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陽西掛,交了卷的貢生紛紛叁叁兩兩的離開了文華殿。
這是一種很有趣的現象,張哲原本以為應是全體貢生同出同進的。
張哲交卷不算早,因為他權衡的太久。揉揉臉頰回去複習《留侯論》前後也就是一瞬間的事。交卷時,貢生起立對著幾位主考行禮,自然就會有禮官過來用紙片糊住卷上的姓名然後收走。
交完卷後,貢生便可離開文華殿, 自己回家。
結義叁兄弟是一起離開的,其中江上央的文章耗時最久,交卷最快的卻是霍榜尾。
叁人結伴離去,卻不知太子的目光隱晦的落在了張哲的身上。
原來張信之與此人是一路的!
這方世界殿試的閱卷環節與張哲原時空曆史上頗為相似,監考的太子和叁位輔臣先閱卷一遍,從貢生們的試卷中挑出二十份最好的讓皇帝禦覽,叁甲第六名之後的名次便由他們幾個商量決定。
被挑出來的二十份試卷, 皇帝會從中挑出一甲前叁名或者還有二甲第一名, 二十人中其餘人的名次也由太子、叁位輔臣再來議定。一甲叁人、二甲十二人,剩下的五卷便是叁甲前五名。
由於皇帝還在等著看卷,所以太子與孫格正等人不敢怠慢,隨意用了些飯食就開始加緊閱卷。而此刻太子剛好拿到了一篇文章,文字極其俊秀,文章如滔然江水一瀉千裏,太子才看了幾百字就認定這是張信之的卷子。
可當太子看完此卷後卻有些不敢肯定了,因為他早就知道這個張信之從舉試開始,在其各類文章中透露的政治傾向是推崇大一統和對外行王道的,用現代的話說,丫是個不折不扣的鷹派。
可這片文章有兩句極為發省之句:忍小忿而就大謀,養其全鋒而待其敝。
這分明是建議朝廷如今見好就收。在太子剛剛看過的幾篇文章中, 幾乎都是一片金戈鐵馬之音,如果這真是那個張信之的文章.....,便說明這個人有很強的政治敏感性, 太子臉上不由得露出了愛才之色。
太子提筆在這份試卷上寫了一個“上”,馬上又準備寫第二個“上”時,江上央的身影卻突兀的出現在了他的心頭,這第二個“上”字卻是無論如何都寫不下去了。
“張信之與此子相交甚重啊~!”
能進入殿試的人水平自然不差, 文章最後被定為“上上”的竟有二十一份!
孫格正與李大年都在用一種詫異的目光看著太子與顧鑿。
二十一篇“上上”,竟沒有那張信之的文章在內!
陛下說過要看那張信之的文章,故而叁位輔臣不會故意黜落此人的卷子。就算張信之的卷子出了什麽問題,以叁人的默契,也不會故意壓著,會直接予以說明。
很顯然,問題出在太子這裏。張信之的文章應該是剛好為太子經手,並被其黜落出了前二十。
按說這是太子第一次參與殿試,正是太子廣施恩德的機會,可在太子手中卻隻評出了叁篇“上上”。
叁位輔臣看過這叁篇文章,盡是讚賞張良之“退”的。作為大鄭最精明的叁個老人精,看到太子的選擇,與太子往日展現給陛下看的積極進取態度並不一致,便已經猜到了其中陛下態度的變化。
張信之的文章自然是不可能差,這幾位輔臣也都看到了張信之與那個江上央的親近。很顯然,這是太子下意識的選擇了打壓張信之。
此刻的太子也是萬分的頭疼,他不傻, 並沒有將張信之打出前二十的意圖, 雖然隻給了一個“上”,但是依照往年的常例,他隻評出叁個“上上”,那麽前二十名定然會叁四個空缺,屆時便會從“上”卷中撿漏,張信之的卷子定然會以最後幾名的成績進入前二十。
按照慣例,前叁甲是斷然不會從後十名中選錄的。
四個人看卷,本是每人薦五卷。太子原想著,叁位輔臣中除了首輔定會薦滿五卷外,次輔與季輔應該會各讓一卷與自己,最多隻薦四卷上來。
果然孫格正薦了五卷,李大年薦了四卷,加上自己薦的叁卷,一共是十二卷
可顧鑿卻一口氣評出了九份“上上”!
