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在南方已經開春了,但是在遼東這樣的地方,氣溫還不是那麽高。
魏國公徐達一身金色甲胄,披著猩紅披風,這位年輕的大將看起來意氣風發。他頗有中山王徐達的幾分風采,話語較少而思慮精深,而且善於安撫將士,與下級同甘共苦。
李景隆騎馬過來了,看著徐輝祖說道,“魏國公,輜重已經準備好了。”
“曹國公,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徐輝祖表情嚴肅,無比認真的說道,“此次大軍出征,糧草輜重等事交給你了。”
徐輝祖將帶領大軍出征,但是李景隆將成為後軍統帥,負責糧草等等。這可不是什麽輕鬆的事情,這可不是沒有職權、建立軍功的崗位,他可不是被閑置了。
看著徐輝祖的披風,李景隆笑著說道,“可是皇後殿下送來的?”
“皇後殿下差錦衣衛送來的,想來是隨一些軍務一同送達。”徐達笑了起來,有些自矜的說道,“殿下雖忙於宮務,倒也顧念我這不成器的兄弟。太子殿下也送來了金盔甲胄,臣不敢不接。”
看著徐輝祖的‘行頭’,李景隆說起來還是有些羨慕的,這一身都是禦賜之物啊。
金盔金甲的,可不是一般人能穿戴的。皇後送的披風,太子讓人送來的甲胄。腰間懸著的寶劍更是皇帝陛下親賜的禦劍,這都是一般的統兵大將都不敢奢望的。
徐輝祖看著李景隆,也說道,“九江,咱兩誰也不要笑話誰。我等都是勳貴之後,都是外戚。”
李景隆身上的銀盔銀甲,那可都是他的父親李文忠留下來的。而且李景隆身上的披風看似有些破舊,但是那可都是先皇後馬皇後送給李景隆的。
徐輝祖是中山王徐達的長子,是太子的大舅舅、是皇後的哥哥。李景隆是岐陽王的兒子,是太上皇老朱、先皇後馬皇後的侄孫子。
這兩個人都是大明最頂尖的官二代、官三代,這兩個人也都是大明最頂尖的外戚。
徐輝祖想起來了什麽一般,對李景隆說道,“陛下讓人送來的地雷、手雷頗有用處,注意好及時送來。此戰,你我心中有數。”
徐輝祖和李景隆都很心裏有數,大明需要持續的對韃靼這些政權進行虛弱消耗。這些其實也是大明為新皇登基送來的賀禮,這一戰絕對不能有什麽差池。
再者就是工部學院一直都是皇帝陛下親自主導的,這些年一直都是在持續不斷的投入人力物力資源。工部學院也有一些產出,隻不過這些產出,也需要產出也需要有著更多的戰績上的證明。
李景隆明白這些道理,徐輝祖自然也是明白這些道理的。這一次的打仗,他們必須要贏得漂亮,他們更需要在這一次的戰事當中讓工部學院的那些戰果看起來無比輝煌。
頂級的勳貴、外戚,他們在這個時候也都是摩拳擦掌。他們不隻是要為自己而戰,他們更需要為他們的‘親戚’而戰。
李景隆可是朱允煐的表哥,這可是朱允煐的表兄弟,是一家人。而徐輝祖更是‘任務’很大,他可是當朝皇後的大哥,他可是大明朝太子的親舅舅。
而此刻的藍玉表情無比嚴肅,一身甲胄的他站在點將台上,抽出寶劍的藍玉毫無憐惜的讓人砍了幾個韃靼的幡子祭旗。作為常遇春的小舅子,藍玉向來都是這般跋扈的。
作為當朝皇帝的‘舅姥爺’,藍玉覺得自己必須要將一些事情辦的漂亮。他確實是怕老朱,他對自己外甥女留下來的兒子,那可是看得無比重要。
皇太孫成為了皇帝,更何況皇太孫此前就給他藍玉爭取來了一個‘嗣子’,這就讓藍玉更加感恩戴德了。畢竟他的女兒是蜀王妃,蜀王妃的子嗣自然姓朱。可是這一口氣的給藍玉爭了個親孫子,藍玉很激動,他的涼國公的爵位有的傳承了。
必須要成為今上的頭號大將,不能讓後起之秀的徐輝祖搶了風頭。最主要的是徐輝祖是皇後的大哥,是太子的舅舅,那些人肯定是向著皇後和太子的,和皇帝不是最親近的。
更何況還有傅友德呢,這個家夥算得上和藍玉是同輩了,都是開國勳貴,從侯爵上升為國公爺。藍玉可不希望被取代了,他覺得自己是先天性的和今上關係親近,他必須要成為今上在軍方的旗幟。
“父帥,陛下差人送來軍報。”銀盔銀甲的傅讓鑽入中軍大帳,表情嚴肅的單膝行禮,“此戰我中路大軍兵多將廣,必然要全取最大軍功!”
