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將近,京城喜事頻傳,不管是高官顯爵,還是市井小民,都有人趕在年底娶媳婦,遇上年底大喜之日,走在路上遇著兩三隊迎親隊伍,都是尋常事。
季芳宜的親事定的匆忙,但到底是親王女,雖是二嫁,還是有不少賓客上門賀喜。
攸惠行色匆匆,從府外回來,府裏的仆婦、丫鬟忙進忙出,王側妃遠遠的看到她,朝她微微頜首,攸惠回她一笑,腳下不停的快步走了,王側妃身邊的心腹丫鬟看著攸惠離開,才對王側妃說,“要奴婢說,這商少堡主對十二小姐真是好,都還沒進門,就已經派人來侍候十二小姐了。”
“所以說,四丫頭傻啊!連人家的底都沒摸清,就想算計人取而代之,嘖!”心腹丫鬟笑著附和著,又道,“也虧得四小姐傻,不然,咱們十小姐和十八小姐,還有三奶奶怎麽有機會露臉呢?”
對,王側妃笑而不語。
因為顧側妃被禁足,當家大權也被奪了,王側妃一下子要操持兩個女兒的婚事,年底王府事情又多,幾乎忙不過來,所以她向平親王求援,想請世子妃等媳婦們幫忙搭手。
平親王沒有應允嫡係媳婦參與,顧側妃的媳婦也沒點名參加,反倒是其他幾房媳婦榜上有名,連帶著幾個小姐也被分派了差事。
可以說,除親王妃及顧側妃的兒媳婦們,內宅其他人都領了差事。
世子妃覺得臉熱辣辣的,可是仍要撐著招待賓客,遇到有人問起親王妃,她還得為婆母描補一二,心裏卻是怨死婆母了。
好好的日子不過,偏要找死,她犯了錯被罰,帶累她兒子,和自己,她想躲羞不見人都不行。
正想著,就又有宗室長輩過來,世子妃鬧不清她是那位,不過猜得出來,她輩份很高,因為她一過來劈頭就斥問她母妃怎不來見她。
世子妃僵著臉有些不知怎麽回答,還是心腹丫鬟機靈,湊過來小聲的在她耳邊低語幾句,世子妃的臉就像化了冰的大地開了春花,笑盈盈的蹲身福禮,“回大長公主的話,婆母身子不爽,還養著呢!不能過來跟您老人家見禮,我代她向您賠不是。”
這位祈寧大長公主封地在北地,她平常很少在京城露麵,今日也不知是吹的那陣風,竟然把她給吹來平親王府了。
周圍的女客見了紛感大奇,因為這位大長公主年紀大了,大家都以為她住在封地足不出戶,倒是沒想到,她竟然在京城,而且還來出席季芳宜的婚禮。
“祖母,既然平親王妃不適,咱們就別去鬧人家了啦!您過來瞧瞧,方才進來時,廊下好像有株墨菊。”
祈寧大長公主身邊的婦人像哄孩子一樣,把大長公主給哄了出去,世子妃這才鬆了口氣。
不少人悄聲議論著季芳宜這門親事,之前一點風聲都沒有,突然就傳出要與高家結親,季芳宜前頭的丈夫不是個好東西,沒想到二嫁挑的還是一樣的貨色,真不知要怎麽說顧側妃母女的眼光。
說到了顧側妃,不禁又有人要問,既然是自家女兒的大事,怎麽會沒看顧側妃呢?難道是在閨女房裏?可這大喜的日子,身為新娘的生母,怎好避不見客呢?
於是世子妃又被人問到了顧側妃一事,因為其他人手裏都有事在忙,獨世子妃和顧側妃的兒媳沒事人一樣,也莫怪大家要追著她們問了。
顧側妃的兒子行三,三奶奶雖是顧側妃的親兒媳,可是她能說會道,三言兩語就把大家哄得開開心心的,渾忘了適才要問的事,世子妃卻不如她八麵玲瓏,不過到底不是顧側妃的親兒媳,回答關於顧側妃的事情時,她可就不像回答關於親婆婆問題時那麽圓滑。
而是略有心機的抖漏些,關於季芳宜這門親事的內幕消息,讓大家的八卦心思得到了大大的滿足。
畢竟高家為落實這門親,可是把事情鬧大了,平親王便是因此惱了顧側妃母女,明知自己不聰明就別學人家耍心機,偏生母女兩個沒有自知之明,一個自以為是自視甚高,以為是平親王的女兒,她想嫁誰,那人就該感恩戴德的應承下來。
她要搶妹妹的婚事,做妹妹的就應該歡歡喜喜的把婚事讓出來,最好呢,是不用她開口,就自動自發,將她的嫁妝、陪房,及壓箱銀全交出來。
高家和顧側妃合謀,怕事發後他不應允婚事,便故意鬧大,務求不讓被他們算計的季瑤深脫身。
顧側妃大概想不到,脫不了身的會是她女兒季芳宜。
雖然平親王和商少堡主領人去小院時,天色已經不早,圍觀群眾大大減少,但架不住高家人早派人運作,今天之所以有這麽多賀客,除了想和平親王交好,再就是想知道,外頭所傳到底是不是真的?
