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劇本終結前夕
出場就滿級的人生該怎麽辦 作者:伴讀小牧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其實有些事情並沒有想的那麽艱難,張哥不是那種窮人乍富的暴發戶,小皇帝還小,幾個女人也撐不起場麵,基本上他就是這個巨大帝國的掌舵人,但他沒有飄,仍舊是跟以前一樣埋頭幹活。
這期間不止有一個人去挑撥,但不管是挑撥趙蓉還是耶律特裏,通常下場就隻有一個,那就是死。女人狠起來比男人那可是要厲害許多,而且她們兩個有張哥作為後盾也根本不怕什麽家族勢力,天底下所有的世家在絕對的壓迫力前都跟玩一樣。
有些時候,隻要不需要考慮人情世故,做人做事自然也就純粹了起來,而那些官員在失去了依靠之後也老實了許多,特別是新的政策下來之後,一個考核製度就讓這幫人腦袋發脹,反正三年一考核,考核不過的直接滾下來,用一種近乎殘酷的輪換製度在維持著這個前所未有的龐大帝國的運行。
它不完美,但夠用。這就足夠了,因為這樣就能給張哥那邊爭取更多的時間,而隻要時間足夠,他就不信不能搓出一個未來。
就這樣一直到小皇帝親政,張哥也已經四十多歲了,被他壓製的群臣以為小皇帝終於親政了,他們就又有機會了。
但是萬萬沒想到啊……小皇帝是張哥親自教出來的,不管是性格、思維模式、手段和思考方向跟張哥如出一轍,超級加倍了屬於是。
這下可好了,本來就被攝政王壓製了十年的群臣,現在就又被親政的小皇帝繼續壓製,小皇帝繼承了耶律家和趙家所有的優良基因又繼承了張哥的技術和知識衣缽,放在這個時代來說簡直就是一個六邊形戰士,而且他跟張哥的沉默穩重不同,年輕人的血是滾燙的,他幹什麽都大刀闊斧的幹,親政的第一年就收割了隴西七個世家並瓦解了江南商人士族。
等到了第二年,他與王安石一起主持了新政,近乎將所有的民生產業收歸了國有,並且立起了一麵新碑,內容簡直拉爆了眼球,碑文上刻的是新的晉升製度跟審核製度,門閥學閥商閥近乎一夜之間土崩瓦解,雖然仍然有不少地方在苦苦抗爭,誤導民眾引發叛亂,但這些土雞瓦狗的叛亂在新軍恐怖的戰鬥力下根本就成不了氣候,並且這會兒的帝國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頂峰。
小皇帝親政的第三年,蘇軾返京,交上了這十幾年時間裏他們在外頭的所有著作並且還帶來了另外一片大陸的消息,說他們正在發起東征,要讓陛下提前做好準備。
風塵仆仆的蘇軾老了許多,但眼裏的光卻比以前更加明亮璀璨了,他沒有更多的詩文問世,取而代之的是足夠改變人類進程的科考著作,沒有了那個副本中的鬱鬱不得誌,取而代之的是滿心對未來的期待和向天再借五百年的渴望。
他再見到張哥的時候,兩人坐在一起喝了一頓,那天晚上蘇軾喝了很多,沒有什麽矯情的倒頭就睡了下去,甚至都沒有去說這些年在外頭的辛勞,隻是不停的在跟張哥描述外頭的天地究竟有多麽的廣闊。
而就在他回來的第四個天,理論上是全世界最大規模的圖書館正式建成,匯聚各類著作超過六十萬本、圖集、圖紙十二萬份,成為文化上最璀璨的一顆明珠。
更讓人欣喜的是整個版圖內,識字率從三十年前的百分之五,提升到了現在的百分之四十二,這還是把草原、西夏、西域跟女真這些識字率比較低的地方算上的原因,而識字率比較高的南方,整體已經達到了百分之七十的識字率,並且大概再有二十年左右,整體識字率會達到百分之八十左右。
這是徹底粉碎門閥世家的基礎,而是一場不世之功績,前無古人。