這就導致了現在已經有二十一份“上上”卷了,根本無須進行補錄。太子頭疼!
<a href="http://m.ddxs.com" id="wzsy">ddxs.com</a>
顧鑿也是沒辦法,監考過程中,除了太子,他們叁人都在考場中轉悠過幾次,早把江上央的字跡給記住了。而江上央的卷子正好落在了他這裏!
滿朝文武中,最懂陛下的臣子或許不是他顧鑿,但是最了解“江彪”尿性的,肯定就是他。
江上央到底還是年輕了些,他的文章隻是上等與上上之間。
顧鑿的屁股決定他的腦袋,他一口氣把與江上央文章相等和略差的四篇也一起薦了上去。
就算太子與首輔質問,那個江上央的文章,他也是要必保的!
他也沒料到,張信之的文章居然落選了!
首輔孫格正並沒有出聲,顧鑿兩眼看天,隻剩下李大年與太子互相眉來眼去。因為李大年是堅定的太子支持者。
果然,最後還是李大年豁出了臉麵,將顧鑿薦的刷下了兩份,又從太子的落卷中悄然找到了張信之的卷子。
“老夫到底是年邁了,這份卷子才看了一半就不慎失落在了太子的落卷中,倒是讓太子為了難。”
他提筆在太子寫的那個“上”字邊上再寫了個“上”字。
張哲叁人離了文華殿,並沒有第一時間回家,而是尋了個酒樓一起喝酒。隻因半路遇到叁七來迎接,才知道家裏來了不速之客。
何靈姑又下了山到了竹池小苑做客!
這個女人張哲沒有與其見過麵,但也知道是對自己有很大意見的,聽說還是個嘴上不留德的,他也挺反感此類女子,為了不讓孟小婉夾在中間為難,他索性就與江上央、霍炳成兩人在外吃了晚飯再說。
因為孟小婉的夫君隨時會歸宿,所以何靈姑在竹池小苑是留不得宿的,天黑之前她必然會離開。
幾箸菜下肚,江上央就擱了筷子,他有些憂心的問:“二哥真個認為,朝廷有了議和的意思?”
“我看這事十有八九,”霍炳成替張哲接過了話頭,“我從武陵動身的時候,郡裏縣中都在清點常平倉存糧。這雨陸陸續續下了半年多,地裏禾苗淹死了無數,一些臨水的樹木都被泡爛了根莖,漫山遍野到處都是蘑菰,每幾日便會聽說有人誤食了毒菰,武陵全郡尚不可全知,但是桃林一縣今年秋收能有往年十之一二便是上天垂憐了。”
“那大哥的文章,也是論之留侯審時度勢的?”
霍炳成搖搖頭,笑了一笑:“我隻以留侯屢次複韓國的故事,論之誌不墜行不熄則事必可成。大約不算偏題!”
“叁弟之論主旨為何?”見江上央有些忐忑,張哲便問他。
“小弟之論,是論及留侯尊儒尚統之事。時太子劉盈暗弱,留侯雖隱而不改國統,薦以大儒商山四皓輔佐劉盈,使劉盈之位得保。小弟卻是論以其尊長幼襄國本而讚之,可是.....可是不妥?”
張哲聽到了江上央的論點,一時有些皺眉。江上央到底還是年輕了,對於政治缺乏一定的敏感性,尊長幼而襄國本的觀點雖然能討好太子,可就算太子看到此論也不敢公然褒揚,因為文章最後好不好卻是由皇帝來定的,太子需要避嫌!
再說國本已定,再談這種事就顯得有些過時和諂媚了。
“也許自己之前就不該太過逍遙,花點時間給江小弟談些時事就好了,”張哲藏住了心思,嘴裏隻是安慰他,“叁弟所論不錯,應有好結果!”
他們吃酒的酒樓共有四層,他們吃酒的廂房便在第叁層,這裏的四樓並不對外客開放。
此刻,四樓唯一的房間裏,正有人帶著怒氣抗聲而言。
“這如何使得?!”此人一口南國口音,方才的斯文表象被對方的一句話擊破了個幹淨,“蘇氏逆賊,背主去國,滿門都是先王親旨斬殺,怎能為我吳國太子妃!?先不說這血海之仇,隻是蘇氏名諱被刻於金陵城門為記,是不可辯駁的貳臣,有罪之人豈能嫁得我吳國太子?”
