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斐想都沒想就匆匆的跑了過去。他身後的田雨龍見到華斐跑向石像,急忙用報話器叫來了張全和王濤兩名退伍兵,並快速的跟了上去。
沙丘上的石像雖然看著很清楚,但實際的距離卻足有近三公裏。四個人走了20分鍾後,先後到達了石像跟前。
石像的樣貌的確如網絡上描述的那樣,是古代胡人的裝扮,隻不過他們的造型頭大身小,一雙巨大的眼睛更是顯得有些怪異。石像的腦後似乎是梳著一個凸起的發髻,身上的花紋早就辨認不清了。
華斐在石人的右臉上發現了一個明顯被開鑿過的痕跡,看來就是哈裏克手裏的那塊石頭。如果《斯坦因敦煌遊記》中的記載屬實的話,那這名石人在80多年前應該矗立在佛塔附近。現在石人的位置距離佛塔有近三公裏的距離,如果它真是活的,並用80年的時間行進了三公裏,就一定會被人發現。即便考古工作者,每隔兩年來一次,也一定會發現這個秘密。
可讓人不解的是,無論是書籍或是網絡,偏偏就沒有任何資料證明這一點。那隻能說明,這個石像原本就呆在沙丘上,而且是沒什麽考古意義的石像。
華斐再次無力的坐在了沙丘上,望著茫茫大漠再次發出了一聲輕微的歎息。
田雨龍走過華斐的身旁,右手摸了摸石像的表麵。風蝕的石像上,一種古樸又粗糙的質感敲擊著他手掌的每一寸皮膚。他緩緩俯下身,在石像腳下捧起了一把黃沙,奮力的揚向空中。隨著一陣大風吹過,黃沙便四散飄走了。
“這石像可能原本不在這!”
聽著田雨龍田雨龍的結論,華斐似乎又抓到了一絲期望。雖然田雨龍對考古是個外行,但他十幾年偵察兵的經曆,對事物的洞察力自然要強於常人很多。
就在大家仔細檢查石人的時候,眾人的身後突然傳來了趙老頭兒的聲音:“這石像可能真是活得!”趙振和不知什麽時候也跟了上來。一邊走近石像,一邊示意眾人讓開。趙老頭兒用手指了指周圍的環境,“這裏沙丘的沙子輕得很,是隨風搬運的流動沙丘。所以這裏既不是古城遺跡,也不是王侯的陵寢。這麽大一塊石頭,一定是近代才出現在這裏的。看它掩埋的深度,應該始終處於時隱時現的狀態,所以才沒被人注意到。”
趙老頭兒語出驚人。雖然五個人都不知道這石像的由來,但他分析的確絲絲入扣。老兵張全急忙的問道:“不過這也不能說明他是活的啊?”
趙振和又繼續說:“這麽大一塊石頭,少說得四五噸重。而且它的質地既不是花崗岩也不是石灰岩,和附近的佛塔、佛像有本質區別。這即便不能證明它是活的,也能說明它是從別的地方被運過來了的。在幾十年前,正是抗戰、內戰的時期,又有誰會在沙漠中運一塊石像呢?”
趙振和說完,有些得意的看向華斐,“小老大,老頭兒我雖然不該打聽您想找什麽,但這巨瞳石像,的確有隱藏著一些秘密。說不定咱們遇到的就是個個驚世駭俗的發現!”