身材魁梧的傅友德取過軍報,朝著北方抱拳,“為父家裏世代為農、生活困頓,為父投奔紅巾軍、隨李喜喜入關中,又歸順明玉珍。不受明玉珍重用,隨即陳友諒弑殺趙普勝、徐壽輝,為父這才投奔太上皇。蒙太上皇恩重,為父才建功立業。如今長子尚公主、三子曾為天子親軍!”
傅讓與有榮焉,他的父親成為了今上最重視的統兵大將之一。大哥是駙馬都尉,二哥過繼給了沒了香火的二伯。他是太上皇親軍,也是今上的親軍統領。
這般信任,讓傅讓無比激動、驕傲,自然也更加需要打好這一仗。這可是今上登基後的第一場大戰,這一戰絕對不能有任何的閃失。
三路大軍就要開拔了,大軍也算得上一觸即發了,這事情早就做好了準備。
朱允煐這個時候可能不知道這些,他隻需要等待著大軍開拔了。最主要的事情就是現在就是等待著勝果傳達了,他隻需要確定一些大概的戰略目的,具體的過程肯定不能過多的幹涉。
宮裏‘沒人’了,皇爺爺回老家了,老婆孩子也跟著回去了,現在也就是朱允煐在宮裏‘稱王稱霸’了,現在的大明朝似乎是更加名正言順的讓他這個皇帝來做主了。
這不是壞事,朱允煐對於很多的事情也都是覺得比較滿意。
這不是壞事,高坐龍椅的朱允煐聽著不少文武百官在討論著政事,也在決斷一些事情。
關於衍聖公的事情,現在也確確實實還是有著一些討論,現如今也確確實實有著不少人在討論這些事情。衍聖公的爵位,衍聖公的傳承,這一切也都是在不斷的討論。
到底是讓孔訥這一脈將真正的衍聖公爵位還給真正的嫡脈,還是說讓孔訥一脈可以繼續傳承,現在還是有著不少的爭吵,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這個事情現如今還在繼續討論著。
臣子們是在不斷的討論,隻不過沒有吵得特別激烈,朱允煐就不會多說什麽。或者是看著論調朝著有些不利於他預想方向的,朱允煐自然也就是果斷的將一些討論的方向給調整一下。
其實這個時候很多人也都明白了,當今皇上肯定是想要削掉衍聖公,起碼是想要將孔訥這一脈給去掉。讓衍聖公回到真正的孔聖人嫡脈,這是當今皇上的心思。
這麽一來似乎是沒有什麽壞處的,也符合那麽一些個看起來符合當今普世價值觀的做法。
禮部尚書任亨泰再次站出來了,表情嚴肅的說道,“啟奏陛下,衍聖公乃孔聖後裔,衍聖公本該是孔聖嫡係長子長孫的封號。孔訥一係,乃孔思晦一脈,以嫡應襲封者思晦不可信。”
這一下徹底引爆了朝堂上的一係列討論,因為看起來大家是認真的了,是真的想要徹底的廢掉孔訥這個衍聖公了。
練子寧這個時候也站了出來,表情嚴肅的說道,“陛下,孔洙讓封,本就是名不正言不順。孔洙迫於蒙元威逼,不得不讓位於曲阜宗子。現如今追本溯源,也合該撥亂反正。”
一直想要在禮部尚書繼續做下去的任亨泰,或者是當今皇帝的便宜嶽父練子寧,這兩個朝廷重臣都站了出來,他們在這個時候也徹底的發起了對孔訥這個衍聖公的信號。
朱允煐可以說是不動聲色的,這個時候沒必要立刻就表明態度,他需要水進一步的渾一點,必須要讓所有人都在討論這件事情。
惴惴不安的肯定不隻是孔訥,他現在可沒什麽心思去吟詩作對了,更加沒有什麽心思去研究寫篆書和進行篆刻之法,因為衍聖公的爵位很有可能就要從他的手裏飛走了。
他可是現在名義上的孔家大家長了,他是曲阜最有權勢之人,也是大明的‘文官之首’。可是這一切,眼看著就要失去了,他這一脈很有可能就是要成為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孔氏族人了。
就在這個時候,吏部尚書茹瑺也開口說道,“陛下,臣調來曆年曲阜縣令考評,多為中下之評。”
