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軍用投石車連續投射了十天之後,張武下令進行一次試探性的攻城,試探一下城內守軍的士氣和防守力度。
結果,城內的守軍抵抗的非常堅決,士兵們也不慌亂,各種守城環節有條不紊,一看就知道肯定有經驗豐富的大將進行指揮。
“據我了解,孫權手下現在隻有周泰一員大將,而周泰雖然勇猛無比,但一直是孫權的貼身護衛,很少獨自領兵作戰,不可能將大軍指揮的如此流暢。孫權本人雖然也略通軍事,但不可能親自到城牆上指揮作戰,莫非城內還有其他江東大將?”
這兩天隻看見周泰在城牆上,而且也隻有“周”字一麵將旗,張武有些懷疑是不是孫權暗中調賀齊或陸遜進入了吳縣。因為不是所有的大將都精通指揮作戰,有的將領帶兵衝鋒那是好樣的,但要讓他統帥一軍,協調調度各種軍中之事,他就頭疼了。
像周泰、許褚、張飛等猛將,如果用來斬將奪旗、衝鋒陷陣那是真的很好用,但如果單獨領軍完成一項戰略目標,那效果就有點差。當然,讓他們帶領幾千兵當前鋒還是能夠勝任的,如果讓他們帶幾萬大軍就真心不如用別人。
所以,統帥型的人才非常難得,尤其是能統帥十幾萬、幾十萬大軍的人,那在任何時期都是非常罕見的。
曹操手下有不少統帥,比如曹操自己,還有曹氏宗族和夏侯氏的幾位大將,還有於禁、張遼和司馬懿等等,可以說曹操手下的人才真的是太多了,各方麵的人才都不缺。
現在張武手下的關羽、徐庶、諸葛亮都能統領大軍,甘寧側重於統帥水軍,魏延再鍛煉鍛煉也能勝任。
而江東的統帥也不少,但不是戰死了就是被俘了。當年的孫策和周瑜都是頂尖的統帥,後來程普、呂蒙、魯肅也能勝任,現在就隻有一個陸遜了。
現在吳縣已經緊閉城門,任何人都無法進出,也不好打探,於是張武令趙雲佯攻錢塘,看看賀齊和陸遜是否還在會稽。
趙雲率領一萬步騎,帶了不少投降過來的認識賀齊和陸遜的原江東士兵,來到錢塘縣城下,裝作要攻城的樣子。
經過一番試探和辨認,趙雲發現賀齊和陸遜都在錢塘縣內。
張武好奇地問道:“不知城內到底是哪個江東大將負責防守,莫非又是哪個後起之秀?”
龐統貌似想起了什麽,微笑道:“主公莫非忘了,吳縣城內的確還有一位江東大將,此人曾兩次被主公俘虜,後羞愧難當而隱居不出。當此之時,此人或許又獲孫權重用。”
經過龐統這麽一說,張武猛然想起,“原來是他!江東碩果僅存的元老重臣韓當,好久不曾聽說,還差點以為他死了呢!”
既然城內有韓當這樣的老將防守,那就有些難打了。韓當統兵雖然比周瑜差得多,但也是征戰多年的老將,作戰經驗豐富,在江東士兵中的威望也較高,在現在這種情況下,韓當也算是江東地位最高的大將了。
守城嘛,也用不到什麽計謀,隻要有糧食吃,有城牆在,士兵不放棄,那就行了。當初攻打秣陵的時候,城內守軍不多,城牆也不如吳縣高大,卻讓荊州軍毫無辦法,最後用炸藥炸塌了城牆才拿下。
現在的吳縣城內既有主公孫權穩定人心,又有韓當指揮大軍,還有周泰勇猛敢戰,肯定要比秣陵難打。
按照整個江南的形勢來看,張武已經無敵了,應該也不著急,反正是滅吳的最後一戰了,既不用擔心自己老窩會被攻打,也不用擔心孫權會有援兵來。
雖然戰線較長,但糧草供應的壓力並不大,丹陽郡是產糧地,還有豫章、廬陵的糧食走水陸運輸也很方便,就是跟孫權耗上兩年也沒有壓力。
孫權肯定撐不住兩年,城內的糧食肯定不夠吃兩年的。
但張武知道曹操馬上就要攻打漢中了,他還想趕緊解決了孫權之後,能抽出主力大軍應對漢中爭奪之戰。
<a id="wzsy" href="http://www.ahzww.org">ahzww.org</a>
自古以來,攻城之法無非就那麽幾種,要麽強攻,要麽用計。
強攻肯定要死很多人,張武現在可不舍得。
於是,張武開始思考他所知道的有名的攻破城池的那些辦法。
前不久,西涼大將龐德曾裝作撤退,暗地裏帶兵混進長安城內,最後跟馬超裏應外合攻破了長安。這個辦法在這裏不好用,因為孫權和韓當肯定不是鍾繇那種書生,肯定會防範外敵潛入。
南宋末年忽必烈率蒙古大軍攻打樊城和襄陽,一直打了六年才拿下,最後硬是用回回炮擊潰了守軍的軍心,不過太耗費時間了!
