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這一座城命名為受降城,純粹是為了向張仁願表示敬意。[看本書最新章節請到]馬璘原本還想惡心安胖子一把,把這座城命名為雄武城,後來想想沒什麽意思,也就放棄了這個念頭。
中宗當年欲出師北伐,張仁願在漠南搶築三座受降城,前後不過花了兩個多月時間。如今是在苦寒的羌塘高原上築城,馬璘原本以為要花費很長時間,不過幾天時間過去了,馬璘已經明白這次築城未必會比張仁願慢多少。
滅殺五千邏些騎兵的戰鬥出乎意料的容易,戰後從三個東岱得到了大量的羊馬犛牛,自然是放開了肚子大快朵頤,不知多少牛羊被放倒在營地之內,整個軍中到處都飄蕩著濃鬱的肉香,安西健兒們一個個吃得嘴角流油,營地之內一片歡騰。
不遠處的築城工地之上,監工的羌人管事用力嗅了嗅鼻子,一臉的心疼之色,手上的鞭子卻是毫不留情的抽了下去:“都給老子麻利點兒!家裏能夠得到多少羊馬犛牛,就看你們自己的了!娘咧,牛羊哪有這樣吃的,這不是糟蹋人麽!”
被鞭子抽到的羌人們一言不發,隻是更快的揮動著手上的工具。
高原苦寒,生存不易,他們平日裏吃肉的機會也不多,大多數時間吃的都是糍粑。羊馬犛牛都是各家的命根子,誰敢這樣不要命的吃。
唐人是仁慈的,作為勝利者並沒有拿走他們所有的財富。給唐人築城甚至還給工錢,工錢就是那些羊馬犛牛。聞著撲鼻的肉香,他們比管事的還要心疼,隻想著多幹一些活兒,好多幫家裏掙一些牲畜。
受降城挨著獅泉河,背靠大山緊鄰大道。此城建好之後,便是在羌塘高原上釘下一顆釘子。吐蕃人不拿下此城,便無法進入白石灘。也就斷了通往安西和大小勃律的道路。安西軍從蔥山南道進軍河中也就沒了後顧之憂,不用再擔心被吐蕃人斷了歸路。
當然眼下這座城的作用。那就是阻擋吐蕃讚普大軍的來襲。[更新快,網站頁麵清爽,廣告少,無彈窗,最喜歡這種網站了,一定要好評]馬璘隻希望築城的進度能再加快一些,趕在邏些大軍到來之前發揮作用。
吐蕃王子和大將都死在這裏,尺帶珠丹不發狂才是怪事。安西新軍雖然厲害,畢竟人數太少。馬璘並不擔心打不過邏些軍,卻最不願看到漢家子的傷亡。每一個漢家子倒下去,他的心中都極為難受。有一座城在手裏,防守起來就會容易一些,漢家子的傷亡就能大大減輕。
馬璘如今已經放棄了繼續沿著獅泉河向下攻擊的打算。就準備在獅泉河上遊應對邏些人的反撲。尺帶珠丹很快就會有所動作,等到邏些大軍再次到來,安西軍能不能在高原之上站穩腳跟,很快就要見分曉了。
雪鷹東岱和穹窿東岱的全部族人都被達紮路恭驅趕到這裏,如今兩個東岱都是隻留下了少量的族人放牧,剩餘的族人不管是女人、老人還是孩子全部加入到築城的行列之中,為的就是在唐軍吃掉太多的牲畜之前,多賺回來一些牲畜。
安西軍營地內飄出來的肉香比管事們的鞭子還要管用,羌人們在唐人的指揮之下拚命幹活,能活動的人全部參與築城。每天都有大量的羊馬犛牛從安西軍營地之內趕出來。和這兩個東岱的頭人親自交割。唐人很公道,完全按照事先說好的工錢來支付,羌人們幹勁十足。短短十天之後一座大城的輪廓已經漸漸的顯現出來。雖然牆高還不過一丈,然而終究能算是一座城了。