季芳宜當真還沒成親,就跟高家那個紈絝滾到一塊兒?還被平親王當場逮個正著?
世子妃的話雖沒正麵回複,但從她的話中,可窺見一二,外界的流言是真非假。
大家興奮的議論紛紛,這種事自然是不會跟主人家的下人說,但侍候的人唯恐侍候不周到,個個打起精神小心侍候,自然就把客人們說的話聽了個全。
王側妃小女兒十八小姐聽丫鬟稟報後,不禁氣鼓鼓的去跟她親娘告狀,王側妃得知世子妃做的蠢事後,不禁冷笑,安撫女兒幾句後,便打發心腹的媳婦子去見世子妃的母親。
女兒婆家小姑再嫁,娘家人自然是要出席的,世子妃的親娘得了王側妃通知,氣得渾身發抖,陪她來出席喜筵的兒媳婦忙安慰婆母,“母親別生氣,妹妹興許是一時氣不過,才會……”
“你別替她說話,也不知道她那婆母是怎麽教她的,怎麽讓她說出這種話來?這是為人嫂子能編派小姑子的?”世子妃的母親劉三太太氣得眼睛都紅了。
劉大奶奶苦笑,她當然知道這種話不能說不該說,但說這些話的人是她的小姑子,她同樣不能編派她,“妹妹也是命苦,日子本來過得好好的,卻被親王妃帶累,您瞧瞧,今兒是什麽日子,她卻沒得個正經差事。”
雖說是負責招待賓客,但季芳宜這門親事,外頭流言不斷,負責招待賓客的人,就得應付賓客們,層出不窮的問題,這些問可都不好回答,這一整天都得麵對應付這些客人,心情自然不可能好。
劉大奶奶覺得平親王府這招超狠的,也不知是誰如此歹毒心腸,經今日之事後,世子妃和三奶奶對自己的親婆母還能親近到那裏去?日後隻要想起今日事,婆媳之間就會梗著一根刺,雖說是當婆婆的犯傻,但她們被罰,不需出來麵對人家的詰問,麵對這些問題的媳婦,可都不曾犯錯啊!
今天這樣的考驗日後還有著呢!所以就算平親王將親王妃和顧側妃解了禁,她們的日子隻怕是再也好過不了了!
當然啦!她們是婆母,想拿捏兒媳婦,手段多的是,但是,底氣不足啊!每每做什麽事之前,難免要多思量,如此一來身體怎麽會好,一病倒就得晚輩侍疾,婆媳相處時間增加,磨擦也多,要是像親王妃那般心氣高的,怕是沒兩多就得活活將自己熬死了吧?
