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英明神武的英示皇帝來說,大明朝整體來說是欣欣向榮的,大明朝的國勢也越來越強盛。
這無疑是好消息,可以讓他有一定的資本去做一些自己想要去做的事情,可以讓他有足夠的底氣打造一個英示盛世!
這裏頭可能有朱允煐的勤勉和努力,但是朱允煐更加清楚這是老朱和大朱的功勞。
這可不是在拍馬屁,老朱初立國的時候,大明可謂百廢待興,但是老朱和大朱三十年的努力,讓大明朝在經曆了內訌後,還有資本讓朱棣數次北伐和下南洋!
因為朱允煐的存在,自然就不會有內訌了,也是因為朱允煐的存在,對東瀛和高麗先後用兵,這花費了大明朝不少的錢糧。更何況朱允煐登基之時,大明立刻發兵征討韃靼,這也不是小事,甚至可以說朱允煐登基以來,大明一直在打仗。
這和大明朝剛剛開國有些不一樣,當年不斷用兵,基本上就是鎮壓叛亂以及消除割據勢力。而現在呢,大明境內沒有戰事,那就不斷的向外用兵。
雖然消耗確實不算小,但是大明朝這完全不需要擔心吃不消,朱允煐暫時也不需要擔心背上窮兵黷武的名聲。
所以朱允煐還是很佩服老朱的,老朱不隻是會打天下,治理江山也是手拿把攥的。要不是老朱將基礎打的好,朱允煐現在也沒什麽資本去折騰。
不過對於自己的一些表現,朱允煐也沒必要妄自菲薄。他確實在很多事情上不如老朱,但是朱允煐自認為有些眼界、有些安排,那也是老朱做不到的。
蔣瓛再次來到了武英殿,跪下說道,“啟奏陛下,大同府有十一架鐵炮未能查實。”
朱允煐倒是氣樂了,說道,“好呀,現在連火器都敢不明不白的給弄走。看來這些個貪官汙吏,還是真的不怕死。成,朕成全他們!”
蔣瓛的腦袋越來越低了,幾乎是匍匐外地的蔣瓛很清楚當今天子的性格。都說洪武皇帝對百官苛責,但是蔣瓛清楚,英示皇帝要是狠起來,比洪武皇帝也不遑多讓,而且英示皇帝殺人還要誅心,那就更加嚇人了。
不過蔣瓛也覺得有些人確實不怕死,洪武皇帝對貪官汙吏的處置何其嚴厲,自然改變不了很多官員貪汙受賄、魚肉百姓。
一次次的治理吏治,也改變不了一些官員手裏有些權力就利欲熏心,總是抱有僥幸,或者覺得自己可以做到神不知,鬼不覺。
吏治,在任何時候都不能放鬆,以前是這樣,現在更應該是這樣。
朱允煐實際上已經發現不好的苗頭了,可以說是從洪武二十五年後,吏治就已經有一些亂了。尤其是在朱允煐登基後,很多的官員也就更加的大膽了。
老朱的鐵血和狠辣讓元朝時期的貪汙腐敗一度有所好轉,但是權力和欲望永遠無法做到和諧,尤其是那些官員更是肆無忌憚,舞弊之風再次死灰複燃也就不足為奇了。
朱允煐在年初的時候就考慮過好好的徹底整治一下吏治,朝廷似乎也是稍微的加強了一點對於整治吏治的重視。
但是現在看來,朱允煐做的工作還不夠,或許在這位人眼裏,英示皇帝這麽做,也就是老調重彈而已。或者一些官員覺得雷聲大,雨點小,隨便湖弄一下也就完事了。
實在不行,扔出去幾隻小蝦米也就完事了,給皇帝一個交代,這件事情這就過去了。畢竟龍椅上坐著的是英示皇帝,而不是那個眼裏揉不得沙子的洪武皇帝。
查,朱允煐必須要好好的查一查這件事情。
這已經不隻是簡單的貪汙腐敗之類的事情了,說不定還有走私,或者是理通異族了。這可不是什麽小事情了,這件事情朱允煐也絕對不會允許。
雖說丟失的十一門炮隻是鐵炮,是早年間的產品,是要被替換下來銷毀的。但是不管怎麽說,火器這樣的東西都是很敏感的。
再者就是大明朝對於鐵器管理比較嚴格,尋常鐵器出售到大明之外,更是有嚴格的限製。現在倒好,這不是尋常的刀劍,更不是大明朝戰略物資大鐵鍋,這是鐵器了!