天氣晴朗,草甸上的血腥之氣已經淡了很多。羌人們早早的起來,已經在城垣上辛勤的勞作,十幾匹健馬從安西軍營地內馳出,很快便到了受降城之外。
馬璘帶著一眾親兵下了戰馬,走到大城入口處。那裏的一根高杆上高掛著唐軍的旗幟,附近還有一根高杆,比掛著唐旗的略低一些。上麵卻是空空蕩蕩的。
一位身材魁梧的獨臂老者走到高杆之下,自懷裏拿出一麵古老的旗幟。老者身邊一位羌人少年接過旗幟。爬上高杆把旗幟掛在頂端。
一麵染著血跡的大鵬鳥旗幟,便在這高杆之上飄蕩開來。
城垣上正在幹活的羌人們看到這一幕。一個個臉上現出怪異之色。
片刻之後,雪鷹東岱和穹窿東岱的頭人便帶著親兵快速的趕了過來,兩人看著站在旗下的獨臂老者,都是重重地跪在地上,臉上現出驚喜之色。穹窿東岱的頭人,那位四十餘歲的吐蕃壯漢更是直接嚎啕大哭起來。
獨臂老者走到兩人的身邊,伸出手來撫摸著兩人的腦袋,就像是對待兩個孩子。
兩位頭人恭敬地接受了獨臂老者的撫摸,站起身來一臉激動的看著高杆上飄揚的旗幟。
那是象雄王的王旗!
象雄王回來了!
消息很快傳遍城市和周圍的草甸,兩個東岱的羌人們頓時瘋狂的歡呼起來。不少人激動得流出了淚水,宛若是癲狂一般狂呼大叫。
馬璘後世讀書之時,也見到過象雄是苯教發源地,象雄王在苯教中地位崇高的說法,如今看來,還真是這麽回事。象雄王這個招牌的作用,還真的是有著相當的號召力。
“將軍,若是一開始就讓我來這裏,達瑪部落的人們也會效忠你的。”耳邊滿是歡呼之聲,象雄王李貢布轉頭看著馬璘,低沉說道。
馬璘漠然一笑:“這麽說,是某家錯了?”
李貢布一怔,連忙道:“不敢。我隻是覺得達瑪部落滅的太可惜了,畢竟他們都是我的子民。”
馬璘冷哼一聲,寒聲道:“不要忘了,沒有我的大軍,你根本不敢回高原來!沒有我的大軍,邏些人的五千騎兵就在象雄,你的族人根本就不敢向你表示忠心!沒有我大唐,你就是一條喪家之犬,象雄人便是邏些人的奴仆!象雄王,永遠不要忘記自己的身份,不要忘記大唐的恩德,這句話,我希望你能永遠記住。”
看著馬璘陰沉的臉,李貢布低下了頭去。
馬璘看了李貢布一眼,眼底現出一絲厭憎之色。
滅掉達瑪部落,他並不後悔。大軍入敵國,不立威肯定不行。隻有先打怕了,才能再談其他。若非是因為馮大中的出現,這兩個東岱他也沒打算放過。
李貢布剛回到高原之上,就敢出言指責自己,這讓馬璘很是不爽。這個家夥為了複國寧肯改宗佛祖,也是一個很可怕的家夥,馬璘並不認為他是真心投效大唐,隻是要借助大唐之力複國罷了。
養虎為患的事情,馬璘絕對不肯做。他可不想高原上少了個吐蕃帝國,卻多了個象雄帝國。眼下李貢布是利用唐軍,大唐何嚐不是利用他?一切都是為了利益,沒什麽好說的。暫時合作是一回事,畢竟邏些人是大唐和象雄共同的敵人,但早提防一點兒絕不為錯。
“也許等到花和尚空見的兒子成了新的象雄王,事情會好一些吧。”馬璘心道。
象雄人對於苯教極為虔誠,所以空見這次並沒被允許跟著大軍上高原。李貢布要號令象雄人,自然也是不能承認信奉過佛祖。
……
唐軍這次來羌塘,是要為象雄王複國的!
