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章
天武皇帝
後院突然安靜,玩耍中的冰兒和小小不由停下動作,朝著亭中望去。
“李嶽凡……”
付帥幾度張了張嘴,偏偏又不知道該說什麽。十年修行,他從未像今天這樣心神失常過。
作為資深的江湖中人,不論是敵人還是朋友,沒有人會不知道「刀狂」李嶽凡這個名字。因為,他不僅僅隻是個名字,還是一個傳奇、一種精神。即便是對他恨之入骨的敵人,也不得不承認他的存在。
顏月詩倒是沒有太多複雜的想法,回醒後急聲問道:“淩通你快說,是不是有嶽凡兄弟的消息了?”
淩通沒有立即回答,而是緩緩分析道:“根我所知,樓上樓當年抓走戚明右,便是為了要挾嶽凡兄弟,所以我認為,嶽凡兄弟的失蹤應該和樓上樓有關。而且,戚明右現在帶著凶獸小火橫空出世,想必沒有人會比他更清楚嶽凡兄弟的消息。”
“你的意思是說,隻要能找到戚明右,就能知道李嶽凡的消息?”顏月詩心中迫不及待,恨不得立刻起程去找戚明右。
“這麽多年了,嫂子的急『性』子一點沒變嘛。”淩通眯著眼道:“聽說,戚明右當日救下四大鏢局的謝小清和宗洛辰後沒有多作停留,要是我沒猜錯,他們應該是去邊關找龍俊、丁毅那兩個渾小子。”
平複心緒,付帥立即決定道:“這事關係重大,我們必須立即起程去邊關,而且這個消息還要盡快傳給刀癡前輩……我敢肯定,魔門和隱宗的人絕對會坐不住的。”
“你們現在就走?!”
淩通沒想到對方這麽急切,剛來一會兒就要離開。
馮婉兒連忙開口道:“付大哥、月詩姐,再急也不差這一時半刻,不如休息一晚,明天再趕路吧?”
付帥擺了擺手:“這事已經過去五天,想來江湖上早就傳開了,我們不能再耽擱。刀癡前輩那裏,還要麻煩你們把消息帶過去。”
“這事我早已差人去辦了,你們不用擔心。”話音一轉,淩通躊躇道:“對了,這次你們來洛陽,要不要和去鐵血打聲招呼,畢竟都是朋友……”
“不用。”
付帥斷然回絕道:“他的身份比較**,現在還不是見麵的時候,等確定了嶽凡兄弟的消息以後再說吧。”
“那也隻好如此了。”淩通頗為無奈的聳了聳肩,然後望向不遠處的兩個孩子道:“你們這一走,也不知道什麽時候能回來,要不要跟冰兒說點什麽?”
“該說的都說了。”
“我們走吧!”
付帥心中掠過一絲傷感,顏月詩更是不舍。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這就是人生。
京都,天下權勢之中心,一切混『亂』的根源,曆經百代風雨,依然雄偉輝煌。
“臣等參見皇上,願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卿家平生吧……”
金鑾寶殿內,大明君王高高在上,不怒自威,睥睨的眼神俯視著下方眾臣,嚴肅且緊張的氣氛彌漫著整個大殿!
十年朝堂,兩代變遷。
如今的朱康景,早已不再是當初無權無勢的宋王。十年前,他謀害崇禎、威『逼』正明、清洗皇族後裔,以雷霆手段控製朝廷上下,而後更是變法限令,排除異己,強勢登基,新立年號「天武」,成為手執重兵、坐擁龍椅、權傾天下的大明君王、萬乘至尊。
是的,龍袍加身朱康景很得意!盡管自己的皇位招人非議,盡管天下勢力並未一統,可自己確實站立在權利的顛峰,他應該為自己驕傲。
“新年光景,眾位卿家可有事上奏?”
朱康景的聲音不大,卻隱『露』著天子的威嚴。
經曆兩朝更換,如今能站在這裏的臣子,哪個不是圓滑懂事之人。當然,麵對帝王之威,他們仍是感到戰戰兢兢。
“微臣孔畢,有事稟奏萬歲——”
孔畢站出班列,麵容無比恭敬。此時的他,身著正二品的官服,拜為兵部尚書,追封少師之職,可謂權重一方。
“微臣湯漢名,有事稟奏萬歲——”
這時,刑部尚書湯漢名亦站出班列,恭身拜下。
緊接著,又有幾名大臣紛紛出列,同時叩首……
朱康景眼簾微微垂下,緩緩開口道:“孔愛卿執掌兵部,所奏之事想必很急,就由你先說吧。”
“謝皇上。”
孔畢謝恩後,沉穩道:“啟稟皇上,兵革一事,各方管轄之地已經紛紛實施,效果顯著,臣已將整理過後的情況寫於奏折之上……至於陝西和山東一帶的『亂』賊,現已平息,唯南京還有部分餘孽未除。不過,鄭統領前日率五萬大軍出發平『亂』,相信三日內就會有好消息傳回。”
看了看皇上的表情,孔畢繼續道:“另外,安南、朝鮮、吐番三國派來使者商議土征之事,想必他們是聽到邊關戰火重燃,才想在這個時候借機發難。是否出兵征討,還請皇上定奪。”
“土征?”
