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的天空陡然為之一暗,密密麻麻的弩箭如同鋼鐵的風暴一般傾瀉而出,向著邏些騎兵拍擊過去。<strong>小說txt下載http://.80txt/</strong>


    天色再次變得明亮,剛才還在衝鋒的邏些騎兵卻已經少了一大半,不少騎士和戰馬都被釘得如同刺蝟一般,熱血從傷口處泉湧而出,整個地麵之上頃刻變成了赤紅之色。


    元戎弩,這種安西新軍最為倚重的恐怖武器,終於是第一次徹底顯露出了它的威力!


    這個距離,已經接近吐蕃人角弓的射程。在這個距離之上,便是明光鎧也抵擋不住元戎弩的這種攻擊,更不用說隻有簡單皮甲的邏些騎兵了。


    六百多名元戎弩手一次齊射,六千多根鋼箭如同死神的鐮刀一般,收割了大部分的邏些騎士的生命。倒在箭雨之下的邏些騎士足有兩千餘人,還活著的吐蕃騎兵已經不足五百之數。


    這樣恐怖的傷亡,縱然是彪悍的邏些騎兵也是感到了巨大的恐懼,幸存的邏些騎兵看著周圍密集的人屍馬屍,一個個臉上現出驚慌之色。


    這根本就不是戰鬥,這根本就是屠殺!


    在唐軍這種駭人的弩陣麵前,他們便是掉入陷阱之中的羔羊,隻能是任人宰割!


    元戎弩手一擊之後,立馬便是快速的收縮回陣中,同時開始重新為元戎弩上弦。這個時候,騎兵和步兵的弩手們在經過了一次酣暢淋漓的齊射之後,都已經完成了重新的上弦,開始在低級軍官的口令下進行著最為標準的三段式射擊。


    步兵騎兵加起來四千餘人,每一撥射擊都有千餘根弩箭飛了出去,剩餘的邏些騎兵被困在人屍馬屍中間進退不得,一個個被輕而易舉的釘死在地上。


    戰場上總有一些最為彪悍的家夥。箭雨也往往奈何他們不得,這種人即所謂的百人敵,萬人敵。馬璘自己就是這樣的人。而吐蕃騎兵中也有這樣的角色。


    三波箭雨之後,大部分的邏些精騎都倒在了血泊之中。還有十幾個最為強壯的吐蕃騎士撥開箭雨,揮動著狼牙棒向著安西軍瘋狂的衝了過來。


    馬璘冷哼一聲,馬刺在青海驄腹部輕輕一點,青海驄嘶鳴一聲便衝了出去。


    安西軍中又一波箭雨飛了出去,又有幾個吐蕃騎士跌落馬下。<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唐軍停止了射擊,馬勇馬強兄弟二人緊跟著馬璘,揮舞著陌刀衝向了猛撲過來的七名吐蕃騎士。


    最前麵的吐蕃壯漢大聲咆哮著,揮動狼牙棒狠狠地向馬璘砸來。馬璘冷笑一聲。陌刀帶出一道弧線,把壯漢的狼牙棒從中斬斷,順勢一撩已然是在壯漢的胸前開了一個大口子,內髒全都流了出來。


    根本沒有理會這個家夥,馬璘催動青海驄繼續向前衝去,陌刀再次揮出之時,已經又把一位吐蕃人連人帶馬砍成兩截。


    身後的壯漢拚命想要把內髒塞回去,剛塞進去卻又流了出來,折騰了兩三下之後便重重地倒了下去。


    這一點兒功夫,馬璘陌刀之下又倒了兩位吐蕃好手。皆是一刀揮出人馬皆碎,很有一點兒陌刀大將李嗣業的風采。


    當初在龜茲城,馬璘便和李嗣業戰過一場。論絕對的力量還超過了李嗣業。他自投軍安西以來每戰皆為跳蕩先鋒,哪曾像現在這樣站在後麵觀戰,這幾天他早就手癢了,如今終於是等到了機會。


    馬勇馬強兄弟二人護在馬璘的身側,各自也是斬殺了一名對手,馬強肩頭被敵人狼牙棒掃了一下,看上去鮮血淋漓的,不過還能舞動陌刀,顯然隻是皮肉之傷。


    最後隻剩下一位吐蕃騎士。看著殺神一般衝來的馬璘,眼中現出一絲恐懼。怪叫一聲撥馬便走。


    馬璘長笑一聲,從背後拔出一根安西軍的製式短矛。用力擲了出去。


    短矛快若流星,輕易的洞穿了吐蕃騎士的後背,吐蕃騎士慘吼一聲,從馬背上跌落下來。


    來自邏些的精銳騎兵,就這般輕而易舉的被唐軍全殲。


    這一次的戰鬥,唐軍健兒一個沒死,隻有十幾人被羽箭射傷。


    “真是太簡單了!”馬璘心道。


    見到主將如此驍勇,身後的唐軍健兒們齊聲喝彩,馬璘看著麵前的幾位吐蕃騎士的屍體,亂軍之中,也不知道哪個是達紮路恭。


    便在此時,幾位唐軍斥候沿著河邊飛馳而來,他們中間是一位吐蕃騎士,手中拿著一個巨大的腦袋。


    ……


    戰爭勝負往往取決於士兵的集體無意識,指揮者卻往往懵懂莫名。


    看著提著達紮路恭人頭站在自己麵前的安西老卒馮大中,馬璘忽然想起這句在後世很出名的話來。


    戰爭當真是由無數偶然組成的事情,每一個偶然都可能改變戰爭的結果。柳中縣老兵馮大中的出現,便改變了整個戰場的局勢,也改變了許多人的命運。


    達紮路恭雖然是吐蕃將軍,在這個年代卻是聲名不顯,至少安西將士們不知道此人。馬璘來自後世,出於後世來人的態度,必欲除之而後快,是以放棄了營寨,來和邏些騎兵正麵對決。


