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想鄒氏的曹阿瞞(求月票!)
“這兩個廢物,十餘萬大軍啊,那可是十餘萬大軍,就是給兩頭豬來帶領,也不可能敗這麽快啊。”張繡咬牙切齒道。
也難怪張繡如此生氣,馬騰他們這一跑倒是什麽事都沒有了,可是他張繡就要獨自麵對呂布了。
張繡還是有點自知之明的,他可不認為他這東拚西湊來的五萬人馬能和呂布麵對麵的硬剛。
看來現在也隻有先回宛城,再想其他辦法了,如今獻帝被挾,荊州劉表乃漢室宗親,應該不會不管,或許可以借助他的勢力來和呂布抗衡。
張繡深吸一口氣:“傳令胡車兒,令其收兵回營,明日拔營扯回宛城。”
張繡興衝衝的來,才剛剛開始,又灰溜溜的回去了。
敗馬騰,退張繡,經此一戰,呂布徹底名動天下諸侯。
兗州,鄄城……
曹操抖了抖手中剛剛送來的情報,遞給荀彧,笑道:“文若,看看吧,咱們以前還真是小瞧了呂布那廝,原本以為其不過是有勇無謀之人,隻是靠著自己的武力和那些並州騎兵才能在長安作威作福,沒想到,居然短短時間內,就打敗了馬騰韓遂兩人的十萬西涼騎兵,還將剛到武關的張繡給嚇了回去,不簡單啊!”
荀彧麵露驚色,趕緊接了過來,看了之後,長歎道:“此人之前隻給人一種武力過人,沒有頭腦的印象,卻沒想到居然有如此智謀,這麽多年,先是認丁原做父,後又認董卓做父,可見其和淮陰侯一樣能屈能伸。”
“不光如此,此人不光在用兵上出色,在民政上也是一把好手啊,看看他掌控長安以後所做的那些事,所推出的那一道道政令。”
“其中,那一套屯田之法更是聞所未聞,再加上那道招賢令,假以時日,其必定會成為一個勁敵。”
曹操不由感慨道,同時也為呂布所實施的那些政策感到震驚。
他曹操此時也隻是對這些政策有些模糊的想法,還沒有想到具體該怎麽去實施,而人家呂布就已經開始在做了,而且還做的有聲有色。
想到此處,曹操開口說道:“真是英雄所見略同啊!我也早有在兗州實施屯田的想法了,沒想到竟被此人走到了前麵。”
“文若,此事由你去負責,呂布那條屯田之策,在我兗州也開始實行。”
“諾!”
對於此事,荀彧當然不會反對,善於內政的他,當然也能看出屯田的好處。
至於曹操的那句他早已有這種想法的話,荀彧就全當是曹操礙於麵子,給自己抄襲別人找的一個借口罷了。
你早想到這樣一個絕妙的屯田之法的話,為什麽到現在還提出來。
可憐曹操這個原創之人,被呂布硬生生的變成一個抄襲之人了。
忽帳外有人來報,言曹嵩一家在來的路上,路過徐州之時,被陶謙部將張闓盡數所殺。
曹操聞之,頓時哭倒在地,被眾人扶起來之後咬牙切齒道:“陶謙縱兵殺吾父,此仇不共戴天!吾今悉起大軍,洗蕩徐州,方能雪吾心頭之恨!”
