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這些熱血沸騰的學生們,張武非常滿意那些書本和自己的講話帶來的效果。
自古以來,學生群體就是最容易調動情緒的群體,尤其是大學生們,而且這個時期也是向他們灌輸理想、信念、目標的最佳時期。
這個年齡正是三觀形成的階段,本身信息是流動的,心態是開放的,經驗是缺乏的,內心是單純的,更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幹擾和鼓動。
所以,這些熱血青年們被張武一煽動,就個個激動萬分,視天下為己任,視大都督為領袖,誓死追隨大都督!
張武內心感歎,一個國家也好,一個集團也好,最可怕的是階級固化,斷絕了上下的通道。上層人壟斷了權力就會越來越墮落,而底層人的看不到向上的希望,要麽會造反,要麽就“躺平”。
<a id="wzsy" href="http://www.bqgxsydw.com">bqgxsydw.com</a>
所以,張武要打破這種固化,給底層人一點希望,再給他們一個目標和夢想,誘惑著他們努力拚搏,為這個國家或集團做貢獻。
否則,你們都躺平了,讓我這個統治者去統治誰、剝削誰去?誰給我的軍隊提供糧食武器?誰給我的奢侈生活提供金錢美女?
幾日後,荊州大都督張武在荊州州學提出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言論傳遍了荊州,引起了所有讀書人的議論,繼而在荊州全境掀起了一股大討論活動。
龐家、馬家、黃家、蒯家等投靠了張武的大小家族旗幟鮮明地表示,大都督此言是對薑太公說的“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的進一步闡述,我們荊州所有人都應當團結在大都督周圍,為實現大都督提出的“人人有田種,人人有書讀”的偉大目標共同奮鬥。
當然,也有些人不是很認同,要是人人都能參與到國家大事中去,那還要我們這些士族中的精英幹啥?普通百姓或者寒門子弟就老老實實地為我們服務,替我們打工就好了,人還是要分個三六九等的。
張武對這些毫不在意,隻是令禰衡暗地裏調查和統計是哪些人和家族在唱反調,又有哪些人和家族沉默不語。
然後,張武忽然下令召集大都督府屬官和各家族族長到大都督府集會,共同商討關於印書和售書的事情。
消息一出,各大家族火急火燎地從各州郡紛紛趕來襄陽,這可是一座大金山啊,隻要能參與到其中去,就肯定能賺得盆滿缽滿,如果這一趟趕不上,就會被其他家族趕超了!
在這個知識匱乏的年代,傻子也知道賣書會有多大的利潤。書就是知識,知識可是無價的,以前一冊竹簡甚至都能賣出上千金的價格,現在這種書本雖然印刷容易,但大都督也說了,那白紙和油墨的技術可是壟斷在大都督手裏,現在的產量也不高,肯定不會便宜。
在正式集會之前,有的族長就開始算計了。荊州這一塊地盤,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家族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這麽多家族肯定不可能都能直接參與到這件大事中去,大頭肯定會被那些頂尖大家族拿走,小家族就隻能從大家族那裏分口湯喝一喝。
所以,這些小家族的真實目的並不是參與到印書中去,而是來跟自己投靠的大家族聯絡下感情,弄點下遊生意做一做。
荊州的頂級大家族之間為了增進關係經常會互相聯姻,其他一些小家族為了尋求大家族的幫助也會通過各種手段投靠一兩個大家族。這些大大小小的家族之間的關係錯綜複雜,相互牽扯,所以每個家族都不是孤立的,而聯結各個家族之間最關鍵的那根線叫做“利益”。
不單是荊州的世家如此,整個天下的世家都是這樣的,比如潁川的荀家就分別與陳家、司馬家、曹家、楊家等等聯姻。但聯姻歸聯姻,真要牽扯到利益之爭,甚至是權力之爭,該下死手的還是照樣下死手。
至於嫁出去的女兒怎麽辦?這個時代誰關心一個女子的命運和幸福,就是世家大族的嫡女也不過是政治工具,犧牲一下實在是太平常了。所以才有“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的說法,一個女人,隻要嫁到夫家,那以後就隻能把夫家的利益擺在最前頭。
比如,曹操為了控製天子,把女兒曹節嫁給天子當了皇後,後來曹丕篡漢的時候,曹節堅決反對自己的哥哥,不肯交出玉璽。後來曹丕派了使者前來,曹節知道自己留不住玉璽了,就把使者叫到自己麵前責備他們,然後把玉璽扔在地上,哭著說道:“老天不會保佑你們的!”