眾人聽到趙振和的話,心中不免都有些激動。不過這天色已經完全的黑了下來,華斐也隻好鳴金收兵,準備明日再來自己探查。
回到營地時,其他四個人已經準備好了睡袋。趙老頭兒說自己身體不好受不了風寒,決定在車裏睡。一路無話的王世明,則因為皮卡上裝著發射器信號較好,有利於他使用電腦,所以也睡車裏。
見到眾人準備睡覺,田雨龍便安排四名退伍軍人輪流值夜。雖然這裏是荒蕪的沙漠,除了風聲,恐怕隻有山鬼作伴。但作為一名偵察兵,謹慎的習慣已經滲透到了骨子裏。天知道會不會有偷獵者、走私犯、偷渡的恐怖組織從這裏經過。萬一遭遇點兒什麽麻煩,總還是有準備的好。
田雨龍從汽車底盤的凹槽中,取出了6把54式。除了在車上睡覺的趙老頭兒和小王,每人都分了一把,他自己則留了一把重火力的“比利時5-7”。
雖然呼呼的北風吵了一夜,但眾人這一覺睡得還算安穩。在深秋的荒漠裏,不僅一個月都難遇到一輛路過的汽車,甚至直到最後一班崗,連一隻鳥都沒有見到。
清晨5點剛吃過早飯,華斐便號令大家把汽車都開到了石人附近。
也不知這石人在沙漠裏吹了多少年的風沙。漆黑的石人始終就背東麵西的矗立在沙海中。
皮卡車上,王世明仔細的組裝著高強度紅外線發射器。在出發前,計劃中隻有關於探險的科目,除了通訊器材並沒有準備分析儀器。即便王世明是電氣設備的行家,也沒辦法在缺乏資源的條件下對石人作研究。所以,隻好把測距儀器拿過來,簡單的測量石塊的透性。
退伍兵王濤,用工兵鏟沿著石人風蝕的裂痕,在上麵狠狠的劈下了一塊。這塊碎石的厚度,哈裏克在玉石店裏拿出的厚得多,足有它的1.5倍。在紅外線的照射下,用放大鏡可以清晰的看到,石塊的兩麵是完全不同的。
一麵和哈裏克的一樣,除了風蝕的斑紋,大部分還算平整。而另一麵,則在紅光的反射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內到外有很多細膩的毛孔。按趙振和的說法,這石塊應該類似於黑色的石灰石。不過眼前奇異的結構,卻直接否定了他的觀點。
由於缺少探測設備,就算是中科院的專家來了,恐怕也難以作出定論。九個人在忙活了一上午之後,華斐最後還是聽從了趙老頭兒的建議,決定先回和田。除了做一些充分的準備外,直接把哈裏克從玉石店雇傭出來,把這小子腦袋裏的秘密全套出來。
至於這黝黑的石像,反正都已經矗立在這兒幾十年了,也不差這一會兒。難不成,它還真能自己跑了?
想到這兒,隊伍吃過午飯,便急匆匆的趕回了和田市城郊的旅館。
沙丘上的石像雖然看著很清楚,但實際的距離卻足有近三公裏。四個人走了20分鍾後,先後到達了石像跟前。
石像的樣貌的確如網絡上描述的那樣,是古代胡人的裝扮,隻不過他們的造型頭大身小,一雙巨大的眼睛更是顯得有些怪異。石像的腦後似乎是梳著一個凸起的發髻,身上的花紋早就辨認不清了。
華斐在石人的右臉上發現了一個明顯被開鑿過的痕跡,看來就是哈裏克手裏的那塊石頭。如果《斯坦因敦煌遊記》中的記載屬實的話,那這名石人在80多年前應該矗立在佛塔附近。現在石人的位置距離佛塔有近三公裏的距離,如果它真是活的,並用80年的時間行進了三公裏,就一定會被人發現。即便考古工作者,每隔兩年來一次,也一定會發現這個秘密。
可讓人不解的是,無論是書籍或是網絡,偏偏就沒有任何資料證明這一點。那隻能說明,這個石像原本就呆在沙丘上,而且是沒什麽考古意義的石像。
華斐再次無力的坐在了沙丘上,望著茫茫大漠再次發出了一聲輕微的歎息。
田雨龍走過華斐的身旁,右手摸了摸石像的表麵。風蝕的石像上,一種古樸又粗糙的質感敲擊著他手掌的每一寸皮膚。他緩緩俯下身,在石像腳下捧起了一把黃沙,奮力的揚向空中。隨著一陣大風吹過,黃沙便四散飄走了。
“這石像可能原本不在這!”
