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達摩上尊的成就,與他的天賦有關,也與他後天不斷去修行領悟的勤勉有關,還與他得到楚陽二弟的傳承有關。
而作為同出生在末法世界,不斷修行的人,受喬達摩點撥,顯然會受益匪淺。
關於與濕婆一戰,經過楚陽與喬達摩上尊的商議,適合前往的也隻不過是喬達摩上尊、楚陽、大智、大行與桑吉堅讚而已。
至於齊三橫,喬達摩上尊已經看出他魂魄已凝成一體,但是卻沒有跨越境界。
“看起來你俗障難除。”喬達摩上尊道,“雖然說佛經裏很多故事,並不一定都是真的,但是它要突出的是你一個念頭對自己的影響。這個念頭是了悟,你就進境,這個念頭是我執,那就是你始終去向外求索。”
齊三橫一陣無語,最後開口道:
“上尊,你能不能說話通俗一點,你看你的畫風放在我們中間很違和。”
“你目前的情況是,解鈴還需係鈴人。”喬達摩上尊手中出現一朵玉色蓮花,蓮花一朵變成五朵,飛到齊三橫、墨無名、墨無鋒、墨無銳、趙玉容跟前,“你們這幾天就在這裏好好學習吧。”
“不愧是上尊,轉變夠快。”齊三橫指了指蓮花問道,“這又是要做什麽?給我們當光源看壁畫?”
喬達摩上尊抬起手做了一個手印道:
“這是我觀察你們各自的特點,所選取的經文和幻境體驗,你們將這蓮花放到手中入定,就會有所收獲。不過你們需要記住一件事,這幻境並非完全為我所作,你們的內心感悟和所想,都會影響這幻境中的一切。”
幻境就如同夢一般,人在其中的時間感覺,是與尋常不同。
五人各自取了蓮花,按著喬達摩上尊所說,將蓮花放在手心之上,閉目逐漸進入了定境之中。
墨無名感覺到有雨水滴落,他在這滂沱的雨中睜開了眼睛。
“钜子,夫人生了!”一個墨無名沒見過的人向他奔來,一聲嬰兒的啼哭在雨聲中響起,周圍是泥澤,顯然他們正在趕路,或者正在逃亡。
這嬰兒的哭聲在這惡劣的環境中出現,似乎蘊含了生的希望。
僅流傳於墨家內部傳承,不見於眾的典籍中記載,墨家先代有一位钜子,正是生於墨家遷徙路上。
墨家钜子是唯賢舉能,並非是血脈決定,而姓氏,則可出於自願是否改為墨姓。
墨無名活動了一下自己的手腳,發現如果說這是幻境,這幻境的感覺未免太過真實。隨即又想起,喬達摩上尊隻說了幻境之中若用心領悟,定能有所收獲,卻從未說過如何離開這幻境。
墨無名沒有過多的去煩惱這些,他站起身來對來人說道:
“走,看看去。”
嬰兒被女子抱在懷中,看起來那麽小,見到他走過來,女子露出一個笑容道:
“夫君,你看他。”
墨無名伸手接過那個孩子,孩子很小,還有點皺巴巴的。
“給他起個名字吧。”女子湊過來伸出手指,輕輕地逗弄孩子,低聲說道。
“生於泥澤,又是墨家子弟,便叫墨澤吧!”墨無名抱著孩子,給他起了名字。
“钜子,燕國太子已死,墨家雖與刺秦無關,卻因與太子丹曾有往來而受此無妄牽連,如今天下一統已成形勢,燕王追兵將至,我等去往何處棲身,钜子要早做決斷啊。”
左旁一個墨家弟子在這暴雨中抹了一把臉,也不知道他抹去的是雨水還是淚水。
“地圖。”墨無名讓弟子拿過地圖,墨家因強秦與燕國圍剿,死者有數千之眾,根據墨家典籍,此時他們應當正處在燕國與齊國的邊境交界之處。
