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現在我們島上的人吃穿不愁錢財也很多,但人少東西多,很多東西都沒法賣出去,要不我們歸順大唐如何?現在秦王李世民正休養生息發展民生,我們順勢而歸,想來不會太為難我們。<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孟瑞祥忐忑的說完一邊觀察父親的神態,但一點也沒發現異樣。


    “其實父親和勇伯也在商量要不要投降大唐,但為父怕大唐皇帝不放過我們啊。”孟海公歎息一聲說道。


    “父親,要不我們試一試,您還記得薑將軍帶來的種子吧,那都是高產的,雖說大唐已經統一幾年了,可還有很多吃不飽飯的人,如果我們把這幾樣種子獻給大唐,那得救多少人啊,我相信大唐皇上會赦免我們的,而且我們還有海鹽技術,還有這個島上的礦產田地也都可以獻給大唐,我就不信他還斬盡殺絕。”


    “那好,就賭一把,你去把勇伯叫進來,這趟叫他去吧,他認識的人多。”


    貞觀三年年初,勇伯和福生帶著一車種子和琉璃鏡來到了大唐長安。


    “勇伯,終於到了長安了,我們接下來該怎麽辦啊?”


    “我們直接去杜丞相府上。”不料此時對麵卻來了一對兵馬,“你們幾個是幹什麽的,鬼鬼祟祟的,咦,我們是不是在哪見過?”


    勇伯整理了一下衣衫答道“將軍,我們就是一個小小的商人,剛來長安,一時激動忘了分寸。”


    “那你們賣的是什麽啊,這是要去哪裏?不對,我還是覺得在哪見過你,我想想啊,你是陳勇對不對?”


    勇伯這慌了正不知如何回答,福生搶說道,“我們去杜丞相府上送一批鏡子。”


    勇伯也急忙說道,”對對對,是鏡子,送鏡子。(.$>>>棉、花‘糖’小‘說’)”


    將軍狡黠的笑道:“既然是鏡子你們慌什麽,來人把他們全都先押到衛國公府上。”


    “你們不能抓我們,我們就是個商人啊。”


    將軍一把抓住勇伯的胳膊小聲說道:“老陳,我是定芳啊,你先別說話,回去跟你解釋。”原來此人就是蘇定方,在寇建德麾下做事的時候跟孟海公相處的很好,貞觀初年唐朝統一全國後歸順李唐,拜在衛國公李靖門下。


    衛國公府一偏院,蘇定芳坐在勇伯對麵沉思片刻後說道:“老陳,你可真大膽,你怎麽來長安了啊,你可不知道年前皇上已經知道你們沒死了,明日一早你們趕緊出城走吧。”


    “不行,我不能走,老爺的吩咐的事還沒做呢,老爺這次派我來長安就是要投降大唐的。”


    勇伯就把獻給大唐的種子還有海鹽技術都講了出來,“本來我們是要去杜丞相府上的,結果卻碰上了將軍啊。”


    “這件事我沒辦法幫你,不過我可以把你們介紹給我恩師,看他能不能幫上忙。”


    “那太好了,謝謝蘇將軍啦,對了,福生,你去拿一對寶鏡給蘇將軍帶上獻給李夫人。對了將軍,這是歸降表”


    晚間,蘇定方來到了李靖的書房,剛作完揖說道:“恩師,定芳此來想向您稟報一件事情。”


    李靖放下手中的書一邊走過去扶起蘇定方說道:“定芳啊你坐下說吧,是府裏出了什麽事嗎?”


    蘇定方回到:“恩師,是這樣的,今日我巡城回來發現一個商隊,領頭人確是孟海公以前的軍師幕僚,他們此次來是想歸順我大唐,但沒有門路又不敢隨便現身,他們願意把琉球島的製鹽技術還有四種高產糧食,畝產高達五石到十石,旱地也能栽種,但卑下不太相信有如此產量的糧食,所以想前來稟告給恩師定奪。[看本書最新章節請到.]”


    李靖沉思了一會就說道:“既然他們願意歸順大唐這就是好事,種子的問題我們還是稟告聖上定奪吧,萬一是真的話這就能造福數千萬大唐百姓,不用再餓肚子了。定芳你先回去休息吧,老夫寫一篇奏章向聖上稟告此事。”


    “是,恩師,這是他們的投降書還有給師母的見麵禮,至於種子還在他們那。”蘇定方一邊向李靖遞給了一個包裹一邊退了出去。


    次日早朝,衛國公李靖走到朝前:“啟稟聖上,臣有本奏。”


    “藥師請奏。”


    “昨日孟海公遣人來送投降表,正巧被府中的人遇到,想讓微臣幫忙奏達天聽,並獻上製鹽之術還有四種糧食,據說畝產高達五石左右。”


    李世民被一驚突然站了起來急忙問道:“什麽?愛卿是說五石?”