同年,大理內部發生了政變,親中原派得到了勝利,順利的讓大理佛國成為了中原的附屬國並同時遞交國書希望能夠沐浴在中原正統之光輝下,成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說起來也算是國運加持,這幾年雖然小災年年有,但大災卻一直沒有出現過,而且雨水充沛、四季分明,糧食年年大豐收,平均每十年就有一次嬰兒潮的出現。
伴隨著人口的爆炸性增長,整個產業結構也發生了變化,幾乎在大家都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生產模式已經跟三十年前完全不同。
隨著工業化進度加深,大量的新興城市陸續出現,大量的工業產品順著蘇軾他們開辟的商路一直流到了歐洲,這個時代的歐洲老爺們都以擁有一件東方的產品而引以為傲,甚至唯東方論在那邊大行其道。
小皇帝親政第五年,紀元曆法完成了一次大更新,通用紀年法開始試試,而隨著生產力的高歌猛進,天文、曆法、地理、文藝等方麵全方位大綻放,人類的腳步往前進了一大步。
而那早已經點滿的科技樹就像是時代的樹根一樣,在這一片沃土之下迅速的生根發芽,就像人類首次發明飛機到人類首次探索太空隻用了五十多年一樣,在不可能會出現科技樹差錯的時候這個數字有可能是會被繼續縮小。
張哥他顯然並沒有打算停下,他在每到一個階段之後,就會將科技樹繼續往上點一格,比如說在地質學跟化學到達一定程度之後,石油化工就被他點了出來,而現在他的工作也越來越輕鬆,因為有文化的人越來越多,鑽研相關項目的人越來越多。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世代的更迭也已經超過了人們的想象,毫不誇張的說就最近一百年的發展其實已經超過了往前四千年的總和,而這一百年裏的後三十年則要超過前七十年的總和。
隻是張哥覺得並不是很滿意,因為他全程開著掛都沒有關過,但發展速度卻隻是跟新中國1950-1990的平均發展速度持平,雖然新中國時期人口基數大,但這裏起點低啊……
至於說什麽工業體係有外國幫助,張哥可是開掛的,圖紙都是現成的,隻要按照標準操作就是零失誤,甚至他都把科技樹量化表點到了2055年了,直接繞過了研發和探討階段以及所有的試錯階段,隻要依樣畫葫蘆就行了,但最終也隻是持平,油門踩到底都沒有辦法超越。
在過去的十年裏,第一輛正經燒汽油的汽車誕生,第一個火力發電廠投入使用,第一所大學誕生,第一所綜合醫院出現,諸多種種的第一都陸續的開出了花來。
小皇帝親政的第三年,國家正式進入平穩化階段,幾乎是一夜之間各地的基礎建設就跟一場春雨之後地皮菇一樣,在地圖上星星點點連成了片,版圖擴展的更是誇張,上到北極圈下到南海深處都被納入了版圖之內,並且隻要是測繪人員所到之處,但凡是上頭沒有人居住就都會留下痕跡並且標注這個地方就是自古以來的固有領土。
有人?有人也沒關係。二十年間版圖的擴張的同時,國內民族數量從十二個直接擴展到了六十個,並且在張哥提出的十二主張下,整個融合階段並沒有爆發激烈衝突,在沒有外部勢力的煽動跟策劃下,憑借著本身超強的向心力,融合的過程十分順利。
而龐大的疆土帶來的問題也逐漸凸顯出來了,所以這時向外探索就成為了當前的主流。
這二十多年的裏時間,南船跟北船已經發展出了自己的生產路線,北船主要以生產軍用船舶為主,從最開始的普通鐵甲艦已經發展到了能夠生產各種不同類別的軍艦十二型,最大噸位差不多已經到了八千到一萬噸,雖然現在的技術跟真正的綜合性軍艦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但在這個別的國家還在使用風帆小舢板的世界裏,這跟天頂星科技也沒什麽區別了。
南船則主攻遠洋商用船舶方向,最大噸位在兩萬到兩萬五之間,民用商船因為不用考慮到戰鬥用途,所以可以做得很大,雖然即便他們生產的兩萬噸船舶在這個時代來說比任何軍艦都要好使,但民用的就是民用,說它是,它就是。
