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興二年除夕下了雪,一夜之間,整個洛陽雪白,樓閣,廟宇,街巷,所有汙穢都在昨夜消失得無影無蹤,放眼看去,茫茫白地。
元明修西逃對於司州是件大事,圍城戰結束了,秩序在建立中,但是對於洛陽,震動的就隻有官吏與高門,市井之間並沒有受太大影響,老百姓們不緊不慢過自己的日子,守著夜,等那隻叫年的怪獸過去。
這祥和喜悅的氣氛裏,也有的人家難免淒涼,比如李家。
昭詡賜還了李家宅邸,偌大的宅邸,就隻剩了兄妹二人——李十一郎將九娘從西山郊野接了回來。
九娘在西郊的莊子上一過兩年有餘。
起初不習慣,起初整日盼著有人接她回城,或者是兄長回來,或者是堂妹得寵,然而都沒有,時間在日複一日地過去。她想念家裏舒適的床榻和被褥,柔軟的衣物,精致的各種用件,那時候隨手可得,並不曾珍惜。
蘭陵公主顯然並不常常來這裏,也許是從未來過。所有用物都是就地取材。九娘從前也在自家莊子上小住過,那又不同,那時候出門要備上七八車的用具,那時候傻,和母親說莊子上比家裏有趣。
起初是有人給她送東西過來,雖然不夠多。後來有一天,突然就沒有了。她也聽到過洛陽陷落的消息,當時驚恐茫然,以為天塌了。後來才知道天塌了日子也要過。兵荒馬亂的,也有人逃出城到附近來,九娘不敢去見他們,怕被識破身份,陸陸續續聽到的消息,哪一個都匪夷所思。
她過去十七年的生活經驗,通通都不夠用了。
沒有人能夠依靠,也再沒有人能幫她,她在那時候清楚地知道自己處境上的孤立無援,十二娘也許永遠都得不到寵,她的兄長也有可能永遠都回不來了,洛陽陷落之後,最後幫過她的那個人,蘭陵公主也有可能已經沒了。
如果南平王已經沒了,如果南平王世子已經沒了,即便蘭陵公主還活著,也是無能為力。
她迅速收起了殘餘的念想。她想活下去,也想再等等。莊子上沒有人知道她的身份,就隻知道是主人的客人,不可以怠慢。後來變故,眼看著王府就不行了,莊頭心思活絡,也盤算過,想著要是有新的主子前來,可以把她送上去換取富貴。
但是一直沒有人來。
也一直沒有打聽出她的身份。李九娘容貌娟秀,舉止有度,伺候的婢子春曉多嘴,說粗布衣裳劃破她的肌膚,讓她連夜不能安睡——可見是個貴人。但是貴人怎麽寄居在這種地方,數月連年不走?
李九娘沒有想到有朝一日,總被母親罵不會識人臉色的自己竟然無師自通地會了。她當初帶去南平王府、又被蘭陵公主送來伺候她的貼身婢子春曉有了別的心思,她不動聲色在食物裏下了毒。
那原是她備著給自己用的——最後也沒舍得用。
春曉死了,她順手嫁禍給莊子上的人,嚷著要莊頭尋出凶手來,殺人償命——那實在是個笑話,胡太後殺了她滿門,誰償命了?如果春曉賣了她,她需要償命麽?如今她殺了春曉,又誰需要償命?
莊頭見這麽個嫻靜的小娘子竟然潑辣起來,口角也伶俐,一口一句大燕律。他是個莊頭,素日在貴人麵前隻有點頭哈腰的份,原見她孤身可欺,誰想是個硬茬。想一個小娘子,識文斷字也就罷了,對律法如此精通,恐怕是來曆不小,就算一時落難,保不定有什麽親朋故舊,萬一撞在刀口上,豈不冤?