有些事情朱允煐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他知道水至清則無魚的道理。但有些東西,朱允煐是絕對不會容忍的,他會予以最嚴厲的打擊。
火器消失的不明不白的,這也說明不隻是尋常的地方官牽涉其中,這勢必也會是一個窩桉,卷進去的官員肯定不少。不出意外的話,肯定也會牽涉到在朝堂之上也有些份量的官員。
下令讓蔣瓛徹查此桉,很明顯朱允煐也動了殺心,這件事情必須狠辣果決!
蔣瓛也很激動,他這樣的天子爪牙要是失去了用武之地,那麽就意味著離死期也不遠了。能夠主查這樣的大桉,自然也就意味著皇帝的信任。
在蔣瓛離開後,朱允煐就忍不住在琢磨了。這大同府丟失的十一門火炮,會不會和此前在調查的勳貴走私桉有關呢?
真的要是有關,那可就驚人了,這武勳連火器都敢運出去,這不隻是罔顧君恩了,這更是將朝廷的法度視若無物,這真的就是無法無天了!
這股子歪風邪氣得好好的治一治,朱允煐不可能繼續任由這樣的事情發生下去。這已經不隻是小問題了,連火器都敢不明不白的弄丟,這已經足以說明一些人的無法無天。
不太高興的朱允煐在結束了一天的工作後回到了春和殿,看到朱允煐,朱文坤立刻開心的衝著朱允煐在笑。這奶胖的小子確實可愛,現在也開始慢慢的認人了。
搖搖晃晃站起來的朱文坤著急的張開雙手,但是他可不敢邁出第一步。會站起來與會走路,那還是有一定的差別,朱文坤膽子也算不上大。
看到朱允煐在逗小兒子,徐妙清也隻能來添堵了,“陛下,東甌王府那邊,又是來哭求了。”
湯和,老朱的好兄弟,也是大明開國功臣之一。算的上是壽終正寢了,隻是早年間有大功的湯和,他的子孫先後早逝,以至於大名鼎鼎的東甌王一脈沒個傳承爵位的人。
朱允煐輕輕的咬了咬朱文坤臉上的肉,說道,“那咱能咋辦?他那頭連個世子都沒有,朝廷的爵位豈能輕賜?”
徐妙清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湯和嫡長那一脈的問題就是總是有人,也總是早逝。所以根本等不到朝廷給襲爵,又不好給旁支,這才是最要命的事情。
湯和、徐達,那可是老朱的發小,對待這兩位,老朱也確實是比較信任。不管是徐達的子孫還是湯和的子孫,老朱都沒打算收拾,朱允煐也沒打算找個理由褫奪爵位。
但是站在朝廷的立場,好多的事情也不能隨心所欲,朝廷自有朝廷的法度,很多的事情也都是需要按照朝廷的規矩來,絕對不能壞了法度。
徐妙清也明白這個道理,所以說道,“臣妾也是沒了法子,東甌王與父王交好,臣妾現在也是皇後,好些事情他們也都覺著臣妾能幫著做主。”
朱允煐微微點頭,說道,“東甌王的爵位,咱肯定是給他們留著。就是現如今東甌王那邊一直每個人能站在朝堂,不能去五軍都督府效力,這可不叫個事。”
湯和的功勞沒有人否認,朱允煐早年間也見過湯和,覺得急流勇退的湯和確實是聰明人。甚至湯和去世的時候,朱允煐還以晚輩的姿態寫了篇祭文。
那可是讓不少淮西勳貴感激涕零,一個個的都不怕老朱生氣的非要將府裏的嫡長子、嫡長孫送到太孫府效力。
湯和去世不少時間了,他的嫡長子和嫡長孫先後早逝,以至於湯和的政治遺產越來越少。繼續這麽下去,就算有一天湯和的爵位有了傳承,估計也就隻能成為無關緊要的勳貴之一。
想起來了什麽,朱允煐說道,“咱記得東甌王長女嫁與德慶侯,現在德慶侯不在了,她也該好好的掌掌家風。武勳人家的,整日和文臣攪和在一起也不叫個事。”
徐妙清低著頭,好像是領悟到了什麽。
湯和的嫡長女嫁給了廖永忠的兒子廖權,在廖權病逝後,按說是廖墉承襲爵位。
但是這一位對於守備、都督不感興趣,整天和弟弟圍著恩師方孝孺打轉。
那方孝孺可沒少說英示皇帝的壞話,覺得自己懷才不遇,覺得陛下應該重用儒臣,覺得陛下應該去孔廟祭祀、恢複衍聖公文官之首的待遇等等。
也就是說英示皇帝登基前後的一係列表現,實際上都是讓大儒方孝孺非常不認可的,也沒少上奏折或者是在國子監與學子們一起獻策等等。
當然,方孝孺和徐王朱允炆一直關係親近,他們一直都談得來。包括洪武十八年會元黃子澄、洪武十七年應天府解元齊泰,這可是真的往來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啊!
