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突地有一個年小的宮女慌張入內,急促道:“小主!皇上……皇上去了華陽宮……”
華婉瑩雙目猛地一縮。
“小主,皇上不會來了,是姚總管遣的人過來傳消息的……”
小宮女慌張而急切,華婉瑩的臉色慢慢變得很難看。
從舞女成為嬪妃的那一日,她心中並沒有太多念頭。她知道自己離目標還太遠,賤籍舞女的身份被嬪妃輕視,反倒是安全的。那時候隻需要好好活下去就可以了……現在華家平反了,她要做的事情太多。
而且她得罪了慧昭媛。慧昭媛的死敵靜妃,也早被她得罪。為著換一個貴人的位子,她還搶了皇後的風頭。
若是皇上沒有她預料當中的那樣寵愛她,若她不能盡快爬到高位……
她不由焦躁起來。
***
當天夜裏皇帝拋下華貴人去了麟趾宮,此事很快傳開。嬪妃們隻當是皇帝是奔著靜妃去的,私下議論道靜妃怕是要起勢了。
然而第二日時,卻傳來皇帝臨幸張婉儀、並將其晉封為容華的消息。
玉照宮裏的林媛翻著呈上京的秀女名冊,一壁散漫道:“還以為會是齊成玉……想不到竟是張意歡。齊成玉雖胸無大誌,卻是個有城府的,隻要她有決心瘦下去就不愁恩寵。隻是這張意歡性子太單純,可不是做寵妃的料。”
一旁初雪笑道:“她們二人交好,一向同氣連枝,誰得勢還不都是一樣的?哦對了,方才齊容華身旁的宮人送了些東西來玉照宮,說是要叩謝娘娘襄助之恩——倒是個聰明人,當日在清漪苑裏見過了皇上,卻並不與華貴人相爭,幾日之後才得了恩寵。”
那日林媛去清漪苑尋皇帝和華婉瑩,半路將臘梅花賞賜給齊容華和張婉儀,告訴她們將梅花花枝用作簪子插在發髻上。那還是四年前,林媛侍寢時曾如此取悅皇帝。
彼時拓跋弘正陪著華貴人一道在園林中賞雪,見了齊容華她們裝飾新奇,果然喜歡。但齊成玉兩人隻是在皇帝麵前請了安,並不多留。
一直到了多日之後,齊成玉避過華貴人的風頭,才將張意歡推到了皇上跟前承寵。
林媛微微蹙眉:“先收著吧。”齊容華這個時候送東西,自然是在宣示自己和玉照宮的關係。她希望借助林媛的名頭,避過危險的暗箭。
林媛心裏有些沉悶。她招手喚了正在為她調製香露的王選侍,問道:“你一直居在華陽宮,你覺著齊容華是個什麽樣的人?”
王選侍如往常一般滿麵恭敬地上前,隻是縮在袖中的手指微微顫抖。她抿了抿嘴唇,方道:“齊容華她……”
“你在猶豫什麽?”林媛拍案:“說實話!”
王選侍嚇得噗通跪下了:“是,娘娘!齊容華就是個尋常嬪妃,因著胖,皇上不喜歡……但嬪妾覺著她並不蠢,這麽多年無寵卻還能活得好好的。”
林媛冷哼一聲:“起來吧。你說的不錯,能在宮裏頭活得好好的,都是有能耐的人。”說著眉目流轉,淡淡瞥了王氏一眼:“你先退下。你是華陽宮的人,卻一天到晚地過來玉照宮服侍,靜妃看在眼裏怕是不舒心啊。”
王選侍戰戰兢兢告退了,林媛盯著她的背影與初雪道:“她有事情瞞著我。”
“王選侍並不是個老實人。”初雪接了話:“娘娘您要查麽?”