這些小家族雖然沒有機會自己印書賣,但可以跟那些有實力的大家族聯合起來,賺點辛苦錢啥的。比如你大家族印了書之後總得賣吧,我們就可以幫著你賣呀,大頭給你,我就做中間商賺個差價總行吧!
等人來得差不多了,張武便將他們集合起來,講了一下關於印書賣書的合作方式。
大都督府給各家族提供白紙和油墨,各大家族可以自行成立作坊印書賣書,但要將賺到的錢跟大都督府四六分賬,大都督府占六成。如果哪家有偷稅漏稅的行為,一經發現,除了取消其白紙、油墨的供應之外,還會處以嚴懲。
每張紙能印幾頁書基本上能算出來的,所以一個家族拿了多少紙,能出多少本書也基本上能算出來,很好查賬。
白紙的產量有限,所以不可能每個家族都供應,隻能供應實力較強的家族,當然也不是每個家族供應的數量都一樣,有的多,有的少。至於誰多誰少,當然是由大都督說了算。
這樣一來,大都督府雖然讓出一部分利益,但也省去了很多麻煩,不用雇人去印刷,也不用去跑銷售。就像現在有的大連鎖店似的,總店隻負責提供原料和配方等等,分店負責生產銷售。
最後,經過大都督評審,荊州一共有十五個家族獲得了白紙和油墨的配給資格,龐家、黃家、馬家、蒯家、習家等頂級家族和向家、王家、傅家等一些二等家族都取得了資格。令大家比較意外的是,荊州的頂級家族韓家竟然沒有獲得資格。
自古以來,學生群體就是最容易調動情緒的群體,尤其是大學生們,而且這個時期也是向他們灌輸理想、信念、目標的最佳時期。
這個年齡正是三觀形成的階段,本身信息是流動的,心態是開放的,經驗是缺乏的,內心是單純的,更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幹擾和鼓動。
所以,這些熱血青年們被張武一煽動,就個個激動萬分,視天下為己任,視大都督為領袖,誓死追隨大都督!
張武內心感歎,一個國家也好,一個集團也好,最可怕的是階級固化,斷絕了上下的通道。上層人壟斷了權力就會越來越墮落,而底層人的看不到向上的希望,要麽會造反,要麽就“躺平”。
<a id="wzsy" href="http://www.bqgxsydw.com">bqgxsydw.com</a>
所以,張武要打破這種固化,給底層人一點希望,再給他們一個目標和夢想,誘惑著他們努力拚搏,為這個國家或集團做貢獻。
否則,你們都躺平了,讓我這個統治者去統治誰、剝削誰去?誰給我的軍隊提供糧食武器?誰給我的奢侈生活提供金錢美女?
幾日後,荊州大都督張武在荊州州學提出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言論傳遍了荊州,引起了所有讀書人的議論,繼而在荊州全境掀起了一股大討論活動。
龐家、馬家、黃家、蒯家等投靠了張武的大小家族旗幟鮮明地表示,大都督此言是對薑太公說的“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的進一步闡述,我們荊州所有人都應當團結在大都督周圍,為實現大都督提出的“人人有田種,人人有書讀”的偉大目標共同奮鬥。
當然,也有些人不是很認同,要是人人都能參與到國家大事中去,那還要我們這些士族中的精英幹啥?普通百姓或者寒門子弟就老老實實地為我們服務,替我們打工就好了,人還是要分個三六九等的。
張武對這些毫不在意,隻是令禰衡暗地裏調查和統計是哪些人和家族在唱反調,又有哪些人和家族沉默不語。
然後,張武忽然下令召集大都督府屬官和各家族族長到大都督府集會,共同商討關於印書和售書的事情。
消息一出,各大家族火急火燎地從各州郡紛紛趕來襄陽,這可是一座大金山啊,隻要能參與到其中去,就肯定能賺得盆滿缽滿,如果這一趟趕不上,就會被其他家族趕超了!