坐在此人對麵的正是東宮掌記室侯朝卿。
隻見侯朝卿隻輕輕笑了笑:“羅使此話卻是不妥!”
“蘇氏一門,本就是吾皇還為周王時收下的唯一世仆,陛下派之去了江南,耕耘二十載,才有了蘇氏當年之盛。蘇氏本就是我大鄭臣子,何來貳臣之說?再有,吳國既要與大鄭解除敵意,卻仍然視吾大鄭功臣為寇仇,不知羅使口中的誠意卻有幾分是真?”
“侯大人,本國議和自然是情真意切,其餘條款都好說,便是賠款和割地之事也不是不可再議,唯獨此事委實難以從命!本國太子年已叁旬有六,王孫也有十九了,可我聽聞那蘇氏不過雙十年紀,這、這也不合適啊!不如請尊上開恩,賜下王室女子,某自當全力轉圜。”
“嗬嗬嗬嗬,”侯朝卿不緊不慢的搖搖頭,“蘇氏乃是吾皇唯一的世仆獨苗,視之若子女,先為令主,後贈鄉主,如今就要晉縣主。聽聞其才學過人,貌美如仙,若是本朝江南士子知曉是本官做的紅媒,怕不是會被江南人千夫所指。如此佳人,便是六國王後某看也是做得的,羅使隻管回報便是,不急,嗬嗬,不急。”
羅周聽到侯朝卿輕描澹寫的話,便知道這隻怕是鄭國的底線之一。可那蘇氏?羅周想想就覺得後背發寒。吳國趙家王室對於當年的蘇氏做下的那些事,知道實情的不算多,而羅周就是其中之一。屠殺蘇氏滿門,可不僅僅是因為蘇氏暗為鄭臣。
對於侯朝卿所說的蘇明煙之美,羅周並不會認為是侯朝卿故意誇大。隻因為蘇明煙生母之美便是當年蘇氏之禍的源頭。
吳國先王雖後宮充盈,卻一直垂涎於那蘇鄧氏。那一年中秋,先王後詔官眷相會,蘇鄧氏入宮之後卻被先王以強淩之。蘇鄧氏剛烈,觸石而死,先王遂先發製人汙蘇氏有罪,王軍突襲蘇氏,正好搜到了蘇氏的秘密。
羅家世代為趙家的親衛,所以這件事羅周曉得的清清楚楚。他敢答應讓蘇明煙成為太子的太子妃?放著如此一個滿身都是仇恨的女子進入仇人的腹心禁地,日後不出事才怪!
“吳王既然有議和的雅量,當也有容納蘇氏的肚量!否則冤冤相報,我們大鄭如何能相信吳國的誠意?”侯朝卿準備伸手去取茶盞,看來是準備端茶送客,“想必以貴國的誠意,必然能化解蘇氏女的心結。否則吾皇何以告慰有功之臣,又何以勸說南征的軍將?”
羅周見侯朝卿準備取茶盞送客,急忙攔住了他的手。
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心中開始反複的衡量蘇氏女去了吳國的後果。
蘇氏女其實做了太子妃也無所謂,隻要她不生下兒子,鄭國的謀劃便去了一半。但是羅周就怕蘇氏女真是個心機深沉的,本國的太子他太了解了。這位太子對於美色幾乎沒有任何抵抗力,更何況是當年美冠吳國的蘇鄧氏之女。
可......羅周想到兩日前國內送來的暗報,心中一片悲涼。
他不是不清楚鄭國其實也想在此時結束戰爭,可吳國比之鄭國最缺乏的就是時間。在吳國國內接連發生的幾件大事,讓吳國上下都沒有了對鄭國繼續僵持的本錢。
吳國在失去都城屏障昭陽郡之後,接連遭遇了重創。
其中之一便是吳國倚以為幹城的陳氏軍門出了狀況。
先是去年陳氏軍將之一陳正先投靠了鄭國,導致昭陽陷落;繼而是柱國之將陳山堯與鄭帝私通,雖然陳山堯將鄭帝投來的書信主動交出,但是那滿紙塗抹的痕跡讓王上暴跳如雷,所以當陳正先投敵的消息傳來之後,吳王立即對陳家先下手為強。
去年那一夜,金陵近衛遭受了重創,陳家滿門覆滅,但重病中的陳山堯卻奇跡般的逃了出去。
今年江南接連大雨,吳國各地水澇洪災不斷,各地世家濟難不力,先後爆發民亂二十餘起,甚至在嶺山之地有幾股民賊已經成了氣候。
然前日傳來的消息更為驚人,陳山堯突然出現在東陵郡聯合七家自立,正式宣告反叛,東海道七郡已經失陷了四個!