“不必,選秀在即,我沒有心思管她。”林媛闔眼小憩:“她明白靜妃有多麽可怕。量她也不敢背叛我重投靜妃麾下。”
華貴人寵了幾日後,曾經默默無聞的張容華又成了新寵。張容華是個單純無知的性子,彼時上官皇後正與近來得寵的華貴人置氣,因著華貴人有右丞相扶持,她不想得罪右丞相,便一直壓著火氣不肯發落華貴人。現如今一個沒有根基的張容華撞在槍口上,正好做出氣筒來用。
然而第二日眾妃至長信宮請安時,張容華在殿中暈厥。
上官皇後麵露鄙夷,揮手命人抬下去。片刻之後內醫院傳了話過來,道張容華不是什麽重病,隻是體質孱弱而已。
這一日之後,張容華竟是沒有再承幸。
上官璃深感無聊,嬪妃中不乏性子狠辣或城府深沉的,這膽小單純如張容華的卻是少見。承寵之後連麵對對手的勇氣都沒有,日後又該如何?
張容華這般做派,上官璃卻是懶得和她為難了。且若是所有承寵的女子都要被自己看做眼中釘,一夜都不容人,便有些過分了。上官璃跋扈後宮,卻也不能連一丁點的機會都不肯給別人,到頭來所有的嬪妃連一日的承寵都要受皇後刁難,便會惹起眾怒。
張容華就如一粒投入水中的沙塵,在吸引了片刻的注目之後迅速被淹沒。拓跋弘隻是覺著她單純可愛,當個玩物罷了,聽聞她病了也不放在心上。之後幾日張氏不曾侍寢,卻是日日送來花樣繁多的膳食甜點至建章宮。那些菜品的手藝可不是林媛這種半吊子,拓跋弘吃得驚喜,留心問了是張容華送的,這才再次記起了幾日前承寵的女子。
彼時林媛聽說了這事,趁著正午,扶輦帶小琪一塊兒來建章宮裏蹭飯。瞧著拓跋弘麵前擺滿了各色膳食湯品,她不客氣地擠在了皇帝身邊,笑道:“臣妾沒什麽要緊事,聽說新封的張容華廚藝了得,便急不可耐地過來了。”
拓跋弘刮一刮她的鼻子:“原來是為著張容華來的,不是為著朕啊。”
“哪裏的話,臣妾若是為著張容華,去華陽宮尋她不就是了。”林媛一壁說笑,抱了小琪在身前道:“皇上與皇後娘娘琴瑟和鳴,是為天下表率,臣妾和琪琪都有些日子沒見皇上了,您怕是忘了琪琪的千字文背到哪一篇了。”
這話就是刁難人了,別說古代的皇帝,現代忙於職場的丈夫也沒幾個記得兒子的作業寫得怎麽樣。
拓跋弘愣了一瞬,隨即訕笑道:“琪琪這麽聰明,千字文背完了吧……琪琪,隻會念不行,現在有沒有開始學寫字啊?”
林媛翻了個大白眼,不到三歲的孩子啊,手上沒勁連筆都握不住吧!
天啊,古代皇子的教育真是太恐怖了。
琪琪將臉埋在一碗魚肉粥裏,舔著勺子抬頭回答道:“父皇教我寫字麽?”
“你父皇很忙的。”林媛拿了帕子給琪琪擦嘴,一壁朝拓跋弘道:“秀女再過半月就該入宮了吧?”
拓跋弘點頭:“匈奴戰事不止,現在正是要用人的時候,此次選秀馬虎不得。朕已經將初選的名冊交給了皇後,然皇後忙著照看兩位皇子,屆時還須你和靜妃幾人多多幫襯。”
林媛心頭一緊,這麽快已經將名冊給了皇後?
