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火星!!”
這裏依舊是一個礫石、沙漠遍布的世界,沒有穩定的液態水體,氣溫極地,環境惡劣至極。<strong></strong>
原晧宸舉目遠眺,視野裏盡是滿眼鐵鏽紅色,還有那呈現出微弱橙紅色的天空。
“再見,火星!!”
離開地球,登陸火星,完成科學探索,前後曆時近一年。
現在,該是說再見的時候了。
揮手告別漫天的塵風飛揚,即將啟程回航。
“不知道以後是否還會有機會再來這裏。”原晧宸繼續出神地望著眼前這片赤紅的世界,“如果下次再來,該會是火星科研基地落成之時吧......”
“各位火星科學探索團隊的功勳科學家,請再次確認你們的物品是否都已經帶齊。”
弗蘭克那高調的聲音打斷了原晧宸的思緒。
“除了必要的物資,還有采集的科研樣本,其他所有儀器設備,全部妥善留存在火星生活艙裏。“
所有的宇航員馬上就將乘坐泉月號火星登陸飛行器離開火星地麵,返回一直在繞火星軌道上飛行的星艦宇宙飛船。
而火星生活艙,火星車,以及其他所有非必須的科學儀器設備都將被留在火星,以迎接下一批到達的科學探索團隊。
其實,火星生活艙也可以算是人類在火星上建立的第一個”科學基地“,隻不過,這個基地太小,太簡單罷了。
雖然這個基地很小,但是這些物資和設備卻可以成為下一批到達火星的科學團隊的寶貴資產。[]
從本質上說,這也是一個資源累積的過程,即將實施開展的火星科研基地建設計劃也不過如此。
在基地建設的初期,地球文明必須要像螞蟻搬家一樣,一點一滴地將必要的物資和設備運送到火星之上。
當物資和設備累積到一定程度,達到了最低運轉要求之後,才能夠設法在火星上就地取材,利用火星上的資源展開更大規模的建設工程。
“再見,火星生活艙!雖然你又小又簡陋,但卻像是一個溫馨的家,為火星上的所有人類遮擋風塵,提供庇佑。“
就要走了,眾人看著火星生活艙,眼中都滿是不舍。
在薩爾的提議之下,所有人(包括鈴木和陳汐)都聚集在火星生活艙--這個大家生活過一年的家門口合影留念。
即使帶著宇航頭盔,在照片中難以分辨,但大家還是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
還有,不要問由誰來拍照,這個年代的智能拍攝技術已經相當成熟了。
航空航天科學院的霍天羽對火星生活艙做了最後一次檢查,然後熟練地拉開安全閥,關閉了火星生活艙內部的非必須電源供應。
“出發!前往泉月號火星登陸飛行器!”等到霍天羽完成了檢查工作,弗蘭克便果斷地下令道。
............
“十分鍾準備”……
“一分鍾倒計時”……
“10,9,8,7,6,5......”
“出發!!”
隨著駕駛員基努裏維斯發出啟動指令。
泉月號火星登陸飛行器噴著輝煌的火焰,拔地而起,扶搖直上,漸漸變成了一個空中的小亮點。
就這樣,泉月號火星登陸飛行器搭載著12位宇航員,三位犧牲宇航員的骨灰盒,以及各種珍貴的科研樣本,飛出了火星大氣層,飛向了火星外層空間......