在這個知識匱乏的年代,傻子也知道賣書會有多大的利潤。書就是知識,知識可是無價的,以前一冊竹簡甚至都能賣出上千金的價格,現在這種書本雖然印刷容易,但大都督也說了,那白紙和油墨的技術可是壟斷在大都督手裏,現在的產量也不高,肯定不會便宜。
在正式集會之前,有的族長就開始算計了。荊州這一塊地盤,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家族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這麽多家族肯定不可能都能直接參與到這件大事中去,大頭肯定會被那些頂尖大家族拿走,小家族就隻能從大家族那裏分口湯喝一喝。
所以,這些小家族的真實目的並不是參與到印書中去,而是來跟自己投靠的大家族聯絡下感情,弄點下遊生意做一做。
荊州的頂級大家族之間為了增進關係經常會互相聯姻,其他一些小家族為了尋求大家族的幫助也會通過各種手段投靠一兩個大家族。這些大大小小的家族之間的關係錯綜複雜,相互牽扯,所以每個家族都不是孤立的,而聯結各個家族之間最關鍵的那根線叫做“利益”。
不單是荊州的世家如此,整個天下的世家都是這樣的,比如潁川的荀家就分別與陳家、司馬家、曹家、楊家等等聯姻。但聯姻歸聯姻,真要牽扯到利益之爭,甚至是權力之爭,該下死手的還是照樣下死手。
至於嫁出去的女兒怎麽辦?這個時代誰關心一個女子的命運和幸福,就是世家大族的嫡女也不過是政治工具,犧牲一下實在是太平常了。所以才有“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的說法,一個女人,隻要嫁到夫家,那以後就隻能把夫家的利益擺在最前頭。
比如,曹操為了控製天子,把女兒曹節嫁給天子當了皇後,後來曹丕篡漢的時候,曹節堅決反對自己的哥哥,不肯交出玉璽。後來曹丕派了使者前來,曹節知道自己留不住玉璽了,就把使者叫到自己麵前責備他們,然後把玉璽扔在地上,哭著說道:“老天不會保佑你們的!”
這些小家族雖然沒有機會自己印書賣,但可以跟那些有實力的大家族聯合起來,賺點辛苦錢啥的。比如你大家族印了書之後總得賣吧,我們就可以幫著你賣呀,大頭給你,我就做中間商賺個差價總行吧!
等人來得差不多了,張武便將他們集合起來,講了一下關於印書賣書的合作方式。
大都督府給各家族提供白紙和油墨,各大家族可以自行成立作坊印書賣書,但要將賺到的錢跟大都督府四六分賬,大都督府占六成。如果哪家有偷稅漏稅的行為,一經發現,除了取消其白紙、油墨的供應之外,還會處以嚴懲。
每張紙能印幾頁書基本上能算出來的,所以一個家族拿了多少紙,能出多少本書也基本上能算出來,很好查賬。
白紙的產量有限,所以不可能每個家族都供應,隻能供應實力較強的家族,當然也不是每個家族供應的數量都一樣,有的多,有的少。至於誰多誰少,當然是由大都督說了算。
這樣一來,大都督府雖然讓出一部分利益,但也省去了很多麻煩,不用雇人去印刷,也不用去跑銷售。就像現在有的大連鎖店似的,總店隻負責提供原料和配方等等,分店負責生產銷售。
最後,經過大都督評審,荊州一共有十五個家族獲得了白紙和油墨的配給資格,龐家、黃家、馬家、蒯家、習家等頂級家族和向家、王家、傅家等一些二等家族都取得了資格。令大家比較意外的是,荊州的頂級家族韓家竟然沒有獲得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