劉大奶奶想得入神,渾沒注意到,婆母已經一把眼淚一把鼻涕的哭起來。
待她回神,劉三太太業已哭到上氣不接下氣。
劉大奶奶無語,忙喚丫鬟找地方讓她們收拾形容。
平親王府今兒辦喜事,內院裏準給女客更衣的地方不少,平親王府的丫鬟拿了賞銀,笑嘻嘻的領她們母女去了一院軒閣,丫鬟就在外頭候著,讓劉大奶奶和劉三太太的丫鬟扶著劉三太太進去,劉大奶奶的丫鬟則抱著一個包袱,裏頭是兩位主子備用的衣物及妝容用品。
侍候著婆母淨麵,重新上妝後,等她們出來,丫鬟又領她們回筵席上,途中經過一處假山,就聽裏頭有人在說話,仔細一聽,竟是好幾個仆婦在此,劉大奶奶不想多聽,免得遇上尷尬事,劉三太太本也想走,不料聽到了季芳宜和季瑤深的名字,不由停住了腳。
大著膽子聽完她們的對話,劉家婆媳都不禁氣紅了眼,這高家和顧側妃還真是賊心不改,竟打算拚死一搏,上花轎前把季瑤深哄過來,然後把人製服,換上嫁衣,蓋頭一蓋,任誰也不曉得,新嫁娘已經被掉包了。
等到拜堂完婚生米煮成熟飯,平親王不認賬也不行。
劉三太太氣極一動,竟然踩到了地上的一顆小石子兒,腳下一滑整個人便摔了出去。
劉三太太發出驚呼,劉大奶奶和丫鬟手忙腳亂去攙扶,可還是沒能來得及扶住她,讓她狠狠的摔在地上,痛得直掉淚。
假山裏的人聽到動靜,悄悄探頭出來察看,見她們麵朝前,且離假山有段距離,便以為她們才走過來就摔倒了,應該沒聽到她們的對話才是。
“那好像是世子妃的母親和嫂子?”
“好像是,快走快走,方才動靜可不小,肯定會引來不少人。”
“別著急,現在走,豈不是和來的人迎麵撞上?”
“那你說怎麽辦?”
“等會人多,咱們就混在裏頭離開就是。”
既然有人拿了主意,大家也就有了底氣,一聲不響的躲在假山裏頭,安安靜靜看著外頭,果如拿主意那嬤嬤所料,因傷的是世子妃的親娘,所以來的除了世子妃,還有主事王側妃,她們帶了不少人過來,浩浩蕩蕩的把劉三太太送到了世子妃院裏去,王側妃還派人去請禦醫,並派人熬了安神湯過來。
一應事宜安排的妥妥當當,世子妃恭謹的道謝,王側妃擺手,“沒照看好親家,是我的不是,還請世子妃見諒。”
世子妃自是客氣應對一番,因王側妃還有事要忙,隻把心腹丫鬟留下來,命她小心伺候,回頭太醫來後,開了藥方直接開庫房取藥材熬藥,她交代的仔細,劉三太太聽得心驚,直到把人送出去,她才長歎一聲,拉著女兒的手數落起來,劉大奶奶早避開去。
她和小姑子交情不深,這種挨罵的場麵,她還是不見為妙,再說人家親母女兩,不定有私房話要說,她杵在那兒豈不是惹人生厭。
不過她沒走遠,要是婆母嘮叨時間太長,她得進去打斷,畢竟剛剛聽到的事情不小,要是真讓高家和顧側妃得逞,王側妃這個主事人肯定要吃掛落,若是世子妃能在事情發生前,向平親王告狀,說不定平親王一喜,就解了平親王妃的禁。
那畢竟是世子妃的親婆母,她失了權柄,在府中,不止她自己日子不好過,連帶著她的兒孫日子難熬。
若有機會,還是盡早把人撈出來為妙。
劉大奶奶想得到的,劉三太太自然也想到了,因此不等媳婦來催,她就已經拉著女兒說起這事。
世子妃一聽氣得炸毛,顧側妃這個賤人,她到底知不知道,自己的處境啊?還是說為了女兒,她已經不管不顧了?
不過正如母親所言,這是個好機會。
她略一思索,便派人往外院通知平親王,不料平親王什麽都沒說,倒讓世子妃有些納悶,這到底是什麽意思,然而她也太多時間去思考,她親娘受了傷,太醫交代要靜養,傷筋動骨一百天,今兒這般,劉三太太實不好留下來吃席了,世子妃喚人準備軟轎,小心的把母親扶上轎,她親送至二門,看著母親上了馬車,才拉著長嫂的手,交代對方要小心照看著,明兒有空她就回家探望雲雲。
劉大奶奶自不會跟她反著來,笑著應下後,又安撫她幾句,便侍候婆母回家去了。
出了平親王府後,她忍不住掀簾往外瞧,午後的陽光正好,但門前一派喜慶的平親王府,卻給她一種山雨欲來的沉重感,讓她幾乎要喘不過氣來。
季瑤深這裏早就知道高家和顧側妃賊心不死,攸惠一早去黎府見商少堡主,商少堡主跟她說了此事,交代她小心提防著,還指了幾個人,跟著她回來,不過她在明,那些人在暗,明麵上,大家隻看到她一人回來,其實早在她回府前,那些人就已經潛進府裏了,反正今天人多,正適合混水摸魚。
季芳宜的親事定的匆忙,但到底是親王女,雖是二嫁,還是有不少賓客上門賀喜。
攸惠行色匆匆,從府外回來,府裏的仆婦、丫鬟忙進忙出,王側妃遠遠的看到她,朝她微微頜首,攸惠回她一笑,腳下不停的快步走了,王側妃身邊的心腹丫鬟看著攸惠離開,才對王側妃說,“要奴婢說,這商少堡主對十二小姐真是好,都還沒進門,就已經派人來侍候十二小姐了。”
“所以說,四丫頭傻啊!連人家的底都沒摸清,就想算計人取而代之,嘖!”心腹丫鬟笑著附和著,又道,“也虧得四小姐傻,不然,咱們十小姐和十八小姐,還有三奶奶怎麽有機會露臉呢?”
