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城皇城內。
尚書台衙門也算是南離絕大多數衙門裏麵唯一一個將衙門設立在皇城內得衙門了。
隻不過在皇城設置衙門,那難免就會迎來一些冷嘲熱諷。
尤其是尚書台這個衙門,要是一個有才能的尚書令的話,尚書台衙門哪怕是在皇城裏麵,那也可以是可以站穩腳跟。
不過就現在這一任尚書令的話,就差點意思了,這一任尚書令原本也是科舉出身,而且也被離帝寄予了厚望,原先沒有入職尚書台的時候,這家夥的才能還是有的一說的。
不過自從入了尚書台之後,不知怎得,原本一個有著才能的年輕人竟然變得膽小如鼠,在離帝麵前頻頻失誤,就連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和誰也無法想象得到的低級錯誤,在這位手中每天都能發生好幾遍。
所以尚書台衙門自這位當了主官之後,那地位可就是一落千丈,有著小丞相名聲的尚書令,現在就隻能來回跑腿,在眾人麵前連大氣也不敢出一聲。
搞得尚書台衙門的那些官員們平日裏都是因為主官的原因,恨不得在見到其他同僚的時候找個地縫鑽進去。
尚書台的官員們,大多都是由年輕人組成,新鮮血液為主,很少會有一些上了年紀的麵孔。
畢竟尚書台就算是尚書令也不過是一個青衣官袍,都一把年紀了,混跡宦海多年的人精們又有幾人會來到尚書台呢?
李義府,就是一個例外。
二十一歲的時候,李義府奪得了當年南離的科舉狀元,一時之間風光無雙,引得了不少士子的豔羨。
在這些人羨慕崇拜的眼神注視之下,李義府毫不猶豫的拜入離帝門下,因為正巧他那一屆的科舉,最後一輪是由離帝親自主持的。
所以離帝也算是李義府的座師,這種因緣關係在李義府科舉之後就難免被人打上了離帝一派的新鮮血液。
而對於這些傳言,李義府也是大笑一聲,自請入皇宮,在拜見了離帝之後,離帝第二天的詔書便下來了。
著新科狀元李義府為江夏郡郡守。
一郡之守,這官職對於新科狀元來說已經是不錯的待遇了,尤其是這還是江夏郡的郡守之位,作為南離的北大門,離帝竟然放下心來將其交給一個新人來治理擔任郡守。
詔書出來之後,不少人對於李義府的這個待遇感到不解。
因為郡守之位雖然不錯,但是身為這一屆的科舉狀元,李義府明明可以入六部,哪怕是從六部基層開始幹起,那也終歸是留在了金陵,現在驟然之間被外放江夏,一時之間很多人都覺得這是對於李義府下的絆子。
而在李義府上任之後的第二年,中原諸國就組成了聯軍,聯合北方帝國北艮國以及西坤王朝,發起了對南離的浩蕩攻勢。
作為北大門江夏郡郡守的李義府,自然是身先士卒的連夜指揮著民夫加固城防,挖取壕溝,並且當機立斷的向距離江夏郡最近的一支南離主戰軍團駐紮營地發送了求援信。
求援信,當然也是發往了金陵方麵。
不過那時候的金陵,可是正值皇權交替的節骨眼上,數位皇子,諸如現如今的南越王眼中都隻有那距離自己隻有一步之遙的皇位,至於李義府的求援信?
