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椿和朱權稍微有點緊張,因為站在他們眼前的這一位就是如今大明朝的天子。
在朱椿的印象裏,在他小時候想要見到父皇和母後,那簡直太難了。但是他的侄兒,就是在坤寧宮長大,是父皇和母後哄著的對象。
雖然比朱允煐大三歲,但是在朱椿還小的時候,他的母妃郭氏,就教著朱椿需要討好、迎合朱允煐,因為兩個人的身份差距實在太大了。
作為朱允煐的皇叔,朱權實際上和朱允熥同年。在他們這些皇子皇孫還在大本堂開蒙、讀書的時候,朱允煐基本上是不去大本堂的。就算是去了,看似是在教育著宗室裏的同輩。
但是朱權也很清楚,他的皇兄、皇弟們,實際上也沒少被當時還隻是少年的朱允煐教育。而那些事情,皇兄和父皇居然也都是認可的,甚至是樂見其成的。
其實朱椿、朱權這些皇子們裏頭,也就是前幾個不算太怕朱允煐,主要是有朱允煐的時候,那些皇子都長大了。
可是哪怕朱椿這樣比朱允煐大了三歲的,對朱允煐也是比較害怕的。早慧的朱允煐是他們的童年陰影,不隻是因為身份的差距,也是因為他們還隻是懵懂幼童的時候,當時的朱允煐就是小大人一般了。
別看現在的英示皇帝一副親厚的樣子,可是大家都知道這一位也是‘笑麵虎’,一邊說著親厚的話,一邊說不定就已經做出了遞刀子的準備了。
這不是在誇張,單純的就是因為他們也都是比較了解朱允煐的,他們也算得上是和朱允煐一起成長,也都是一直無比關心朱允煐的成長和健康,自然也很清楚朱允煐的一些事情了。
朱允煐就不在乎那麽多,誰讓他出生後就意義不同,他的身份確實讓他早早的就成為了焦點。
不在乎這些叔父們在想些什麽,也可以不在乎小小朱被老朱留在了乾清宮,都不需要在意。
其實老朱的心思,朱允煐也比較清楚。這可不是什麽小小朱年齡小不適合參與到朝政裏頭,單純的就是老朱不希望小小朱去接觸這些宗室,尤其是可能要分封出去的。
朱允熥笑嘻嘻的,他也不在意,“皇兄,看來你又是惹了皇爺爺不高興。尋常皇爺爺是不會駁你麵子,這一趟皇爺爺可就沒有慣著你了。要咱說,還是皇兄心眼太多。”
朱椿和朱權低著頭不說話,這些話他們甚至都不想聽。也就是朱允熥這個二愣子才敢這麽說話,這簡直就是嫌屁股底下的親王位燙屁股,這簡直就是想要給自己廢掉王爵了。
朱允煐笑了笑,沒好氣說道,“就你知道的事情多?皇爺爺要是真的惱了,就來罵咱了。”
朱允熥一想好像也是這麽一個道理,皇爺爺要是真的生氣了,就不是這般了。
朱允煐也不在意,對朱椿和朱權說道,“蜀王叔、寧王叔,想來前些時日皇爺爺也是召你們入宮了,有些個事情,你們估摸著也是心裏有數的。”
朱椿和朱權自然不敢隱瞞,前些天他們確實是入宮了,被叫去了乾清宮,也算得上是見到了久違的老朱了。至於聊了些什麽,當然是聊著一些‘似是而非’的話。
不管是朱椿還是朱權,都覺得自己可能要被分封出去了,不是以前的親王在大明境內鎮守,而是不出意外的話就要像四哥那般,在海外有著一個封國了,可以成為真正的國主了。
其實這幾天,他們也都是心裏七上八下的,也都是有那麽點不安生的。
這件事情對於他們來說,確實是非常有意義的,他們也都希望能夠有著自己的基業之地,高麗那邊本身也就是一個看起來非常不錯的選擇,起碼比起蠻荒之地,高麗算得上‘文華之地’了。
更何況朝廷在高麗那邊的戰事也比較順遂,不出意外的話,今年基本上也就是要覆滅李成桂父子那對篡國的奸賊父子了。