對,王側妃笑而不語。
因為顧側妃被禁足,當家大權也被奪了,王側妃一下子要操持兩個女兒的婚事,年底王府事情又多,幾乎忙不過來,所以她向平親王求援,想請世子妃等媳婦們幫忙搭手。
平親王沒有應允嫡係媳婦參與,顧側妃的媳婦也沒點名參加,反倒是其他幾房媳婦榜上有名,連帶著幾個小姐也被分派了差事。
可以說,除親王妃及顧側妃的兒媳婦們,內宅其他人都領了差事。
世子妃覺得臉熱辣辣的,可是仍要撐著招待賓客,遇到有人問起親王妃,她還得為婆母描補一二,心裏卻是怨死婆母了。
好好的日子不過,偏要找死,她犯了錯被罰,帶累她兒子,和自己,她想躲羞不見人都不行。
正想著,就又有宗室長輩過來,世子妃鬧不清她是那位,不過猜得出來,她輩份很高,因為她一過來劈頭就斥問她母妃怎不來見她。
世子妃僵著臉有些不知怎麽回答,還是心腹丫鬟機靈,湊過來小聲的在她耳邊低語幾句,世子妃的臉就像化了冰的大地開了春花,笑盈盈的蹲身福禮,“回大長公主的話,婆母身子不爽,還養著呢!不能過來跟您老人家見禮,我代她向您賠不是。”
這位祈寧大長公主封地在北地,她平常很少在京城露麵,今日也不知是吹的那陣風,竟然把她給吹來平親王府了。
周圍的女客見了紛感大奇,因為這位大長公主年紀大了,大家都以為她住在封地足不出戶,倒是沒想到,她竟然在京城,而且還來出席季芳宜的婚禮。
“祖母,既然平親王妃不適,咱們就別去鬧人家了啦!您過來瞧瞧,方才進來時,廊下好像有株墨菊。”
祈寧大長公主身邊的婦人像哄孩子一樣,把大長公主給哄了出去,世子妃這才鬆了口氣。
不少人悄聲議論著季芳宜這門親事,之前一點風聲都沒有,突然就傳出要與高家結親,季芳宜前頭的丈夫不是個好東西,沒想到二嫁挑的還是一樣的貨色,真不知要怎麽說顧側妃母女的眼光。
說到了顧側妃,不禁又有人要問,既然是自家女兒的大事,怎麽會沒看顧側妃呢?難道是在閨女房裏?可這大喜的日子,身為新娘的生母,怎好避不見客呢?
於是世子妃又被人問到了顧側妃一事,因為其他人手裏都有事在忙,獨世子妃和顧側妃的兒媳沒事人一樣,也莫怪大家要追著她們問了。
顧側妃的兒子行三,三奶奶雖是顧側妃的親兒媳,可是她能說會道,三言兩語就把大家哄得開開心心的,渾忘了適才要問的事,世子妃卻不如她八麵玲瓏,不過到底不是顧側妃的親兒媳,回答關於顧側妃的事情時,她可就不像回答關於親婆婆問題時那麽圓滑。
而是略有心機的抖漏些,關於季芳宜這門親事的內幕消息,讓大家的八卦心思得到了大大的滿足。
畢竟高家為落實這門親,可是把事情鬧大了,平親王便是因此惱了顧側妃母女,明知自己不聰明就別學人家耍心機,偏生母女兩個沒有自知之明,一個自以為是自視甚高,以為是平親王的女兒,她想嫁誰,那人就該感恩戴德的應承下來。
她要搶妹妹的婚事,做妹妹的就應該歡歡喜喜的把婚事讓出來,最好呢,是不用她開口,就自動自發,將她的嫁妝、陪房,及壓箱銀全交出來。
高家和顧側妃合謀,怕事發後他不應允婚事,便故意鬧大,務求不讓被他們算計的季瑤深脫身。
顧側妃大概想不到,脫不了身的會是她女兒季芳宜。
雖然平親王和商少堡主領人去小院時,天色已經不早,圍觀群眾大大減少,但架不住高家人早派人運作,今天之所以有這麽多賀客,除了想和平親王交好,再就是想知道,外頭所傳到底是不是真的?