石沉大海爾。
待得風不平和周敦頤請出先帝遺旨,請大皇子李敦民登基的時候,李義府那封埋沒在尚書台的求援信才被重新找了出來。
可是那個時候,距離李義府發送求援信到金陵的日子,已經過了半個多月之久。
江夏彼時的常駐軍隻有六千有餘,至於其他邊境縣城的駐軍,也是少之又少,哪怕是那支主戰軍團及時的趕赴,在麵對著百萬聯軍的龐大數量軍勢麵前,也隻能是杯水車薪。
在開戰伊始,南離的疆域就到處烽火四起,四處淪陷,中原聯軍沒費多大功夫就殺到了江夏城下。
而那支主戰軍團,也是因為金陵方麵傳出的奇怪指令,再加上其軍主的錯誤判斷,誤以為中原聯軍會分批次從不同路線殺入南離的猜想,導致這一支人數為九千人的南離主戰軍團,全員覆滅在了前線。
這也是南離近代以來唯一一支全軍覆沒的主戰軍團,哪怕是番號,也泯滅在大戰之中,成為了後方皇權爭奪的犧牲品。
而中原聯軍方麵,在剿滅了南離的主戰軍團之後,氣勢更是大漲,一時之間,南離邊境各地縣城聞風而降,江夏郡,也隻剩下了郡治江夏城一所孤零零的城池,撐著南離的最後一個關口。
拿下了江夏郡,中原聯軍就可以大肆入侵南離腹地,將南離的財富,人口,全部收為己有。
哪怕是李義府在得知了前線戰事的一邊倒,他也沒有頓時膽魄全消,李義府很快的就冷靜了下來,一邊繼續督促著城防的加固,一邊不停的收攏著從前線潰退的散兵。
最終等到中原聯軍殺到江夏城下的時候,李義府手頭上已經有了差不多八千多可用之兵了。
再配上李義府的一封征繳書,江夏城又有千人青壯入伍。
勉勉強強,將江夏城的駐軍達到了萬人的守軍。
萬人的守軍,很多了,就算是城廣堅固的江夏城,萬人的守軍也是挺多的了。
不過那也要看對手是誰了。
百萬中原聯軍,在這等數量麵前,才勉勉強強達到萬人的駐軍,顯得是多麽的微不足道。
不止是中原聯軍的那些人嗤笑著李義府的不自量力,就連江夏城內的不少將校都以為此戰是死戰了,而且就算是如何的死戰,也不知能守的下幾日。
很難很難,哪怕是中原聯軍以十換一,江夏城也無法接受。
而中原聯軍卻接受的了,諸國的數量,讓他們壓根就不在乎士兵的犧牲,而且往往那些攻城略地打先頭的軍隊,都是屬於一些在中原諸國之中國力偏弱的一些國家,那些諸國趙魏韓三國這般的中原國家,他們國家的士卒往往都隻會是到了要摘取果實的時候才會出動。
不過這樣的作法,肯定會在聯軍之中引起一些中原國家的不滿,但是礙於對
方國力的強盛,大家也就隻能暫時忍下一口氣,忍氣吞聲罷了,就算是自己在這裏如何如何,等回到了中原,對方大可派出大軍討伐自己國家。
國力的強盛與否,決定了他們在聯軍的話語權。
不過就算是這般充滿了糾紛的聯軍內部,也依然能在戰爭初期打的南離邊境潰不成軍,開戰七八天,就殺到了江夏城下。
偌大的北方,南離的北荊州這麽一個州部,八天的時間,整個州部就隻剩下了江夏城一座城池還在南離的手中。
唯死戰爾。
李義府站在城門上麵對著鋪開來一眼望不到底的百萬中原聯軍的時候,那灑脫之際的語氣笑談說出這四個字。
一萬人的守軍,在李義府一個狀元郡守的手裏麵,卻創造了一個讓南離高層為之所震撼的奇跡。
硬生生,擋下了中原百萬聯軍攻勢足足十三天。
十三天,每一天的中原聯軍都像是不要命了一般,用著士卒的性命來堆積著江夏城內南離士卒的性命。
十命換一命?
不,到了最後的那幾天,中原聯軍的那些家夥看著李義府站在江夏城門上仍然不倒的身姿,真是恨不得食其肉,浸其骨。
他們現在甚至願意二十命換一命。
在戰役的第一天,江夏方麵的南離士卒就遭到了還氣勢如虹的聯軍攻勢,因為軍內還有千餘從前線潰退的士卒整合。
恐懼的氛圍傳入了守軍之中,第一天的時候,江夏就險些失去了城門的掌握權,最終還是李義府手提鐵劍上陣殺敵的氣勢,硬生生的將萎靡不散的南離士氣蕩然消散,付出了將近一千人陣亡,三千人受傷的戰績,挺過了第一天。
這,還隻是第一天。
第一天的攻勢就已經讓江夏城失去了十分之一的士卒,喪失了甚至不止五分之一的戰力。
但是中原聯軍呢?