隻是這樣的事情,就算是父皇那邊看似稍微的透漏了一點口風,可是大家也都清楚,這些個事情基本上也都是英示皇帝做主。父皇退位後,真的不眷念權力,大事小事基本上也都撒手不管了。
所以父皇那邊說的話讓人想得多,也覺得不出意外的話,自己肯定是有機會的。可是如果英示皇帝不答應的話,這件事情說不定就要起波折,甚至很有可能也就要徹底的失敗。
朱允煐繼續說道,“其實咱也知道,咱早些年一力主導削藩,不少宗室都是有些怨懟的。”
朱椿連忙起身,說道,“起奏陛下,臣不敢。”
他可是蜀王,在成都府就藩了,逍遙自在著呢。可是朱允煐還沒有登基的時候就攛掇著削藩,朱椿等人也隻能從封地回到了應天府,或者是被安置在北平了。
朱權這個時候也連忙說道,“回陛下,臣等不敢有怨懟。”
“不敢?”朱允煐笑了笑,似乎話裏有話,“不敢有怨懟,那隻是不敢說出來而已,說不定在心裏是怎麽罵咱的。”
朱權心裏一跳,他就是那種比較倒黴催的,眼看著是要就藩的,但是就是因為當時還隻是皇太孫的朱允煐上躥下跳,這些個親王就沒有就藩的機會,能夠撈到出去帶兵巡邊的機會,那就謝天謝地了。
要說心裏沒有點怨言,那肯定是假的。在首都當一個富貴的親王,這看似是留在了繁華之地。可是實際上,很多人也都覺得這樣的生活實在是沒有什麽意思。
別看大明朝的一些藩王似乎是要就藩在比較偏僻的地方,但是就算如此,親王們的待遇也不會差,不會短了他們的吃喝,不影響他們的錦衣玉食。
而朱椿這樣在天府之國就藩的,更是在享受著富貴和安逸,天高皇帝遠的也十分自在。
看到朱權似乎要解釋,朱允煐連忙說道,“寧王叔也莫要多想,咱都知道那些理。將心比心,咱要是親王,也要怨著。就是允熥,估摸著也沒少抱怨著。”
朱允熥就不認可了,說道,“皇兄,咱可不怨你,咱就不想離開應天府。早年你在北平給咱修了王府,咱心裏那叫一個急。咱都這般大了,可不能一直跟在皇兄跟前。”
這就是養不熟的白眼狼,朱允煐這勞心勞力的,這麽些年一直關照有加。可是朱允熥倒好,時不時的還是覺得朱允煐嘮叨,想著要躲得遠一點,這更加自在。
朱允熥都有這樣的一些想法了,那麽其他的宗室,肯定也都是這樣的想法,不足為奇了。
似乎意識到自己說錯話了,朱允熥後知後覺的笑了起來,稍微的有那麽一點小小的尷尬。
而朱椿和朱權就當做什麽都沒有聽到,朱允熥算得上說出了他們的心裏話,實際上他們比朱允熥想的還多。畢竟朱允煐對待宗室看似不錯,但是肯定是沒辦法像對待朱允熥那般的對待其他的宗室,大家都知道這個理。
隻是對於朱允熥這個小子,大家也是心知肚明的,就不要指望這小子多麽的靠譜。
朱允熥可以不靠譜,因為他也不需要什麽刻意的經營人設,大家都知道這一位就是大明宗室裏頭最胸無大誌的紈絝子弟。大家對於他的要求,也確實幾乎等同於沒有。
也沒有人覺得朱允熥這是什麽自汙之類的,單純的就是這小子從小到大就是這麽一個樣子,朱權這些和朱允熥差不多大的,更是清楚的知道這一點。
朱允煐也沒有再繼續糾結,隻是說道,“叔父們對咱有些怨言,咱也是能理解。隻是為了咱大明的江山,咱就不得不做這個惡人了。都說咱大明的藩王和西漢的藩王不同,確實有些不同,但是終歸不是什麽好事。”
朱椿和朱權在這些話題上是不好多說什麽的,因為他們就是親王,要是親王就藩,他們就是藩王了,自然也就更加敏感了。
朱允煐笑了笑,說道,“咱在大明境內,是不能亂來,隻能委屈各位叔父。但是在大明之外,叔父們可以選擇成為一國之主,那可比當個藩王還要自在,還能施展抱負。”
朱椿和朱權立刻認真起來了,也不需要像先前那樣‘謹小慎微’了,因為英示皇帝總算是提到了正事,提到了諸多宗室關心的一個大事了。