吳國現在最迫切的是,想盡快把東路十多萬與鄭軍對峙的吳國精銳調往腹地平叛,中路失陷的昭陽也根本顧不上了,而西路與賀乾舟雲夢南道兵馬對峙的數萬人已經不管不顧的開始南撤。
吳王給羅周傳來了最新密令:不惜一切代價,議和!
密令中的底限是從來沒有的卑微。
東路對峙的潯江一線潯南、朝山兩郡可以直接割讓,兩國重新以朝霞山為界,中路於水北岸的叁縣之地也可以割讓給昭陽郡,西路則吳國撤出東野縣,雙方以東野縣為緩衝區。錢糧都好說,錦綢女子也可盡量逢迎。
隻求鄭國撤回叁路大軍,讓吳國二十多萬精銳可以盡數南下。
其實聘鄭國宗室女為太子妃,不是不可以答應。隻要等吳國緩過氣來,一個太子妃說廢也就廢了,可鄭國偏偏要送蘇氏女來,他就怕還沒等吳國緩過氣來,這個蘇氏女就把吳國東宮弄得雞犬不留了。
吳國太子不成器,列國皆知,可吳王就活下來了這麽一個兒子。這是國家的根本,他不敢拿太子去賭。
侯朝卿看著羅周神色變幻,無所謂的輕輕推開了他的手,將手搭上了茶盞。而他的下一句話,當即就擊破了羅周的心裏防線。
“羅使事忙,不妨再等等。隻聽說貴國國內最近很是熱鬧,可要我鄭國叁路十七萬大軍代為解煩?”
羅周的手猛然壓在了侯朝卿放在茶盞上的手上,聲音裏滿是無邊的苦澀。
“未知蘇氏女何時到京,本官內子想先拜見一二?”
“哈哈哈哈,”侯朝卿終於大笑了起來,“好說,好說,隻看本官安排便是!”
“那蘇氏女如何?”何靈姑正在孟小婉的鏡子前轉來轉去,剛才她又看中了孟小婉的另一套衣裙,“師妹是見過她的,可是比師姐漂亮?”
孟小婉嘴裏含著半隻野山椒,辣得正是酸爽,根本沒有理她。
何靈姑看了看鏡子裏的自己,滿意的點點頭,又自顧自的說著話:“她是以美色聞名江南的,我怕是有些比不過,但若是比才學,換做你夫君來或可與我一戰。”
孟小婉當即噗嗤笑了,用手指刮了刮自己的臉。
羞不羞!?
“我羞什麽?”何靈姑發笑道,“我卻不會與他比,既然沒比過,那便是不如我。你隻看今日殿試之後竟然不回家,可見得就是為了避開我。”
孟小婉笑而不語,何靈姑最後無奈的歎氣:“那幾篇文章我怎麽都不肯相信,竟是一場會試所出!我隻與凡人比,你家的謫仙我還是遠遠的躲開吧!”
“師姐還是說說那蘇明煙吧,提我夫君作甚?”
“喲!”何靈姑忽然眼睛一亮,上下打量了一番孟小婉,“這是有事啊!莫非那蘇氏女在武陵時也對你家夫君有過.....?”
何靈姑以為孟小婉會避而不談,可誰知孟小婉卻大大方方的點點頭。
“哎,我也煩啊。郡中上下女子,無論顏色才學,哪個不傾心於他?我家裏收的幾個妾室,你也是知道的,都是百花中的魁首,風月中的狀元。可都一顆心在他那裏,偏生他生冷如鐵的。”
何靈姑當即掐了師妹的臉。
“叫你顯擺!”