是,殺敵很多,但是每當一些城門上的南離士卒看著那仍然如同烏雲壓頂的百萬聯軍,他們就怎麽也提不起勇氣。
數量太多了啊,那是,怎麽殺也殺不完的啊。
第二天的時候,江夏城外的防線已經被徹底的突破,壕溝裏麵,也全都是雙方士卒的屍體充斥其中。
半截身子深的壕溝,卻被士卒的屍體給填滿了。
第二天的夜幕降臨,中原聯軍的攻勢退散了,等到李義府清查士卒數量的時候,看著城門上東倒西歪的屍體和遍地的血跡。
這個狀元郎,眼神之中的堅毅,在看到了這等悲慘的景象之後,宛若修羅場的血汙,讓他的眼神之中產生了一抹動搖。
不過,李義府很快的就收起了這等動搖。
他現在是江夏城的最高指揮官,南離的北大門最後一抹希望掌握在他的手上,不止是江夏城內的百姓們,還有他後方的千萬南離普通百姓們,他們的生與死,都在自己一念之間。
死守,唯死戰。
兩千三的陣亡,九百人的重傷,讓江夏城為數不多的守軍再次添上了一層難以消散的霧靄。
到了第三天的戰爭結束之後,李義府的身上也已經帶上了傷勢,他左臂上麵一道豁大的口子,隻是纏上了一層繃帶就不再做什麽了。
他統計著江夏城還活著的守軍。
短短三天的時間,原先還擁有著萬人守軍的江夏駐軍,現在可戰之士已經不足四千,而就算是這不足四千的守軍,每個人身上都或多或少的有著傷勢。
那些重傷號們,也已經變成了連兵器都握不住的地步。
然而城外的聯軍,還是那般的一望不見底。
三天,金陵方麵也沒有傳來任何救援的消息,李義府的心情已然跌落到了穀底。
他不是沒有聽聞過老離帝的情況,他也已經把最壞的情況設想了出來,但是當自己麵臨到了這種情況的時候,他還是有些無法接受。
看著前線士卒為了南離的未來而廝殺,但是後方的那些人還在為著皇位而產生那些在現在的自己看來毫無意義的爭奪。
肮髒,這些政治的角逐,讓李義府對那些大人物們第一次產生了厭惡的心理。
等到了第七天的戰爭結束之後,江夏城已經是搖搖欲墜的地步了。
城內的可戰之士,滿打滿算也不足一千人了。
這是把重傷號也算了進去之後的數量。
李義府的麵色也不是很好看,他左臂上的傷勢已經開始化膿了,臉頰上也有一刀口子,在看著麵前站也站不穩的南離士卒。
他已經不知道,自己如何應對明日的聯軍攻勢。
閉上了雙眸,李義府仿佛已經認命了。
自己靠著萬人麵對著百萬大軍的攻勢,撐住了七天,可是卻敗在了後方的那些隻顧著爭權奪勢的大人物手中。
看來自己,倒是如那支主戰軍團一樣,成為了政治奪權的犧牲品。
哈,也不知道自己這個籌碼,在那些大人物眼中看來,是不是真就一文不值呢?
仿佛也是知道了江夏城現在的虛實,中原聯軍方麵也因為對了這個靠著一己之力擋下了他們腳步七日的南離年輕官員產生了招攬的心思。
在第八天的時候,中原聯軍派人前來與李義府會談,想要招攬李義府投入他們聯軍。
李義府答應了。
對,李義府苦笑著,答應了使者的要求。
他願意加入聯軍,但是他有一個要求。