這一下也引起了不少的議論,衍聖公這個爵位確確實實是尊貴,但是很多人實際上也都明白,這個爵位也就是顯貴而已,談不上有什麽實權之類的。
但是曲阜的縣令一直都是被孔家人占著,很多人也就是舉人、蔭官,甚至還有一些是蒙元時期沒有功名隻是憑借著孔家人自己的舉薦就能當上曲阜的縣令,這就顯得有些意思了。
刑部的楊靖也這個時候繼續說道,“刑部曆年檔案當中,曲阜縣內向來平穩。曲阜縣令對於孔氏族人,曆來寬鬆。”
這不是什麽牆倒眾人推了,而是先前預熱,以及一大堆的小角色站出來後,現在是有著太多的重量級的任務站出來了,尤其是這個朝廷重臣,一個個的也都是當今皇帝的心腹。
這是真正的決戰時刻了,這個時候大家也都明白衍聖公這個爵位的傳承,很快也就是要明朗起來了。
朱允煐還是不動聲色,隻是表情也是比較嚴肅,“曲阜雖為孔聖故裏,也是黃帝生地、神農故都。曲阜孔氏顯貴,也不該如此行事。”
表情更加嚴肅的朱允煐繼續說道,“隻是孔氏畢竟是孔聖後裔,不可冒犯。還是交由三司會審,若是有貪贓枉法之事,依法處置。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更何況孔聖後裔。”
別看朱允煐似乎是給孔聖麵子,隻不過大家也都明白,當今皇帝這是打算將這些事情給徹徹底底的鬧大了。直接三司會審曲阜縣令,這個事情顯然也就是不會簡單了。
說到底就是孔氏在曲阜,絕對沒有那麽老實,那簡直就是他們的家天下,他們在曲阜不隻是顯貴,甚至可以說是有著那麽一些一手遮天的感覺了。
可是現在直接三司會審,這些事情也就嚴重起來了,這是一幅要重審、嚴肅調查了,絕對不會有什麽貪贓枉法的事情了。因為當今皇帝,是要開始徹徹底底的打壓孔家了,誰都知道這個事情到底意味著什麽。
朱允煐可不管其他人的一些心思,繼續說道,“畢竟事關孔聖後裔,宗室也該出麵。這樣吧,吳王即將返京,此事交由吳王監案。”
吳王朱允熥,那可是當今皇帝的胞弟,是‘先皇’朱標的嫡次子。這一位吳王殿下可不是省油的燈,他去監審,可不隻是真的監審,那家夥肯定是會得到皇帝陛下的密旨,在三司會審的時候帶風向的。
衍聖公接下來的日子不好過,這個時候可能也不隻是孔訥所在的‘嫡脈’了,其他的孔氏族人們,他們在曲阜的土皇帝日子,接下來也不會好過了。
朱允煐可不在意其他人會想些什麽,他覺得自己必須要做好的事情,大概也就是他必須要做好的,該準備的他基本上也都準備好了。
接下來的大戲,大概也就是很多人會看到孔聖人的那些不肖子孫在曲阜一係列的騷操作了。孔聖人的那些後裔們,可沒多少省油的燈,很多人也未必就是那麽的品德高尚。
孔聖人大概沒有想到他會給他的子孫留下這麽多的遺澤,可能也沒有想到他的後裔會仗著祖宗的光輝為非作歹、橫行不法,他這個老祖宗不知道會不會被這些不肖子孫給氣到。
畢竟孔聖人是‘完美’的,而他的那些子孫,很多人是相當的不完美。
7017k
魏國公徐達一身金色甲胄,披著猩紅披風,這位年輕的大將看起來意氣風發。他頗有中山王徐達的幾分風采,話語較少而思慮精深,而且善於安撫將士,與下級同甘共苦。
李景隆騎馬過來了,看著徐輝祖說道,“魏國公,輜重已經準備好了。”
“曹國公,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徐輝祖表情嚴肅,無比認真的說道,“此次大軍出征,糧草輜重等事交給你了。”
徐輝祖將帶領大軍出征,但是李景隆將成為後軍統帥,負責糧草等等。這可不是什麽輕鬆的事情,這可不是沒有職權、建立軍功的崗位,他可不是被閑置了。
看著徐輝祖的披風,李景隆笑著說道,“可是皇後殿下送來的?”