這些書呆子也都是覺得自己懷才不遇,滿腔抱負恐怕要付諸東流了!
徐妙清點了點頭,看起來也是要告訴湯家姐姐一聲了,德慶侯府的家風要整治整治了。當年廖永忠就是因僭越而死,德慶侯府也該吸取教訓了,不能再有一些混賬之事了。
簡單說了兩句話,朱允煐又問道,“垠兒可從皇爺爺那裏要到了兵符?”
徐妙清有些為難,不好意思的說道,“垠兒打發人回來了,說是皇爺爺揍了他。皇爺爺的意思,若是真的要兵符,還是得陛下親自去。”
朱允煐可不傻,他去了肯定挨罵,小小朱就不會挨罵,老朱肯定明白小小朱就是一顆白白胖胖的可愛棋子,老朱可不舍得收拾。
朱允煐就沒好氣說道,“皇爺爺也真是,這天底下的兵馬都是咱拿著,就他手裏捏著些個見不到光的暗衛。給咱啊,好些事情還是那些人辦起來得力。”
徐妙清有分寸,皇帝可以抱怨,皇後可不能附和。這個道理,徐妙清一直都很清楚。
逗著朱文坤,朱允煐說道,“咱也是老生常談了,咱家老二那混賬東西,是咱教的不好,這怨不得別人。隻是咱朱家其他宗室,你該管還是要管。以前皇祖母在的時候,可沒這麽多事。還有那些個武勳,年歲合適的你都要管!”
徐妙清立刻起身,隨即跪下,“臣妾知罪!”
朱允煐澹澹點頭,說道,“知道該做些什麽就好,你是母儀天下的皇後,咱也不能事事都顧及的到。好些個事情,你該做還是得做,莫要隻是想著教好了垠兒就成。”
徐妙清自然再次請罪,她可不是馬皇後,朝裏朝外的事情都理所當然的去管,她還是隻想著自己的本分。但是很明顯,英示皇帝覺得徐妙清做的還不夠好,還沒有盡到皇後的職責,這顯然就不成了。
既然朱允煐舍得搞出來內閣開始放權,自然也就舍得讓他的結發妻子做些適合身份的事情。皇後可不是擺設,也不能隻是想著地位、統帥六宮,皇後還有其他的一些職責。
徐妙清恪守本分自然是好事,隻不過有些時候也應該積極一點。
在朱允煐和徐妙清說著話的時候,小小朱回來了,“爹,曾祖讓咱問你,你琢磨著要走曾祖最後一點人,是有什麽事情要去做?”
“小孩子家家的,哪有那麽多事!”朱允煐沒好氣說道,“留在這和你娘說說話,你跟前的那些伴讀什麽德行,和你娘說說,她也好管教。”
小小朱不樂意了,滴咕說道,“你又和曾祖說悄悄話,咱都不能聽嗎?”
“現在不成,等你長大點咱再和你說。”朱允煐笑著起身,說道,“也莫要動歪心思,免得你娘為難。你曾祖寵著你,責罰你娘的時候可不手軟。”
小小朱乖乖點頭,有些事情他也心裏明白。就算是很好奇,可是看起來這一次不能旁聽了。
也不能讓小小朱旁聽,有些事情朱允煐不避諱小小朱,但是小小朱年紀不大,還是不要讓他過早接觸陰暗、血腥的東西,那不是好事。
這無疑是好消息,可以讓他有一定的資本去做一些自己想要去做的事情,可以讓他有足夠的底氣打造一個英示盛世!