江夏城這座城池,他李義府已經治理了兩年了,他不希望在自己臨走的時候看到江夏城是這樣的模樣,所以希望聯軍方麵能夠給他三天的時間,讓他好好的休整一下江夏城,而且也對那些南離士卒們好生說一說,等到三天之後,他李義府定會將江夏城拱手送給聯軍。
聯軍方麵不疑李義府,因為在他們看來江夏城現在已經是搖搖欲墜的地步了,他們隻需輕輕一推,就可以拿下江夏城,在他們看來,李義府這個年輕的南離官員,隻是有一抹自己的氣節罷了。
對於這種人才,聯軍方麵的大人物是充滿了
敬佩的。
所以,聯軍答應了。
可是等到三天之後,約定的日期到來的那一天,等到使者笑意滿滿的來到了江夏城門口的時候,迎接他的,卻是亂箭穿心而死。
<a href="http://m.xiaoshutingapp.com" id="wzsy">xiaoshutingapp.com</a>
是的,李義府從一開始就壓根沒有想過倒戈投入聯軍門下,他之所以假意答應聯軍使者,並要了三天的時間,隻是為了為自己,為金陵方麵爭取到一定的時間,雖然三天的時間很短,但是在李義府看來,這已經是自己能夠做到的最大力度了,成或者不成,隻能聽天由命了。
三天的時間,李義府發動了江夏城的百姓民夫們,在江夏城內臨時修建起來了一座內城。
簡易,但是卻足夠爭取一些時間。
因為李義府的欺騙,讓中原聯軍的怒火滔天,本身他們百萬聯軍被困在江夏城下七天對於他們來說已經是天大的怒火了,現在李義府再這麽耍了一個花招,他們對於李義府的恨意,已然是達到了頂點。
誓殺李義府,這是聯軍老帥下達的命令。
第十一天的攻勢,中原聯軍上來就不搞炮灰,圍三闕一的法子他們也不搞,四個城門,四個方向,每個方向數以萬人的攻勢梯隊不停的向著江夏城發起了最猛烈的攻勢。
不到半個時辰,江夏城的外城城門就被他們拿下了。
而這般的迅速,也是因為李義府想到了中原聯軍被自己哄騙而產生的怒火,所以在外城的布置也就隻是少之又少,且隻是進行遠範圍射殺,待得中原聯軍殺到城下的時候,稍作抵抗就可撤下城門。
不必要的損失,在現在手頭上軍隊數量哪怕是臨時征召了民夫的李義府看來,是可以不需要強求的。
哪怕是這些不必要的損失可以打出以一換三的比例,在李義府看來,對他們來說也是莫大的虧損。
巷戰,李義府三日之內便將江夏城中的普通平民百姓以投降的借口挨個送出城外,而且那個時候的中原聯軍自以為江夏城已經是囊中之物,所以對於這些出城的普通百姓們,他們也隻是隨意簡單的檢查了一下,發現沒有什麽異樣,就放他們離去了。
城中既然百姓已經遷出的差不多了,對於現在人數處於巨大劣勢的李義府來說,巷戰的最大效果完全可以讓他發揮上一手了。
在外城布置的一些小機關,讓中原聯軍進攻的步伐不得已而緩慢了下來,而且那時不時從一旁殺出來的南離士卒也讓他們感到苦不堪言。
雖然損失遠遠比不上城戰,但是卻勝在耗損時間。
而且中原聯軍的百萬軍隊,可能一次性殺入江夏城內嗎?