這可不是在誇張,自從四哥和六哥首封東日和扶月,不少宗室就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有些人可能是沒打算去什麽苦寒荒弊的地方吃苦,但是確實有人想要去當個‘開國之君’。
這也是朱允熥這段時間如魚得水的意思,因為很多人也都知道,英示皇帝雖然不喜歡大明境內分封藩王,但是很樂意在大明四周讓大明宗室建立藩屬國。
以前大家可能覺得英示皇帝就是在畫大餅,就是在說空話安撫宗室。但是東日和扶月的事例,讓大家看到了英示皇帝此前的那些話,絕對不是說說而已,英示皇帝是真的要讓宗室在大明四周建立藩屬國。
朱椿和朱權,他們現在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他們說不定很快就有機會成為‘開國之君’了。
朱允煐看著有些激動的朱椿和朱權,認真說道,“高麗那邊,朝廷勢必是要打下來的,那邊皇爺爺和咱的意思,也確實是該咱大明宗室開建二國。”
雖然不能一統高麗稍微有點讓人遺憾,隻是朱椿和朱權多少也是可以理解的。一個完整的高麗,實際上也不符合大明的利益,藩屬國太過強大,這簡直就是在給子孫後代挖坑。
所以高麗被一分為二、一分為三,這實際上也是大家早就可以猜測到的,就像當初的東瀛也是被拆分了,甚至還有那邊的偽皇繼續龜縮,東瀛那邊現在實際上還是‘三國鼎立’,四哥和六哥還有的忙。
朱允煐繼續說道,“咱也不說假話,雖說那邊曾是漢四郡,也有華夏遺民,隻是千百年來,那些人也都沒有歸屬,說不定也不認漢家血統。”
這很正常,不要說高麗那邊有著他們的民族和文化了,就算是燕雲十六州那邊,大明統治了三十餘年,依然還有不少人保留著契丹、蒙古或者女真的一些習性,這僅僅隻是五六百年啊!
“咱還想著釜山三衛、對馬島,那邊都是轄控東瀛的銀礦。咱是放心諸位皇叔,隻是難保後世子孫有其他心思。”朱允煐表情嚴肅,說道,“高麗那邊,咱要留有通道,諸位皇叔應該知道咱的意思。”
朱椿連忙說道,“陛下,臣並無異議。早年咱也曾聽聞朝廷水師在陛下統帥下找到銀山,臣頗為振奮。這些年大明再無白銀之憂,都是陛下英明。”
這麽馬屁很露骨,隻是這也算得上很多大明朝臣子們的普遍心態,誰能想得到他們看不上的東瀛,居然有著挖之不盡銀山呢。
要不是早年間朱允煐瞎折騰,要不是英示皇帝的英明睿智,大好的銀山也就要落在那些蠻夷的手裏了。
銀山實在太重要了,所以大明朝要一直控製著銀山,這也是大家不會絲毫意外的事情。這些年的釜山三衛,對馬島的駐軍,或者是天津衛、威海衛時刻準備,大家也都覺得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所以現在在高麗那邊大明需要一個通道,這也是大家覺得並不意外的事情了,要是大明朝大手一揮,很多人可能也是會覺得比較意外的。
朱椿和朱權也都明白,他們自然是不敢有其他的心思,但是難保他們的子孫就多麽的本分。或者說以後大明的皇帝,就肯定十分的睿智。
所以提前準備,這也是為了‘長治久安’,實際上也是盡可能的減少後世子孫的麻煩,盡可能的避免一些事情出現。
對於朱椿和朱權來說,完成的高麗自然是最好的,但是那隻是最奢侈的奢望。大明勢必依然要轄製高麗和東瀛,這也不算讓人意外。
就算是大明的藩屬國,是大明宗室創建的藩屬國,到底還是藩屬國,‘先小人後君子’,這沒壞處。最重要的,這以後就算兩國相交了,這是不折不扣的大事!