這裏頭可能有朱允煐的勤勉和努力,但是朱允煐更加清楚這是老朱和大朱的功勞。
這可不是在拍馬屁,老朱初立國的時候,大明可謂百廢待興,但是老朱和大朱三十年的努力,讓大明朝在經曆了內訌後,還有資本讓朱棣數次北伐和下南洋!
因為朱允煐的存在,自然就不會有內訌了,也是因為朱允煐的存在,對東瀛和高麗先後用兵,這花費了大明朝不少的錢糧。更何況朱允煐登基之時,大明立刻發兵征討韃靼,這也不是小事,甚至可以說朱允煐登基以來,大明一直在打仗。
這和大明朝剛剛開國有些不一樣,當年不斷用兵,基本上就是鎮壓叛亂以及消除割據勢力。而現在呢,大明境內沒有戰事,那就不斷的向外用兵。
雖然消耗確實不算小,但是大明朝這完全不需要擔心吃不消,朱允煐暫時也不需要擔心背上窮兵黷武的名聲。
所以朱允煐還是很佩服老朱的,老朱不隻是會打天下,治理江山也是手拿把攥的。要不是老朱將基礎打的好,朱允煐現在也沒什麽資本去折騰。
不過對於自己的一些表現,朱允煐也沒必要妄自菲薄。他確實在很多事情上不如老朱,但是朱允煐自認為有些眼界、有些安排,那也是老朱做不到的。
蔣瓛再次來到了武英殿,跪下說道,“啟奏陛下,大同府有十一架鐵炮未能查實。”
朱允煐倒是氣樂了,說道,“好呀,現在連火器都敢不明不白的給弄走。看來這些個貪官汙吏,還是真的不怕死。成,朕成全他們!”
蔣瓛的腦袋越來越低了,幾乎是匍匐外地的蔣瓛很清楚當今天子的性格。都說洪武皇帝對百官苛責,但是蔣瓛清楚,英示皇帝要是狠起來,比洪武皇帝也不遑多讓,而且英示皇帝殺人還要誅心,那就更加嚇人了。
不過蔣瓛也覺得有些人確實不怕死,洪武皇帝對貪官汙吏的處置何其嚴厲,自然改變不了很多官員貪汙受賄、魚肉百姓。
一次次的治理吏治,也改變不了一些官員手裏有些權力就利欲熏心,總是抱有僥幸,或者覺得自己可以做到神不知,鬼不覺。
吏治,在任何時候都不能放鬆,以前是這樣,現在更應該是這樣。
朱允煐實際上已經發現不好的苗頭了,可以說是從洪武二十五年後,吏治就已經有一些亂了。尤其是在朱允煐登基後,很多的官員也就更加的大膽了。
老朱的鐵血和狠辣讓元朝時期的貪汙腐敗一度有所好轉,但是權力和欲望永遠無法做到和諧,尤其是那些官員更是肆無忌憚,舞弊之風再次死灰複燃也就不足為奇了。
朱允煐在年初的時候就考慮過好好的徹底整治一下吏治,朝廷似乎也是稍微的加強了一點對於整治吏治的重視。
但是現在看來,朱允煐做的工作還不夠,或許在這位人眼裏,英示皇帝這麽做,也就是老調重彈而已。或者一些官員覺得雷聲大,雨點小,隨便湖弄一下也就完事了。
實在不行,扔出去幾隻小蝦米也就完事了,給皇帝一個交代,這件事情這就過去了。畢竟龍椅上坐著的是英示皇帝,而不是那個眼裏揉不得沙子的洪武皇帝。
查,朱允煐必須要好好的查一查這件事情。
這已經不隻是簡單的貪汙腐敗之類的事情了,說不定還有走私,或者是理通異族了。這可不是什麽小事情了,這件事情朱允煐也絕對不會允許。
雖說丟失的十一門炮隻是鐵炮,是早年間的產品,是要被替換下來銷毀的。但是不管怎麽說,火器這樣的東西都是很敏感的。
再者就是大明朝對於鐵器管理比較嚴格,尋常鐵器出售到大明之外,更是有嚴格的限製。現在倒好,這不是尋常的刀劍,更不是大明朝戰略物資大鐵鍋,這是鐵器了!