況且這還是巷戰,萬人就已經差不多可以填滿整個巷戰的戰場了。
削弱了聯軍在軍隊數量上的優勢,所以等到中原聯軍從巷戰殺出來了之後,時間已經過了一天半了。
第十三天,李義府的左臂已經提不起來了,他的右臂也好不到哪去。
用嘴巴叼著長劍,李義府臉上的血汙和他渾身上下被血跡沾滿的甲胄,就這麽站在內城的城上,猙獰的看著城下即將到來的聯軍士卒。
這是他,能夠為南離所做的最後一件事了吧?
等到內城的城門被轟開,城牆也被打破一角的時候,李義府看著向著自己殺來的聯軍士卒,他渾身也沒有了任何的力氣,無力的癱軟倒在地上,身邊依靠著的,是一具被射殺的南離士卒屍體。
李義府慘笑著看著離自己越來越近的聯軍士卒。
自己,要將命丟在這裏了嗎?
但是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一道如虎嘯的浩大聲浪傳來,李義府突然凝眸看向空中。
隻見這時候的空中正有一人雙眼冷漠無神的看著下麵的聯軍士卒們。
這人,正是風不平。
一劍之威,風不平殺向了那些衝向李義府的士卒們,氣勢如虹的劍道,讓哪怕隻是人數隻有一人的風不平,生生的喝退了千人聯軍連連倒退數步,你看我我看你的,誰也不敢第一個上前。
風不平怒吼一聲,緊接著李義府隻見到自己眼前閃現出一道刺眼的劍芒,至於下一秒,李義府便徹底無力,昏倒了過去。
等到李義府再一次睜開眼睛的時候,時間已經是來到了兩天之後。
從一旁照顧他的士卒口中李義府得知。
就在他距離死亡隻有一步的時候,風不平殺了出來,喝退了那些士卒,而後城外的中原聯軍也看到了不遠處殺來的南離大軍。
周敦頤,帶著南離大軍,來了。
士氣以不可用,中原聯軍的那名老帥隻能暗歎一聲可惜,下令全軍撤退。
南離的大軍現在已經趕到了,而中原聯軍的士卒們現在陣型已散的不成樣子,若是這樣便與南離展開了決戰的話,聯軍的損失定然是無法想象的。
而且,南離的來人率領的大軍像是有什麽底氣一樣,直直的衝向聯軍。
這般匪夷所思的舉動,讓聯軍老帥以為南離還有什麽底牌沒有用處,再加上他不想節外生枝,也就隻能下令撤軍。
實際上如果他知道事實的話,他是會後悔的。
因為周敦頤的這一舉動,隻不過是玩了一手虛張聲勢。
周敦頤在賭,賭聯軍的元帥不是個蠢貨。
如果聯軍的元帥是一個蠢貨的話,看著自己這麽送上門來,肯定是不疑有他,直接與周敦頤對上了。
實際上周敦頤那時候手頭上的軍隊也就隻有一支人數九千的騎兵隊而已。
後續的大軍,可還在距離這裏二十裏外的路上。
好在聯軍的這個元帥不是一個蠢貨,以為周敦頤有什麽底牌才敢直接直衝百萬大軍,所以為了穩妥起見就下令撤退。
不過在入城見到了昏倒了的李義府之後,周敦頤的臉頰上還是出現了一抹嚴肅。
在來到這裏之前,他是怎麽也無法想象會有人可以靠著萬人的駐軍活生生的抗住了百萬聯軍十三天的攻勢。
看著江夏城內外遍地的屍體,不用想也知道,這裏經曆了一場怎麽樣的血戰。
尚書台衙門也算是南離絕大多數衙門裏麵唯一一個將衙門設立在皇城內得衙門了。
隻不過在皇城設置衙門,那難免就會迎來一些冷嘲熱諷。
尤其是尚書台這個衙門,要是一個有才能的尚書令的話,尚書台衙門哪怕是在皇城裏麵,那也可以是可以站穩腳跟。
不過就現在這一任尚書令的話,就差點意思了,這一任尚書令原本也是科舉出身,而且也被離帝寄予了厚望,原先沒有入職尚書台的時候,這家夥的才能還是有的一說的。
不過自從入了尚書台之後,不知怎得,原本一個有著才能的年輕人竟然變得膽小如鼠,在離帝麵前頻頻失誤,就連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和誰也無法想象得到的低級錯誤,在這位手中每天都能發生好幾遍。
所以尚書台衙門自這位當了主官之後,那地位可就是一落千丈,有著小丞相名聲的尚書令,現在就隻能來回跑腿,在眾人麵前連大氣也不敢出一聲。
搞得尚書台衙門的那些官員們平日裏都是因為主官的原因,恨不得在見到其他同僚的時候找個地縫鑽進去。
尚書台的官員們,大多都是由年輕人組成,新鮮血液為主,很少會有一些上了年紀的麵孔。
畢竟尚書台就算是尚書令也不過是一個青衣官袍,都一把年紀了,混跡宦海多年的人精們又有幾人會來到尚書台呢?
李義府,就是一個例外。
二十一歲的時候,李義府奪得了當年南離的科舉狀元,一時之間風光無雙,引得了不少士子的豔羨。
在這些人羨慕崇拜的眼神注視之下,李義府毫不猶豫的拜入離帝門下,因為正巧他那一屆的科舉,最後一輪是由離帝親自主持的。
所以離帝也算是李義府的座師,這種因緣關係在李義府科舉之後就難免被人打上了離帝一派的新鮮血液。
而對於這些傳言,李義府也是大笑一聲,自請入皇宮,在拜見了離帝之後,離帝第二天的詔書便下來了。
著新科狀元李義府為江夏郡郡守。
一郡之守,這官職對於新科狀元來說已經是不錯的待遇了,尤其是這還是江夏郡的郡守之位,作為南離的北大門,離帝竟然放下心來將其交給一個新人來治理擔任郡守。
詔書出來之後,不少人對於李義府的這個待遇感到不解。
因為郡守之位雖然不錯,但是身為這一屆的科舉狀元,李義府明明可以入六部,哪怕是從六部基層開始幹起,那也終歸是留在了金陵,現在驟然之間被外放江夏,一時之間很多人都覺得這是對於李義府下的絆子。
而在李義府上任之後的第二年,中原諸國就組成了聯軍,聯合北方帝國北艮國以及西坤王朝,發起了對南離的浩蕩攻勢。
作為北大門江夏郡郡守的李義府,自然是身先士卒的連夜指揮著民夫加固城防,挖取壕溝,並且當機立斷的向距離江夏郡最近的一支南離主戰軍團駐紮營地發送了求援信。
求援信,當然也是發往了金陵方麵。
不過那時候的金陵,可是正值皇權交替的節骨眼上,數位皇子,諸如現如今的南越王眼中都隻有那距離自己隻有一步之遙的皇位,至於李義府的求援信?