而這樣的巨艦已經下水了三艘,並且正在做遠洋訓練,就等著時機成熟時朝著東方的大海一路高歌去探索遠方的未知。
小皇帝親政第七年,第一批遠洋船隊終於出海了,五艘巨艦加上四艘軍艦以及兩艘專業補給艦的配置,隔著老遠都能看到它們偉岸的身影。
今年張哥已經五十有餘,他的額頭上已經有了白發,看著自己的鏡子裏的蒼老模樣,他竟然是笑了出來,趙蓉從後頭給他披上衣服,帶著埋怨的說“年紀一大把了,也不知道照顧自己,還以為自己是小夥子呐,天寒地凍的不穿上衣裳,一場感冒就可能要了你的老命”。
張哥現在正在被很嚴重的關節炎困擾,陰天下雨時甚至都沒有辦法下床,但這並不妨礙他是這個國家最受人尊敬的人。
天底下的有識之士隻要是知道他生平過往的人無不對他感到驚愕跟歎服,前半生幾乎是用一己之力將工業、農業、教育、文化給拉了起來,毫不誇張的說今天的國家就像是他手裏的一麵風箏,沒有他拉著往前跑,再好看的風箏也沒法飛起來。而後半生他就像是一艘巨輪的舵手,不停的在調整巨輪的方向,沒有讓這艘巨輪被洶湧而來的巨浪拍碎在大海上。
而這本來就是他作為聖主的工作,他在這倒是兢兢業業且順利的完成了自己未曾完成過的本職工作。
不過張哥並不害怕變老,因為他沒有體會過成為老人,死亡對他來說也不算是什麽特別不能接受的事情,甚至會有些期待成為老人之後的時光。
小皇帝親政的第十五年,海上貿易達到了頂峰,每天都有大量的船隻行走在跨太平洋航線上,張哥此刻年近六旬,曾經那個十八歲的愣子已經不見了蹤影,取而代之的是這個六十歲的愣子。
他仍是不愛說話,喜歡靜靜的坐在自己的辦公室裏戴著老花鏡工作,曾經自己一手帶出來的小皇帝今年也終於有了孩子,但他卻並沒有立太子而是跟張哥聊了很久很久,就是關於取消君主製的想法他已經盤桓了好些年。
三十多歲的皇帝陛下對張哥的感情也很簡單,既是當老師也是當父親,所以這些跟別人都沒法張嘴的話,他卻能夠毫無壓力的對張哥說出來。
張哥沒有給出任何意見,因為他知道這件事不管自己同意不同意,這個小子都是會去幹的,他一身的反骨不會因為誰不同意而改變主意。
至於張哥能做的,就是把其中的利害關係和優缺點告訴給了這個自己一手帶大的皇帝。
小皇帝親政的第二十年。
今年一開春,蘇軾就走了,他說要親自去一趟海那邊。張哥覺得他也六十多歲了,去一趟可能就回不來了,但蘇仙兒並不在意,他說他這輩子就是漂泊的命,年輕是遭貶四處流放,年老了也沒法停下腳步,他這種人的宿命就是在路上漂泊,什麽時候停了也就代表死了。他知道自己可能回不來,這才過來找仲普道別,否則到時一輩子的好友沒能見自己一麵,那該多傷心。
蘇軾走後,張哥家裏來了一個小姑娘,十四五歲的年紀,漂亮跳脫,才華橫溢。她是蘇軾的關門弟子,那老東西跑路之後,她就被帶到了趙蓉這裏。
她叫李清照。
而這一天,是八嘎被全方位封鎖的第四十年紀念日,這四十年的全麵封鎖,讓琉球地區成為重要的海運中轉站,海上小香港了屬於是,現在八嘎那邊基本上已經快要從平安時代退化到繩文時代了,因為全麵封鎖的可不止是海運,還有港口、貿易、經濟、技術跟捕撈……
捕撈也不是不行,但隻限於海岸線基準六海裏範圍內,就餓也餓不死、彈也彈不起……
所以就在這一年,八嘎突然暴起對琉球發動了進攻,但他們恐怕是小瞧了琉球,人家琉球如今早已經不是任人拿捏的皮球了,作為海運中轉港口賺了幾十年的錢,現在早已經兵強馬壯,再回頭看八嘎的士兵拿著削尖的竹子朝他們發起衝鋒,琉球當地的治安隊默默的掏出了半自動步槍……
之後琉球的民兵對八嘎進行了反擊,十九天打到了八嘎的皇宮,活捉了八嘎王……
張哥得到電報的時候,看了一眼日期,撓了撓頭:“這麽巧?也是這個點?”