    “是的,聖上,臣也懷疑真假,不過他們應該沒有那麽大膽敢欺君,此事應該派人去查查,他們應該已經栽種過了。”


    “恩,此事應詳查,要是屬實,必重賞,孟海公歸降和糧食的事情就交於房愛卿和程愛卿吧,你們即日前去琉球島務必要查清這四種糧食產量。另外把獻上來的種子讓皇莊的人種下。”


    房玄齡和程知節一起跪下答道“臣遵旨。”


    下朝後李靖就把李世民已經同意孟海公歸降的事情告訴了勇伯他們,並告訴他們朝廷會派人去查種子的事情,讓他們盡快回去安排此事。一個月後勇伯他們回到了琉球島並向孟海公稟告了朝廷要來人的事情。


    孟瑞祥問道“勇伯,你說朝廷要來人,可還有十幾天就該收糧了啊,要是他們來晚的話那不是都爛在地裏了啊。”


    “不會的公子,他們和我差不多出的京城,差不多應該快到了吧,晚也不會太晚的。”孟瑞祥還是一臉的糾結說道“有什麽好查的,不是給他們種子了嗎,自己種試試不就知道了,到時候我就不出麵了,父親和勇伯接待吧,我練刀去了。”


    十天後程知節和房玄齡帶著程處默還有五百兵士坐著一艘大船來到了琉球島。程知節一下船就大搖大擺的走向了對麵的孟海公,一邊圍著孟海公轉一邊用他的大嗓門吼道:“俺說老孟啊,咱們也算熟人了,怎麽也不給俺聯係聯係啊,你這島可真大啊,俺老程帶著人轉了三天三夜才轉完,有一州之地那麽大吧,你們怎麽發現的這麽個地啊,好好的山大王不當了啊?”


    孟海公趕緊作了輯答道:“程將軍說笑了,這有什麽好當的,大唐才是我們的家嘛。這位是房丞相吧?”


    房玄齡就默默的站在一邊,直到孟海公問起才回道:“此次孟海公歸降可喜可賀啊,大唐有多了一塊地方還有造福大唐的糧食,不知我們何時去地裏看看啊,現在應該可以收獲糧食了吧?”


    “先回府休息一日,明日我們一起去收糧,在下已備薄酒給諸位洗塵。”


    “老房就聽老孟的,咱先喝酒,糧食的事不急。”


    一行人浩浩蕩蕩的回到了孟府。次日,秋高氣爽,孟海公帶著程知節和房玄齡一行人坐車來到了田莊,他們最先來到了紅薯地,隻見十幾畝地的麵積,全是鬱鬱蔥蔥一片。


    “啟稟丞相這就是那紅薯,這上麵的是紅薯秧,可以做菜也可以喂豬吃,果實在土裏麵,我們現在就開挖”接下來就是要挖紅薯了,孟海公一聲令下,然後就有五六個下人拿著鐮刀,將露在上麵的紅薯藤割掉,然後就拿著鋤頭挖了起來,房玄齡和程知節帶著四個隨從站在旁邊看著,看著看著房玄齡也要下田,也沒人攔著,程知節見房玄齡一會就把幾個大紅薯挖出來,自己上前撿起紅薯試了試,得有好幾斤呢,看著樣子這一畝地最少要有好幾百斤,雖然之前他就聽說了這東西高產但也沒怎麽信,可在現場看到的可不一樣,那可是實實在在的東西,可不是嘴上說說的。於是熱血澎湃的也係起衣擺,招呼一聲拉著四個跟班加入了挖紅薯的隊伍中去了,這麽多人沒有到一個時辰,一畝地的紅薯居然挖完了。


    挖完一畝地的紅薯,孟海公就不讓房玄齡下地了,隻讓他們在旁邊給紅薯稱重,其他人則繼續忙碌挖紅薯。房玄齡他們也沒說什麽,招呼一聲開始給紅薯稱重,這一稱竟是嚇了他們一跳,這一畝地出產的紅薯達到了兩千二百多斤,高達二十石,這可超出了他們的預想了,每個人都愣在那裏不知道在想什麽。


    兩千二百斤是多少,兩千二百斤稻子能出一千五百斤大米,能夠一千五百個壯漢吃的飽飽的一頓。還有未挖出來的九畝地的紅薯,那加起來最起碼有兩萬兩千多斤了,再加上別的糧食,吃都吃不完那。


    想到這裏房玄齡激動了,高聲喊道:“兩千二百斤!兩千二百斤!兩千二百斤!”房玄齡這幾聲一千二百斤,將其他人驚嚇的不小。


    “房丞相紅薯雖然高產但可不能想著隻種紅薯,這紅薯適合旱地沙地,可不適合良田,用良田種紅薯隻會減產或者沒有出產!而且紅薯不能作為主食吃。隻能做輔食,因為吃多了人是也會不舒服的!”孟海公小聲的提醒著房玄齡,生怕在種植上會犯錯誤。


    隨後他們又去了收了其他的糧食,這次多多少少不會太激動了,已經激動過頭了。最後得出的結果是:紅薯平均畝產兩千斤,土豆平均畝產三千斤,玉米平均畝產六百公斤,花生平均畝產五百斤。


    本書首發來自,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商業大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瑞雅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瑞雅閣並收藏商業大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