一時竟熄了那些不可告人的心思。
李九娘小心謹慎地過日子。
她知道她也許永遠都等不到李家沉冤得雪的一日,但是太後已經沒了,再過得年餘,局勢穩定,她進城往盧家投親,卻是條可行的路。畢竟是她舅家,從前怕事,如今改朝換代,已經沒什麽可怕的了。
一夜一夜的,她翻來覆去地盤算,那些該記得的,那些該留意的,那些該避開的。
她不知道靠她自己,能不能讓李家翻身,興許是不能,連那麽能幹的兄長和那麽聰慧的堂妹都沒有成功。
但是隻剩了她,恐懼鋪天蓋地的,從來沒有退減過。
誰想——
來接她的是李十一郎。兄妹相見,恍如隔世。
然而也就剩了他們兄妹。十二娘也沒了,她之前還一心以為她能得寵,能翻案,能讓他們重見天日,誰知道整個世界都翻了過來,她兄長落草為寇,從賊匪到軍司馬,如今高居吏部尚書,封華陰縣侯。
讓她覺得顛覆的並不是如今她兄長的顯貴,而是她兄長曾經落草為寇的事實。
她知道她兄長的才幹,總有一日能爬上高位,卻沒想到是這樣。這讓她想起當初她兄長初出仕,是正光五年他們兄妹西山遇伏之後,次年他春風得意,火速上升,一直升到禦史中尉,百官退避。
世事之荒唐可笑,莫過於此——滅門之禍,奠定了他今日的成就,不是因為輔佐天子,而是因為他把天子從寶座上拉了下來。
她小時候聽身邊嬤嬤說俗語,說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補路無遺骸。嬌養的趙郡李家小娘子哪裏會懂這個,她隻道自個兒生來的高門,生來金尊玉貴的人兒,最大的苦惱不過是繁重的功課。
——其實也不是太繁重,和兄長所習比起來。
然而世事無常如此。
除夕之夜,除了悲歡交加的兄妹,就隻剩下牌位,她哪裏敢去細看,她的父親,她的母親,伯母,嬸嬸,隔房的堂弟,素日裏最會低眉順眼討好母親的十五娘,十六娘,那時候有多厭憎,如今就有多懷念。
又多了十二娘和……李氏,她看住兄長:“阿兄成親了嗎?”
李十一郎點頭。
“是……哪家的娘子?”她問。隻剩了牌位,其實多問也沒有什麽意義,她猜是兄長在落魄時候,輕易許人。她當然知道她兄長與蘭陵公主已經不可能,公主另許了大將軍——聽說前頭還與宋王成了親。
李十一郎低聲道:“她自幼被賣,已經不記得姓氏了。”就隻有孤零零一個“李”字,是他所有,權當作她的姓氏。
九娘麵色慘然,她的兄長,趙郡李氏的家主,妻子竟然是個奴婢。良賤不婚,便是一般人家,也沒有以婢為妻。
“我不打算再娶,”李十一郎對她說道,“待明年開春,我會托舅母給你找門親事……”
“阿兄!”九娘打斷他,“阿兄是還念著公主嗎?”
“什麽?”
“我聽說公主和大將軍訂了親。”
李十一郎搖頭道:“不是,是我答應過她……不再娶。”
“阿兄不娶,如何對得住這些人。”九娘的目光掃過案上整整齊齊的牌位。她沒有聽過這樣荒唐的事,哪裏有妻子死了,不讓丈夫續娶的。
“九妹,”李十一郎道,“君子既諾,你就不要再多勸了。”
“那麽,”九娘咬了咬唇道,“阿兄也不要再勸我——”
“什麽?”
