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巡向著李亨微微躬身,肅容道:“殿下,這次北征傾盡大唐國力,如今馬仁傑收其全功,從此北方再無強敵,微臣為殿下賀,為大唐賀。<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最新章節訪問:.。←79小說,回紇既滅,大唐從此無憂也。”


    李亨擺了擺手,苦笑道:“張卿,你明知我說的不是這個意思。滅國之功……嗬嗬,馬仁傑本已位極人臣,如今又添上這一樁滅國之功,你教我該如何賞他?”


    張巡肅容道:“殿下,馬仁傑絕非佞臣,就算是庭州那邊發生了什麽事,那也是那些驕兵悍將所為,和馬仁傑絕無關係。滅國之功不可不賞,然賞功之事卻不能出自殿下,眼下陛下不知所蹤,殿下又不肯進位登基,這等大功如何賞賜,隻可由天子決斷,而不可由儲君決斷。殿下隻需代陛下迎接報捷將士入城,賞賜的事暫時不給定論也就是了。”


    李亨想了一下,皺眉道:“張卿所言甚是有理,然則如此一來,豈不是得讓報捷之人知曉陛下不在長安城這件事情了?”


    張巡沉聲道:“殿下,這都已經多長時間了,長安城內早已是人人皆知,你道這件事情還能隱瞞下去麽?‘私’下裏知會報捷之人,不許他們隨便‘亂’說也就是了。”


    李亨沉‘吟’了一下,點了點頭。的確,眼下已經是快到八月了,雖然是百般封鎖消息,然而隻怕半個大唐都已經知曉這件事情了。便是讓報捷之人知曉這事,亦是無妨。


    張巡肅容道:“殿下,不管陛下如今是不是在庭州。如今是否安好。殿下都該順應民意。登基為帝,如此長安可安,大唐可安。不然國中無主的消息越傳越遠,隻怕那些蠻荒之民又會生事。”


    李亨擺了擺手,搖頭道:“張卿,別的可以依你,這件事情絕對不行。陛下如今現在何處,我定是要查出來的。至於那些蠻荒之民。嗬嗬,以我大唐如今兵鋒之盛,哪些家夥敢跳出來,就讓人去滅了便是。”


    張巡還要再說,李亨臉‘色’一板,連連擺手。別人勸進是為了富貴,張巡勸進是為了大唐安穩,這個李亨心知肚明,所以並不會真的惱怒,然而他也有他的堅持。除非陛下真的發生什麽意外,否則他就會在這裏等著父親歸來。(.好看的小說棉花糖


    張巡也不再糾纏這個話題。李亨能如此,他其實也是極為佩服的。說起明日報捷之人入長安之事,張巡道:“殿下,馬仁傑部屬報捷之後,此次北征回紇便算結束。殿下可令馬仁傑部屬即刻返回,傳令給馬仁傑令他入朝。北海道行軍各個總管,也應一並入朝。”


    李亨皺眉道:“怎麽,張卿也對馬仁傑心有疑慮?”


    張巡搖頭道:“我不是懷疑馬仁傑,然如今流言紛紜天下震動,所有一切都是指向了磧西,指向馬仁傑。這個時候馬仁傑已經不適合再在磧西為主將了。另外馬仁傑此人極為護短,若是庭州那些留守的驕兵悍將真的做出什麽事,他也未必願意處置。馬仁傑入朝,另外派人主邊磧西,才好處置那些驕兵悍將。這樣做對於馬仁傑自己,和對於整個大唐,都是極有好處的。”


    李亨道:“話是不錯,可是若馬仁傑不肯入京呢?”


    張巡沉聲道:“殿下以為馬仁傑會不願入京麽?”


    李亨沉‘吟’了一下,搖了搖頭道:“畢竟是馬少保之子,長安子弟,彼之忠心,我也從未懷疑。”


    張巡點頭,沉聲道:“若是馬仁傑不願入京,那就是我和殿下都看錯了人。那個時候,我們這麽些時日來的準備,就要用上了。不過我相信我的眼光,馬仁傑絕非叛逆之臣。”


    二人又議了一會兒,也就做了決定,以監國太子的名義召北海道行軍各路主將入朝,這次也包括了馬璘。


    張巡走出興慶宮,便又最快速度趕往了延康坊,去處理河中集團的一應事務。河中集團如今對於大唐帝國的重要‘性’,甚至要高於戶部,他這個戶部尚書大部分的時間,都是耗在這裏。


    這大半年他這個戶部尚書還兼著大唐宰相的職責,每日裏都是忙得焦頭爛額,勞心勞力苦不堪言,雖說每日殿下都會賞賜一大碗黃芪羊‘肉’,可也補不了身體的虧空。自家事自家知,張巡知道自己這樣下去撐不了太長時間,然而如今大唐帝國‘波’橘雲詭,他無論如何也還得支撐下去。


    張巡如今也不再騎驢,坐騎是太子賜的一匹好馬,策馬到了河中集團‘門’口,看了一眼對麵高大的扶風郡王府,張巡也是有些感慨。正是這間府邸裏的主人把他送到了現在的這個位置,才能一展平生抱負,而現在他卻不得不把這間府邸的主人從人臣頂峰之上拉下來。


