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中年文士品咂了幾下口中的杏花村汾酒,長歎一聲道:“汾酒雖好,但是‘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啊,某更加想念範公了!本以為‘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呢,沒想到是‘舉杯澆愁愁更愁’啊!”說著他又舉起手中的酒杯向天空遙敬一下,一臉鄭重的道了聲:“範公,一路走好!”
鍾浩見這中年文士此時一改那副雲淡風輕的憊賴模樣,而是一臉鄭重,不禁也是隨著肅然,當下也舉起酒杯,也隨著那中年文士一起遙敬範公。範公經略西北時,對楊家也頗多重視,雖然楊懷玉從未見過範公,但楊懷玉對範公也是頗為敬重,也忙舉杯隨敬。
那中年文士遙敬完酒,一口飲盡,臉上的鄭重隨即消失,又換上了那一副雲淡風輕的欠揍表情,看著鍾浩隨口問道:“看少兄你對範公也是敬重異常,可是見過範公?!”
“在下有幸,在青州時,得以聆聽範公一月教誨!”
“那少兄你確實是有幸之人,能得蒙範公教誨,實在幸甚!”
“在下也是做如此想!”
“剛才你聽了歌女唱得範公之詞曲,有何感想?”
“範公這首《漁家傲》給人以豪邁、悲涼、壯闊、深沉的感覺,還有一些傷感,而就在這悲涼、傷感中,卻有悲壯的英雄氣在回蕩著,實在是開豪邁詞風之先河。至於這首《蘇幕遮》,則是以沉鬱雄健之筆力抒寫低回宛轉的愁思,聲情並茂,意境宏深,雖是寫鄉愁之詞但卻與一般婉約派的詞風完全不同。當真是詞如範公其人,大氣、磊落而又不失情懷!隻是……”
那中年文士本來聽鍾浩說得很是精辟,不住的點頭,忽然聽到鍾浩來個“隻是”的轉折,不禁眼睛一瞪道:“怎麽,你對範公的詞還有不同見解?!”
鍾浩看那中年文士的樣子,不禁有些好笑,看來真是範公的忠實擁躉啊,一點都容不得別人對範公有不同意見。
當下鍾浩忙道:“對範公的詞倒是沒有意見,在下隻是覺得範公這《漁家傲》這等悲涼滄桑而又慷慨豪邁之詞,讓一個手持木琵琶的瘦削歌女來唱,似乎隻能唱出其中的悲涼,難以唱出其中的慷慨豪邁之意境。這個歌女唱《蘇幕遮》還可以唱出其中味道,可是唱這悲壯慷慨的《漁家傲》,似乎差了些味道。這《漁家傲》似乎更適合讓一個關西大漢,手持銅琵琶、鐵綽板,縱聲放歌,這樣才更能唱出其中的慷慨豪邁。”
那種中年文士聽了鍾浩的話,不禁一怔,隨即低頭默默品咂,片刻之後,抬頭對鍾浩道:“你小子說得確實不錯,哈哈,看來你確實也是一個真正懂範公之人!”
剛才這中年文士一直稱呼鍾浩“少兄”,現在卻直呼鍾浩為“你小子”,雖然稱呼變得不客氣了,但鍾浩卻感到那中年文士明顯對他親近了不少。
鍾浩自矜道:“小子也談不上懂範公,隻是無比仰慕而已!”既然那個中年文士想和拉近關係,鍾浩比他小很多,也就順勢自稱“小子”套套近乎,順順探探這中年文士的道行。
當然,若是這廝真有道行那就罷了,若是沒有道行,純屬在裝~比,鍾浩不介意讓自己的楊家將小弟修理他一番。一個堂堂大宋八品文官,豈是你一個毫無道行的布衣百姓能隨口叫“小子”的?
鍾浩和楊懷玉又和了那中年文士喝了幾杯,又是一番互相打著機鋒套底。
不過那中年文士說話滴水不漏,鍾浩和楊懷玉沒問出他的身份,倒是被他套出楊懷玉是楊家的的身份。剛才那中年文士和鍾浩說話時,對肌肉賁起、一看就是武人的楊懷玉根本不予打理,此時知道楊懷玉是楊家將後,倒是對他稍稍客氣了一些。看來大宋的文人對楊家將這大宋唯一還能打仗的將門,還是有些敬重的。
這樣聊了一陣,鍾浩有些鬱悶了,自己打機鋒套人底的本事還是不行啊,還是直接問吧。若是不說,直接揍他,揍到他說。鍾浩對這家夥的耐性有些耗盡了,不禁心浮氣躁的暗想。
“前輩既然不是青州人,三年前去青州所為何事啊?”