遂留荀彧,程昱領三萬守鄄城,範縣,東阿三縣。
其餘人馬打著替父報仇的旗號盡數殺奔徐州。
夏侯惇,張遼,典韋三人為先鋒。曹操下令:但得城池,將城中百姓,盡數屠戮,以雪父仇。
九江太守邊讓平時與陶謙關係還不錯,聽到徐州有難,當即領了五千人馬前來支援,卻被曹操宗室大將夏侯惇攔路截殺。
陶謙在徐州聽聞曹操起兵報仇,殺戮百姓,急忙召集眾人商議。
曹豹起身高聲道:“曹兵既至,我等豈可束手待死!某願助使君破之。”
見賬下眾人並無其他辦法,陶謙無奈,也隻好引軍出迎。
遠望曹軍,如鋪霜湧雪,中軍豎起兩麵白色大旗,上書報仇雪恨四個大字。
軍馬列成陣勢,曹操縱馬出陣,身穿縞素,揚鞭大罵。
陶謙勒馬出陣,端坐於馬上,對著曹操欠身施禮。
“謙本欲結好明公,才讓張闓護送,沒想到此賊賊心不改,才發生此等事,實在不關我的事啊,還望明公明察。”
曹操大罵道:“老匹夫!你殺我父親,還敢在此亂言!誰可生擒此老賊。”
夏侯惇應聲而出,陶謙慌忙逃回陣中。曹豹見夏侯惇趕來,立刻挺槍躍馬,迎了上去。
電光火石之間,曹豹與夏侯惇兩人於陣前鬥了起來,霎時間,刀光縱橫,長槍亂舞。
數十回合過後,曹豹漸感不敵,拔馬往陣內逃去。
如此良機,如果能輕易放過,那他也不是曹操了,遂一揚馬鞭,頃刻間,鼓聲震天,大軍掩殺了上去。
徐州城下,喊殺聲震破天際,脖子上係著白綾的曹軍在夏侯惇的大勝之下,氣勢如虹,殺的徐州軍屍橫遍野,血流成何。
<a href="http://m.xiaoshuting.info" id="wzsy">xiaoshuting.info</a>
情急之下,陶謙隻好下令收兵,徐州軍倉皇退入城中,在巍峨的徐州城下留下了遍地的屍體。
陶謙兵敗退回城中之後,立刻召集帳下眾人商議退敵之策。
“如今曹兵勢大,看來我也隻能自縛前往曹營,任其剖割,以救我徐州一郡百姓之命。”
陶謙眉頭緊鎖,輕歎一聲。
言未畢,隻見堂下走出一人,道:“府君久鎮徐州,人民感恩。今曹軍雖眾,但還未攻破我徐州。府君隻要與百姓堅守勿出,某雖不才,願施小策,定讓那曹操死無葬身之地。”
此言一出,堂內眾人大驚。
陶謙一見是別駕從事糜竺便匆忙道:“快說說,你有什麽辦法。”
糜竺不慌不忙道:“某願親自趕往北海郡,求北海國相孔融出兵相救,再令一人前往青州田凱處求救。待此二人大軍到來,曹操必然退兵。”
陶謙大喜,連忙寫書兩封,道:“何人敢前往青州田凱出求援?”
“某願往。”
隻見一人應聲而出,陶謙一看,原來是陳登。
遂先打發陳登前往青州求救,然後又讓糜竺趕赴北海,自己則率眾守城。
“這兩個廢物,十餘萬大軍啊,那可是十餘萬大軍,就是給兩頭豬來帶領,也不可能敗這麽快啊。”張繡咬牙切齒道。
也難怪張繡如此生氣,馬騰他們這一跑倒是什麽事都沒有了,可是他張繡就要獨自麵對呂布了。
張繡還是有點自知之明的,他可不認為他這東拚西湊來的五萬人馬能和呂布麵對麵的硬剛。
看來現在也隻有先回宛城,再想其他辦法了,如今獻帝被挾,荊州劉表乃漢室宗親,應該不會不管,或許可以借助他的勢力來和呂布抗衡。
張繡深吸一口氣:“傳令胡車兒,令其收兵回營,明日拔營扯回宛城。”
張繡興衝衝的來,才剛剛開始,又灰溜溜的回去了。
敗馬騰,退張繡,經此一戰,呂布徹底名動天下諸侯。
兗州,鄄城……
曹操抖了抖手中剛剛送來的情報,遞給荀彧,笑道:“文若,看看吧,咱們以前還真是小瞧了呂布那廝,原本以為其不過是有勇無謀之人,隻是靠著自己的武力和那些並州騎兵才能在長安作威作福,沒想到,居然短短時間內,就打敗了馬騰韓遂兩人的十萬西涼騎兵,還將剛到武關的張繡給嚇了回去,不簡單啊!”
荀彧麵露驚色,趕緊接了過來,看了之後,長歎道:“此人之前隻給人一種武力過人,沒有頭腦的印象,卻沒想到居然有如此智謀,這麽多年,先是認丁原做父,後又認董卓做父,可見其和淮陰侯一樣能屈能伸。”
“不光如此,此人不光在用兵上出色,在民政上也是一把好手啊,看看他掌控長安以後所做的那些事,所推出的那一道道政令。”
“其中,那一套屯田之法更是聞所未聞,再加上那道招賢令,假以時日,其必定會成為一個勁敵。”
曹操不由感慨道,同時也為呂布所實施的那些政策感到震驚。
他曹操此時也隻是對這些政策有些模糊的想法,還沒有想到具體該怎麽去實施,而人家呂布就已經開始在做了,而且還做的有聲有色。
想到此處,曹操開口說道:“真是英雄所見略同啊!我也早有在兗州實施屯田的想法了,沒想到竟被此人走到了前麵。”
“文若,此事由你去負責,呂布那條屯田之策,在我兗州也開始實行。”
“諾!”