季芳宜當真還沒成親,就跟高家那個紈絝滾到一塊兒?還被平親王當場逮個正著?
世子妃的話雖沒正麵回複,但從她的話中,可窺見一二,外界的流言是真非假。
大家興奮的議論紛紛,這種事自然是不會跟主人家的下人說,但侍候的人唯恐侍候不周到,個個打起精神小心侍候,自然就把客人們說的話聽了個全。
王側妃小女兒十八小姐聽丫鬟稟報後,不禁氣鼓鼓的去跟她親娘告狀,王側妃得知世子妃做的蠢事後,不禁冷笑,安撫女兒幾句後,便打發心腹的媳婦子去見世子妃的母親。
女兒婆家小姑再嫁,娘家人自然是要出席的,世子妃的親娘得了王側妃通知,氣得渾身發抖,陪她來出席喜筵的兒媳婦忙安慰婆母,“母親別生氣,妹妹興許是一時氣不過,才會……”
“你別替她說話,也不知道她那婆母是怎麽教她的,怎麽讓她說出這種話來?這是為人嫂子能編派小姑子的?”世子妃的母親劉三太太氣得眼睛都紅了。
劉大奶奶苦笑,她當然知道這種話不能說不該說,但說這些話的人是她的小姑子,她同樣不能編派她,“妹妹也是命苦,日子本來過得好好的,卻被親王妃帶累,您瞧瞧,今兒是什麽日子,她卻沒得個正經差事。”
雖說是負責招待賓客,但季芳宜這門親事,外頭流言不斷,負責招待賓客的人,就得應付賓客們,層出不窮的問題,這些問可都不好回答,這一整天都得麵對應付這些客人,心情自然不可能好。
劉大奶奶覺得平親王府這招超狠的,也不知是誰如此歹毒心腸,經今日之事後,世子妃和三奶奶對自己的親婆母還能親近到那裏去?日後隻要想起今日事,婆媳之間就會梗著一根刺,雖說是當婆婆的犯傻,但她們被罰,不需出來麵對人家的詰問,麵對這些問題的媳婦,可都不曾犯錯啊!
今天這樣的考驗日後還有著呢!所以就算平親王將親王妃和顧側妃解了禁,她們的日子隻怕是再也好過不了了!
當然啦!她們是婆母,想拿捏兒媳婦,手段多的是,但是,底氣不足啊!每每做什麽事之前,難免要多思量,如此一來身體怎麽會好,一病倒就得晚輩侍疾,婆媳相處時間增加,磨擦也多,要是像親王妃那般心氣高的,怕是沒兩多就得活活將自己熬死了吧?
劉大奶奶想得入神,渾沒注意到,婆母已經一把眼淚一把鼻涕的哭起來。
待她回神,劉三太太業已哭到上氣不接下氣。
劉大奶奶無語,忙喚丫鬟找地方讓她們收拾形容。
平親王府今兒辦喜事,內院裏準給女客更衣的地方不少,平親王府的丫鬟拿了賞銀,笑嘻嘻的領她們母女去了一院軒閣,丫鬟就在外頭候著,讓劉大奶奶和劉三太太的丫鬟扶著劉三太太進去,劉大奶奶的丫鬟則抱著一個包袱,裏頭是兩位主子備用的衣物及妝容用品。
侍候著婆母淨麵,重新上妝後,等她們出來,丫鬟又領她們回筵席上,途中經過一處假山,就聽裏頭有人在說話,仔細一聽,竟是好幾個仆婦在此,劉大奶奶不想多聽,免得遇上尷尬事,劉三太太本也想走,不料聽到了季芳宜和季瑤深的名字,不由停住了腳。
大著膽子聽完她們的對話,劉家婆媳都不禁氣紅了眼,這高家和顧側妃還真是賊心不改,竟打算拚死一搏,上花轎前把季瑤深哄過來,然後把人製服,換上嫁衣,蓋頭一蓋,任誰也不曉得,新嫁娘已經被掉包了。
等到拜堂完婚生米煮成熟飯,平親王不認賬也不行。
劉三太太氣極一動,竟然踩到了地上的一顆小石子兒,腳下一滑整個人便摔了出去。
劉三太太發出驚呼,劉大奶奶和丫鬟手忙腳亂去攙扶,可還是沒能來得及扶住她,讓她狠狠的摔在地上,痛得直掉淚。
假山裏的人聽到動靜,悄悄探頭出來察看,見她們麵朝前,且離假山有段距離,便以為她們才走過來就摔倒了,應該沒聽到她們的對話才是。
“那好像是世子妃的母親和嫂子?”
