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六叔,怎不去睡?”


    玉尹挪了挪身子,看著羅一刀笑道:“明日還要趕路,再要休息,怕是天黑之後。”


    羅一刀笑了笑,沒有回答。


    玉尹奇怪,但羅一刀不開口,他也不好說什麽。隻是可以感覺得出來,羅一刀有話要說。索性也閉上了嘴巴,順手把哨棒順在身旁,靠著樹幹上,一言不發……


    “小乙怕不會使槍棒。”


    “啊?”


    羅一刀突如其來一句話,讓玉尹愣了。


    “小乙這年紀,便是再學槍棒,怕也是難有大成就。


    這槍棒之術,還是要從小學來,似小乙如今再學,也趕不及,最多是學一個把式。”


    我可是從沒說過,要學槍棒!


    玉尹被羅一刀說糊塗了,好半晌才笑道:“四六叔,你究竟想說什麽?”


    羅一刀似乎很糾結,半晌後輕聲道:“我觀小乙手掌,學刀最合適,不知有興趣否?”


    “學刀?”


    “嗯!”


    羅一刀看著玉尹說:“可記得當日我教你殺豬,曾說過小乙有天分。


    不瞞你說,我家中祖傳有一刀譜……我家這大哥,卻不指望了!文不成,武不就,從小就不喜歡耍槍弄棒。可這刀法,卻真個不想在我手中失傳。小乙拳腳不差,又使得好撲,思來想去,唯有你最合適,故而才冒昧一問,不知小乙願否?”


    學刀?


    玉尹真有些懵了!


    他怔怔看著羅一刀,突然想起來一件事。


    那牛寶亮可是練過撲的,哪怕是喝多了酒,這武者的本能猶在。勿論是從氣力還是體格來看,羅一刀都不是牛寶亮的對手。偏偏這羅一刀竟殺了牛寶亮,而且還從許多潑皮手中保住性命!以前,玉尹沒想太多,可而今羅一刀說出這些話來,讓他驀地醒悟。羅一刀能殺了牛寶亮,恐怕不僅僅是因為牛寶亮喝多了酒。


    他,也是個武人!


    不過在玉尹看來,羅一刀怎地也不像個練過武的。


    至於他說的那家傳刀法……


    “怎麽,你不信?”


    羅一刀看出了玉尹眼中的懷疑,頓時急了。


    玉尹連聲道:“信,怎地不信?”


    可那模樣,怎麽看都不是‘信’的表情。


    “我祖上,乃折禦卿……帳下親軍。”


    見玉尹仍一副迷茫模樣,羅一刀又說:“你知道天波楊府?”


    天波楊府?楊家將!


    玉尹立刻如小雞啄米一般,連連點頭。


    楊家將嘛,我怎可能不知道?


    小時候聽楊家將演義,可是聽得極為癡迷。不過楊家將曆六朝天子,自神宗之後便開始衰落。而今老楊家已經破敗,天波楊府早已變成一處為人憑吊的遺跡。


    雖然水滸傳裏說,那青麵獸楊誌也是老楊家子弟,但終究屬於演義。


    而嶽飛傳裏,更說楊再興是楊家將後人。可楊再興世代居湯陰,顯然和天波楊府沒有什麽聯係。也就是說,在宣和年間,老楊家基本上已經破敗,再無後人……


    羅一刀又道:“即知天波楊府,想來也知折老太君?”


    “折太君?”玉尹愣了一下,旋即醒悟過來,羅一刀說的折太君,不就是楊家將裏,那位老而彌堅的佘賽huā,佘老太君的原型嗎?於是,玉尹再次點頭,表示知道。


    “折禦卿,便是折老太君的二哥,曾隨太祖東征西討,拜永安軍節度使。當年他老人家在子河汊,曾一戰滅遼人五千餘人,打得遼人望風而逃,不敢正視……”


    說到這裏,羅一刀又露出落寞之色。


    “可惜,折將軍死得早,否則焉有後來遼人肆虐?”


    玉尹這一回,真聽懂了!


    這折禦卿,原來還是趙匡胤時期的人物……


    羅一刀說:“我祖上曾在折將軍帳下做事,後來犯了軍紀,被趕出折家軍,這才回到東京定居。我那祖上回來之後,便鬱鬱不樂。後來聽說折將軍病死,他不久後,也追折將軍而去!自那時候,我家這刀法便不得全,無真法可以築基,隻能做個屠戶。其實那天我教你殺豬執刀之法,便是從我家祖傳刀法中脫胎出來。


    你家學不俗,又有周教頭真法相傳,想必能練好我家祖傳刀法。


    大郎以後,也就是那樣子,難有什麽作為;我呢,這一去太原,這刀法便失傳了……


    小乙,你待我姓羅的,沒話說。


    姓羅的也沒什麽可以報答,唯有這家傳刀法,和一口祖傳寶刀,還請小乙笑納。”


    家傳刀法,祖傳寶刀?


    玉尹越聽,越覺得有些發懵。


    卻見羅一刀起身,走到那一旁拴在樹上的騾子邊上,從那騾子背上取下一個小包來。


    他複又回到玉尹跟前,把包裹放在玉尹手中。


    好沉!