朱康景微微皺眉,冷冷嗤笑道:“那些化外蠻夷,當真以為我大明好拿捏不成,想征用我大明的土地,他們倒是打的好算盤……哼哼,簡直是癡心妄想!”
頓了頓聲,朱康景反問下方道:“三國使者我自有主張,不用多說。至於邊關的戰事,不知各位卿家有何意見?”
意見?誰敢有意見?
眾大臣麵麵相覷,誰也不願做這出頭之鳥。
「靖**」長年鎮守邊關,自給自足,獨立成群,一直不尊天子,不受朝廷管束,甚至還處處與朝廷作對……最令人無奈的是,朝廷偏偏不能對他們下手。要知道,「靖**」守護的乃是大明邊疆,如果朝廷不顧一切派兵攻打,先不說是否能把對方打下來,恐怕那軍機處一幹人等,都得被大明的百姓活活罵死,落下個遺臭萬年的名聲。
就是這樣一支軍隊,管又管不了,打又打不得,著實叫人頭疼不已。
朱康景見眾人沉默不言,心中暗惱,故而嗬聲道:“平常沒事的時候,一個個勾心鬥角,爭得麵紅耳赤,現在讓你們說話,怎麽全都成啞巴了?哼!”
“臣等有罪,皇上息怒!”
見眾臣跪倒一片,朱康景怒氣稍稍收斂:“行了……孔畢,你執掌兵事,還是由你先說。”
“微臣尊旨。”
孔畢心頭無奈,卻未敢有半點不滿的表現,隻得硬著頭皮道:“回皇上,微臣以為,邊關有靖**鎮守,我們無須再派兵前去。一來,邊關軍士向來不尊朝廷,我們沒有出兵討伐已經是對他們天大的恩德,由他們出力理所當然。若是他們最後抵擋不住,再由朝廷出麵解圍,既能贏得天下民心,又能打壓靖**的囂張氣焰,可謂是兩全齊美。二來,現今各地反賊肆虐,江湖各方也開始蠢蠢欲動,朝廷這個時候不宜再將兵力分散,否則很難控製大局。”
朱康景頷首,環視群臣道:“孔愛卿的提議,諸位以為如何?”
“臣等附議。”
堂下文武百官,竟沒有一個反對之聲。
朱康景『揉』了『揉』眉心,很是感歎人才的匱乏。對於孔畢的提議,他並沒有做出表示,而是把頭轉向大殿角落處:“多峰先生,你以為如何?”
天武皇帝
後院突然安靜,玩耍中的冰兒和小小不由停下動作,朝著亭中望去。
“李嶽凡……”
付帥幾度張了張嘴,偏偏又不知道該說什麽。十年修行,他從未像今天這樣心神失常過。
作為資深的江湖中人,不論是敵人還是朋友,沒有人會不知道「刀狂」李嶽凡這個名字。因為,他不僅僅隻是個名字,還是一個傳奇、一種精神。即便是對他恨之入骨的敵人,也不得不承認他的存在。
顏月詩倒是沒有太多複雜的想法,回醒後急聲問道:“淩通你快說,是不是有嶽凡兄弟的消息了?”
淩通沒有立即回答,而是緩緩分析道:“根我所知,樓上樓當年抓走戚明右,便是為了要挾嶽凡兄弟,所以我認為,嶽凡兄弟的失蹤應該和樓上樓有關。而且,戚明右現在帶著凶獸小火橫空出世,想必沒有人會比他更清楚嶽凡兄弟的消息。”
“你的意思是說,隻要能找到戚明右,就能知道李嶽凡的消息?”顏月詩心中迫不及待,恨不得立刻起程去找戚明右。
“這麽多年了,嫂子的急『性』子一點沒變嘛。”淩通眯著眼道:“聽說,戚明右當日救下四大鏢局的謝小清和宗洛辰後沒有多作停留,要是我沒猜錯,他們應該是去邊關找龍俊、丁毅那兩個渾小子。”
平複心緒,付帥立即決定道:“這事關係重大,我們必須立即起程去邊關,而且這個消息還要盡快傳給刀癡前輩……我敢肯定,魔門和隱宗的人絕對會坐不住的。”
“你們現在就走?!”
淩通沒想到對方這麽急切,剛來一會兒就要離開。
馮婉兒連忙開口道:“付大哥、月詩姐,再急也不差這一時半刻,不如休息一晚,明天再趕路吧?”
付帥擺了擺手:“這事已經過去五天,想來江湖上早就傳開了,我們不能再耽擱。刀癡前輩那裏,還要麻煩你們把消息帶過去。”
“這事我早已差人去辦了,你們不用擔心。”話音一轉,淩通躊躇道:“對了,這次你們來洛陽,要不要和去鐵血打聲招呼,畢竟都是朋友……”
“不用。”
付帥斷然回絕道:“他的身份比較**,現在還不是見麵的時候,等確定了嶽凡兄弟的消息以後再說吧。”
“那也隻好如此了。”淩通頗為無奈的聳了聳肩,然後望向不遠處的兩個孩子道:“你們這一走,也不知道什麽時候能回來,要不要跟冰兒說點什麽?”