7017k
在朱椿的印象裏,在他小時候想要見到父皇和母後,那簡直太難了。但是他的侄兒,就是在坤寧宮長大,是父皇和母後哄著的對象。
雖然比朱允煐大三歲,但是在朱椿還小的時候,他的母妃郭氏,就教著朱椿需要討好、迎合朱允煐,因為兩個人的身份差距實在太大了。
作為朱允煐的皇叔,朱權實際上和朱允熥同年。在他們這些皇子皇孫還在大本堂開蒙、讀書的時候,朱允煐基本上是不去大本堂的。就算是去了,看似是在教育著宗室裏的同輩。
但是朱權也很清楚,他的皇兄、皇弟們,實際上也沒少被當時還隻是少年的朱允煐教育。而那些事情,皇兄和父皇居然也都是認可的,甚至是樂見其成的。
其實朱椿、朱權這些皇子們裏頭,也就是前幾個不算太怕朱允煐,主要是有朱允煐的時候,那些皇子都長大了。
可是哪怕朱椿這樣比朱允煐大了三歲的,對朱允煐也是比較害怕的。早慧的朱允煐是他們的童年陰影,不隻是因為身份的差距,也是因為他們還隻是懵懂幼童的時候,當時的朱允煐就是小大人一般了。
別看現在的英示皇帝一副親厚的樣子,可是大家都知道這一位也是‘笑麵虎’,一邊說著親厚的話,一邊說不定就已經做出了遞刀子的準備了。
這不是在誇張,單純的就是因為他們也都是比較了解朱允煐的,他們也算得上是和朱允煐一起成長,也都是一直無比關心朱允煐的成長和健康,自然也很清楚朱允煐的一些事情了。
朱允煐就不在乎那麽多,誰讓他出生後就意義不同,他的身份確實讓他早早的就成為了焦點。
不在乎這些叔父們在想些什麽,也可以不在乎小小朱被老朱留在了乾清宮,都不需要在意。
其實老朱的心思,朱允煐也比較清楚。這可不是什麽小小朱年齡小不適合參與到朝政裏頭,單純的就是老朱不希望小小朱去接觸這些宗室,尤其是可能要分封出去的。
朱允熥笑嘻嘻的,他也不在意,“皇兄,看來你又是惹了皇爺爺不高興。尋常皇爺爺是不會駁你麵子,這一趟皇爺爺可就沒有慣著你了。要咱說,還是皇兄心眼太多。”
朱椿和朱權低著頭不說話,這些話他們甚至都不想聽。也就是朱允熥這個二愣子才敢這麽說話,這簡直就是嫌屁股底下的親王位燙屁股,這簡直就是想要給自己廢掉王爵了。
朱允煐笑了笑,沒好氣說道,“就你知道的事情多?皇爺爺要是真的惱了,就來罵咱了。”
朱允熥一想好像也是這麽一個道理,皇爺爺要是真的生氣了,就不是這般了。
朱允煐也不在意,對朱椿和朱權說道,“蜀王叔、寧王叔,想來前些時日皇爺爺也是召你們入宮了,有些個事情,你們估摸著也是心裏有數的。”
朱椿和朱權自然不敢隱瞞,前些天他們確實是入宮了,被叫去了乾清宮,也算得上是見到了久違的老朱了。至於聊了些什麽,當然是聊著一些‘似是而非’的話。
不管是朱椿還是朱權,都覺得自己可能要被分封出去了,不是以前的親王在大明境內鎮守,而是不出意外的話就要像四哥那般,在海外有著一個封國了,可以成為真正的國主了。
其實這幾天,他們也都是心裏七上八下的,也都是有那麽點不安生的。
這件事情對於他們來說,確實是非常有意義的,他們也都希望能夠有著自己的基業之地,高麗那邊本身也就是一個看起來非常不錯的選擇,起碼比起蠻荒之地,高麗算得上‘文華之地’了。
更何況朝廷在高麗那邊的戰事也比較順遂,不出意外的話,今年基本上也就是要覆滅李成桂父子那對篡國的奸賊父子了。
隻是這樣的事情,就算是父皇那邊看似稍微的透漏了一點口風,可是大家也都清楚,這些個事情基本上也都是英示皇帝做主。父皇退位後,真的不眷念權力,大事小事基本上也都撒手不管了。