    一個清麗的小娘子堪堪走出大‘門’,見到張巡輕輕點了點頭,張巡也是點了點頭,便牽著馬走進了河中集團大院之內。


    楊幼娘秀眉輕顰,走出府‘門’不久之後,便是消失在了街巷之中。最近這一段時間,隨著越來越多的關於庭州的流言傳來,延康坊裏的扶風郡王府不知不覺已經成為了風暴的一個中心。


    長安城就這麽大,很多消息傳得很快,廷議上越來越多的人指責夫君有不臣之心,這些消息也總能傳到她的耳中。原本陛下在的時候,也總有人會這樣說,那也沒什麽,畢竟夫君位高權重,已是到了賞無可賞的地步了,不過那時不管是誰提起這話,都會被陛下嚴厲嗬斥,而現在監國太子卻是態度明顯不同,結果說這樣話的人也就越來越多。


    其實所有的一切都是來自於流言,據說宮中也專‘門’派人去查了流言的起源,卻是毫無頭緒。所以楊幼娘便決定親自去查,想知道到底是什麽人在搞鬼,要害她的夫君。


    夫君已經不在長安城,連最親近的師父也是不知道哪裏去了,她是扶風郡王府的‘女’主人,所以這個時候必須要站出來,保護她和夫君的家。


    流言傳開之後,原本熱鬧的扶風郡王府已經是‘門’可羅雀,那些往日裏時常上‘門’拜訪的貴‘婦’小姐們便如下霜後的蟲子一般,全部都是不見了蹤影。對麵的河中集團依然熱鬧,可是進出河中集團的馬車都是離扶風郡王府遠遠的,生怕靠得太近沾了晦氣。


    夫君不在,師父也不在,一切都需要靠自己。這幾日來每天都出去,尋找流言的源頭,城狐社鼠處置了不少,卻依然是毫無頭緒。


    所以今天她還得出去,還得在長安市上尋找流言的源頭。自從成為了夫君的‘女’人已經這麽久了,過慣了府邸裏清淨的日子,如今卻又似乎回到了未出閣的日子。


    楊幼娘心中想著,微微地了下頭,其實自己還沒出閣呢。就那樣把身子給了他,就那樣住到了他的府邸之內,承受著那麽多人的閑言碎語,想到這裏,她也覺得心中有些委屈。


    天子再次賜婚已經這麽久了,卻依然是沒有得到該有的名分,畢竟是個‘女’兒家,這種事情哪能毫不在乎。


    嫁給了一個蓋世英雄,或許就是這個樣子吧。想起後院裏那些‘女’人們,楊幼娘也有點兒釋然。她們也都是夫君的‘女’人,同樣是在大院中蹉跎歲月,自己和她們相比,至少可以隨意到府邸外走動,而她們隻能永遠呆在府邸之內,等待著他的回來。


    一日的時間很快過去,依然是毫無所獲。剛進了延康坊‘門’口,柳樹下一個青年文士走了出來,向著她點了點頭。


    這個文士她自然認得,他叫李綰,是大詩人李白的堂弟,另一個身份則是夫君的‘門’客。當年跟著夫君一同從颯秣建殺回安西,後來返回長安之後就一直留在這裏。


    李綰回身走向了身後的一處小院,楊幼娘跟著走了進去,把院‘門’輕輕關上。小院之內,站著一個身材高挑的興胡‘女’子,見到楊幼娘輕輕點了點頭。


    “夫人,是時候離開長安城了。”李綰向著楊幼娘恭敬躬身,“如今風雨將至,夫人再不離開長安城,隻怕就來不及了。”


    “這位是……”楊幼娘沒有理會李綰,看著那興胡‘女’子道。


    “這是米雪,將軍的心腹,安西密探大首領,這次是來長安城報捷的。”李綰介紹道。


    楊幼娘點頭,看著米雪皺眉道:“要我離開長安城,是我夫君的意思麽?”


    米雪搖頭道:“將軍沒說,是我的判斷。覆巢之下豈有完卵,夫人,你得離開長安城,將軍的所有‘侍’妾們也得離開長安城。現在走還來得及,再過些日子隻怕就不行了,到時候想走也走不了。”


    楊幼娘皺眉道:“你什麽意思,難道說夫君果真要造反?我不信!夫君絕非那樣的人。”


    米雪道:“將軍自然不是造反之人,可將軍也不會丟棄安西十幾萬袍澤不管。有些事情都是一步步被推上去的,不管如何,將軍和長安方麵的衝突是不可避免的。到了那個時候,夫人你們在這裏不能脫身,要麽成為長安方麵要挾將軍的底牌,要麽就會被人殺了祭旗,在我看來,第二種可能‘性’更大。夫人若是為了將軍著想,就該聽我的話,及早離開長安城。”


    楊幼娘聽了,皺起眉頭沉‘吟’不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邊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蔥山跳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蔥山跳蕩並收藏邊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