    玉尹接過那包裹,心中不由得一動。


    這包裹看上去並不大,沒想到入手極重。玉尹粗略估量了一下,這包裹得有三十多斤。他扭頭看了一眼羅一刀,卻見羅一刀朝他一笑,示意他打開那包裹查看。


    揉了揉鼻子,玉尹把包裹放在腿上,解開上麵的結扣。


    包裹裏,放著一本羊皮圖冊,還有一把黑鯊皮製成的短刀。這短刀的長度,大約在55公分左右,也就是半米出頭。刀柄是用什麽材質做成,黑色,呈龍形,長約二十厘米,入手涼潤,令人精神一振;刀身越三十厘米出頭,大約在三十三四的模樣,刀背極厚,靠近刀鍔處,有十餘個龍牙鋸齒,而且打磨的也極為鋒利……


    刀身呈現一個非常柔和的線條彎曲,使得這口刀看上去,感覺賞心悅目。


    寬越十厘米,透著一股子冷幽的光芒。


    “好刀!”


    雖然不太了解,可玉尹還是能感覺得出來,這口刀的不凡之處。


    在手裏掂量一下,玉尹不禁一呲牙,扭頭對羅一刀說:“這家夥得有三十斤吧。”


    “三十六斤七兩!”


    羅一刀說的是宋斤宋兩,如果折算下來,差不多四十斤左右。


    也不知打造這口刀的人是怎麽想,竟然如此沉重。可以想想,羅一刀的祖上,一定是一位臂力雄渾的猛士。玉尹在手裏掂量掂量,覺得這口刀的份量,剛剛好……


    把刀收回刀鞘,玉尹有些相信剛才羅一刀的那些話了。


    “這刀,怎地不像是中土所造?”


    羅一刀一聽,頓時笑了“小乙好眼力,我祖上喚這口刀,名為不死鳥!據說是當年樓蘭古國所造的寶刀。後來不知道怎地,就落到我祖上手中,一直傳到了今日。


    隻是這不死鳥,著實太重。


    想要使用,不但要有足夠的臂力,還有筋膜粗壯悠長,手指靈活……我曾曾祖父,也是個有臂力的,想要使用這口寶刀,結果……自己把自己的手指給削了三根,變成殘廢。從那以後,我家便無人再能使用,更不要說,去修煉刀譜中刀法。


    小乙臂力驚人,筋膜粗壯,更兼一雙靈活的手,正適合做這寶刀主人。


    有道是寶刀贈烈士,我想這口‘不死鳥”等待了一百多年,便是在等小乙出現。”


    玉尹,頓時沉默了!


    他猶豫一下,再次拔刀出鞘。


    在火光照映下,那刀口透出一抹淡淡的暗紅色,顯然是飽飲鮮血所致。伸出手,在刀身上拂過。玉尹閉上眼睛,似乎感受到一種,從寶刀傳來的莫名喜悅之情。


    這,莫非就是武俠小說所說的‘刀中有靈’?


    他再次把寶刀收回鞘中,拿起羊皮圖冊。圖冊並不算後,一共隻有十頁而已……頭七頁,畫了七個人像,做出不同的執刀姿勢,圖下麵還有密密麻麻,詳細注解。


    而在最後三頁中,卻共有三十多副小圖。


    每張小圖下,注明了文字,是練習手指的訣竅。


    玉尹初看時倒未在意,但仔細又看,卻發現這練習手指的訣竅,居然和多羅葉手的練習訣竅相似。隻不過,比多羅葉手更加繁瑣,更加詳細,同時也更加困難。


    他看了一遍之後,突然笑了!


    莫非真是如此?這勞什子刀法,還有這勞什子寶刀,竟然是為他量身打造而成……


    玉尹猶豫不決,不知道是否改手下。


    哪知羅一刀已經為他做好了決定,把刀和圖冊放好,又包裹起來,打了結扣,塞在玉尹懷中。


    “這以後便是你的了!”


    “四六叔……要不這樣,這口刀,我買下?”


    這可是寶刀,若在市麵上,怎地也要價值千貫。


    哪知玉尹話剛出口,羅一刀卻惱了!


    “小乙,莫非看你四六叔不起嗎?”


    “四六叔,你這話怎說。”


    “便你能幫得我,我便不能送你東西?這東西放在我身邊,說實話也著實無用……之前在牢裏時,我不知是生是死,便已經決定,把他送給你,隻是苦於無有機會。你幫襯我恁多,甚至還救了我的性命……難不成我這一條命,比不得這口刀嗎?”


    羅一刀氣得須發賁張,讓玉尹也無話可說。


    許久,他苦笑一聲道:“既然四六叔這麽說,那小乙再推辭,便是矯情了……好吧,這刀和刀譜,便先放在小乙這邊。他日若四六叔想要回去,隻管與小乙開口。”


    “你四六叔,是這等送出去的東西,再要回來的人嗎?”


    羅一刀一臉不快,站起身道:“小乙,當初你做人太爽快,爽快的讓人心煩……可而今你雖變得好了,卻婆婆媽媽的惹人心煩。真不曉得,九兒姐怎受得你這脾氣。”


    一句話,說的玉尹麵紅耳赤,又苦笑不迭。


    這四六叔,說話還真直接啊!


    不過他倒沒有生氣,把包裹往身邊一放“既然如此,那小乙便生受了!”


    “這才對嘛!”


    羅一刀臉上露出了笑容。


    他伸了個懶腰,笑嗬嗬道:“總算是不至於老祖宗的絕技失傳,自家也算是放了心。


    睡了,睡了,明日一早,還要早起……”


    說完話,羅一刀便走到一旁,和衣而臥躺下。許是了卻了心事,羅一刀很快便睡著了,發出均勻鼾聲。


    初夏的夜,極靜!


    草叢裏不時還傳出蟬蟲的鳴叫聲,更給這夜晚,平添了幾分靜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宋時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庚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庚新並收藏宋時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