能夠進宮殿選的秀女在之前就已經經曆了層層篩選,最後能麵聖的不過百人,這百人中能入後宮的亦不過十人左右。這麽漫長的甄選,裏頭可動的手腳多了去。
雖然沒有女人希望與更多的人爭奪夫君,但若能夠提前掌控秀女們的底細,從中挑選自己的人手入宮,這邊是個黨同伐異的好機會。
林媛算著時間,這兩日地方上的名冊就該到皇帝手中了。拓跋弘忌憚上官氏,雖然立她為皇後,選秀這樣的大事卻不會放心交給她。自己和趙昭儀幾人身為協理的妃子,若能取代皇後來主持大選……
然而她還是來晚了。
她應該再早幾日過來建章宮打探消息……
心思翻覆不過一瞬,林媛隨即做出一抹笑顏,拉了皇帝的手道:“臣妾定會盡心輔佐皇後娘娘,不會讓皇上失望的。”
拓跋弘淡淡地笑,一家三口靠在一塊兒吃完了張容華送來的午膳,林媛便領著小琪告退了。
林媛得到了協理大選的旨意後,並沒有立即去長信宮向皇後要秀女的名冊和畫像。
她與趙昭儀一道去了六局,安頓些繁雜的瑣事——將為秀女們入宮後居住而預備下的屋子拾掇出來,定下每個秀女的份例以及要抽調服侍的宮人,查驗禮部迎秀女進宮的文牒,諸如此類。
都是些無關緊要,卻又必須有人來出力的小事。
此番能夠進宮的秀女共計五百餘,其中的大半會在入宮當日嚴苛的初選中落選,餘等則要按製居在“朝華堂”中,經曆長達一月的禮儀教習,最終才能參與殿選麵見聖上。秀女們都出身高貴,名分未定時就已經是小主相稱了,自是要好生照料她們不能慢待了。然而這些人又是初進宮的,什麽都不懂,嚴加管製也是必不可缺。
這麽百十號的人住在宮裏,林媛承皇帝旨意,少不得要費心。
如此幾日過去,離秀女進宮的日子越來越近。
林媛忙得像陀螺,一副鞠躬盡瘁勤勉肯幹的模樣,卻始終不曾去長信宮與皇後討要秀女名碟——人人都知道,選秀這樣的大事去操辦什麽屋子份例之類的能有什麽用,早日得到各家秀女的底細並暗中做些手腳達到自己的目的,才是正道。(未完待續)
華婉瑩雙目猛地一縮。
“小主,皇上不會來了,是姚總管遣的人過來傳消息的……”
小宮女慌張而急切,華婉瑩的臉色慢慢變得很難看。
從舞女成為嬪妃的那一日,她心中並沒有太多念頭。她知道自己離目標還太遠,賤籍舞女的身份被嬪妃輕視,反倒是安全的。那時候隻需要好好活下去就可以了……現在華家平反了,她要做的事情太多。
而且她得罪了慧昭媛。慧昭媛的死敵靜妃,也早被她得罪。為著換一個貴人的位子,她還搶了皇後的風頭。
若是皇上沒有她預料當中的那樣寵愛她,若她不能盡快爬到高位……
她不由焦躁起來。
***
當天夜裏皇帝拋下華貴人去了麟趾宮,此事很快傳開。嬪妃們隻當是皇帝是奔著靜妃去的,私下議論道靜妃怕是要起勢了。
然而第二日時,卻傳來皇帝臨幸張婉儀、並將其晉封為容華的消息。
玉照宮裏的林媛翻著呈上京的秀女名冊,一壁散漫道:“還以為會是齊成玉……想不到竟是張意歡。齊成玉雖胸無大誌,卻是個有城府的,隻要她有決心瘦下去就不愁恩寵。隻是這張意歡性子太單純,可不是做寵妃的料。”
一旁初雪笑道:“她們二人交好,一向同氣連枝,誰得勢還不都是一樣的?哦對了,方才齊容華身旁的宮人送了些東西來玉照宮,說是要叩謝娘娘襄助之恩——倒是個聰明人,當日在清漪苑裏見過了皇上,卻並不與華貴人相爭,幾日之後才得了恩寵。”
那日林媛去清漪苑尋皇帝和華婉瑩,半路將臘梅花賞賜給齊容華和張婉儀,告訴她們將梅花花枝用作簪子插在發髻上。那還是四年前,林媛侍寢時曾如此取悅皇帝。
彼時拓跋弘正陪著華貴人一道在園林中賞雪,見了齊容華她們裝飾新奇,果然喜歡。但齊成玉兩人隻是在皇帝麵前請了安,並不多留。
一直到了多日之後,齊成玉避過華貴人的風頭,才將張意歡推到了皇上跟前承寵。
林媛微微蹙眉:“先收著吧。”齊容華這個時候送東西,自然是在宣示自己和玉照宮的關係。她希望借助林媛的名頭,避過危險的暗箭。
林媛心裏有些沉悶。她招手喚了正在為她調製香露的王選侍,問道:“你一直居在華陽宮,你覺著齊容華是個什麽樣的人?”