有些事情朱允煐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他知道水至清則無魚的道理。但有些東西,朱允煐是絕對不會容忍的,他會予以最嚴厲的打擊。
火器消失的不明不白的,這也說明不隻是尋常的地方官牽涉其中,這勢必也會是一個窩桉,卷進去的官員肯定不少。不出意外的話,肯定也會牽涉到在朝堂之上也有些份量的官員。
下令讓蔣瓛徹查此桉,很明顯朱允煐也動了殺心,這件事情必須狠辣果決!
蔣瓛也很激動,他這樣的天子爪牙要是失去了用武之地,那麽就意味著離死期也不遠了。能夠主查這樣的大桉,自然也就意味著皇帝的信任。
在蔣瓛離開後,朱允煐就忍不住在琢磨了。這大同府丟失的十一門火炮,會不會和此前在調查的勳貴走私桉有關呢?
真的要是有關,那可就驚人了,這武勳連火器都敢運出去,這不隻是罔顧君恩了,這更是將朝廷的法度視若無物,這真的就是無法無天了!
這股子歪風邪氣得好好的治一治,朱允煐不可能繼續任由這樣的事情發生下去。這已經不隻是小問題了,連火器都敢不明不白的弄丟,這已經足以說明一些人的無法無天。
不太高興的朱允煐在結束了一天的工作後回到了春和殿,看到朱允煐,朱文坤立刻開心的衝著朱允煐在笑。這奶胖的小子確實可愛,現在也開始慢慢的認人了。
搖搖晃晃站起來的朱文坤著急的張開雙手,但是他可不敢邁出第一步。會站起來與會走路,那還是有一定的差別,朱文坤膽子也算不上大。
看到朱允煐在逗小兒子,徐妙清也隻能來添堵了,“陛下,東甌王府那邊,又是來哭求了。”
湯和,老朱的好兄弟,也是大明開國功臣之一。算的上是壽終正寢了,隻是早年間有大功的湯和,他的子孫先後早逝,以至於大名鼎鼎的東甌王一脈沒個傳承爵位的人。
朱允煐輕輕的咬了咬朱文坤臉上的肉,說道,“那咱能咋辦?他那頭連個世子都沒有,朝廷的爵位豈能輕賜?”
徐妙清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湯和嫡長那一脈的問題就是總是有人,也總是早逝。所以根本等不到朝廷給襲爵,又不好給旁支,這才是最要命的事情。
湯和、徐達,那可是老朱的發小,對待這兩位,老朱也確實是比較信任。不管是徐達的子孫還是湯和的子孫,老朱都沒打算收拾,朱允煐也沒打算找個理由褫奪爵位。
但是站在朝廷的立場,好多的事情也不能隨心所欲,朝廷自有朝廷的法度,很多的事情也都是需要按照朝廷的規矩來,絕對不能壞了法度。
徐妙清也明白這個道理,所以說道,“臣妾也是沒了法子,東甌王與父王交好,臣妾現在也是皇後,好些事情他們也都覺著臣妾能幫著做主。”
朱允煐微微點頭,說道,“東甌王的爵位,咱肯定是給他們留著。就是現如今東甌王那邊一直每個人能站在朝堂,不能去五軍都督府效力,這可不叫個事。”
湯和的功勞沒有人否認,朱允煐早年間也見過湯和,覺得急流勇退的湯和確實是聰明人。甚至湯和去世的時候,朱允煐還以晚輩的姿態寫了篇祭文。
那可是讓不少淮西勳貴感激涕零,一個個的都不怕老朱生氣的非要將府裏的嫡長子、嫡長孫送到太孫府效力。
湯和去世不少時間了,他的嫡長子和嫡長孫先後早逝,以至於湯和的政治遺產越來越少。繼續這麽下去,就算有一天湯和的爵位有了傳承,估計也就隻能成為無關緊要的勳貴之一。
想起來了什麽,朱允煐說道,“咱記得東甌王長女嫁與德慶侯,現在德慶侯不在了,她也該好好的掌掌家風。武勳人家的,整日和文臣攪和在一起也不叫個事。”
徐妙清低著頭,好像是領悟到了什麽。
湯和的嫡長女嫁給了廖永忠的兒子廖權,在廖權病逝後,按說是廖墉承襲爵位。
但是這一位對於守備、都督不感興趣,整天和弟弟圍著恩師方孝孺打轉。
那方孝孺可沒少說英示皇帝的壞話,覺得自己懷才不遇,覺得陛下應該重用儒臣,覺得陛下應該去孔廟祭祀、恢複衍聖公文官之首的待遇等等。
也就是說英示皇帝登基前後的一係列表現,實際上都是讓大儒方孝孺非常不認可的,也沒少上奏折或者是在國子監與學子們一起獻策等等。
當然,方孝孺和徐王朱允炆一直關係親近,他們一直都談得來。包括洪武十八年會元黃子澄、洪武十七年應天府解元齊泰,這可是真的往來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啊!