石沉大海爾。
待得風不平和周敦頤請出先帝遺旨,請大皇子李敦民登基的時候,李義府那封埋沒在尚書台的求援信才被重新找了出來。
可是那個時候,距離李義府發送求援信到金陵的日子,已經過了半個多月之久。
江夏彼時的常駐軍隻有六千有餘,至於其他邊境縣城的駐軍,也是少之又少,哪怕是那支主戰軍團及時的趕赴,在麵對著百萬聯軍的龐大數量軍勢麵前,也隻能是杯水車薪。
在開戰伊始,南離的疆域就到處烽火四起,四處淪陷,中原聯軍沒費多大功夫就殺到了江夏城下。
而那支主戰軍團,也是因為金陵方麵傳出的奇怪指令,再加上其軍主的錯誤判斷,誤以為中原聯軍會分批次從不同路線殺入南離的猜想,導致這一支人數為九千人的南離主戰軍團,全員覆滅在了前線。
這也是南離近代以來唯一一支全軍覆沒的主戰軍團,哪怕是番號,也泯滅在大戰之中,成為了後方皇權爭奪的犧牲品。
而中原聯軍方麵,在剿滅了南離的主戰軍團之後,氣勢更是大漲,一時之間,南離邊境各地縣城聞風而降,江夏郡,也隻剩下了郡治江夏城一所孤零零的城池,撐著南離的最後一個關口。
拿下了江夏郡,中原聯軍就可以大肆入侵南離腹地,將南離的財富,人口,全部收為己有。
哪怕是李義府在得知了前線戰事的一邊倒,他也沒有頓時膽魄全消,李義府很快的就冷靜了下來,一邊繼續督促著城防的加固,一邊不停的收攏著從前線潰退的散兵。
最終等到中原聯軍殺到江夏城下的時候,李義府手頭上已經有了差不多八千多可用之兵了。
再配上李義府的一封征繳書,江夏城又有千人青壯入伍。
勉勉強強,將江夏城的駐軍達到了萬人的守軍。
萬人的守軍,很多了,就算是城廣堅固的江夏城,萬人的守軍也是挺多的了。
不過那也要看對手是誰了。
百萬中原聯軍,在這等數量麵前,才勉勉強強達到萬人的駐軍,顯得是多麽的微不足道。
不止是中原聯軍的那些人嗤笑著李義府的不自量力,就連江夏城內的不少將校都以為此戰是死戰了,而且就算是如何的死戰,也不知能守的下幾日。
很難很難,哪怕是中原聯軍以十換一,江夏城也無法接受。
而中原聯軍卻接受的了,諸國的數量,讓他們壓根就不在乎士兵的犧牲,而且往往那些攻城略地打先頭的軍隊,都是屬於一些在中原諸國之中國力偏弱的一些國家,那些諸國趙魏韓三國這般的中原國家,他們國家的士卒往往都隻會是到了要摘取果實的時候才會出動。
不過這樣的作法,肯定會在聯軍之中引起一些中原國家的不滿,但是礙於對
方國力的強盛,大家也就隻能暫時忍下一口氣,忍氣吞聲罷了,就算是自己在這裏如何如何,等回到了中原,對方大可派出大軍討伐自己國家。
國力的強盛與否,決定了他們在聯軍的話語權。
不過就算是這般充滿了糾紛的聯軍內部,也依然能在戰爭初期打的南離邊境潰不成軍,開戰七八天,就殺到了江夏城下。
偌大的北方,南離的北荊州這麽一個州部,八天的時間,整個州部就隻剩下了江夏城一座城池還在南離的手中。
唯死戰爾。
李義府站在城門上麵對著鋪開來一眼望不到底的百萬中原聯軍的時候,那灑脫之際的語氣笑談說出這四個字。
一萬人的守軍,在李義府一個狀元郡守的手裏麵,卻創造了一個讓南離高層為之所震撼的奇跡。
硬生生,擋下了中原百萬聯軍攻勢足足十三天。
十三天,每一天的中原聯軍都像是不要命了一般,用著士卒的性命來堆積著江夏城內南離士卒的性命。
十命換一命?
不,到了最後的那幾天,中原聯軍的那些家夥看著李義府站在江夏城門上仍然不倒的身姿,真是恨不得食其肉,浸其骨。
他們現在甚至願意二十命換一命。
在戰役的第一天,江夏方麵的南離士卒就遭到了還氣勢如虹的聯軍攻勢,因為軍內還有千餘從前線潰退的士卒整合。
恐懼的氛圍傳入了守軍之中,第一天的時候,江夏就險些失去了城門的掌握權,最終還是李義府手提鐵劍上陣殺敵的氣勢,硬生生的將萎靡不散的南離士氣蕩然消散,付出了將近一千人陣亡,三千人受傷的戰績,挺過了第一天。
這,還隻是第一天。
第一天的攻勢就已經讓江夏城失去了十分之一的士卒,喪失了甚至不止五分之一的戰力。
但是中原聯軍呢?