這是一種很有趣的現象,張哲原本以為應是全體貢生同出同進的。
張哲交卷不算早,因為他權衡的太久。揉揉臉頰回去複習《留侯論》前後也就是一瞬間的事。交卷時,貢生起立對著幾位主考行禮,自然就會有禮官過來用紙片糊住卷上的姓名然後收走。
交完卷後,貢生便可離開文華殿, 自己回家。
結義叁兄弟是一起離開的,其中江上央的文章耗時最久,交卷最快的卻是霍榜尾。
叁人結伴離去,卻不知太子的目光隱晦的落在了張哲的身上。
原來張信之與此人是一路的!
這方世界殿試的閱卷環節與張哲原時空曆史上頗為相似,監考的太子和叁位輔臣先閱卷一遍,從貢生們的試卷中挑出二十份最好的讓皇帝禦覽,叁甲第六名之後的名次便由他們幾個商量決定。
被挑出來的二十份試卷, 皇帝會從中挑出一甲前叁名或者還有二甲第一名, 二十人中其餘人的名次也由太子、叁位輔臣再來議定。一甲叁人、二甲十二人,剩下的五卷便是叁甲前五名。
由於皇帝還在等著看卷,所以太子與孫格正等人不敢怠慢,隨意用了些飯食就開始加緊閱卷。而此刻太子剛好拿到了一篇文章,文字極其俊秀,文章如滔然江水一瀉千裏,太子才看了幾百字就認定這是張信之的卷子。
可當太子看完此卷後卻有些不敢肯定了,因為他早就知道這個張信之從舉試開始,在其各類文章中透露的政治傾向是推崇大一統和對外行王道的,用現代的話說,丫是個不折不扣的鷹派。
可這片文章有兩句極為發省之句:忍小忿而就大謀,養其全鋒而待其敝。
這分明是建議朝廷如今見好就收。在太子剛剛看過的幾篇文章中, 幾乎都是一片金戈鐵馬之音,如果這真是那個張信之的文章.....,便說明這個人有很強的政治敏感性, 太子臉上不由得露出了愛才之色。
太子提筆在這份試卷上寫了一個“上”,馬上又準備寫第二個“上”時,江上央的身影卻突兀的出現在了他的心頭,這第二個“上”字卻是無論如何都寫不下去了。
“張信之與此子相交甚重啊~!”
能進入殿試的人水平自然不差, 文章最後被定為“上上”的竟有二十一份!
孫格正與李大年都在用一種詫異的目光看著太子與顧鑿。
二十一篇“上上”,竟沒有那張信之的文章在內!
陛下說過要看那張信之的文章,故而叁位輔臣不會故意黜落此人的卷子。就算張信之的卷子出了什麽問題,以叁人的默契,也不會故意壓著,會直接予以說明。
很顯然,問題出在太子這裏。張信之的文章應該是剛好為太子經手,並被其黜落出了前二十。
按說這是太子第一次參與殿試,正是太子廣施恩德的機會,可在太子手中卻隻評出了叁篇“上上”。
叁位輔臣看過這叁篇文章,盡是讚賞張良之“退”的。作為大鄭最精明的叁個老人精,看到太子的選擇,與太子往日展現給陛下看的積極進取態度並不一致,便已經猜到了其中陛下態度的變化。
張信之的文章自然是不可能差,這幾位輔臣也都看到了張信之與那個江上央的親近。很顯然,這是太子下意識的選擇了打壓張信之。
此刻的太子也是萬分的頭疼,他不傻, 並沒有將張信之打出前二十的意圖, 雖然隻給了一個“上”,但是依照往年的常例,他隻評出叁個“上上”,那麽前二十名定然會叁四個空缺,屆時便會從“上”卷中撿漏,張信之的卷子定然會以最後幾名的成績進入前二十。
按照慣例,前叁甲是斷然不會從後十名中選錄的。
四個人看卷,本是每人薦五卷。太子原想著,叁位輔臣中除了首輔定會薦滿五卷外,次輔與季輔應該會各讓一卷與自己,最多隻薦四卷上來。
果然孫格正薦了五卷,李大年薦了四卷,加上自己薦的叁卷,一共是十二卷
可顧鑿卻一口氣評出了九份“上上”!