“什麽這麽巧?怎麽了?”趙蓉湊上來看了一眼:“七月八日,怎麽了?”
“沒事,就是有些東西還是得信一點玄學的。”
(本章完)
這期間不止有一個人去挑撥,但不管是挑撥趙蓉還是耶律特裏,通常下場就隻有一個,那就是死。女人狠起來比男人那可是要厲害許多,而且她們兩個有張哥作為後盾也根本不怕什麽家族勢力,天底下所有的世家在絕對的壓迫力前都跟玩一樣。
有些時候,隻要不需要考慮人情世故,做人做事自然也就純粹了起來,而那些官員在失去了依靠之後也老實了許多,特別是新的政策下來之後,一個考核製度就讓這幫人腦袋發脹,反正三年一考核,考核不過的直接滾下來,用一種近乎殘酷的輪換製度在維持著這個前所未有的龐大帝國的運行。
它不完美,但夠用。這就足夠了,因為這樣就能給張哥那邊爭取更多的時間,而隻要時間足夠,他就不信不能搓出一個未來。
就這樣一直到小皇帝親政,張哥也已經四十多歲了,被他壓製的群臣以為小皇帝終於親政了,他們就又有機會了。
但是萬萬沒想到啊……小皇帝是張哥親自教出來的,不管是性格、思維模式、手段和思考方向跟張哥如出一轍,超級加倍了屬於是。
這下可好了,本來就被攝政王壓製了十年的群臣,現在就又被親政的小皇帝繼續壓製,小皇帝繼承了耶律家和趙家所有的優良基因又繼承了張哥的技術和知識衣缽,放在這個時代來說簡直就是一個六邊形戰士,而且他跟張哥的沉默穩重不同,年輕人的血是滾燙的,他幹什麽都大刀闊斧的幹,親政的第一年就收割了隴西七個世家並瓦解了江南商人士族。
等到了第二年,他與王安石一起主持了新政,近乎將所有的民生產業收歸了國有,並且立起了一麵新碑,內容簡直拉爆了眼球,碑文上刻的是新的晉升製度跟審核製度,門閥學閥商閥近乎一夜之間土崩瓦解,雖然仍然有不少地方在苦苦抗爭,誤導民眾引發叛亂,但這些土雞瓦狗的叛亂在新軍恐怖的戰鬥力下根本就成不了氣候,並且這會兒的帝國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頂峰。
小皇帝親政的第三年,蘇軾返京,交上了這十幾年時間裏他們在外頭的所有著作並且還帶來了另外一片大陸的消息,說他們正在發起東征,要讓陛下提前做好準備。
風塵仆仆的蘇軾老了許多,但眼裏的光卻比以前更加明亮璀璨了,他沒有更多的詩文問世,取而代之的是足夠改變人類進程的科考著作,沒有了那個副本中的鬱鬱不得誌,取而代之的是滿心對未來的期待和向天再借五百年的渴望。
他再見到張哥的時候,兩人坐在一起喝了一頓,那天晚上蘇軾喝了很多,沒有什麽矯情的倒頭就睡了下去,甚至都沒有去說這些年在外頭的辛勞,隻是不停的在跟張哥描述外頭的天地究竟有多麽的廣闊。
而就在他回來的第四個天,理論上是全世界最大規模的圖書館正式建成,匯聚各類著作超過六十萬本、圖集、圖紙十二萬份,成為文化上最璀璨的一顆明珠。
更讓人欣喜的是整個版圖內,識字率從三十年前的百分之五,提升到了現在的百分之四十二,這還是把草原、西夏、西域跟女真這些識字率比較低的地方算上的原因,而識字率比較高的南方,整體已經達到了百分之七十的識字率,並且大概再有二十年左右,整體識字率會達到百分之八十左右。
這是徹底粉碎門閥世家的基礎,而是一場不世之功績,前無古人。
同年,大理內部發生了政變,親中原派得到了勝利,順利的讓大理佛國成為了中原的附屬國並同時遞交國書希望能夠沐浴在中原正統之光輝下,成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說起來也算是國運加持,這幾年雖然小災年年有,但大災卻一直沒有出現過,而且雨水充沛、四季分明,糧食年年大豐收,平均每十年就有一次嬰兒潮的出現。