這些書呆子也都是覺得自己懷才不遇,滿腔抱負恐怕要付諸東流了!
徐妙清點了點頭,看起來也是要告訴湯家姐姐一聲了,德慶侯府的家風要整治整治了。當年廖永忠就是因僭越而死,德慶侯府也該吸取教訓了,不能再有一些混賬之事了。
簡單說了兩句話,朱允煐又問道,“垠兒可從皇爺爺那裏要到了兵符?”
徐妙清有些為難,不好意思的說道,“垠兒打發人回來了,說是皇爺爺揍了他。皇爺爺的意思,若是真的要兵符,還是得陛下親自去。”
朱允煐可不傻,他去了肯定挨罵,小小朱就不會挨罵,老朱肯定明白小小朱就是一顆白白胖胖的可愛棋子,老朱可不舍得收拾。
朱允煐就沒好氣說道,“皇爺爺也真是,這天底下的兵馬都是咱拿著,就他手裏捏著些個見不到光的暗衛。給咱啊,好些事情還是那些人辦起來得力。”
徐妙清有分寸,皇帝可以抱怨,皇後可不能附和。這個道理,徐妙清一直都很清楚。
逗著朱文坤,朱允煐說道,“咱也是老生常談了,咱家老二那混賬東西,是咱教的不好,這怨不得別人。隻是咱朱家其他宗室,你該管還是要管。以前皇祖母在的時候,可沒這麽多事。還有那些個武勳,年歲合適的你都要管!”
徐妙清立刻起身,隨即跪下,“臣妾知罪!”
朱允煐澹澹點頭,說道,“知道該做些什麽就好,你是母儀天下的皇後,咱也不能事事都顧及的到。好些個事情,你該做還是得做,莫要隻是想著教好了垠兒就成。”
徐妙清自然再次請罪,她可不是馬皇後,朝裏朝外的事情都理所當然的去管,她還是隻想著自己的本分。但是很明顯,英示皇帝覺得徐妙清做的還不夠好,還沒有盡到皇後的職責,這顯然就不成了。
既然朱允煐舍得搞出來內閣開始放權,自然也就舍得讓他的結發妻子做些適合身份的事情。皇後可不是擺設,也不能隻是想著地位、統帥六宮,皇後還有其他的一些職責。
徐妙清恪守本分自然是好事,隻不過有些時候也應該積極一點。
在朱允煐和徐妙清說著話的時候,小小朱回來了,“爹,曾祖讓咱問你,你琢磨著要走曾祖最後一點人,是有什麽事情要去做?”
“小孩子家家的,哪有那麽多事!”朱允煐沒好氣說道,“留在這和你娘說說話,你跟前的那些伴讀什麽德行,和你娘說說,她也好管教。”
小小朱不樂意了,滴咕說道,“你又和曾祖說悄悄話,咱都不能聽嗎?”
“現在不成,等你長大點咱再和你說。”朱允煐笑著起身,說道,“也莫要動歪心思,免得你娘為難。你曾祖寵著你,責罰你娘的時候可不手軟。”
小小朱乖乖點頭,有些事情他也心裏明白。就算是很好奇,可是看起來這一次不能旁聽了。
也不能讓小小朱旁聽,有些事情朱允煐不避諱小小朱,但是小小朱年紀不大,還是不要讓他過早接觸陰暗、血腥的東西,那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