“皇後殿下差錦衣衛送來的,想來是隨一些軍務一同送達。”徐達笑了起來,有些自矜的說道,“殿下雖忙於宮務,倒也顧念我這不成器的兄弟。太子殿下也送來了金盔甲胄,臣不敢不接。”
看著徐輝祖的‘行頭’,李景隆說起來還是有些羨慕的,這一身都是禦賜之物啊。
金盔金甲的,可不是一般人能穿戴的。皇後送的披風,太子讓人送來的甲胄。腰間懸著的寶劍更是皇帝陛下親賜的禦劍,這都是一般的統兵大將都不敢奢望的。
徐輝祖看著李景隆,也說道,“九江,咱兩誰也不要笑話誰。我等都是勳貴之後,都是外戚。”
李景隆身上的銀盔銀甲,那可都是他的父親李文忠留下來的。而且李景隆身上的披風看似有些破舊,但是那可都是先皇後馬皇後送給李景隆的。
徐輝祖是中山王徐達的長子,是太子的大舅舅、是皇後的哥哥。李景隆是岐陽王的兒子,是太上皇老朱、先皇後馬皇後的侄孫子。
這兩個人都是大明最頂尖的官二代、官三代,這兩個人也都是大明最頂尖的外戚。
徐輝祖想起來了什麽一般,對李景隆說道,“陛下讓人送來的地雷、手雷頗有用處,注意好及時送來。此戰,你我心中有數。”
徐輝祖和李景隆都很心裏有數,大明需要持續的對韃靼這些政權進行虛弱消耗。這些其實也是大明為新皇登基送來的賀禮,這一戰絕對不能有什麽差池。
再者就是工部學院一直都是皇帝陛下親自主導的,這些年一直都是在持續不斷的投入人力物力資源。工部學院也有一些產出,隻不過這些產出,也需要產出也需要有著更多的戰績上的證明。
李景隆明白這些道理,徐輝祖自然也是明白這些道理的。這一次的打仗,他們必須要贏得漂亮,他們更需要在這一次的戰事當中讓工部學院的那些戰果看起來無比輝煌。
頂級的勳貴、外戚,他們在這個時候也都是摩拳擦掌。他們不隻是要為自己而戰,他們更需要為他們的‘親戚’而戰。
李景隆可是朱允煐的表哥,這可是朱允煐的表兄弟,是一家人。而徐輝祖更是‘任務’很大,他可是當朝皇後的大哥,他可是大明朝太子的親舅舅。
而此刻的藍玉表情無比嚴肅,一身甲胄的他站在點將台上,抽出寶劍的藍玉毫無憐惜的讓人砍了幾個韃靼的幡子祭旗。作為常遇春的小舅子,藍玉向來都是這般跋扈的。
作為當朝皇帝的‘舅姥爺’,藍玉覺得自己必須要將一些事情辦的漂亮。他確實是怕老朱,他對自己外甥女留下來的兒子,那可是看得無比重要。
皇太孫成為了皇帝,更何況皇太孫此前就給他藍玉爭取來了一個‘嗣子’,這就讓藍玉更加感恩戴德了。畢竟他的女兒是蜀王妃,蜀王妃的子嗣自然姓朱。可是這一口氣的給藍玉爭了個親孫子,藍玉很激動,他的涼國公的爵位有的傳承了。
必須要成為今上的頭號大將,不能讓後起之秀的徐輝祖搶了風頭。最主要的是徐輝祖是皇後的大哥,是太子的舅舅,那些人肯定是向著皇後和太子的,和皇帝不是最親近的。
更何況還有傅友德呢,這個家夥算得上和藍玉是同輩了,都是開國勳貴,從侯爵上升為國公爺。藍玉可不希望被取代了,他覺得自己是先天性的和今上關係親近,他必須要成為今上在軍方的旗幟。
“父帥,陛下差人送來軍報。”銀盔銀甲的傅讓鑽入中軍大帳,表情嚴肅的單膝行禮,“此戰我中路大軍兵多將廣,必然要全取最大軍功!”