這就導致了現在已經有二十一份“上上”卷了,根本無須進行補錄。太子頭疼!
<a href="http://m.ddxs.com" id="wzsy">ddxs.com</a>
顧鑿也是沒辦法,監考過程中,除了太子,他們叁人都在考場中轉悠過幾次,早把江上央的字跡給記住了。而江上央的卷子正好落在了他這裏!
滿朝文武中,最懂陛下的臣子或許不是他顧鑿,但是最了解“江彪”尿性的,肯定就是他。
江上央到底還是年輕了些,他的文章隻是上等與上上之間。
顧鑿的屁股決定他的腦袋,他一口氣把與江上央文章相等和略差的四篇也一起薦了上去。
就算太子與首輔質問,那個江上央的文章,他也是要必保的!
他也沒料到,張信之的文章居然落選了!
首輔孫格正並沒有出聲,顧鑿兩眼看天,隻剩下李大年與太子互相眉來眼去。因為李大年是堅定的太子支持者。
果然,最後還是李大年豁出了臉麵,將顧鑿薦的刷下了兩份,又從太子的落卷中悄然找到了張信之的卷子。
“老夫到底是年邁了,這份卷子才看了一半就不慎失落在了太子的落卷中,倒是讓太子為了難。”
他提筆在太子寫的那個“上”字邊上再寫了個“上”字。
張哲叁人離了文華殿,並沒有第一時間回家,而是尋了個酒樓一起喝酒。隻因半路遇到叁七來迎接,才知道家裏來了不速之客。
何靈姑又下了山到了竹池小苑做客!
這個女人張哲沒有與其見過麵,但也知道是對自己有很大意見的,聽說還是個嘴上不留德的,他也挺反感此類女子,為了不讓孟小婉夾在中間為難,他索性就與江上央、霍炳成兩人在外吃了晚飯再說。
因為孟小婉的夫君隨時會歸宿,所以何靈姑在竹池小苑是留不得宿的,天黑之前她必然會離開。
幾箸菜下肚,江上央就擱了筷子,他有些憂心的問:“二哥真個認為,朝廷有了議和的意思?”
“我看這事十有八九,”霍炳成替張哲接過了話頭,“我從武陵動身的時候,郡裏縣中都在清點常平倉存糧。這雨陸陸續續下了半年多,地裏禾苗淹死了無數,一些臨水的樹木都被泡爛了根莖,漫山遍野到處都是蘑菰,每幾日便會聽說有人誤食了毒菰,武陵全郡尚不可全知,但是桃林一縣今年秋收能有往年十之一二便是上天垂憐了。”
“那大哥的文章,也是論之留侯審時度勢的?”
霍炳成搖搖頭,笑了一笑:“我隻以留侯屢次複韓國的故事,論之誌不墜行不熄則事必可成。大約不算偏題!”
“叁弟之論主旨為何?”見江上央有些忐忑,張哲便問他。
“小弟之論,是論及留侯尊儒尚統之事。時太子劉盈暗弱,留侯雖隱而不改國統,薦以大儒商山四皓輔佐劉盈,使劉盈之位得保。小弟卻是論以其尊長幼襄國本而讚之,可是.....可是不妥?”
張哲聽到了江上央的論點,一時有些皺眉。江上央到底還是年輕了,對於政治缺乏一定的敏感性,尊長幼而襄國本的觀點雖然能討好太子,可就算太子看到此論也不敢公然褒揚,因為文章最後好不好卻是由皇帝來定的,太子需要避嫌!
再說國本已定,再談這種事就顯得有些過時和諂媚了。
“也許自己之前就不該太過逍遙,花點時間給江小弟談些時事就好了,”張哲藏住了心思,嘴裏隻是安慰他,“叁弟所論不錯,應有好結果!”
他們吃酒的酒樓共有四層,他們吃酒的廂房便在第叁層,這裏的四樓並不對外客開放。
此刻,四樓唯一的房間裏,正有人帶著怒氣抗聲而言。
“這如何使得?!”此人一口南國口音,方才的斯文表象被對方的一句話擊破了個幹淨,“蘇氏逆賊,背主去國,滿門都是先王親旨斬殺,怎能為我吳國太子妃!?先不說這血海之仇,隻是蘇氏名諱被刻於金陵城門為記,是不可辯駁的貳臣,有罪之人豈能嫁得我吳國太子?”