所以父皇那邊說的話讓人想得多,也覺得不出意外的話,自己肯定是有機會的。可是如果英示皇帝不答應的話,這件事情說不定就要起波折,甚至很有可能也就要徹底的失敗。
朱允煐繼續說道,“其實咱也知道,咱早些年一力主導削藩,不少宗室都是有些怨懟的。”
朱椿連忙起身,說道,“起奏陛下,臣不敢。”
他可是蜀王,在成都府就藩了,逍遙自在著呢。可是朱允煐還沒有登基的時候就攛掇著削藩,朱椿等人也隻能從封地回到了應天府,或者是被安置在北平了。
朱權這個時候也連忙說道,“回陛下,臣等不敢有怨懟。”
“不敢?”朱允煐笑了笑,似乎話裏有話,“不敢有怨懟,那隻是不敢說出來而已,說不定在心裏是怎麽罵咱的。”
朱權心裏一跳,他就是那種比較倒黴催的,眼看著是要就藩的,但是就是因為當時還隻是皇太孫的朱允煐上躥下跳,這些個親王就沒有就藩的機會,能夠撈到出去帶兵巡邊的機會,那就謝天謝地了。
要說心裏沒有點怨言,那肯定是假的。在首都當一個富貴的親王,這看似是留在了繁華之地。可是實際上,很多人也都覺得這樣的生活實在是沒有什麽意思。
別看大明朝的一些藩王似乎是要就藩在比較偏僻的地方,但是就算如此,親王們的待遇也不會差,不會短了他們的吃喝,不影響他們的錦衣玉食。
而朱椿這樣在天府之國就藩的,更是在享受著富貴和安逸,天高皇帝遠的也十分自在。
看到朱權似乎要解釋,朱允煐連忙說道,“寧王叔也莫要多想,咱都知道那些理。將心比心,咱要是親王,也要怨著。就是允熥,估摸著也沒少抱怨著。”
朱允熥就不認可了,說道,“皇兄,咱可不怨你,咱就不想離開應天府。早年你在北平給咱修了王府,咱心裏那叫一個急。咱都這般大了,可不能一直跟在皇兄跟前。”
這就是養不熟的白眼狼,朱允煐這勞心勞力的,這麽些年一直關照有加。可是朱允熥倒好,時不時的還是覺得朱允煐嘮叨,想著要躲得遠一點,這更加自在。
朱允熥都有這樣的一些想法了,那麽其他的宗室,肯定也都是這樣的想法,不足為奇了。
似乎意識到自己說錯話了,朱允熥後知後覺的笑了起來,稍微的有那麽一點小小的尷尬。
而朱椿和朱權就當做什麽都沒有聽到,朱允熥算得上說出了他們的心裏話,實際上他們比朱允熥想的還多。畢竟朱允煐對待宗室看似不錯,但是肯定是沒辦法像對待朱允熥那般的對待其他的宗室,大家都知道這個理。
隻是對於朱允熥這個小子,大家也是心知肚明的,就不要指望這小子多麽的靠譜。
朱允熥可以不靠譜,因為他也不需要什麽刻意的經營人設,大家都知道這一位就是大明宗室裏頭最胸無大誌的紈絝子弟。大家對於他的要求,也確實幾乎等同於沒有。
也沒有人覺得朱允熥這是什麽自汙之類的,單純的就是這小子從小到大就是這麽一個樣子,朱權這些和朱允熥差不多大的,更是清楚的知道這一點。
朱允煐也沒有再繼續糾結,隻是說道,“叔父們對咱有些怨言,咱也是能理解。隻是為了咱大明的江山,咱就不得不做這個惡人了。都說咱大明的藩王和西漢的藩王不同,確實有些不同,但是終歸不是什麽好事。”
朱椿和朱權在這些話題上是不好多說什麽的,因為他們就是親王,要是親王就藩,他們就是藩王了,自然也就更加敏感了。
朱允煐笑了笑,說道,“咱在大明境內,是不能亂來,隻能委屈各位叔父。但是在大明之外,叔父們可以選擇成為一國之主,那可比當個藩王還要自在,還能施展抱負。”
朱椿和朱權立刻認真起來了,也不需要像先前那樣‘謹小慎微’了,因為英示皇帝總算是提到了正事,提到了諸多宗室關心的一個大事了。