“我想……我想出家。”你說富貴也好,名利也好,赫赫名門,都不過如此,九娘隻覺得心裏灰了一次又一次,能有今日,兄長說不娶便不娶罷,能有今日,已經是他們的運氣。
李十一郎:……
要說洛陽千萬戶,這年除夕覺得淒涼的,也不止李家。自打聽得南平王世子尚在,在中州拉起人馬,與洛陽開戰開始,祖望之就再沒有睡好過。這****的局勢,來來回回,生生死死的,誰想得到這一招。
雖然當時元明修咬死了說南平王世子已經沒了,但是哪裏禁得住城裏蜚短流長。祖家豪富,與宗室、親貴原就來往得多,這時候削尖了腦袋去打聽,也還是說什麽的都有。還有人拍著他的肩說:“可惜你娘子沒了……”
言下之意,如果他娘子還在,南平王世子與蘭陵長公主進京,對他是大大利好。然而——
他心裏暗暗叫苦,問題哪裏在他娘子不在,問題在於,當時他那個好娘子把南平王府的六娘子給送走了好嗎!他就眼睜睜瞧著南平王世子勢如破竹一路到司州城下,又神出鬼沒拿下皇城,一夜之間,天變了。
六娘子回來了。
如果不是聽說李十一郎在軍中任軍司馬,是大將軍心腹,他上吊的心都有了。他當初是冒著生命危險收留六娘子,如果再堅持、再堅持一下,如今他祖家何止富貴,但是——誰想得到呢?
胡氏血崩而死,這實實在在地怪不到他,婦人產子,誰都知道是鬼門關,何況當時京中形勢如此:
永興帝是打著為天子複仇的旗號進的洛陽,雖然太後沒了,他也不能沒有表示。起初還顧忌南平王沒有趕盡殺絕,後來南平王沒了,清算起來,鎮國公府就遭了秧。雖然人人都知道鎮國公老實,並不敢胡亂摻和朝政,但是那管什麽用,誰叫他女兒害了他外孫呢。
長安縣主被判和離,連兒子都沒能帶走,鎮國公府男丁都不免於死,未成年流放,女子沒入宮中為奴,胡氏雖然出閣,不被牽連,但是這等消息,府中聽聞,哪裏能無動於衷——哪個府裏沒有勢利眼?
然而——
六娘子會聽他說這些?她會在意他有苦衷?不會的,她隻會記得他不敢再收留她,而胡氏救了她。
然後胡氏沒了。
“是我害了二郎……”母親淚如雨下,他也隻得安慰她,“胡氏是意外,怎麽都怪不到母親頭上去。”
然而母親隻管哭,哭聲裏外頭鞭炮響了起來,辭舊迎新的時刻到了。
元明修西逃對於司州是件大事,圍城戰結束了,秩序在建立中,但是對於洛陽,震動的就隻有官吏與高門,市井之間並沒有受太大影響,老百姓們不緊不慢過自己的日子,守著夜,等那隻叫年的怪獸過去。
這祥和喜悅的氣氛裏,也有的人家難免淒涼,比如李家。
昭詡賜還了李家宅邸,偌大的宅邸,就隻剩了兄妹二人——李十一郎將九娘從西山郊野接了回來。
九娘在西郊的莊子上一過兩年有餘。
起初不習慣,起初整日盼著有人接她回城,或者是兄長回來,或者是堂妹得寵,然而都沒有,時間在日複一日地過去。她想念家裏舒適的床榻和被褥,柔軟的衣物,精致的各種用件,那時候隨手可得,並不曾珍惜。
蘭陵公主顯然並不常常來這裏,也許是從未來過。所有用物都是就地取材。九娘從前也在自家莊子上小住過,那又不同,那時候出門要備上七八車的用具,那時候傻,和母親說莊子上比家裏有趣。
起初是有人給她送東西過來,雖然不夠多。後來有一天,突然就沒有了。她也聽到過洛陽陷落的消息,當時驚恐茫然,以為天塌了。後來才知道天塌了日子也要過。兵荒馬亂的,也有人逃出城到附近來,九娘不敢去見他們,怕被識破身份,陸陸續續聽到的消息,哪一個都匪夷所思。
她過去十七年的生活經驗,通通都不夠用了。
沒有人能夠依靠,也再沒有人能幫她,她在那時候清楚地知道自己處境上的孤立無援,十二娘也許永遠都得不到寵,她的兄長也有可能永遠都回不來了,洛陽陷落之後,最後幫過她的那個人,蘭陵公主也有可能已經沒了。
如果南平王已經沒了,如果南平王世子已經沒了,即便蘭陵公主還活著,也是無能為力。
她迅速收起了殘餘的念想。她想活下去,也想再等等。莊子上沒有人知道她的身份,就隻知道是主人的客人,不可以怠慢。後來變故,眼看著王府就不行了,莊頭心思活絡,也盤算過,想著要是有新的主子前來,可以把她送上去換取富貴。
但是一直沒有人來。
也一直沒有打聽出她的身份。李九娘容貌娟秀,舉止有度,伺候的婢子春曉多嘴,說粗布衣裳劃破她的肌膚,讓她連夜不能安睡——可見是個貴人。但是貴人怎麽寄居在這種地方,數月連年不走?