伴隨著人口的爆炸性增長,整個產業結構也發生了變化,幾乎在大家都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生產模式已經跟三十年前完全不同。
隨著工業化進度加深,大量的新興城市陸續出現,大量的工業產品順著蘇軾他們開辟的商路一直流到了歐洲,這個時代的歐洲老爺們都以擁有一件東方的產品而引以為傲,甚至唯東方論在那邊大行其道。
小皇帝親政第五年,紀元曆法完成了一次大更新,通用紀年法開始試試,而隨著生產力的高歌猛進,天文、曆法、地理、文藝等方麵全方位大綻放,人類的腳步往前進了一大步。
而那早已經點滿的科技樹就像是時代的樹根一樣,在這一片沃土之下迅速的生根發芽,就像人類首次發明飛機到人類首次探索太空隻用了五十多年一樣,在不可能會出現科技樹差錯的時候這個數字有可能是會被繼續縮小。
張哥他顯然並沒有打算停下,他在每到一個階段之後,就會將科技樹繼續往上點一格,比如說在地質學跟化學到達一定程度之後,石油化工就被他點了出來,而現在他的工作也越來越輕鬆,因為有文化的人越來越多,鑽研相關項目的人越來越多。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世代的更迭也已經超過了人們的想象,毫不誇張的說就最近一百年的發展其實已經超過了往前四千年的總和,而這一百年裏的後三十年則要超過前七十年的總和。
隻是張哥覺得並不是很滿意,因為他全程開著掛都沒有關過,但發展速度卻隻是跟新中國1950-1990的平均發展速度持平,雖然新中國時期人口基數大,但這裏起點低啊……
至於說什麽工業體係有外國幫助,張哥可是開掛的,圖紙都是現成的,隻要按照標準操作就是零失誤,甚至他都把科技樹量化表點到了2055年了,直接繞過了研發和探討階段以及所有的試錯階段,隻要依樣畫葫蘆就行了,但最終也隻是持平,油門踩到底都沒有辦法超越。
在過去的十年裏,第一輛正經燒汽油的汽車誕生,第一個火力發電廠投入使用,第一所大學誕生,第一所綜合醫院出現,諸多種種的第一都陸續的開出了花來。
小皇帝親政的第三年,國家正式進入平穩化階段,幾乎是一夜之間各地的基礎建設就跟一場春雨之後地皮菇一樣,在地圖上星星點點連成了片,版圖擴展的更是誇張,上到北極圈下到南海深處都被納入了版圖之內,並且隻要是測繪人員所到之處,但凡是上頭沒有人居住就都會留下痕跡並且標注這個地方就是自古以來的固有領土。
有人?有人也沒關係。二十年間版圖的擴張的同時,國內民族數量從十二個直接擴展到了六十個,並且在張哥提出的十二主張下,整個融合階段並沒有爆發激烈衝突,在沒有外部勢力的煽動跟策劃下,憑借著本身超強的向心力,融合的過程十分順利。
而龐大的疆土帶來的問題也逐漸凸顯出來了,所以這時向外探索就成為了當前的主流。
這二十多年的裏時間,南船跟北船已經發展出了自己的生產路線,北船主要以生產軍用船舶為主,從最開始的普通鐵甲艦已經發展到了能夠生產各種不同類別的軍艦十二型,最大噸位差不多已經到了八千到一萬噸,雖然現在的技術跟真正的綜合性軍艦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但在這個別的國家還在使用風帆小舢板的世界裏,這跟天頂星科技也沒什麽區別了。
南船則主攻遠洋商用船舶方向,最大噸位在兩萬到兩萬五之間,民用商船因為不用考慮到戰鬥用途,所以可以做得很大,雖然即便他們生產的兩萬噸船舶在這個時代來說比任何軍艦都要好使,但民用的就是民用,說它是,它就是。
而這樣的巨艦已經下水了三艘,並且正在做遠洋訓練,就等著時機成熟時朝著東方的大海一路高歌去探索遠方的未知。