這可不是在誇張,自從四哥和六哥首封東日和扶月,不少宗室就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有些人可能是沒打算去什麽苦寒荒弊的地方吃苦,但是確實有人想要去當個‘開國之君’。
這也是朱允熥這段時間如魚得水的意思,因為很多人也都知道,英示皇帝雖然不喜歡大明境內分封藩王,但是很樂意在大明四周讓大明宗室建立藩屬國。
以前大家可能覺得英示皇帝就是在畫大餅,就是在說空話安撫宗室。但是東日和扶月的事例,讓大家看到了英示皇帝此前的那些話,絕對不是說說而已,英示皇帝是真的要讓宗室在大明四周建立藩屬國。
朱椿和朱權,他們現在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他們說不定很快就有機會成為‘開國之君’了。
朱允煐看著有些激動的朱椿和朱權,認真說道,“高麗那邊,朝廷勢必是要打下來的,那邊皇爺爺和咱的意思,也確實是該咱大明宗室開建二國。”
雖然不能一統高麗稍微有點讓人遺憾,隻是朱椿和朱權多少也是可以理解的。一個完整的高麗,實際上也不符合大明的利益,藩屬國太過強大,這簡直就是在給子孫後代挖坑。
所以高麗被一分為二、一分為三,這實際上也是大家早就可以猜測到的,就像當初的東瀛也是被拆分了,甚至還有那邊的偽皇繼續龜縮,東瀛那邊現在實際上還是‘三國鼎立’,四哥和六哥還有的忙。
朱允煐繼續說道,“咱也不說假話,雖說那邊曾是漢四郡,也有華夏遺民,隻是千百年來,那些人也都沒有歸屬,說不定也不認漢家血統。”
這很正常,不要說高麗那邊有著他們的民族和文化了,就算是燕雲十六州那邊,大明統治了三十餘年,依然還有不少人保留著契丹、蒙古或者女真的一些習性,這僅僅隻是五六百年啊!
“咱還想著釜山三衛、對馬島,那邊都是轄控東瀛的銀礦。咱是放心諸位皇叔,隻是難保後世子孫有其他心思。”朱允煐表情嚴肅,說道,“高麗那邊,咱要留有通道,諸位皇叔應該知道咱的意思。”
朱椿連忙說道,“陛下,臣並無異議。早年咱也曾聽聞朝廷水師在陛下統帥下找到銀山,臣頗為振奮。這些年大明再無白銀之憂,都是陛下英明。”
這麽馬屁很露骨,隻是這也算得上很多大明朝臣子們的普遍心態,誰能想得到他們看不上的東瀛,居然有著挖之不盡銀山呢。
要不是早年間朱允煐瞎折騰,要不是英示皇帝的英明睿智,大好的銀山也就要落在那些蠻夷的手裏了。
銀山實在太重要了,所以大明朝要一直控製著銀山,這也是大家不會絲毫意外的事情。這些年的釜山三衛,對馬島的駐軍,或者是天津衛、威海衛時刻準備,大家也都覺得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所以現在在高麗那邊大明需要一個通道,這也是大家覺得並不意外的事情了,要是大明朝大手一揮,很多人可能也是會覺得比較意外的。
朱椿和朱權也都明白,他們自然是不敢有其他的心思,但是難保他們的子孫就多麽的本分。或者說以後大明的皇帝,就肯定十分的睿智。
所以提前準備,這也是為了‘長治久安’,實際上也是盡可能的減少後世子孫的麻煩,盡可能的避免一些事情出現。
對於朱椿和朱權來說,完成的高麗自然是最好的,但是那隻是最奢侈的奢望。大明勢必依然要轄製高麗和東瀛,這也不算讓人意外。
就算是大明的藩屬國,是大明宗室創建的藩屬國,到底還是藩屬國,‘先小人後君子’,這沒壞處。最重要的,這以後就算兩國相交了,這是不折不扣的大事!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