攤開地圖,墨無名問了幾個問題。
墨家弟子每後撤一段,便留一人查看追兵詳情,此人在觀察到追兵情況後,放出飛鴿,隨後便不必再追上墨家隊伍,而是隱入市井江湖之中。
所以墨無名的問題無非是追兵還有多遠,秦國有什麽動作,派往齊國的弟子有什麽消息。
他隱隱有所察覺,這其實並非是喬達摩上尊所製造的幻境,那朵蓮花隻是一個引子,真正製造出這個幻境的,正是他自己。
這是墨家,被正史所抹殺的一段,生死存亡之際的曆史。
就是在這一年,墨家子弟數量銳減,並在秦一統之後,漸漸淡出了正史的視野。
而這一年,墨家在秦燕的圍追之中,曲折轉向逃出合圍,駕船出海南下避禍。
代王公子嘉,其實是趙國公子嘉,在趙國都城被秦攻破之時率眾逃亡代郡,自立為王,戰國曾有過一個代國,但實則公子嘉出逃時,代國已經被滅。但公子嘉假借代名,據守代郡,拒不降秦。
墨無名當然知道,不久之後,燕國滅亡,秦國順手就把這代郡給攻破,而公子嘉也在被俘之後不久自盡身亡。
曆史的車輪無情地碾破那些阻止它前進的人,而公子嘉正是其一。
這一代的钜子,曾經做過一件令墨無名不解的事情。
墨家一向以崇高的理想為目標,並甘願為理想而獻身,其中事跡不可勝數。
即便有意被正史所掩蓋,留下知名的仍有墨家钜子腹,其子殺人,惠王憐憫其年長而獨有這一子,已經饒恕了钜子腹兒子的罪過,然而钜子腹為了墨家的道,仍然將其子殺死謝罪。
而兼愛非攻,墨家子弟為守弱小,不畏死者從不在少數;更有墨家钜子孟勝,帶領一百八十三墨家弟子,全部因為信守來收取其所守城者需出示信物之諾言,無一苟活全部戰死的記載,經過千年時光,讀起史料仍然令人感到驚心動魄!
然而這一代钜子,與公子嘉有過交情,卻隻在路過代郡之時隻在都城外落腳,以其能任墨家钜子的智慧,並非不能想到燕國滅亡後秦軍接踵而至,公子嘉的代郡也難逃覆滅。
但他仍然選擇了帶領墨家,過代郡而不入,是因為孩子嗎?
墨無名向身旁钜子夫人懷中的孩子看去,孩子還那麽小,看著這個孩子,就有一種奇異的柔軟的感覺從他的內心深處升起。
這就是為人父會有的情緒嗎?
對此,墨無名也沒有答案。
他很快做出了決定,要按照自己記憶中這一代钜子所決定的路線,帶領墨家子弟躲避燕國來的追兵。(未完待續。)
而作為同出生在末法世界,不斷修行的人,受喬達摩點撥,顯然會受益匪淺。
關於與濕婆一戰,經過楚陽與喬達摩上尊的商議,適合前往的也隻不過是喬達摩上尊、楚陽、大智、大行與桑吉堅讚而已。
至於齊三橫,喬達摩上尊已經看出他魂魄已凝成一體,但是卻沒有跨越境界。
“看起來你俗障難除。”喬達摩上尊道,“雖然說佛經裏很多故事,並不一定都是真的,但是它要突出的是你一個念頭對自己的影響。這個念頭是了悟,你就進境,這個念頭是我執,那就是你始終去向外求索。”
齊三橫一陣無語,最後開口道:
“上尊,你能不能說話通俗一點,你看你的畫風放在我們中間很違和。”
“你目前的情況是,解鈴還需係鈴人。”喬達摩上尊手中出現一朵玉色蓮花,蓮花一朵變成五朵,飛到齊三橫、墨無名、墨無鋒、墨無銳、趙玉容跟前,“你們這幾天就在這裏好好學習吧。”
“不愧是上尊,轉變夠快。”齊三橫指了指蓮花問道,“這又是要做什麽?給我們當光源看壁畫?”