聽著田雨龍田雨龍的結論,華斐似乎又抓到了一絲期望。雖然田雨龍對考古是個外行,但他十幾年偵察兵的經曆,對事物的洞察力自然要強於常人很多。
就在大家仔細檢查石人的時候,眾人的身後突然傳來了趙老頭兒的聲音:“這石像可能真是活得!”趙振和不知什麽時候也跟了上來。一邊走近石像,一邊示意眾人讓開。趙老頭兒用手指了指周圍的環境,“這裏沙丘的沙子輕得很,是隨風搬運的流動沙丘。所以這裏既不是古城遺跡,也不是王侯的陵寢。這麽大一塊石頭,一定是近代才出現在這裏的。看它掩埋的深度,應該始終處於時隱時現的狀態,所以才沒被人注意到。”
趙老頭兒語出驚人。雖然五個人都不知道這石像的由來,但他分析的確絲絲入扣。老兵張全急忙的問道:“不過這也不能說明他是活的啊?”
趙振和又繼續說:“這麽大一塊石頭,少說得四五噸重。而且它的質地既不是花崗岩也不是石灰岩,和附近的佛塔、佛像有本質區別。這即便不能證明它是活的,也能說明它是從別的地方被運過來了的。在幾十年前,正是抗戰、內戰的時期,又有誰會在沙漠中運一塊石像呢?”
趙振和說完,有些得意的看向華斐,“小老大,老頭兒我雖然不該打聽您想找什麽,但這巨瞳石像,的確有隱藏著一些秘密。說不定咱們遇到的就是個個驚世駭俗的發現!”
眾人聽到趙振和的話,心中不免都有些激動。不過這天色已經完全的黑了下來,華斐也隻好鳴金收兵,準備明日再來自己探查。
回到營地時,其他四個人已經準備好了睡袋。趙老頭兒說自己身體不好受不了風寒,決定在車裏睡。一路無話的王世明,則因為皮卡上裝著發射器信號較好,有利於他使用電腦,所以也睡車裏。
見到眾人準備睡覺,田雨龍便安排四名退伍軍人輪流值夜。雖然這裏是荒蕪的沙漠,除了風聲,恐怕隻有山鬼作伴。但作為一名偵察兵,謹慎的習慣已經滲透到了骨子裏。天知道會不會有偷獵者、走私犯、偷渡的恐怖組織從這裏經過。萬一遭遇點兒什麽麻煩,總還是有準備的好。
田雨龍從汽車底盤的凹槽中,取出了6把54式。除了在車上睡覺的趙老頭兒和小王,每人都分了一把,他自己則留了一把重火力的“比利時5-7”。
雖然呼呼的北風吵了一夜,但眾人這一覺睡得還算安穩。在深秋的荒漠裏,不僅一個月都難遇到一輛路過的汽車,甚至直到最後一班崗,連一隻鳥都沒有見到。
清晨5點剛吃過早飯,華斐便號令大家把汽車都開到了石人附近。
也不知這石人在沙漠裏吹了多少年的風沙。漆黑的石人始終就背東麵西的矗立在沙海中。
皮卡車上,王世明仔細的組裝著高強度紅外線發射器。在出發前,計劃中隻有關於探險的科目,除了通訊器材並沒有準備分析儀器。即便王世明是電氣設備的行家,也沒辦法在缺乏資源的條件下對石人作研究。所以,隻好把測距儀器拿過來,簡單的測量石塊的透性。
退伍兵王濤,用工兵鏟沿著石人風蝕的裂痕,在上麵狠狠的劈下了一塊。這塊碎石的厚度,哈裏克在玉石店裏拿出的厚得多,足有它的1.5倍。在紅外線的照射下,用放大鏡可以清晰的看到,石塊的兩麵是完全不同的。
一麵和哈裏克的一樣,除了風蝕的斑紋,大部分還算平整。而另一麵,則在紅光的反射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內到外有很多細膩的毛孔。按趙振和的說法,這石塊應該類似於黑色的石灰石。不過眼前奇異的結構,卻直接否定了他的觀點。
由於缺少探測設備,就算是中科院的專家來了,恐怕也難以作出定論。九個人在忙活了一上午之後,華斐最後還是聽從了趙老頭兒的建議,決定先回和田。除了做一些充分的準備外,直接把哈裏克從玉石店雇傭出來,把這小子腦袋裏的秘密全套出來。
至於這黝黑的石像,反正都已經矗立在這兒幾十年了,也不差這一會兒。難不成,它還真能自己跑了?
想到這兒,隊伍吃過午飯,便急匆匆的趕回了和田市城郊的旅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