對於此事,荀彧當然不會反對,善於內政的他,當然也能看出屯田的好處。
至於曹操的那句他早已有這種想法的話,荀彧就全當是曹操礙於麵子,給自己抄襲別人找的一個借口罷了。
你早想到這樣一個絕妙的屯田之法的話,為什麽到現在還提出來。
可憐曹操這個原創之人,被呂布硬生生的變成一個抄襲之人了。
忽帳外有人來報,言曹嵩一家在來的路上,路過徐州之時,被陶謙部將張闓盡數所殺。
曹操聞之,頓時哭倒在地,被眾人扶起來之後咬牙切齒道:“陶謙縱兵殺吾父,此仇不共戴天!吾今悉起大軍,洗蕩徐州,方能雪吾心頭之恨!”
遂留荀彧,程昱領三萬守鄄城,範縣,東阿三縣。
其餘人馬打著替父報仇的旗號盡數殺奔徐州。
夏侯惇,張遼,典韋三人為先鋒。曹操下令:但得城池,將城中百姓,盡數屠戮,以雪父仇。
九江太守邊讓平時與陶謙關係還不錯,聽到徐州有難,當即領了五千人馬前來支援,卻被曹操宗室大將夏侯惇攔路截殺。
陶謙在徐州聽聞曹操起兵報仇,殺戮百姓,急忙召集眾人商議。
曹豹起身高聲道:“曹兵既至,我等豈可束手待死!某願助使君破之。”
見賬下眾人並無其他辦法,陶謙無奈,也隻好引軍出迎。
遠望曹軍,如鋪霜湧雪,中軍豎起兩麵白色大旗,上書報仇雪恨四個大字。
軍馬列成陣勢,曹操縱馬出陣,身穿縞素,揚鞭大罵。
陶謙勒馬出陣,端坐於馬上,對著曹操欠身施禮。
“謙本欲結好明公,才讓張闓護送,沒想到此賊賊心不改,才發生此等事,實在不關我的事啊,還望明公明察。”
曹操大罵道:“老匹夫!你殺我父親,還敢在此亂言!誰可生擒此老賊。”
夏侯惇應聲而出,陶謙慌忙逃回陣中。曹豹見夏侯惇趕來,立刻挺槍躍馬,迎了上去。
電光火石之間,曹豹與夏侯惇兩人於陣前鬥了起來,霎時間,刀光縱橫,長槍亂舞。
數十回合過後,曹豹漸感不敵,拔馬往陣內逃去。
如此良機,如果能輕易放過,那他也不是曹操了,遂一揚馬鞭,頃刻間,鼓聲震天,大軍掩殺了上去。
徐州城下,喊殺聲震破天際,脖子上係著白綾的曹軍在夏侯惇的大勝之下,氣勢如虹,殺的徐州軍屍橫遍野,血流成何。
<a href="http://m.xiaoshuting.info" id="wzsy">xiaoshuting.info</a>
情急之下,陶謙隻好下令收兵,徐州軍倉皇退入城中,在巍峨的徐州城下留下了遍地的屍體。
陶謙兵敗退回城中之後,立刻召集帳下眾人商議退敵之策。
“如今曹兵勢大,看來我也隻能自縛前往曹營,任其剖割,以救我徐州一郡百姓之命。”
陶謙眉頭緊鎖,輕歎一聲。
言未畢,隻見堂下走出一人,道:“府君久鎮徐州,人民感恩。今曹軍雖眾,但還未攻破我徐州。府君隻要與百姓堅守勿出,某雖不才,願施小策,定讓那曹操死無葬身之地。”
此言一出,堂內眾人大驚。
陶謙一見是別駕從事糜竺便匆忙道:“快說說,你有什麽辦法。”
糜竺不慌不忙道:“某願親自趕往北海郡,求北海國相孔融出兵相救,再令一人前往青州田凱處求救。待此二人大軍到來,曹操必然退兵。”
陶謙大喜,連忙寫書兩封,道:“何人敢前往青州田凱出求援?”
“某願往。”
隻見一人應聲而出,陶謙一看,原來是陳登。
遂先打發陳登前往青州求救,然後又讓糜竺趕赴北海,自己則率眾守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