是,殺敵很多,但是每當一些城門上的南離士卒看著那仍然如同烏雲壓頂的百萬聯軍,他們就怎麽也提不起勇氣。
數量太多了啊,那是,怎麽殺也殺不完的啊。
第二天的時候,江夏城外的防線已經被徹底的突破,壕溝裏麵,也全都是雙方士卒的屍體充斥其中。
半截身子深的壕溝,卻被士卒的屍體給填滿了。
第二天的夜幕降臨,中原聯軍的攻勢退散了,等到李義府清查士卒數量的時候,看著城門上東倒西歪的屍體和遍地的血跡。
這個狀元郎,眼神之中的堅毅,在看到了這等悲慘的景象之後,宛若修羅場的血汙,讓他的眼神之中產生了一抹動搖。
不過,李義府很快的就收起了這等動搖。
他現在是江夏城的最高指揮官,南離的北大門最後一抹希望掌握在他的手上,不止是江夏城內的百姓們,還有他後方的千萬南離普通百姓們,他們的生與死,都在自己一念之間。
死守,唯死戰。
兩千三的陣亡,九百人的重傷,讓江夏城為數不多的守軍再次添上了一層難以消散的霧靄。
到了第三天的戰爭結束之後,李義府的身上也已經帶上了傷勢,他左臂上麵一道豁大的口子,隻是纏上了一層繃帶就不再做什麽了。
他統計著江夏城還活著的守軍。
短短三天的時間,原先還擁有著萬人守軍的江夏駐軍,現在可戰之士已經不足四千,而就算是這不足四千的守軍,每個人身上都或多或少的有著傷勢。
那些重傷號們,也已經變成了連兵器都握不住的地步。
然而城外的聯軍,還是那般的一望不見底。
三天,金陵方麵也沒有傳來任何救援的消息,李義府的心情已然跌落到了穀底。
他不是沒有聽聞過老離帝的情況,他也已經把最壞的情況設想了出來,但是當自己麵臨到了這種情況的時候,他還是有些無法接受。
看著前線士卒為了南離的未來而廝殺,但是後方的那些人還在為著皇位而產生那些在現在的自己看來毫無意義的爭奪。
肮髒,這些政治的角逐,讓李義府對那些大人物們第一次產生了厭惡的心理。
等到了第七天的戰爭結束之後,江夏城已經是搖搖欲墜的地步了。
城內的可戰之士,滿打滿算也不足一千人了。
這是把重傷號也算了進去之後的數量。
李義府的麵色也不是很好看,他左臂上的傷勢已經開始化膿了,臉頰上也有一刀口子,在看著麵前站也站不穩的南離士卒。
他已經不知道,自己如何應對明日的聯軍攻勢。
閉上了雙眸,李義府仿佛已經認命了。
自己靠著萬人麵對著百萬大軍的攻勢,撐住了七天,可是卻敗在了後方的那些隻顧著爭權奪勢的大人物手中。
看來自己,倒是如那支主戰軍團一樣,成為了政治奪權的犧牲品。
哈,也不知道自己這個籌碼,在那些大人物眼中看來,是不是真就一文不值呢?
仿佛也是知道了江夏城現在的虛實,中原聯軍方麵也因為對了這個靠著一己之力擋下了他們腳步七日的南離年輕官員產生了招攬的心思。
在第八天的時候,中原聯軍派人前來與李義府會談,想要招攬李義府投入他們聯軍。
李義府答應了。
對,李義府苦笑著,答應了使者的要求。
他願意加入聯軍,但是他有一個要求。
江夏城這座城池,他李義府已經治理了兩年了,他不希望在自己臨走的時候看到江夏城是這樣的模樣,所以希望聯軍方麵能夠給他三天的時間,讓他好好的休整一下江夏城,而且也對那些南離士卒們好生說一說,等到三天之後,他李義府定會將江夏城拱手送給聯軍。
聯軍方麵不疑李義府,因為在他們看來江夏城現在已經是搖搖欲墜的地步了,他們隻需輕輕一推,就可以拿下江夏城,在他們看來,李義府這個年輕的南離官員,隻是有一抹自己的氣節罷了。
對於這種人才,聯軍方麵的大人物是充滿了
敬佩的。
所以,聯軍答應了。
可是等到三天之後,約定的日期到來的那一天,等到使者笑意滿滿的來到了江夏城門口的時候,迎接他的,卻是亂箭穿心而死。
<a href="http://m.xiaoshutingapp.com" id="wzsy">xiaoshutingapp.com</a>
是的,李義府從一開始就壓根沒有想過倒戈投入聯軍門下,他之所以假意答應聯軍使者,並要了三天的時間,隻是為了為自己,為金陵方麵爭取到一定的時間,雖然三天的時間很短,但是在李義府看來,這已經是自己能夠做到的最大力度了,成或者不成,隻能聽天由命了。
三天的時間,李義府發動了江夏城的百姓民夫們,在江夏城內臨時修建起來了一座內城。
簡易,但是卻足夠爭取一些時間。
因為李義府的欺騙,讓中原聯軍的怒火滔天,本身他們百萬聯軍被困在江夏城下七天對於他們來說已經是天大的怒火了,現在李義府再這麽耍了一個花招,他們對於李義府的恨意,已然是達到了頂點。
誓殺李義府,這是聯軍老帥下達的命令。
第十一天的攻勢,中原聯軍上來就不搞炮灰,圍三闕一的法子他們也不搞,四個城門,四個方向,每個方向數以萬人的攻勢梯隊不停的向著江夏城發起了最猛烈的攻勢。
不到半個時辰,江夏城的外城城門就被他們拿下了。
而這般的迅速,也是因為李義府想到了中原聯軍被自己哄騙而產生的怒火,所以在外城的布置也就隻是少之又少,且隻是進行遠範圍射殺,待得中原聯軍殺到城下的時候,稍作抵抗就可撤下城門。
不必要的損失,在現在手頭上軍隊數量哪怕是臨時征召了民夫的李義府看來,是可以不需要強求的。
哪怕是這些不必要的損失可以打出以一換三的比例,在李義府看來,對他們來說也是莫大的虧損。
巷戰,李義府三日之內便將江夏城中的普通平民百姓以投降的借口挨個送出城外,而且那個時候的中原聯軍自以為江夏城已經是囊中之物,所以對於這些出城的普通百姓們,他們也隻是隨意簡單的檢查了一下,發現沒有什麽異樣,就放他們離去了。
城中既然百姓已經遷出的差不多了,對於現在人數處於巨大劣勢的李義府來說,巷戰的最大效果完全可以讓他發揮上一手了。
在外城布置的一些小機關,讓中原聯軍進攻的步伐不得已而緩慢了下來,而且那時不時從一旁殺出來的南離士卒也讓他們感到苦不堪言。
雖然損失遠遠比不上城戰,但是卻勝在耗損時間。
而且中原聯軍的百萬軍隊,可能一次性殺入江夏城內嗎?