王選侍如往常一般滿麵恭敬地上前,隻是縮在袖中的手指微微顫抖。她抿了抿嘴唇,方道:“齊容華她……”
“你在猶豫什麽?”林媛拍案:“說實話!”
王選侍嚇得噗通跪下了:“是,娘娘!齊容華就是個尋常嬪妃,因著胖,皇上不喜歡……但嬪妾覺著她並不蠢,這麽多年無寵卻還能活得好好的。”
林媛冷哼一聲:“起來吧。你說的不錯,能在宮裏頭活得好好的,都是有能耐的人。”說著眉目流轉,淡淡瞥了王氏一眼:“你先退下。你是華陽宮的人,卻一天到晚地過來玉照宮服侍,靜妃看在眼裏怕是不舒心啊。”
王選侍戰戰兢兢告退了,林媛盯著她的背影與初雪道:“她有事情瞞著我。”
“王選侍並不是個老實人。”初雪接了話:“娘娘您要查麽?”
“不必,選秀在即,我沒有心思管她。”林媛闔眼小憩:“她明白靜妃有多麽可怕。量她也不敢背叛我重投靜妃麾下。”
華貴人寵了幾日後,曾經默默無聞的張容華又成了新寵。張容華是個單純無知的性子,彼時上官皇後正與近來得寵的華貴人置氣,因著華貴人有右丞相扶持,她不想得罪右丞相,便一直壓著火氣不肯發落華貴人。現如今一個沒有根基的張容華撞在槍口上,正好做出氣筒來用。
然而第二日眾妃至長信宮請安時,張容華在殿中暈厥。
上官皇後麵露鄙夷,揮手命人抬下去。片刻之後內醫院傳了話過來,道張容華不是什麽重病,隻是體質孱弱而已。
這一日之後,張容華竟是沒有再承幸。
上官璃深感無聊,嬪妃中不乏性子狠辣或城府深沉的,這膽小單純如張容華的卻是少見。承寵之後連麵對對手的勇氣都沒有,日後又該如何?
張容華這般做派,上官璃卻是懶得和她為難了。且若是所有承寵的女子都要被自己看做眼中釘,一夜都不容人,便有些過分了。上官璃跋扈後宮,卻也不能連一丁點的機會都不肯給別人,到頭來所有的嬪妃連一日的承寵都要受皇後刁難,便會惹起眾怒。
張容華就如一粒投入水中的沙塵,在吸引了片刻的注目之後迅速被淹沒。拓跋弘隻是覺著她單純可愛,當個玩物罷了,聽聞她病了也不放在心上。之後幾日張氏不曾侍寢,卻是日日送來花樣繁多的膳食甜點至建章宮。那些菜品的手藝可不是林媛這種半吊子,拓跋弘吃得驚喜,留心問了是張容華送的,這才再次記起了幾日前承寵的女子。
彼時林媛聽說了這事,趁著正午,扶輦帶小琪一塊兒來建章宮裏蹭飯。瞧著拓跋弘麵前擺滿了各色膳食湯品,她不客氣地擠在了皇帝身邊,笑道:“臣妾沒什麽要緊事,聽說新封的張容華廚藝了得,便急不可耐地過來了。”
拓跋弘刮一刮她的鼻子:“原來是為著張容華來的,不是為著朕啊。”
“哪裏的話,臣妾若是為著張容華,去華陽宮尋她不就是了。”林媛一壁說笑,抱了小琪在身前道:“皇上與皇後娘娘琴瑟和鳴,是為天下表率,臣妾和琪琪都有些日子沒見皇上了,您怕是忘了琪琪的千字文背到哪一篇了。”
這話就是刁難人了,別說古代的皇帝,現代忙於職場的丈夫也沒幾個記得兒子的作業寫得怎麽樣。
拓跋弘愣了一瞬,隨即訕笑道:“琪琪這麽聰明,千字文背完了吧……琪琪,隻會念不行,現在有沒有開始學寫字啊?”