    沒想到達紮路恭居然不在大軍之中,而是在後麵被馮大中給解決了。


    聽馮大中敘說著事情的經過,馬璘立馬明白這一切是怎麽回事。


    一切都是偶然,一連串的偶然造成了眼前的勝利。


    楊預帶著斥候騷擾吐蕃騎兵,結果射掉了邏些人的旗幟,射傷了吐蕃主將達紮路恭的右手。是以邏些騎兵們憤怒了,傾巢而出想要圍殺楊預他們。


    這時達紮路恭已經發現不妥,想要去追回他的騎兵。若是邏些騎兵們放棄追趕楊預他們,這一戰依然會很麻煩。


    然而就在此時,被吐蕃人擄掠到這裏十幾年的安西老兵馮大中找到了機會,暴起發難幹掉了落單的達紮路恭。


    正在衝鋒的邏些騎兵們不知道這一點,這才會一直追趕楊預他們追到軍營附近。安西軍離開軍營正麵決戰,這才全殲了邏些騎兵。


    這一場輕而易舉的勝利,實在是有些偶然。馬璘原本以為遇到了可稱人傑的吐蕃大將達紮路恭,這一戰一定要花些時間的,沒想到卻是這般容易。


    從馮大中的手裏接過人頭,馬璘想起後世去拉薩遊玩時見到的達紮路恭紀功碑,心神一時間也是極為恍惚。


    短短幾日之間,赤鬆德讚和達紮路恭,吐蕃曆史上大名鼎鼎的君主和大論都死在了自己的手裏。勝利的到手,竟然是這般的輕而易舉!


    ……


    一番詢問之下,馬璘也知道了這位老兵是跟隨蓋嘉運攻擊小勃律時被俘,然後被吐蕃人帶到了這裏,成為了雪鷹東岱的奴隸。雪鷹東岱時常被邏些的讚普征發打仗,有著不少的殘戶都是女子丈夫死於戰事,馮大中在這裏和一位寡居的吐蕃女子結為夫婦,如今和那寡婦已經有了兩個兒子。


    他在柳中縣原本也有妻子,思念家鄉一直想要離開,卻找不到機會。這次見到唐軍到來,這才抓住機會幹掉達紮路恭然後來見王師。


    在這個時代,馮大中這樣的人絕對不少。大唐和吐蕃在西域爭奪百餘年,不知多少漢家子被擄掠到吐蕃,欲要回歸鄉井而不可得。吐蕃人極重人口,俘虜漢軍之後甚少殺戮,多是化為奴隸,漢家子在吐蕃娶妻生子的比比皆是。


    馮大中手刃了達紮路恭,自是大功一件。在別的安西將校眼裏這件功勞是很大,卻沒什麽特別的,而在馬璘的眼裏,這個功勞說多大都不過分。


    達紮路恭帶二十萬吐蕃兵攻占長安十五日,在這個時代還沒發生,在馬璘的記憶裏卻是讀史之時無法抹去陰影。


    所以當馮大中提出他的想法時,馬璘也不得不慎重考慮。


    ……


    馮大中雖然懷念柳中縣家鄉,卻也舍不下他的吐蕃老婆和兩個兒子,他請求馬璘能夠允許雪鷹東岱投降唐軍,而這和馬璘之前的計劃是完全不同的。馬璘原本是想要剪除距離白石灘最近的三個象雄人東岱以立威,然後再以象雄王的名義嚐試招降剩餘的七個東岱的象雄人。


    現在的狀況是達瑪部落的婦孺被邏些騎兵給殺死了,雪鷹東岱此時又想投降。尚未立威,就麵臨招降的問題,馬璘心中也是有些猶豫。


    幾位幕僚都跟著上高原撈取軍功來了,自然是不用白不用。馬璘讓親兵先帶馮大中去營地內歇息,然後帶著幾位幕僚走到河邊,讓幾人都發表自己的意見。


    “將軍,我以為此事可行。”段秀實當先開口道,“殺婦孺立威太過不仁,非王師當為之事。邏些精騎盡數死於我手,那些象雄人親眼看到,這已經是足以立威了。象雄人兵勢不如邏些,邏些精騎尚且敗得如此之慘,他們如何還敢與我爭鬥?既已心懷畏懼,便可招降之。”


    “將軍,段君子所言甚是,我也是這樣想的。”岑參笑道,“既然這些人願意歸附,我們接納便是。有了這些人的效忠,我們便可在此地站穩腳跟。欲要守此地,必要築城,欲要築城,必要人手。如今吐蕃王子斷送在我之手,讚普必然不甘心,必定會洶洶而來。若我們能在此之前於此地築一雄城,勝過十萬雄兵!”(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邊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蔥山跳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蔥山跳蕩並收藏邊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