況且這還是巷戰,萬人就已經差不多可以填滿整個巷戰的戰場了。
削弱了聯軍在軍隊數量上的優勢,所以等到中原聯軍從巷戰殺出來了之後,時間已經過了一天半了。
第十三天,李義府的左臂已經提不起來了,他的右臂也好不到哪去。
用嘴巴叼著長劍,李義府臉上的血汙和他渾身上下被血跡沾滿的甲胄,就這麽站在內城的城上,猙獰的看著城下即將到來的聯軍士卒。
這是他,能夠為南離所做的最後一件事了吧?
等到內城的城門被轟開,城牆也被打破一角的時候,李義府看著向著自己殺來的聯軍士卒,他渾身也沒有了任何的力氣,無力的癱軟倒在地上,身邊依靠著的,是一具被射殺的南離士卒屍體。
李義府慘笑著看著離自己越來越近的聯軍士卒。
自己,要將命丟在這裏了嗎?
但是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一道如虎嘯的浩大聲浪傳來,李義府突然凝眸看向空中。
隻見這時候的空中正有一人雙眼冷漠無神的看著下麵的聯軍士卒們。
這人,正是風不平。
一劍之威,風不平殺向了那些衝向李義府的士卒們,氣勢如虹的劍道,讓哪怕隻是人數隻有一人的風不平,生生的喝退了千人聯軍連連倒退數步,你看我我看你的,誰也不敢第一個上前。
風不平怒吼一聲,緊接著李義府隻見到自己眼前閃現出一道刺眼的劍芒,至於下一秒,李義府便徹底無力,昏倒了過去。
等到李義府再一次睜開眼睛的時候,時間已經是來到了兩天之後。
從一旁照顧他的士卒口中李義府得知。
就在他距離死亡隻有一步的時候,風不平殺了出來,喝退了那些士卒,而後城外的中原聯軍也看到了不遠處殺來的南離大軍。
周敦頤,帶著南離大軍,來了。
士氣以不可用,中原聯軍的那名老帥隻能暗歎一聲可惜,下令全軍撤退。
南離的大軍現在已經趕到了,而中原聯軍的士卒們現在陣型已散的不成樣子,若是這樣便與南離展開了決戰的話,聯軍的損失定然是無法想象的。
而且,南離的來人率領的大軍像是有什麽底氣一樣,直直的衝向聯軍。
這般匪夷所思的舉動,讓聯軍老帥以為南離還有什麽底牌沒有用處,再加上他不想節外生枝,也就隻能下令撤軍。
實際上如果他知道事實的話,他是會後悔的。
因為周敦頤的這一舉動,隻不過是玩了一手虛張聲勢。
周敦頤在賭,賭聯軍的元帥不是個蠢貨。
如果聯軍的元帥是一個蠢貨的話,看著自己這麽送上門來,肯定是不疑有他,直接與周敦頤對上了。
實際上周敦頤那時候手頭上的軍隊也就隻有一支人數九千的騎兵隊而已。
後續的大軍,可還在距離這裏二十裏外的路上。
好在聯軍的這個元帥不是一個蠢貨,以為周敦頤有什麽底牌才敢直接直衝百萬大軍,所以為了穩妥起見就下令撤退。
不過在入城見到了昏倒了的李義府之後,周敦頤的臉頰上還是出現了一抹嚴肅。
在來到這裏之前,他是怎麽也無法想象會有人可以靠著萬人的駐軍活生生的抗住了百萬聯軍十三天的攻勢。
看著江夏城內外遍地的屍體,不用想也知道,這裏經曆了一場怎麽樣的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