身材魁梧的傅友德取過軍報,朝著北方抱拳,“為父家裏世代為農、生活困頓,為父投奔紅巾軍、隨李喜喜入關中,又歸順明玉珍。不受明玉珍重用,隨即陳友諒弑殺趙普勝、徐壽輝,為父這才投奔太上皇。蒙太上皇恩重,為父才建功立業。如今長子尚公主、三子曾為天子親軍!”
傅讓與有榮焉,他的父親成為了今上最重視的統兵大將之一。大哥是駙馬都尉,二哥過繼給了沒了香火的二伯。他是太上皇親軍,也是今上的親軍統領。
這般信任,讓傅讓無比激動、驕傲,自然也更加需要打好這一仗。這可是今上登基後的第一場大戰,這一戰絕對不能有任何的閃失。
三路大軍就要開拔了,大軍也算得上一觸即發了,這事情早就做好了準備。
朱允煐這個時候可能不知道這些,他隻需要等待著大軍開拔了。最主要的事情就是現在就是等待著勝果傳達了,他隻需要確定一些大概的戰略目的,具體的過程肯定不能過多的幹涉。
宮裏‘沒人’了,皇爺爺回老家了,老婆孩子也跟著回去了,現在也就是朱允煐在宮裏‘稱王稱霸’了,現在的大明朝似乎是更加名正言順的讓他這個皇帝來做主了。
這不是壞事,朱允煐對於很多的事情也都是覺得比較滿意。
這不是壞事,高坐龍椅的朱允煐聽著不少文武百官在討論著政事,也在決斷一些事情。
關於衍聖公的事情,現在也確確實實還是有著一些討論,現如今也確確實實有著不少人在討論這些事情。衍聖公的爵位,衍聖公的傳承,這一切也都是在不斷的討論。
到底是讓孔訥這一脈將真正的衍聖公爵位還給真正的嫡脈,還是說讓孔訥一脈可以繼續傳承,現在還是有著不少的爭吵,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這個事情現如今還在繼續討論著。
臣子們是在不斷的討論,隻不過沒有吵得特別激烈,朱允煐就不會多說什麽。或者是看著論調朝著有些不利於他預想方向的,朱允煐自然也就是果斷的將一些討論的方向給調整一下。
其實這個時候很多人也都明白了,當今皇上肯定是想要削掉衍聖公,起碼是想要將孔訥這一脈給去掉。讓衍聖公回到真正的孔聖人嫡脈,這是當今皇上的心思。
這麽一來似乎是沒有什麽壞處的,也符合那麽一些個看起來符合當今普世價值觀的做法。
禮部尚書任亨泰再次站出來了,表情嚴肅的說道,“啟奏陛下,衍聖公乃孔聖後裔,衍聖公本該是孔聖嫡係長子長孫的封號。孔訥一係,乃孔思晦一脈,以嫡應襲封者思晦不可信。”
這一下徹底引爆了朝堂上的一係列討論,因為看起來大家是認真的了,是真的想要徹底的廢掉孔訥這個衍聖公了。
練子寧這個時候也站了出來,表情嚴肅的說道,“陛下,孔洙讓封,本就是名不正言不順。孔洙迫於蒙元威逼,不得不讓位於曲阜宗子。現如今追本溯源,也合該撥亂反正。”
一直想要在禮部尚書繼續做下去的任亨泰,或者是當今皇帝的便宜嶽父練子寧,這兩個朝廷重臣都站了出來,他們在這個時候也徹底的發起了對孔訥這個衍聖公的信號。
朱允煐可以說是不動聲色的,這個時候沒必要立刻就表明態度,他需要水進一步的渾一點,必須要讓所有人都在討論這件事情。
惴惴不安的肯定不隻是孔訥,他現在可沒什麽心思去吟詩作對了,更加沒有什麽心思去研究寫篆書和進行篆刻之法,因為衍聖公的爵位很有可能就要從他的手裏飛走了。