林媛翻了個大白眼,不到三歲的孩子啊,手上沒勁連筆都握不住吧!
天啊,古代皇子的教育真是太恐怖了。
琪琪將臉埋在一碗魚肉粥裏,舔著勺子抬頭回答道:“父皇教我寫字麽?”
“你父皇很忙的。”林媛拿了帕子給琪琪擦嘴,一壁朝拓跋弘道:“秀女再過半月就該入宮了吧?”
拓跋弘點頭:“匈奴戰事不止,現在正是要用人的時候,此次選秀馬虎不得。朕已經將初選的名冊交給了皇後,然皇後忙著照看兩位皇子,屆時還須你和靜妃幾人多多幫襯。”
林媛心頭一緊,這麽快已經將名冊給了皇後?
能夠進宮殿選的秀女在之前就已經經曆了層層篩選,最後能麵聖的不過百人,這百人中能入後宮的亦不過十人左右。這麽漫長的甄選,裏頭可動的手腳多了去。
雖然沒有女人希望與更多的人爭奪夫君,但若能夠提前掌控秀女們的底細,從中挑選自己的人手入宮,這邊是個黨同伐異的好機會。
林媛算著時間,這兩日地方上的名冊就該到皇帝手中了。拓跋弘忌憚上官氏,雖然立她為皇後,選秀這樣的大事卻不會放心交給她。自己和趙昭儀幾人身為協理的妃子,若能取代皇後來主持大選……
然而她還是來晚了。
她應該再早幾日過來建章宮打探消息……
心思翻覆不過一瞬,林媛隨即做出一抹笑顏,拉了皇帝的手道:“臣妾定會盡心輔佐皇後娘娘,不會讓皇上失望的。”
拓跋弘淡淡地笑,一家三口靠在一塊兒吃完了張容華送來的午膳,林媛便領著小琪告退了。
林媛得到了協理大選的旨意後,並沒有立即去長信宮向皇後要秀女的名冊和畫像。
她與趙昭儀一道去了六局,安頓些繁雜的瑣事——將為秀女們入宮後居住而預備下的屋子拾掇出來,定下每個秀女的份例以及要抽調服侍的宮人,查驗禮部迎秀女進宮的文牒,諸如此類。
都是些無關緊要,卻又必須有人來出力的小事。
此番能夠進宮的秀女共計五百餘,其中的大半會在入宮當日嚴苛的初選中落選,餘等則要按製居在“朝華堂”中,經曆長達一月的禮儀教習,最終才能參與殿選麵見聖上。秀女們都出身高貴,名分未定時就已經是小主相稱了,自是要好生照料她們不能慢待了。然而這些人又是初進宮的,什麽都不懂,嚴加管製也是必不可缺。
這麽百十號的人住在宮裏,林媛承皇帝旨意,少不得要費心。
如此幾日過去,離秀女進宮的日子越來越近。
林媛忙得像陀螺,一副鞠躬盡瘁勤勉肯幹的模樣,卻始終不曾去長信宮與皇後討要秀女名碟——人人都知道,選秀這樣的大事去操辦什麽屋子份例之類的能有什麽用,早日得到各家秀女的底細並暗中做些手腳達到自己的目的,才是正道。(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