“泉月號飛行正常!成功進入預定繞火星軌道!呼叫星艦宇宙飛船。”
泉月號火星登陸飛行器很快就進入了預定的軌道,駕駛員基努裏維斯已經開始聯係星艦宇宙飛船。
按照計劃,他們馬上就會接近在同一軌道繞行的星艦宇宙飛船。
“泉月號,這裏是星艦宇宙飛船,我是簡森,請調整飛行軌道和飛行速率,準備對接。”
“簡森,我已經可以看到你的背影了。“基努裏維斯笑著答道。
“距離3.1公裏,相對速度42.7米每秒。”簡森繼續匯報這相關的數據。
“泉月號,現在我們之間的相對距離大約是0.8公裏,預計2分鍾後開始對接。”
像一年前繞地球軌道上對接的情況一樣,在經過幾次調整位移和相對速度之後,泉月號火星登陸飛行器再次十分完美地與星艦宇宙飛船完成了太空對接。
“上帝啊,你們總算是回來了。”
等到對接艙門打開,眾人第一時間就看到了早已經在等候他們的星艦宇宙飛船駕駛員簡森,還有核動力推進係統特級工程師尼古拉耶夫。
“好久不見啊,簡森,還有尼古拉耶夫!”弗蘭克率先向在過去一年裏一直留守在火星外層空間的兩位宇航員打招呼。
“好久不見,弗蘭克艦長!現在是星艦宇宙飛船繞行火星的第352圈。我終於再次看到尼古拉耶夫之外的地球人了!哈哈~“簡森十分開心地笑道。(火星的自轉和地球十分相似,自轉一周為24.62小時)
“各位好,看到你們我也很開心,我總算不必每天都對著簡森這小子的愁眉苦臉了。”
“看來我們宇宙飛船裏的娛樂設施還遠遠不夠新引入啊。”
“應該多留一兩個人在宇宙飛船上,這樣我們還可以組團打打牌,太空中的生活確實太無聊了。”
好久沒有和其他人聊天的簡森,儼然一副充滿電,說話根本停不下來的樣子。
“我覺得你更需要一個暖心的女搭檔,你們要慶幸這不是長達幾十年的星際旅行,哈哈。”
............
經過一陣寒暄之後,大家就開始麻利地整理從火星上帶回來的各種物資,並將其分門別類地碼放好。
在整理物資的過程中,原晧宸幾次看到布魯諾、羅蘭和薩米特的骨灰盒,心中又是陣陣噓唏感慨。
人類的生命,相對於浩瀚的宇宙來說,真是太過渺小了。
想必布魯諾他們也無法預料到,一年前豪邁的出發,躊躇滿誌地前往火星,到如今竟如此淒涼地返回故鄉......
(未完待續。)
這裏依舊是一個礫石、沙漠遍布的世界,沒有穩定的液態水體,氣溫極地,環境惡劣至極。<strong></strong>
原晧宸舉目遠眺,視野裏盡是滿眼鐵鏽紅色,還有那呈現出微弱橙紅色的天空。
“再見,火星!!”
離開地球,登陸火星,完成科學探索,前後曆時近一年。
現在,該是說再見的時候了。
揮手告別漫天的塵風飛揚,即將啟程回航。
“不知道以後是否還會有機會再來這裏。”原晧宸繼續出神地望著眼前這片赤紅的世界,“如果下次再來,該會是火星科研基地落成之時吧......”
“各位火星科學探索團隊的功勳科學家,請再次確認你們的物品是否都已經帶齊。”
弗蘭克那高調的聲音打斷了原晧宸的思緒。
“除了必要的物資,還有采集的科研樣本,其他所有儀器設備,全部妥善留存在火星生活艙裏。“
所有的宇航員馬上就將乘坐泉月號火星登陸飛行器離開火星地麵,返回一直在繞火星軌道上飛行的星艦宇宙飛船。
而火星生活艙,火星車,以及其他所有非必須的科學儀器設備都將被留在火星,以迎接下一批到達的科學探索團隊。
其實,火星生活艙也可以算是人類在火星上建立的第一個”科學基地“,隻不過,這個基地太小,太簡單罷了。
雖然這個基地很小,但是這些物資和設備卻可以成為下一批到達火星的科學團隊的寶貴資產。[]
從本質上說,這也是一個資源累積的過程,即將實施開展的火星科研基地建設計劃也不過如此。
在基地建設的初期,地球文明必須要像螞蟻搬家一樣,一點一滴地將必要的物資和設備運送到火星之上。
當物資和設備累積到一定程度,達到了最低運轉要求之後,才能夠設法在火星上就地取材,利用火星上的資源展開更大規模的建設工程。
“再見,火星生活艙!雖然你又小又簡陋,但卻像是一個溫馨的家,為火星上的所有人類遮擋風塵,提供庇佑。“
就要走了,眾人看著火星生活艙,眼中都滿是不舍。
在薩爾的提議之下,所有人(包括鈴木和陳汐)都聚集在火星生活艙--這個大家生活過一年的家門口合影留念。
即使帶著宇航頭盔,在照片中難以分辨,但大家還是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
還有,不要問由誰來拍照,這個年代的智能拍攝技術已經相當成熟了。
航空航天科學院的霍天羽對火星生活艙做了最後一次檢查,然後熟練地拉開安全閥,關閉了火星生活艙內部的非必須電源供應。
“出發!前往泉月號火星登陸飛行器!”等到霍天羽完成了檢查工作,弗蘭克便果斷地下令道。
............