他可是現在名義上的孔家大家長了,他是曲阜最有權勢之人,也是大明的‘文官之首’。可是這一切,眼看著就要失去了,他這一脈很有可能就是要成為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孔氏族人了。
就在這個時候,吏部尚書茹瑺也開口說道,“陛下,臣調來曆年曲阜縣令考評,多為中下之評。”
這一下也引起了不少的議論,衍聖公這個爵位確確實實是尊貴,但是很多人實際上也都明白,這個爵位也就是顯貴而已,談不上有什麽實權之類的。
但是曲阜的縣令一直都是被孔家人占著,很多人也就是舉人、蔭官,甚至還有一些是蒙元時期沒有功名隻是憑借著孔家人自己的舉薦就能當上曲阜的縣令,這就顯得有些意思了。
刑部的楊靖也這個時候繼續說道,“刑部曆年檔案當中,曲阜縣內向來平穩。曲阜縣令對於孔氏族人,曆來寬鬆。”
這不是什麽牆倒眾人推了,而是先前預熱,以及一大堆的小角色站出來後,現在是有著太多的重量級的任務站出來了,尤其是這個朝廷重臣,一個個的也都是當今皇帝的心腹。
這是真正的決戰時刻了,這個時候大家也都明白衍聖公這個爵位的傳承,很快也就是要明朗起來了。
朱允煐還是不動聲色,隻是表情也是比較嚴肅,“曲阜雖為孔聖故裏,也是黃帝生地、神農故都。曲阜孔氏顯貴,也不該如此行事。”
表情更加嚴肅的朱允煐繼續說道,“隻是孔氏畢竟是孔聖後裔,不可冒犯。還是交由三司會審,若是有貪贓枉法之事,依法處置。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更何況孔聖後裔。”
別看朱允煐似乎是給孔聖麵子,隻不過大家也都明白,當今皇帝這是打算將這些事情給徹徹底底的鬧大了。直接三司會審曲阜縣令,這個事情顯然也就是不會簡單了。
說到底就是孔氏在曲阜,絕對沒有那麽老實,那簡直就是他們的家天下,他們在曲阜不隻是顯貴,甚至可以說是有著那麽一些一手遮天的感覺了。
可是現在直接三司會審,這些事情也就嚴重起來了,這是一幅要重審、嚴肅調查了,絕對不會有什麽貪贓枉法的事情了。因為當今皇帝,是要開始徹徹底底的打壓孔家了,誰都知道這個事情到底意味著什麽。
朱允煐可不管其他人的一些心思,繼續說道,“畢竟事關孔聖後裔,宗室也該出麵。這樣吧,吳王即將返京,此事交由吳王監案。”
吳王朱允熥,那可是當今皇帝的胞弟,是‘先皇’朱標的嫡次子。這一位吳王殿下可不是省油的燈,他去監審,可不隻是真的監審,那家夥肯定是會得到皇帝陛下的密旨,在三司會審的時候帶風向的。
衍聖公接下來的日子不好過,這個時候可能也不隻是孔訥所在的‘嫡脈’了,其他的孔氏族人們,他們在曲阜的土皇帝日子,接下來也不會好過了。
朱允煐可不在意其他人會想些什麽,他覺得自己必須要做好的事情,大概也就是他必須要做好的,該準備的他基本上也都準備好了。
接下來的大戲,大概也就是很多人會看到孔聖人的那些不肖子孫在曲阜一係列的騷操作了。孔聖人的那些後裔們,可沒多少省油的燈,很多人也未必就是那麽的品德高尚。
孔聖人大概沒有想到他會給他的子孫留下這麽多的遺澤,可能也沒有想到他的後裔會仗著祖宗的光輝為非作歹、橫行不法,他這個老祖宗不知道會不會被這些不肖子孫給氣到。
畢竟孔聖人是‘完美’的,而他的那些子孫,很多人是相當的不完美。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