李九娘沒有想到有朝一日,總被母親罵不會識人臉色的自己竟然無師自通地會了。她當初帶去南平王府、又被蘭陵公主送來伺候她的貼身婢子春曉有了別的心思,她不動聲色在食物裏下了毒。
那原是她備著給自己用的——最後也沒舍得用。
春曉死了,她順手嫁禍給莊子上的人,嚷著要莊頭尋出凶手來,殺人償命——那實在是個笑話,胡太後殺了她滿門,誰償命了?如果春曉賣了她,她需要償命麽?如今她殺了春曉,又誰需要償命?
莊頭見這麽個嫻靜的小娘子竟然潑辣起來,口角也伶俐,一口一句大燕律。他是個莊頭,素日在貴人麵前隻有點頭哈腰的份,原見她孤身可欺,誰想是個硬茬。想一個小娘子,識文斷字也就罷了,對律法如此精通,恐怕是來曆不小,就算一時落難,保不定有什麽親朋故舊,萬一撞在刀口上,豈不冤?
一時竟熄了那些不可告人的心思。
李九娘小心謹慎地過日子。
她知道她也許永遠都等不到李家沉冤得雪的一日,但是太後已經沒了,再過得年餘,局勢穩定,她進城往盧家投親,卻是條可行的路。畢竟是她舅家,從前怕事,如今改朝換代,已經沒什麽可怕的了。
一夜一夜的,她翻來覆去地盤算,那些該記得的,那些該留意的,那些該避開的。
她不知道靠她自己,能不能讓李家翻身,興許是不能,連那麽能幹的兄長和那麽聰慧的堂妹都沒有成功。
但是隻剩了她,恐懼鋪天蓋地的,從來沒有退減過。
誰想——
來接她的是李十一郎。兄妹相見,恍如隔世。
然而也就剩了他們兄妹。十二娘也沒了,她之前還一心以為她能得寵,能翻案,能讓他們重見天日,誰知道整個世界都翻了過來,她兄長落草為寇,從賊匪到軍司馬,如今高居吏部尚書,封華陰縣侯。
讓她覺得顛覆的並不是如今她兄長的顯貴,而是她兄長曾經落草為寇的事實。
她知道她兄長的才幹,總有一日能爬上高位,卻沒想到是這樣。這讓她想起當初她兄長初出仕,是正光五年他們兄妹西山遇伏之後,次年他春風得意,火速上升,一直升到禦史中尉,百官退避。
世事之荒唐可笑,莫過於此——滅門之禍,奠定了他今日的成就,不是因為輔佐天子,而是因為他把天子從寶座上拉了下來。
她小時候聽身邊嬤嬤說俗語,說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補路無遺骸。嬌養的趙郡李家小娘子哪裏會懂這個,她隻道自個兒生來的高門,生來金尊玉貴的人兒,最大的苦惱不過是繁重的功課。
——其實也不是太繁重,和兄長所習比起來。
然而世事無常如此。
除夕之夜,除了悲歡交加的兄妹,就隻剩下牌位,她哪裏敢去細看,她的父親,她的母親,伯母,嬸嬸,隔房的堂弟,素日裏最會低眉順眼討好母親的十五娘,十六娘,那時候有多厭憎,如今就有多懷念。
又多了十二娘和……李氏,她看住兄長:“阿兄成親了嗎?”