這個消息風一般的傳遞開來,羌人們都是極為振奮。
最為興奮的,乃是穹窿部落的族人。這個部落的居住地,便在象雄王的王城穹窿銀城附近,對於象雄王最為忠心。百餘年前象雄王李迷夏失其國,這些人為了表示對於象雄王的忠誠,才把部落名改成了現在的穹窿部落。
李貢布走在草甸之上,草甸上的羌人一個個跪在地上。被他撫摸過頭頂的羌人,一個個激動得淚流滿麵。
馬璘坐在青海驄背上看著這一幕,嘴角不由得一陣抽搐。
宗教的力量果然可怕,即便是這種最為原始的苯教也是一樣。
看著李貢布神棍般的表演,馬璘對於這個老家夥更加的警惕。
現在的李貢布肯定是感激大唐,肯定是感念唐軍的恩德,然而人的野心是會慢慢滋長的。也許有一天他變得足夠強大了,會突然想起來唐軍曾經殺過他大量的族人。
現在為了再高原上站穩腳跟,還需要利用這塊招牌,必須要在羌人麵前給李貢布幾分麵子。象雄王這塊招牌的號召力如此之大,已經是遠遠超過了馬璘之前的預期。
李貢布號召力強大,這對於眼下的戰事自然是有利的,然而越是如此,馬璘的心中便越是警惕。
高原上絕對不能再出現第二個帝國,更不能出現一個政教合一的帝國。高原上的部族在徹底融入漢文化圈子之前,隻能是維持分裂的狀態。
蔥嶺以西的颯秣建綠洲極為肥沃,漢民還有遷居的可能,而羌塘高原這樣的地方,馬璘實在想不出方法把漢民們誘惑上來。很長的一段時期之內,這裏依然是耐苦寒的羌人的地盤,所以這裏絕不能大治,隻能是動蕩不安。
……
隨著象雄王的到來,兩個東岱的羌人極為振奮,築城的勁頭更足了。與此同時最彪悍的象雄騎士策馬飛奔,把消息傳遞到每一個山穀。派往其餘七個東岱招降的信使,也早早地就出發了。
又過了十天時間,受降城又增高一丈有餘,派往七東岱的使者陸續回來了。
帶回來的消息出乎馬璘的預料,七東岱的頭人居然是全部倒向了李貢布,各自帶著族人趕往這裏,要和象雄王的大軍匯合!(未完待續)
中宗當年欲出師北伐,張仁願在漠南搶築三座受降城,前後不過花了兩個多月時間。如今是在苦寒的羌塘高原上築城,馬璘原本以為要花費很長時間,不過幾天時間過去了,馬璘已經明白這次築城未必會比張仁願慢多少。
滅殺五千邏些騎兵的戰鬥出乎意料的容易,戰後從三個東岱得到了大量的羊馬犛牛,自然是放開了肚子大快朵頤,不知多少牛羊被放倒在營地之內,整個軍中到處都飄蕩著濃鬱的肉香,安西健兒們一個個吃得嘴角流油,營地之內一片歡騰。
不遠處的築城工地之上,監工的羌人管事用力嗅了嗅鼻子,一臉的心疼之色,手上的鞭子卻是毫不留情的抽了下去:“都給老子麻利點兒!家裏能夠得到多少羊馬犛牛,就看你們自己的了!娘咧,牛羊哪有這樣吃的,這不是糟蹋人麽!”