“也是探望老友!”這中年文士一雙深邃的眼睛似乎能看透人心,對人的心思把握很準,是以每次看到鍾浩心浮氣躁,似乎想要揍他時,他便很痛快的回答鍾浩的問題,一收以後總有一放,一張以後總有一弛,使得鍾浩剛積攢起來的憤怒值又消退了,總是下不了決心和他翻臉。“
“那為何會在南陽河畔擺攤算卦、畫像?”
“囊中羞澀,多年未見,總不能空手上老友門吧,擺攤隻為賺些錢資買些禮物,好去探望老友!”
“那那次在南陽河畔,你真的是偶遇我的?”
“確實是偶遇!”
“不對啊,那你怎麽會知道我的名字,還知道那“玉液清”酒是我造的?那晚我沒有說自己名字吧!你肯定是調查過我,你到底是何居心?”說到最後,鍾浩又有些翻臉的征兆。雖然這中年文士很配合的回答,但是鍾浩一想到他調查過自己,便不由的有些著惱。
那個中年文士絲毫不為所動,依舊一副雲淡風輕的模樣,微微一笑道:“你小子雖未說名字,但是那位小姑娘卻喊過你名字!而你的名字在青州很有名,某也就順便找老友問了一下。我那老友在青州地位頗高,還是頗為知道一些事情的。”
鍾浩一想,難道真是這樣,是婉兒說過自己的名字?!這倒記不清了。不過婉兒一直是叫自己浩哥哥的,不會叫自己全名啊。不過或許他那老友或許真得有些能量,能從婉兒對自己的稱呼和自己相貌年齡上,打聽到自己的名字,也未可知。不管怎麽樣,中年文士的這個解釋倒是勉強合理,鍾浩倒不好發飆了。
當下鍾浩笑道:“啊,原來是這樣啊,那可能是我忘了!”
那中年文士對鍾浩的話不置可否,自顧自的夾了一塊桌上的魚肉細細品嚐。(未完待續。)
鍾浩見這中年文士此時一改那副雲淡風輕的憊賴模樣,而是一臉鄭重,不禁也是隨著肅然,當下也舉起酒杯,也隨著那中年文士一起遙敬範公。範公經略西北時,對楊家也頗多重視,雖然楊懷玉從未見過範公,但楊懷玉對範公也是頗為敬重,也忙舉杯隨敬。
那中年文士遙敬完酒,一口飲盡,臉上的鄭重隨即消失,又換上了那一副雲淡風輕的欠揍表情,看著鍾浩隨口問道:“看少兄你對範公也是敬重異常,可是見過範公?!”
“在下有幸,在青州時,得以聆聽範公一月教誨!”
“那少兄你確實是有幸之人,能得蒙範公教誨,實在幸甚!”
“在下也是做如此想!”
“剛才你聽了歌女唱得範公之詞曲,有何感想?”
“範公這首《漁家傲》給人以豪邁、悲涼、壯闊、深沉的感覺,還有一些傷感,而就在這悲涼、傷感中,卻有悲壯的英雄氣在回蕩著,實在是開豪邁詞風之先河。至於這首《蘇幕遮》,則是以沉鬱雄健之筆力抒寫低回宛轉的愁思,聲情並茂,意境宏深,雖是寫鄉愁之詞但卻與一般婉約派的詞風完全不同。當真是詞如範公其人,大氣、磊落而又不失情懷!隻是……”
那中年文士本來聽鍾浩說得很是精辟,不住的點頭,忽然聽到鍾浩來個“隻是”的轉折,不禁眼睛一瞪道:“怎麽,你對範公的詞還有不同見解?!”