“好像是,快走快走,方才動靜可不小,肯定會引來不少人。”
“別著急,現在走,豈不是和來的人迎麵撞上?”
“那你說怎麽辦?”
“等會人多,咱們就混在裏頭離開就是。”
既然有人拿了主意,大家也就有了底氣,一聲不響的躲在假山裏頭,安安靜靜看著外頭,果如拿主意那嬤嬤所料,因傷的是世子妃的親娘,所以來的除了世子妃,還有主事王側妃,她們帶了不少人過來,浩浩蕩蕩的把劉三太太送到了世子妃院裏去,王側妃還派人去請禦醫,並派人熬了安神湯過來。
一應事宜安排的妥妥當當,世子妃恭謹的道謝,王側妃擺手,“沒照看好親家,是我的不是,還請世子妃見諒。”
世子妃自是客氣應對一番,因王側妃還有事要忙,隻把心腹丫鬟留下來,命她小心伺候,回頭太醫來後,開了藥方直接開庫房取藥材熬藥,她交代的仔細,劉三太太聽得心驚,直到把人送出去,她才長歎一聲,拉著女兒的手數落起來,劉大奶奶早避開去。
她和小姑子交情不深,這種挨罵的場麵,她還是不見為妙,再說人家親母女兩,不定有私房話要說,她杵在那兒豈不是惹人生厭。
不過她沒走遠,要是婆母嘮叨時間太長,她得進去打斷,畢竟剛剛聽到的事情不小,要是真讓高家和顧側妃得逞,王側妃這個主事人肯定要吃掛落,若是世子妃能在事情發生前,向平親王告狀,說不定平親王一喜,就解了平親王妃的禁。
那畢竟是世子妃的親婆母,她失了權柄,在府中,不止她自己日子不好過,連帶著她的兒孫日子難熬。
若有機會,還是盡早把人撈出來為妙。
劉大奶奶想得到的,劉三太太自然也想到了,因此不等媳婦來催,她就已經拉著女兒說起這事。
世子妃一聽氣得炸毛,顧側妃這個賤人,她到底知不知道,自己的處境啊?還是說為了女兒,她已經不管不顧了?
不過正如母親所言,這是個好機會。
她略一思索,便派人往外院通知平親王,不料平親王什麽都沒說,倒讓世子妃有些納悶,這到底是什麽意思,然而她也太多時間去思考,她親娘受了傷,太醫交代要靜養,傷筋動骨一百天,今兒這般,劉三太太實不好留下來吃席了,世子妃喚人準備軟轎,小心的把母親扶上轎,她親送至二門,看著母親上了馬車,才拉著長嫂的手,交代對方要小心照看著,明兒有空她就回家探望雲雲。
劉大奶奶自不會跟她反著來,笑著應下後,又安撫她幾句,便侍候婆母回家去了。
出了平親王府後,她忍不住掀簾往外瞧,午後的陽光正好,但門前一派喜慶的平親王府,卻給她一種山雨欲來的沉重感,讓她幾乎要喘不過氣來。
季瑤深這裏早就知道高家和顧側妃賊心不死,攸惠一早去黎府見商少堡主,商少堡主跟她說了此事,交代她小心提防著,還指了幾個人,跟著她回來,不過她在明,那些人在暗,明麵上,大家隻看到她一人回來,其實早在她回府前,那些人就已經潛進府裏了,反正今天人多,正適合混水摸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