被鞭子抽到的羌人們一言不發,隻是更快的揮動著手上的工具。
高原苦寒,生存不易,他們平日裏吃肉的機會也不多,大多數時間吃的都是糍粑。羊馬犛牛都是各家的命根子,誰敢這樣不要命的吃。
唐人是仁慈的,作為勝利者並沒有拿走他們所有的財富。給唐人築城甚至還給工錢,工錢就是那些羊馬犛牛。聞著撲鼻的肉香,他們比管事的還要心疼,隻想著多幹一些活兒,好多幫家裏掙一些牲畜。
受降城挨著獅泉河,背靠大山緊鄰大道。此城建好之後,便是在羌塘高原上釘下一顆釘子。吐蕃人不拿下此城,便無法進入白石灘。也就斷了通往安西和大小勃律的道路。安西軍從蔥山南道進軍河中也就沒了後顧之憂,不用再擔心被吐蕃人斷了歸路。
當然眼下這座城的作用。那就是阻擋吐蕃讚普大軍的來襲。[更新快,網站頁麵清爽,廣告少,無彈窗,最喜歡這種網站了,一定要好評]馬璘隻希望築城的進度能再加快一些,趕在邏些大軍到來之前發揮作用。
吐蕃王子和大將都死在這裏,尺帶珠丹不發狂才是怪事。安西新軍雖然厲害,畢竟人數太少。馬璘並不擔心打不過邏些軍,卻最不願看到漢家子的傷亡。每一個漢家子倒下去,他的心中都極為難受。有一座城在手裏,防守起來就會容易一些,漢家子的傷亡就能大大減輕。
馬璘如今已經放棄了繼續沿著獅泉河向下攻擊的打算。就準備在獅泉河上遊應對邏些人的反撲。尺帶珠丹很快就會有所動作,等到邏些大軍再次到來,安西軍能不能在高原之上站穩腳跟,很快就要見分曉了。
雪鷹東岱和穹窿東岱的全部族人都被達紮路恭驅趕到這裏,如今兩個東岱都是隻留下了少量的族人放牧,剩餘的族人不管是女人、老人還是孩子全部加入到築城的行列之中,為的就是在唐軍吃掉太多的牲畜之前,多賺回來一些牲畜。
安西軍營地內飄出來的肉香比管事們的鞭子還要管用,羌人們在唐人的指揮之下拚命幹活,能活動的人全部參與築城。每天都有大量的羊馬犛牛從安西軍營地之內趕出來。和這兩個東岱的頭人親自交割。唐人很公道,完全按照事先說好的工錢來支付,羌人們幹勁十足。短短十天之後一座大城的輪廓已經漸漸的顯現出來。雖然牆高還不過一丈,然而終究能算是一座城了。
天氣晴朗,草甸上的血腥之氣已經淡了很多。羌人們早早的起來,已經在城垣上辛勤的勞作,十幾匹健馬從安西軍營地內馳出,很快便到了受降城之外。
馬璘帶著一眾親兵下了戰馬,走到大城入口處。那裏的一根高杆上高掛著唐軍的旗幟,附近還有一根高杆,比掛著唐旗的略低一些。上麵卻是空空蕩蕩的。
一位身材魁梧的獨臂老者走到高杆之下,自懷裏拿出一麵古老的旗幟。老者身邊一位羌人少年接過旗幟。爬上高杆把旗幟掛在頂端。
一麵染著血跡的大鵬鳥旗幟,便在這高杆之上飄蕩開來。
城垣上正在幹活的羌人們看到這一幕。一個個臉上現出怪異之色。
片刻之後,雪鷹東岱和穹窿東岱的頭人便帶著親兵快速的趕了過來,兩人看著站在旗下的獨臂老者,都是重重地跪在地上,臉上現出驚喜之色。穹窿東岱的頭人,那位四十餘歲的吐蕃壯漢更是直接嚎啕大哭起來。
獨臂老者走到兩人的身邊,伸出手來撫摸著兩人的腦袋,就像是對待兩個孩子。
兩位頭人恭敬地接受了獨臂老者的撫摸,站起身來一臉激動的看著高杆上飄揚的旗幟。
那是象雄王的王旗!
象雄王回來了!
消息很快傳遍城市和周圍的草甸,兩個東岱的羌人們頓時瘋狂的歡呼起來。不少人激動得流出了淚水,宛若是癲狂一般狂呼大叫。
馬璘後世讀書之時,也見到過象雄是苯教發源地,象雄王在苯教中地位崇高的說法,如今看來,還真是這麽回事。象雄王這個招牌的作用,還真的是有著相當的號召力。
“將軍,若是一開始就讓我來這裏,達瑪部落的人們也會效忠你的。”耳邊滿是歡呼之聲,象雄王李貢布轉頭看著馬璘,低沉說道。
馬璘漠然一笑:“這麽說,是某家錯了?”