小皇帝親政第七年,第一批遠洋船隊終於出海了,五艘巨艦加上四艘軍艦以及兩艘專業補給艦的配置,隔著老遠都能看到它們偉岸的身影。
今年張哥已經五十有餘,他的額頭上已經有了白發,看著自己的鏡子裏的蒼老模樣,他竟然是笑了出來,趙蓉從後頭給他披上衣服,帶著埋怨的說“年紀一大把了,也不知道照顧自己,還以為自己是小夥子呐,天寒地凍的不穿上衣裳,一場感冒就可能要了你的老命”。
張哥現在正在被很嚴重的關節炎困擾,陰天下雨時甚至都沒有辦法下床,但這並不妨礙他是這個國家最受人尊敬的人。
天底下的有識之士隻要是知道他生平過往的人無不對他感到驚愕跟歎服,前半生幾乎是用一己之力將工業、農業、教育、文化給拉了起來,毫不誇張的說今天的國家就像是他手裏的一麵風箏,沒有他拉著往前跑,再好看的風箏也沒法飛起來。而後半生他就像是一艘巨輪的舵手,不停的在調整巨輪的方向,沒有讓這艘巨輪被洶湧而來的巨浪拍碎在大海上。
而這本來就是他作為聖主的工作,他在這倒是兢兢業業且順利的完成了自己未曾完成過的本職工作。
不過張哥並不害怕變老,因為他沒有體會過成為老人,死亡對他來說也不算是什麽特別不能接受的事情,甚至會有些期待成為老人之後的時光。
小皇帝親政的第十五年,海上貿易達到了頂峰,每天都有大量的船隻行走在跨太平洋航線上,張哥此刻年近六旬,曾經那個十八歲的愣子已經不見了蹤影,取而代之的是這個六十歲的愣子。
他仍是不愛說話,喜歡靜靜的坐在自己的辦公室裏戴著老花鏡工作,曾經自己一手帶出來的小皇帝今年也終於有了孩子,但他卻並沒有立太子而是跟張哥聊了很久很久,就是關於取消君主製的想法他已經盤桓了好些年。
三十多歲的皇帝陛下對張哥的感情也很簡單,既是當老師也是當父親,所以這些跟別人都沒法張嘴的話,他卻能夠毫無壓力的對張哥說出來。
張哥沒有給出任何意見,因為他知道這件事不管自己同意不同意,這個小子都是會去幹的,他一身的反骨不會因為誰不同意而改變主意。
至於張哥能做的,就是把其中的利害關係和優缺點告訴給了這個自己一手帶大的皇帝。
小皇帝親政的第二十年。
今年一開春,蘇軾就走了,他說要親自去一趟海那邊。張哥覺得他也六十多歲了,去一趟可能就回不來了,但蘇仙兒並不在意,他說他這輩子就是漂泊的命,年輕是遭貶四處流放,年老了也沒法停下腳步,他這種人的宿命就是在路上漂泊,什麽時候停了也就代表死了。他知道自己可能回不來,這才過來找仲普道別,否則到時一輩子的好友沒能見自己一麵,那該多傷心。
蘇軾走後,張哥家裏來了一個小姑娘,十四五歲的年紀,漂亮跳脫,才華橫溢。她是蘇軾的關門弟子,那老東西跑路之後,她就被帶到了趙蓉這裏。
她叫李清照。
而這一天,是八嘎被全方位封鎖的第四十年紀念日,這四十年的全麵封鎖,讓琉球地區成為重要的海運中轉站,海上小香港了屬於是,現在八嘎那邊基本上已經快要從平安時代退化到繩文時代了,因為全麵封鎖的可不止是海運,還有港口、貿易、經濟、技術跟捕撈……
捕撈也不是不行,但隻限於海岸線基準六海裏範圍內,就餓也餓不死、彈也彈不起……
所以就在這一年,八嘎突然暴起對琉球發動了進攻,但他們恐怕是小瞧了琉球,人家琉球如今早已經不是任人拿捏的皮球了,作為海運中轉港口賺了幾十年的錢,現在早已經兵強馬壯,再回頭看八嘎的士兵拿著削尖的竹子朝他們發起衝鋒,琉球當地的治安隊默默的掏出了半自動步槍……
之後琉球的民兵對八嘎進行了反擊,十九天打到了八嘎的皇宮,活捉了八嘎王……
張哥得到電報的時候,看了一眼日期,撓了撓頭:“這麽巧?也是這個點?”
“什麽這麽巧?怎麽了?”趙蓉湊上來看了一眼:“七月八日,怎麽了?”
“沒事,就是有些東西還是得信一點玄學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