李十一郎點頭。
“是……哪家的娘子?”她問。隻剩了牌位,其實多問也沒有什麽意義,她猜是兄長在落魄時候,輕易許人。她當然知道她兄長與蘭陵公主已經不可能,公主另許了大將軍——聽說前頭還與宋王成了親。
李十一郎低聲道:“她自幼被賣,已經不記得姓氏了。”就隻有孤零零一個“李”字,是他所有,權當作她的姓氏。
九娘麵色慘然,她的兄長,趙郡李氏的家主,妻子竟然是個奴婢。良賤不婚,便是一般人家,也沒有以婢為妻。
“我不打算再娶,”李十一郎對她說道,“待明年開春,我會托舅母給你找門親事……”
“阿兄!”九娘打斷他,“阿兄是還念著公主嗎?”
“什麽?”
“我聽說公主和大將軍訂了親。”
李十一郎搖頭道:“不是,是我答應過她……不再娶。”
“阿兄不娶,如何對得住這些人。”九娘的目光掃過案上整整齊齊的牌位。她沒有聽過這樣荒唐的事,哪裏有妻子死了,不讓丈夫續娶的。
“九妹,”李十一郎道,“君子既諾,你就不要再多勸了。”
“那麽,”九娘咬了咬唇道,“阿兄也不要再勸我——”
“什麽?”
“我想……我想出家。”你說富貴也好,名利也好,赫赫名門,都不過如此,九娘隻覺得心裏灰了一次又一次,能有今日,兄長說不娶便不娶罷,能有今日,已經是他們的運氣。
李十一郎:……
要說洛陽千萬戶,這年除夕覺得淒涼的,也不止李家。自打聽得南平王世子尚在,在中州拉起人馬,與洛陽開戰開始,祖望之就再沒有睡好過。這****的局勢,來來回回,生生死死的,誰想得到這一招。
雖然當時元明修咬死了說南平王世子已經沒了,但是哪裏禁得住城裏蜚短流長。祖家豪富,與宗室、親貴原就來往得多,這時候削尖了腦袋去打聽,也還是說什麽的都有。還有人拍著他的肩說:“可惜你娘子沒了……”
言下之意,如果他娘子還在,南平王世子與蘭陵長公主進京,對他是大大利好。然而——
他心裏暗暗叫苦,問題哪裏在他娘子不在,問題在於,當時他那個好娘子把南平王府的六娘子給送走了好嗎!他就眼睜睜瞧著南平王世子勢如破竹一路到司州城下,又神出鬼沒拿下皇城,一夜之間,天變了。
六娘子回來了。
如果不是聽說李十一郎在軍中任軍司馬,是大將軍心腹,他上吊的心都有了。他當初是冒著生命危險收留六娘子,如果再堅持、再堅持一下,如今他祖家何止富貴,但是——誰想得到呢?
胡氏血崩而死,這實實在在地怪不到他,婦人產子,誰都知道是鬼門關,何況當時京中形勢如此:
永興帝是打著為天子複仇的旗號進的洛陽,雖然太後沒了,他也不能沒有表示。起初還顧忌南平王沒有趕盡殺絕,後來南平王沒了,清算起來,鎮國公府就遭了秧。雖然人人都知道鎮國公老實,並不敢胡亂摻和朝政,但是那管什麽用,誰叫他女兒害了他外孫呢。
長安縣主被判和離,連兒子都沒能帶走,鎮國公府男丁都不免於死,未成年流放,女子沒入宮中為奴,胡氏雖然出閣,不被牽連,但是這等消息,府中聽聞,哪裏能無動於衷——哪個府裏沒有勢利眼?
然而——
六娘子會聽他說這些?她會在意他有苦衷?不會的,她隻會記得他不敢再收留她,而胡氏救了她。
然後胡氏沒了。
“是我害了二郎……”母親淚如雨下,他也隻得安慰她,“胡氏是意外,怎麽都怪不到母親頭上去。”
然而母親隻管哭,哭聲裏外頭鞭炮響了起來,辭舊迎新的時刻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