李貢布一怔,連忙道:“不敢。我隻是覺得達瑪部落滅的太可惜了,畢竟他們都是我的子民。”
馬璘冷哼一聲,寒聲道:“不要忘了,沒有我的大軍,你根本不敢回高原來!沒有我的大軍,邏些人的五千騎兵就在象雄,你的族人根本就不敢向你表示忠心!沒有我大唐,你就是一條喪家之犬,象雄人便是邏些人的奴仆!象雄王,永遠不要忘記自己的身份,不要忘記大唐的恩德,這句話,我希望你能永遠記住。”
看著馬璘陰沉的臉,李貢布低下了頭去。
馬璘看了李貢布一眼,眼底現出一絲厭憎之色。
滅掉達瑪部落,他並不後悔。大軍入敵國,不立威肯定不行。隻有先打怕了,才能再談其他。若非是因為馮大中的出現,這兩個東岱他也沒打算放過。
李貢布剛回到高原之上,就敢出言指責自己,這讓馬璘很是不爽。這個家夥為了複國寧肯改宗佛祖,也是一個很可怕的家夥,馬璘並不認為他是真心投效大唐,隻是要借助大唐之力複國罷了。
養虎為患的事情,馬璘絕對不肯做。他可不想高原上少了個吐蕃帝國,卻多了個象雄帝國。眼下李貢布是利用唐軍,大唐何嚐不是利用他?一切都是為了利益,沒什麽好說的。暫時合作是一回事,畢竟邏些人是大唐和象雄共同的敵人,但早提防一點兒絕不為錯。
“也許等到花和尚空見的兒子成了新的象雄王,事情會好一些吧。”馬璘心道。
象雄人對於苯教極為虔誠,所以空見這次並沒被允許跟著大軍上高原。李貢布要號令象雄人,自然也是不能承認信奉過佛祖。
……
唐軍這次來羌塘,是要為象雄王複國的!
這個消息風一般的傳遞開來,羌人們都是極為振奮。
最為興奮的,乃是穹窿部落的族人。這個部落的居住地,便在象雄王的王城穹窿銀城附近,對於象雄王最為忠心。百餘年前象雄王李迷夏失其國,這些人為了表示對於象雄王的忠誠,才把部落名改成了現在的穹窿部落。
李貢布走在草甸之上,草甸上的羌人一個個跪在地上。被他撫摸過頭頂的羌人,一個個激動得淚流滿麵。
馬璘坐在青海驄背上看著這一幕,嘴角不由得一陣抽搐。
宗教的力量果然可怕,即便是這種最為原始的苯教也是一樣。
看著李貢布神棍般的表演,馬璘對於這個老家夥更加的警惕。
現在的李貢布肯定是感激大唐,肯定是感念唐軍的恩德,然而人的野心是會慢慢滋長的。也許有一天他變得足夠強大了,會突然想起來唐軍曾經殺過他大量的族人。
現在為了再高原上站穩腳跟,還需要利用這塊招牌,必須要在羌人麵前給李貢布幾分麵子。象雄王這塊招牌的號召力如此之大,已經是遠遠超過了馬璘之前的預期。
李貢布號召力強大,這對於眼下的戰事自然是有利的,然而越是如此,馬璘的心中便越是警惕。
高原上絕對不能再出現第二個帝國,更不能出現一個政教合一的帝國。高原上的部族在徹底融入漢文化圈子之前,隻能是維持分裂的狀態。
蔥嶺以西的颯秣建綠洲極為肥沃,漢民還有遷居的可能,而羌塘高原這樣的地方,馬璘實在想不出方法把漢民們誘惑上來。很長的一段時期之內,這裏依然是耐苦寒的羌人的地盤,所以這裏絕不能大治,隻能是動蕩不安。
……
隨著象雄王的到來,兩個東岱的羌人極為振奮,築城的勁頭更足了。與此同時最彪悍的象雄騎士策馬飛奔,把消息傳遞到每一個山穀。派往其餘七個東岱招降的信使,也早早地就出發了。
又過了十天時間,受降城又增高一丈有餘,派往七東岱的使者陸續回來了。
帶回來的消息出乎馬璘的預料,七東岱的頭人居然是全部倒向了李貢布,各自帶著族人趕往這裏,要和象雄王的大軍匯合!(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