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龍廟會從何時起在槎鬱縣出現已經不可考,但這伏龍廟的神異,卻是口耳相傳,人盡皆知。伏龍廟有三怪:


    伏龍廟傍山而建,四周有古木參天,但無論如何大風大雨,伏龍廟頂上寸葉不沾,此為第一怪;


    伏龍廟前有槎鬱縣內的主流鬱河流過,凡船行至此,必得燃炮一封,船主需上岸進廟敬香,否則必觸水下亂石,而隻要燃過炮竹,上岸敬過香,則會船行順利,此為第二怪;


    伏龍廟廟中神像遊行之時,若誠心敬獻錢米香火,則此人手背會長出一點紅痣,得此紅痣者,均會在接下來的三年中,有極旺的運勢。


    正因為如此,伏龍廟會有今天的聲勢,也就可以理解了。這樣一個有千年曆史文化積澱的廟會,卻遭遇了一次挑戰。


    挑戰這個詞聽起來頗有意思,很容易令人產生多樣的聯想,這挑戰是因為年輕一輩進城打工的人多了,對於怪力亂神的事情不再相信了,所以廟會遭遇了老齡化的困境,還是這廟會與旅遊發展聯係到了一塊兒,變得不倫不類了,未來如何,是一種挑戰?


    然而都不是,這挑戰就是字麵意思,有人上門踢館的意思。


    在剛過去的一年一度伏龍廟會上,在離伏龍廟會足有三十公裏之遙的三山廟,抬著他們的降生童前往伏龍廟會,並生言日後伏龍廟須作為三山廟的分廟存在,香火錢須供奉半數給三山廟,以後三山廟的降生童出遊活動將作為伏龍廟的廟會遊神活動。


    這話一出,便在整個伏龍廟的香客中掀起軒然大波。


    縱觀整個華國的曆史,翻開各地縣誌一看,都少不了會提到一件事:械鬥。


    這並不是一件好事,但是它真實的出現在廣大的村莊的曆史河流中,並非僅僅是籠統的窮山惡水出刁民那麽簡單。


    這其中涉及的東西太多太多,資源的分配,勢力的擴張,家族的似怨等等。


    這次三山廟降生童對伏龍廟的公然叫板,立即引起了伏龍廟附近多個村落的不滿,正打算進香的信眾,不乏立即回家拿起鋤頭鐵鏟的人,大有要與三山廟抬轎信眾械鬥的架勢。


    卻說那三山廟是清代於槎鬱縣青桐鄉柏塘村建的廟,降生童被香客尊稱為三山護國公,並不是槎鬱縣本地原本有人信奉的地方神仙。


    他被尊稱為三山護國公也是有一段故事的,但這段故事真實性顯然很低。說的是清乾隆年間,皇帝下江南,行至廣南,遭遇惡賊,便有三兄弟救駕,在不能力敵之際,突然有三山神降三兄弟身顯靈,讓三人以一敵百,擊退惡賊。


    因為救駕有功,皇帝親筆書寫牌匾“三山護國公”贈與三兄弟,同時村寨為三山神立廟,名為三山廟。不料不久之後,三山神托夢,提及惡賊眾將上門尋仇,三山神一年隻能降身顯靈一次,這些惡賊上門恐村寨難保。


    為此村寨舉村西遷,一路西行到了今天的槎鬱縣,並成為了槎鬱縣客家的一支。這支客家人來到槎鬱縣後,最初沒有立足之地,隻能在半山腰處開墾梯田,生活十分艱難,之後建立三山廟,三山神果然如托夢所說,一年降身一次。


    在這之後,三山廟開始了他們遊神的廟會活動,並漸漸地取代了當地原有的其他信仰,這和遊神之時三山神的降生童顯示出的神異不無關聯。


    而這降生童最大的神異,便是在被三山神降身之時,刀槍不入,並且能通曉過去。在最初香客信眾很少的時候,他能斷言出每個前來上香的外族人的過去,分毫不差。而三山神選中的代言人,也就是一段時期內固定的降生童,會在出遊那日被驗明正身,以一個上麵全是尖刺的銅球摔打這降生童,而降生童卻會毫發無傷。


    經過百年之後,三山神出遊廟會,已經成為了青桐鄉整個鄉鎮最大規模的廟會,而這支客家的村落,也遷移到了青桐鄉最好的良田邊。


    三山神廟會,也變成了這個村落社會組織的基礎,人們圍繞著廟會的籌辦、香火錢的使用、廟會的眾疇、廟會影響的擴大組建不同的村落生活會議,在這過程中,話事權的分配完成,而各戶的職責、地位,都變得明確。


    但是要說影響力,三山廟會這點曆史積澱,是萬不能與伏龍廟會比的。


    而且伏龍廟會的日子,並不是三山神降身的日子。因此這降生童竟敢讓人抬著他去挑戰伏龍廟會,當下就像捅了馬蜂窩。


    然而那三山神的降生童竟然冷笑道:


    “你們這些人消息真是不靈通,本護國公在一月之前,已經得升高階仙位,現在是日日有神通。”


    伏龍廟的廟祝、香客自然是不服的,於是雙方定下文武鬥法,文鬥為各為十名香客算命祈福以觀靈驗;武鬥自然是字麵意思,就是直接鬥法了。


    伏龍廟的廟祝及廟修,多有師承,且立“絕後”之誓換取神通,因此無論文武鬥都相當有信心,孰料竟輸了一塌糊塗。


    這件事之所以引起媚娘的注意,是因為這三山神突然打破了降身的規律,而且前去挑戰本井水不犯河水的伏龍廟,這是一般的鬼仙做不到,也不會去做的事。而要說這三山神去收割伏龍廟神的地盤,也不合理,因為這些鬼仙的能力範圍有限,遠了來祈福,鬼仙的能力顧不過來,便會顯得不靈驗,於這鬼仙的名聲也無用處。這三山神突然做出如此動作,唯一的原因便是他需要大量的願力,而無論是突然能夠持續降身,或者是需要大量願力,這兩點,都與那被放出的極凶物元神可能的行跡相吻合。


    “我說,之前讓這冷氣小子跟著倒無所謂。”桑吉堅讚說,“但是如果我們接下來去青桐鄉探三山神的虛實,你也要讓他跟著?”


    “有道理。”楚陽道,“而且我總覺得女狐狸不太喜歡道士,沒準這個追緝他們道門還沒注意到。要是他跟著我們去,不合女狐狸的意,不給我們發工資的話……”


    “嘖嘖,絕對不行!”在工資問題上,桑吉堅讚和楚陽都是一個態度,一分都不能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神界通緝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欲挽狂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欲挽狂瀾並收藏神界通緝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