明末李自成三次攻打開封,損失慘重,最後一氣之下,掘開黃河,水淹開封。
對了,用水攻城可是曆史上常用的計策,比如戰國時期秦國水淹楚國過度郢,曹操水淹下邳、水淹鄴城,關羽水淹七軍。
著名軍事家孫武就強調:“以水佐攻者強。”
水淹攻城的前提條件是,高大的城牆經不起水泡。中國古代大部分城牆都是夯土建築的,水泡久了就會倒塌。這種城牆以木板坐模,內填粘土或灰石,層層用木杆夯實修築而成。夯土牆的優點是建造和維修時取材方便,而且隻要施工質量有保證就足夠堅固,能阻值敵人步兵和騎兵的行動。
吳郡地處江東平原,周圍的山不多,所以不便用石頭築城,因此城牆也是夯土所建。
這種牆土皮厚實,抗揍耐打,能有效抵禦各種冷兵器的進攻,但其致命缺點就是怕水泡、雨淋和寒冷。
張武帶人圍著吳縣城四周實地勘探了一下,發現吳縣的地勢比較地平,甚至有些低窪,周圍都是一片平原,自西向東緩慢傾斜,海拔也不高。
江南雨量充足,按說蘇州這種地勢會經常遭遇水災或者海水倒灌,但蘇州附近水域發達,泄洪能力較強,所以水基本上都排走了,並不會長時間停留。
而且由於江南下雨頻繁,為了防止雨水淋壞了城牆,吳縣的城牆外麵都有包漿和貼的瓦片。
龐統說道:“如果要以水淹城,必須在吳縣四周築起一道圍牆,使水停留在吳縣周圍,將其城牆浸泡。”
張武說道:“築牆圍城容易,隻不過要想將吳縣城牆浸泡倒塌,也需要很長時間,有沒有節省時間的辦法?”
結果,城內的守軍抵抗的非常堅決,士兵們也不慌亂,各種守城環節有條不紊,一看就知道肯定有經驗豐富的大將進行指揮。
“據我了解,孫權手下現在隻有周泰一員大將,而周泰雖然勇猛無比,但一直是孫權的貼身護衛,很少獨自領兵作戰,不可能將大軍指揮的如此流暢。孫權本人雖然也略通軍事,但不可能親自到城牆上指揮作戰,莫非城內還有其他江東大將?”
這兩天隻看見周泰在城牆上,而且也隻有“周”字一麵將旗,張武有些懷疑是不是孫權暗中調賀齊或陸遜進入了吳縣。因為不是所有的大將都精通指揮作戰,有的將領帶兵衝鋒那是好樣的,但要讓他統帥一軍,協調調度各種軍中之事,他就頭疼了。
像周泰、許褚、張飛等猛將,如果用來斬將奪旗、衝鋒陷陣那是真的很好用,但如果單獨領軍完成一項戰略目標,那效果就有點差。當然,讓他們帶領幾千兵當前鋒還是能夠勝任的,如果讓他們帶幾萬大軍就真心不如用別人。
所以,統帥型的人才非常難得,尤其是能統帥十幾萬、幾十萬大軍的人,那在任何時期都是非常罕見的。
曹操手下有不少統帥,比如曹操自己,還有曹氏宗族和夏侯氏的幾位大將,還有於禁、張遼和司馬懿等等,可以說曹操手下的人才真的是太多了,各方麵的人才都不缺。
現在張武手下的關羽、徐庶、諸葛亮都能統領大軍,甘寧側重於統帥水軍,魏延再鍛煉鍛煉也能勝任。
而江東的統帥也不少,但不是戰死了就是被俘了。當年的孫策和周瑜都是頂尖的統帥,後來程普、呂蒙、魯肅也能勝任,現在就隻有一個陸遜了。
現在吳縣已經緊閉城門,任何人都無法進出,也不好打探,於是張武令趙雲佯攻錢塘,看看賀齊和陸遜是否還在會稽。
趙雲率領一萬步騎,帶了不少投降過來的認識賀齊和陸遜的原江東士兵,來到錢塘縣城下,裝作要攻城的樣子。
經過一番試探和辨認,趙雲發現賀齊和陸遜都在錢塘縣內。
張武好奇地問道:“不知城內到底是哪個江東大將負責防守,莫非又是哪個後起之秀?”