坐在此人對麵的正是東宮掌記室侯朝卿。
隻見侯朝卿隻輕輕笑了笑:“羅使此話卻是不妥!”
“蘇氏一門,本就是吾皇還為周王時收下的唯一世仆,陛下派之去了江南,耕耘二十載,才有了蘇氏當年之盛。蘇氏本就是我大鄭臣子,何來貳臣之說?再有,吳國既要與大鄭解除敵意,卻仍然視吾大鄭功臣為寇仇,不知羅使口中的誠意卻有幾分是真?”
“侯大人,本國議和自然是情真意切,其餘條款都好說,便是賠款和割地之事也不是不可再議,唯獨此事委實難以從命!本國太子年已叁旬有六,王孫也有十九了,可我聽聞那蘇氏不過雙十年紀,這、這也不合適啊!不如請尊上開恩,賜下王室女子,某自當全力轉圜。”
“嗬嗬嗬嗬,”侯朝卿不緊不慢的搖搖頭,“蘇氏乃是吾皇唯一的世仆獨苗,視之若子女,先為令主,後贈鄉主,如今就要晉縣主。聽聞其才學過人,貌美如仙,若是本朝江南士子知曉是本官做的紅媒,怕不是會被江南人千夫所指。如此佳人,便是六國王後某看也是做得的,羅使隻管回報便是,不急,嗬嗬,不急。”
羅周聽到侯朝卿輕描澹寫的話,便知道這隻怕是鄭國的底線之一。可那蘇氏?羅周想想就覺得後背發寒。吳國趙家王室對於當年的蘇氏做下的那些事,知道實情的不算多,而羅周就是其中之一。屠殺蘇氏滿門,可不僅僅是因為蘇氏暗為鄭臣。
對於侯朝卿所說的蘇明煙之美,羅周並不會認為是侯朝卿故意誇大。隻因為蘇明煙生母之美便是當年蘇氏之禍的源頭。
吳國先王雖後宮充盈,卻一直垂涎於那蘇鄧氏。那一年中秋,先王後詔官眷相會,蘇鄧氏入宮之後卻被先王以強淩之。蘇鄧氏剛烈,觸石而死,先王遂先發製人汙蘇氏有罪,王軍突襲蘇氏,正好搜到了蘇氏的秘密。
羅家世代為趙家的親衛,所以這件事羅周曉得的清清楚楚。他敢答應讓蘇明煙成為太子的太子妃?放著如此一個滿身都是仇恨的女子進入仇人的腹心禁地,日後不出事才怪!
“吳王既然有議和的雅量,當也有容納蘇氏的肚量!否則冤冤相報,我們大鄭如何能相信吳國的誠意?”侯朝卿準備伸手去取茶盞,看來是準備端茶送客,“想必以貴國的誠意,必然能化解蘇氏女的心結。否則吾皇何以告慰有功之臣,又何以勸說南征的軍將?”
羅周見侯朝卿準備取茶盞送客,急忙攔住了他的手。
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心中開始反複的衡量蘇氏女去了吳國的後果。
蘇氏女其實做了太子妃也無所謂,隻要她不生下兒子,鄭國的謀劃便去了一半。但是羅周就怕蘇氏女真是個心機深沉的,本國的太子他太了解了。這位太子對於美色幾乎沒有任何抵抗力,更何況是當年美冠吳國的蘇鄧氏之女。
可......羅周想到兩日前國內送來的暗報,心中一片悲涼。
他不是不清楚鄭國其實也想在此時結束戰爭,可吳國比之鄭國最缺乏的就是時間。在吳國國內接連發生的幾件大事,讓吳國上下都沒有了對鄭國繼續僵持的本錢。
吳國在失去都城屏障昭陽郡之後,接連遭遇了重創。
其中之一便是吳國倚以為幹城的陳氏軍門出了狀況。
先是去年陳氏軍將之一陳正先投靠了鄭國,導致昭陽陷落;繼而是柱國之將陳山堯與鄭帝私通,雖然陳山堯將鄭帝投來的書信主動交出,但是那滿紙塗抹的痕跡讓王上暴跳如雷,所以當陳正先投敵的消息傳來之後,吳王立即對陳家先下手為強。
去年那一夜,金陵近衛遭受了重創,陳家滿門覆滅,但重病中的陳山堯卻奇跡般的逃了出去。
今年江南接連大雨,吳國各地水澇洪災不斷,各地世家濟難不力,先後爆發民亂二十餘起,甚至在嶺山之地有幾股民賊已經成了氣候。
然前日傳來的消息更為驚人,陳山堯突然出現在東陵郡聯合七家自立,正式宣告反叛,東海道七郡已經失陷了四個!