“十分鍾準備”……
“一分鍾倒計時”……
“10,9,8,7,6,5......”
“出發!!”
隨著駕駛員基努裏維斯發出啟動指令。
泉月號火星登陸飛行器噴著輝煌的火焰,拔地而起,扶搖直上,漸漸變成了一個空中的小亮點。
就這樣,泉月號火星登陸飛行器搭載著12位宇航員,三位犧牲宇航員的骨灰盒,以及各種珍貴的科研樣本,飛出了火星大氣層,飛向了火星外層空間......
“泉月號飛行正常!成功進入預定繞火星軌道!呼叫星艦宇宙飛船。”
泉月號火星登陸飛行器很快就進入了預定的軌道,駕駛員基努裏維斯已經開始聯係星艦宇宙飛船。
按照計劃,他們馬上就會接近在同一軌道繞行的星艦宇宙飛船。
“泉月號,這裏是星艦宇宙飛船,我是簡森,請調整飛行軌道和飛行速率,準備對接。”
“簡森,我已經可以看到你的背影了。“基努裏維斯笑著答道。
“距離3.1公裏,相對速度42.7米每秒。”簡森繼續匯報這相關的數據。
“泉月號,現在我們之間的相對距離大約是0.8公裏,預計2分鍾後開始對接。”
像一年前繞地球軌道上對接的情況一樣,在經過幾次調整位移和相對速度之後,泉月號火星登陸飛行器再次十分完美地與星艦宇宙飛船完成了太空對接。
“上帝啊,你們總算是回來了。”
等到對接艙門打開,眾人第一時間就看到了早已經在等候他們的星艦宇宙飛船駕駛員簡森,還有核動力推進係統特級工程師尼古拉耶夫。
“好久不見啊,簡森,還有尼古拉耶夫!”弗蘭克率先向在過去一年裏一直留守在火星外層空間的兩位宇航員打招呼。
“好久不見,弗蘭克艦長!現在是星艦宇宙飛船繞行火星的第352圈。我終於再次看到尼古拉耶夫之外的地球人了!哈哈~“簡森十分開心地笑道。(火星的自轉和地球十分相似,自轉一周為24.62小時)
“各位好,看到你們我也很開心,我總算不必每天都對著簡森這小子的愁眉苦臉了。”
“看來我們宇宙飛船裏的娛樂設施還遠遠不夠新引入啊。”
“應該多留一兩個人在宇宙飛船上,這樣我們還可以組團打打牌,太空中的生活確實太無聊了。”
好久沒有和其他人聊天的簡森,儼然一副充滿電,說話根本停不下來的樣子。
“我覺得你更需要一個暖心的女搭檔,你們要慶幸這不是長達幾十年的星際旅行,哈哈。”
............
經過一陣寒暄之後,大家就開始麻利地整理從火星上帶回來的各種物資,並將其分門別類地碼放好。
在整理物資的過程中,原晧宸幾次看到布魯諾、羅蘭和薩米特的骨灰盒,心中又是陣陣噓唏感慨。
人類的生命,相對於浩瀚的宇宙來說,真是太過渺小了。
想必布魯諾他們也無法預料到,一年前豪邁的出發,躊躇滿誌地前往火星,到如今竟如此淒涼地返回故鄉......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