龐統貌似想起了什麽,微笑道:“主公莫非忘了,吳縣城內的確還有一位江東大將,此人曾兩次被主公俘虜,後羞愧難當而隱居不出。當此之時,此人或許又獲孫權重用。”
經過龐統這麽一說,張武猛然想起,“原來是他!江東碩果僅存的元老重臣韓當,好久不曾聽說,還差點以為他死了呢!”
既然城內有韓當這樣的老將防守,那就有些難打了。韓當統兵雖然比周瑜差得多,但也是征戰多年的老將,作戰經驗豐富,在江東士兵中的威望也較高,在現在這種情況下,韓當也算是江東地位最高的大將了。
守城嘛,也用不到什麽計謀,隻要有糧食吃,有城牆在,士兵不放棄,那就行了。當初攻打秣陵的時候,城內守軍不多,城牆也不如吳縣高大,卻讓荊州軍毫無辦法,最後用炸藥炸塌了城牆才拿下。
現在的吳縣城內既有主公孫權穩定人心,又有韓當指揮大軍,還有周泰勇猛敢戰,肯定要比秣陵難打。
按照整個江南的形勢來看,張武已經無敵了,應該也不著急,反正是滅吳的最後一戰了,既不用擔心自己老窩會被攻打,也不用擔心孫權會有援兵來。
雖然戰線較長,但糧草供應的壓力並不大,丹陽郡是產糧地,還有豫章、廬陵的糧食走水陸運輸也很方便,就是跟孫權耗上兩年也沒有壓力。
孫權肯定撐不住兩年,城內的糧食肯定不夠吃兩年的。
但張武知道曹操馬上就要攻打漢中了,他還想趕緊解決了孫權之後,能抽出主力大軍應對漢中爭奪之戰。
<a id="wzsy" href="http://www.ahzww.org">ahzww.org</a>
自古以來,攻城之法無非就那麽幾種,要麽強攻,要麽用計。
強攻肯定要死很多人,張武現在可不舍得。
於是,張武開始思考他所知道的有名的攻破城池的那些辦法。
前不久,西涼大將龐德曾裝作撤退,暗地裏帶兵混進長安城內,最後跟馬超裏應外合攻破了長安。這個辦法在這裏不好用,因為孫權和韓當肯定不是鍾繇那種書生,肯定會防範外敵潛入。
南宋末年忽必烈率蒙古大軍攻打樊城和襄陽,一直打了六年才拿下,最後硬是用回回炮擊潰了守軍的軍心,不過太耗費時間了!
明末李自成三次攻打開封,損失慘重,最後一氣之下,掘開黃河,水淹開封。
對了,用水攻城可是曆史上常用的計策,比如戰國時期秦國水淹楚國過度郢,曹操水淹下邳、水淹鄴城,關羽水淹七軍。
著名軍事家孫武就強調:“以水佐攻者強。”
水淹攻城的前提條件是,高大的城牆經不起水泡。中國古代大部分城牆都是夯土建築的,水泡久了就會倒塌。這種城牆以木板坐模,內填粘土或灰石,層層用木杆夯實修築而成。夯土牆的優點是建造和維修時取材方便,而且隻要施工質量有保證就足夠堅固,能阻值敵人步兵和騎兵的行動。
吳郡地處江東平原,周圍的山不多,所以不便用石頭築城,因此城牆也是夯土所建。
這種牆土皮厚實,抗揍耐打,能有效抵禦各種冷兵器的進攻,但其致命缺點就是怕水泡、雨淋和寒冷。
張武帶人圍著吳縣城四周實地勘探了一下,發現吳縣的地勢比較地平,甚至有些低窪,周圍都是一片平原,自西向東緩慢傾斜,海拔也不高。
江南雨量充足,按說蘇州這種地勢會經常遭遇水災或者海水倒灌,但蘇州附近水域發達,泄洪能力較強,所以水基本上都排走了,並不會長時間停留。
而且由於江南下雨頻繁,為了防止雨水淋壞了城牆,吳縣的城牆外麵都有包漿和貼的瓦片。
龐統說道:“如果要以水淹城,必須在吳縣四周築起一道圍牆,使水停留在吳縣周圍,將其城牆浸泡。”
張武說道:“築牆圍城容易,隻不過要想將吳縣城牆浸泡倒塌,也需要很長時間,有沒有節省時間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