吳國現在最迫切的是,想盡快把東路十多萬與鄭軍對峙的吳國精銳調往腹地平叛,中路失陷的昭陽也根本顧不上了,而西路與賀乾舟雲夢南道兵馬對峙的數萬人已經不管不顧的開始南撤。
吳王給羅周傳來了最新密令:不惜一切代價,議和!
密令中的底限是從來沒有的卑微。
東路對峙的潯江一線潯南、朝山兩郡可以直接割讓,兩國重新以朝霞山為界,中路於水北岸的叁縣之地也可以割讓給昭陽郡,西路則吳國撤出東野縣,雙方以東野縣為緩衝區。錢糧都好說,錦綢女子也可盡量逢迎。
隻求鄭國撤回叁路大軍,讓吳國二十多萬精銳可以盡數南下。
其實聘鄭國宗室女為太子妃,不是不可以答應。隻要等吳國緩過氣來,一個太子妃說廢也就廢了,可鄭國偏偏要送蘇氏女來,他就怕還沒等吳國緩過氣來,這個蘇氏女就把吳國東宮弄得雞犬不留了。
吳國太子不成器,列國皆知,可吳王就活下來了這麽一個兒子。這是國家的根本,他不敢拿太子去賭。
侯朝卿看著羅周神色變幻,無所謂的輕輕推開了他的手,將手搭上了茶盞。而他的下一句話,當即就擊破了羅周的心裏防線。
“羅使事忙,不妨再等等。隻聽說貴國國內最近很是熱鬧,可要我鄭國叁路十七萬大軍代為解煩?”
羅周的手猛然壓在了侯朝卿放在茶盞上的手上,聲音裏滿是無邊的苦澀。
“未知蘇氏女何時到京,本官內子想先拜見一二?”
“哈哈哈哈,”侯朝卿終於大笑了起來,“好說,好說,隻看本官安排便是!”
“那蘇氏女如何?”何靈姑正在孟小婉的鏡子前轉來轉去,剛才她又看中了孟小婉的另一套衣裙,“師妹是見過她的,可是比師姐漂亮?”
孟小婉嘴裏含著半隻野山椒,辣得正是酸爽,根本沒有理她。
何靈姑看了看鏡子裏的自己,滿意的點點頭,又自顧自的說著話:“她是以美色聞名江南的,我怕是有些比不過,但若是比才學,換做你夫君來或可與我一戰。”
孟小婉當即噗嗤笑了,用手指刮了刮自己的臉。
羞不羞!?
“我羞什麽?”何靈姑發笑道,“我卻不會與他比,既然沒比過,那便是不如我。你隻看今日殿試之後竟然不回家,可見得就是為了避開我。”
孟小婉笑而不語,何靈姑最後無奈的歎氣:“那幾篇文章我怎麽都不肯相信,竟是一場會試所出!我隻與凡人比,你家的謫仙我還是遠遠的躲開吧!”
“師姐還是說說那蘇明煙吧,提我夫君作甚?”
“喲!”何靈姑忽然眼睛一亮,上下打量了一番孟小婉,“這是有事啊!莫非那蘇氏女在武陵時也對你家夫君有過.....?”
何靈姑以為孟小婉會避而不談,可誰知孟小婉卻大大方方的點點頭。
“哎,我也煩啊。郡中上下女子,無論顏色才學,哪個不傾心於他?我家裏收的幾個妾室,你也是知道的,都是百花中的魁首,風月中的狀元。可都一顆心在他那裏,偏生他生冷如鐵的。”
何靈姑當即掐了師妹的臉。
“叫你顯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