“該說的都說了。”
“我們走吧!”
付帥心中掠過一絲傷感,顏月詩更是不舍。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這就是人生。
京都,天下權勢之中心,一切混『亂』的根源,曆經百代風雨,依然雄偉輝煌。
“臣等參見皇上,願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卿家平生吧……”
金鑾寶殿內,大明君王高高在上,不怒自威,睥睨的眼神俯視著下方眾臣,嚴肅且緊張的氣氛彌漫著整個大殿!
十年朝堂,兩代變遷。
如今的朱康景,早已不再是當初無權無勢的宋王。十年前,他謀害崇禎、威『逼』正明、清洗皇族後裔,以雷霆手段控製朝廷上下,而後更是變法限令,排除異己,強勢登基,新立年號「天武」,成為手執重兵、坐擁龍椅、權傾天下的大明君王、萬乘至尊。
是的,龍袍加身朱康景很得意!盡管自己的皇位招人非議,盡管天下勢力並未一統,可自己確實站立在權利的顛峰,他應該為自己驕傲。
“新年光景,眾位卿家可有事上奏?”
朱康景的聲音不大,卻隱『露』著天子的威嚴。
經曆兩朝更換,如今能站在這裏的臣子,哪個不是圓滑懂事之人。當然,麵對帝王之威,他們仍是感到戰戰兢兢。
“微臣孔畢,有事稟奏萬歲——”
孔畢站出班列,麵容無比恭敬。此時的他,身著正二品的官服,拜為兵部尚書,追封少師之職,可謂權重一方。
“微臣湯漢名,有事稟奏萬歲——”
這時,刑部尚書湯漢名亦站出班列,恭身拜下。
緊接著,又有幾名大臣紛紛出列,同時叩首……
朱康景眼簾微微垂下,緩緩開口道:“孔愛卿執掌兵部,所奏之事想必很急,就由你先說吧。”
“謝皇上。”
孔畢謝恩後,沉穩道:“啟稟皇上,兵革一事,各方管轄之地已經紛紛實施,效果顯著,臣已將整理過後的情況寫於奏折之上……至於陝西和山東一帶的『亂』賊,現已平息,唯南京還有部分餘孽未除。不過,鄭統領前日率五萬大軍出發平『亂』,相信三日內就會有好消息傳回。”
看了看皇上的表情,孔畢繼續道:“另外,安南、朝鮮、吐番三國派來使者商議土征之事,想必他們是聽到邊關戰火重燃,才想在這個時候借機發難。是否出兵征討,還請皇上定奪。”
“土征?”
朱康景微微皺眉,冷冷嗤笑道:“那些化外蠻夷,當真以為我大明好拿捏不成,想征用我大明的土地,他們倒是打的好算盤……哼哼,簡直是癡心妄想!”
頓了頓聲,朱康景反問下方道:“三國使者我自有主張,不用多說。至於邊關的戰事,不知各位卿家有何意見?”
意見?誰敢有意見?
眾大臣麵麵相覷,誰也不願做這出頭之鳥。
「靖**」長年鎮守邊關,自給自足,獨立成群,一直不尊天子,不受朝廷管束,甚至還處處與朝廷作對……最令人無奈的是,朝廷偏偏不能對他們下手。要知道,「靖**」守護的乃是大明邊疆,如果朝廷不顧一切派兵攻打,先不說是否能把對方打下來,恐怕那軍機處一幹人等,都得被大明的百姓活活罵死,落下個遺臭萬年的名聲。
就是這樣一支軍隊,管又管不了,打又打不得,著實叫人頭疼不已。
朱康景見眾人沉默不言,心中暗惱,故而嗬聲道:“平常沒事的時候,一個個勾心鬥角,爭得麵紅耳赤,現在讓你們說話,怎麽全都成啞巴了?哼!”
“臣等有罪,皇上息怒!”
見眾臣跪倒一片,朱康景怒氣稍稍收斂:“行了……孔畢,你執掌兵事,還是由你先說。”
“微臣尊旨。”
孔畢心頭無奈,卻未敢有半點不滿的表現,隻得硬著頭皮道:“回皇上,微臣以為,邊關有靖**鎮守,我們無須再派兵前去。一來,邊關軍士向來不尊朝廷,我們沒有出兵討伐已經是對他們天大的恩德,由他們出力理所當然。若是他們最後抵擋不住,再由朝廷出麵解圍,既能贏得天下民心,又能打壓靖**的囂張氣焰,可謂是兩全齊美。二來,現今各地反賊肆虐,江湖各方也開始蠢蠢欲動,朝廷這個時候不宜再將兵力分散,否則很難控製大局。”
朱康景頷首,環視群臣道:“孔愛卿的提議,諸位以為如何?”
“臣等附議。”
堂下文武百官,竟沒有一個反對之聲。
朱康景『揉』了『揉』眉心,很是感歎人才的匱乏。對於孔畢的提議,他並沒有做出表示,而是把頭轉向大殿角落處:“多峰先生,你以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