的那些重步兵也投入到戰鬥當中。這種戰場收割機一般的重步兵,讓原本就已經殘破不堪的防線變的雪上加霜。
離歌迅速的指揮之際的族人切入吐蕃的部隊當中,和柴瑞完全合圍。當離歌看到柴瑞的部隊並不直接去消滅對手,也是穿插包圍分割對手,立即領悟到柴瑞的意圖。他馬上就放棄和那些負隅頑抗之敵糾纏,而直接進攻到內部。
南詔聯軍,突然的倒戈相向,讓近在咫尺的吐蕃軍隊猝不及防。等到組織好抵抗之時,南詔的軍隊已經擊殺了大量的吐蕃士兵。
三麵受敵。
鮮於平站在高地之上,不斷的思量眼下該如何是好。
難道就隻能帶著殘部撤離嗎?
那樣的話,當這個最高指揮者又有何意義。
眼看吐蕃的部隊被分割成幾部分,鮮於平頓時覺得無望。這些被分割包圍進去的,怕是死定了。
可是鮮於平還是果斷的做出了一個非常難的決定。
破釜沉船的決定。
“你們看到了沒有,你們的兄弟已經被圍困住。現在我們可以逃走,但是他們怎麽辦?難道你們願意看到你們的兄弟,你們的戰友,慘死在敵人的屠刀之下嗎?我想你們肯定不願意。現在我要去救你們的兄弟,願意跟隨我去的,就隨我殺過去。就算死也要讓那些漢人付出慘重的代價。”
說完之後,鮮於平抽起附近屍體的刀。這是殺死自己戰友的刀。此時鮮於平的意思就非常的明顯,就是要用殺死自己戰友的刀去殺敵。左手輕輕的拖住刀身,用自己的衣袖把刀上的鮮血擦看。
果然是把鋒利的刀。
掄起這刀,鮮於平就朝著被圍困的地方殺過去。
其實他不過是個文弱書生,如果真的上前殺敵的話,就是有一千條命也不夠死。而他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讓其他的吐蕃軍隊去馳援被圍困的部隊。以他的身份,作為現在最高的軍事指揮者,他都不惜自己的性命,其他的人又怎能貪生怕死。
沒想到就這小小的舉動,就讓原本潰散的吐蕃軍隊再次凝結起來。
“有意思,有意思。”柴瑞連連的點頭。
鮮於平,這個老對手,還是沒有讓柴瑞失望。
分割包圍最大的缺陷就是怕敵軍孤注一擲的瘋狂朝一個點的進攻。而此時鮮於平就是猛烈的攻擊離歌和柴瑞部隊的結合部位。
而被包圍的吐蕃軍隊,原本就已經絕望。此時看到有大量的部隊前來接應。死灰複燃的鬥誌再次燃起。他們也再次的全力進攻結合部位。
兩方都在猛攻。完全無法再次合圍。而隻能看著這一處被包圍的部隊被接應離去。
不過鮮於平再想解救其他被包圍的吐蕃士兵,已經完全的沒有機會。現在三方都已經會師,而且南詔大軍現在正展開包圍之勢,似乎想要自己這些部隊也完全的包圍住。
情況萬分危機。
鮮於平果斷的下令,全軍撤退。
而且經過鮮於平的調度,撤退絲毫沒有混亂。這種調度的能力,充分的反映出鮮於平的能力。要知道,這可不是他訓練出來的,而且他不過是臨時接手而已。
在死亡的威脅下,幾路大軍的包圍之勢的壓力之下。那些吐蕃將領完全沒有辦法,隻能聽從於鮮於平。
雖然隻是逃出去三萬餘人。但這也多虧了鮮於平。
否則的話,十萬吐蕃大軍,肯定就在這裏全軍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