鍾浩看那中年文士的樣子,不禁有些好笑,看來真是範公的忠實擁躉啊,一點都容不得別人對範公有不同意見。
當下鍾浩忙道:“對範公的詞倒是沒有意見,在下隻是覺得範公這《漁家傲》這等悲涼滄桑而又慷慨豪邁之詞,讓一個手持木琵琶的瘦削歌女來唱,似乎隻能唱出其中的悲涼,難以唱出其中的慷慨豪邁之意境。這個歌女唱《蘇幕遮》還可以唱出其中味道,可是唱這悲壯慷慨的《漁家傲》,似乎差了些味道。這《漁家傲》似乎更適合讓一個關西大漢,手持銅琵琶、鐵綽板,縱聲放歌,這樣才更能唱出其中的慷慨豪邁。”
那種中年文士聽了鍾浩的話,不禁一怔,隨即低頭默默品咂,片刻之後,抬頭對鍾浩道:“你小子說得確實不錯,哈哈,看來你確實也是一個真正懂範公之人!”
剛才這中年文士一直稱呼鍾浩“少兄”,現在卻直呼鍾浩為“你小子”,雖然稱呼變得不客氣了,但鍾浩卻感到那中年文士明顯對他親近了不少。
鍾浩自矜道:“小子也談不上懂範公,隻是無比仰慕而已!”既然那個中年文士想和拉近關係,鍾浩比他小很多,也就順勢自稱“小子”套套近乎,順順探探這中年文士的道行。
當然,若是這廝真有道行那就罷了,若是沒有道行,純屬在裝~比,鍾浩不介意讓自己的楊家將小弟修理他一番。一個堂堂大宋八品文官,豈是你一個毫無道行的布衣百姓能隨口叫“小子”的?
鍾浩和楊懷玉又和了那中年文士喝了幾杯,又是一番互相打著機鋒套底。
不過那中年文士說話滴水不漏,鍾浩和楊懷玉沒問出他的身份,倒是被他套出楊懷玉是楊家的的身份。剛才那中年文士和鍾浩說話時,對肌肉賁起、一看就是武人的楊懷玉根本不予打理,此時知道楊懷玉是楊家將後,倒是對他稍稍客氣了一些。看來大宋的文人對楊家將這大宋唯一還能打仗的將門,還是有些敬重的。
這樣聊了一陣,鍾浩有些鬱悶了,自己打機鋒套人底的本事還是不行啊,還是直接問吧。若是不說,直接揍他,揍到他說。鍾浩對這家夥的耐性有些耗盡了,不禁心浮氣躁的暗想。
“前輩既然不是青州人,三年前去青州所為何事啊?”
“也是探望老友!”這中年文士一雙深邃的眼睛似乎能看透人心,對人的心思把握很準,是以每次看到鍾浩心浮氣躁,似乎想要揍他時,他便很痛快的回答鍾浩的問題,一收以後總有一放,一張以後總有一弛,使得鍾浩剛積攢起來的憤怒值又消退了,總是下不了決心和他翻臉。“
“那為何會在南陽河畔擺攤算卦、畫像?”
“囊中羞澀,多年未見,總不能空手上老友門吧,擺攤隻為賺些錢資買些禮物,好去探望老友!”
“那那次在南陽河畔,你真的是偶遇我的?”
“確實是偶遇!”
“不對啊,那你怎麽會知道我的名字,還知道那“玉液清”酒是我造的?那晚我沒有說自己名字吧!你肯定是調查過我,你到底是何居心?”說到最後,鍾浩又有些翻臉的征兆。雖然這中年文士很配合的回答,但是鍾浩一想到他調查過自己,便不由的有些著惱。
那個中年文士絲毫不為所動,依舊一副雲淡風輕的模樣,微微一笑道:“你小子雖未說名字,但是那位小姑娘卻喊過你名字!而你的名字在青州很有名,某也就順便找老友問了一下。我那老友在青州地位頗高,還是頗為知道一些事情的。”
鍾浩一想,難道真是這樣,是婉兒說過自己的名字?!這倒記不清了。不過婉兒一直是叫自己浩哥哥的,不會叫自己全名啊。不過或許他那老友或許真得有些能量,能從婉兒對自己的稱呼和自己相貌年齡上,打聽到自己的名字,也未可知。不管怎麽樣,中年文士的這個解釋倒是勉強合理,鍾浩倒不好發飆了。
當下鍾浩笑道:“啊,原來是這樣啊,那可能是我忘了!”
那中年文士對鍾浩的話不置可否,自顧自的夾了一塊桌上的魚肉細細品嚐。(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