喬達摩上尊抬起手做了一個手印道:
“這是我觀察你們各自的特點,所選取的經文和幻境體驗,你們將這蓮花放到手中入定,就會有所收獲。不過你們需要記住一件事,這幻境並非完全為我所作,你們的內心感悟和所想,都會影響這幻境中的一切。”
幻境就如同夢一般,人在其中的時間感覺,是與尋常不同。
五人各自取了蓮花,按著喬達摩上尊所說,將蓮花放在手心之上,閉目逐漸進入了定境之中。
墨無名感覺到有雨水滴落,他在這滂沱的雨中睜開了眼睛。
“钜子,夫人生了!”一個墨無名沒見過的人向他奔來,一聲嬰兒的啼哭在雨聲中響起,周圍是泥澤,顯然他們正在趕路,或者正在逃亡。
這嬰兒的哭聲在這惡劣的環境中出現,似乎蘊含了生的希望。
僅流傳於墨家內部傳承,不見於眾的典籍中記載,墨家先代有一位钜子,正是生於墨家遷徙路上。
墨家钜子是唯賢舉能,並非是血脈決定,而姓氏,則可出於自願是否改為墨姓。
墨無名活動了一下自己的手腳,發現如果說這是幻境,這幻境的感覺未免太過真實。隨即又想起,喬達摩上尊隻說了幻境之中若用心領悟,定能有所收獲,卻從未說過如何離開這幻境。
墨無名沒有過多的去煩惱這些,他站起身來對來人說道:
“走,看看去。”
嬰兒被女子抱在懷中,看起來那麽小,見到他走過來,女子露出一個笑容道:
“夫君,你看他。”
墨無名伸手接過那個孩子,孩子很小,還有點皺巴巴的。
“給他起個名字吧。”女子湊過來伸出手指,輕輕地逗弄孩子,低聲說道。
“生於泥澤,又是墨家子弟,便叫墨澤吧!”墨無名抱著孩子,給他起了名字。
“钜子,燕國太子已死,墨家雖與刺秦無關,卻因與太子丹曾有往來而受此無妄牽連,如今天下一統已成形勢,燕王追兵將至,我等去往何處棲身,钜子要早做決斷啊。”
左旁一個墨家弟子在這暴雨中抹了一把臉,也不知道他抹去的是雨水還是淚水。
“地圖。”墨無名讓弟子拿過地圖,墨家因強秦與燕國圍剿,死者有數千之眾,根據墨家典籍,此時他們應當正處在燕國與齊國的邊境交界之處。
攤開地圖,墨無名問了幾個問題。
墨家弟子每後撤一段,便留一人查看追兵詳情,此人在觀察到追兵情況後,放出飛鴿,隨後便不必再追上墨家隊伍,而是隱入市井江湖之中。
所以墨無名的問題無非是追兵還有多遠,秦國有什麽動作,派往齊國的弟子有什麽消息。
他隱隱有所察覺,這其實並非是喬達摩上尊所製造的幻境,那朵蓮花隻是一個引子,真正製造出這個幻境的,正是他自己。
這是墨家,被正史所抹殺的一段,生死存亡之際的曆史。
就是在這一年,墨家子弟數量銳減,並在秦一統之後,漸漸淡出了正史的視野。
而這一年,墨家在秦燕的圍追之中,曲折轉向逃出合圍,駕船出海南下避禍。
代王公子嘉,其實是趙國公子嘉,在趙國都城被秦攻破之時率眾逃亡代郡,自立為王,戰國曾有過一個代國,但實則公子嘉出逃時,代國已經被滅。但公子嘉假借代名,據守代郡,拒不降秦。
墨無名當然知道,不久之後,燕國滅亡,秦國順手就把這代郡給攻破,而公子嘉也在被俘之後不久自盡身亡。
曆史的車輪無情地碾破那些阻止它前進的人,而公子嘉正是其一。
這一代的钜子,曾經做過一件令墨無名不解的事情。
墨家一向以崇高的理想為目標,並甘願為理想而獻身,其中事跡不可勝數。
即便有意被正史所掩蓋,留下知名的仍有墨家钜子腹,其子殺人,惠王憐憫其年長而獨有這一子,已經饒恕了钜子腹兒子的罪過,然而钜子腹為了墨家的道,仍然將其子殺死謝罪。
而兼愛非攻,墨家子弟為守弱小,不畏死者從不在少數;更有墨家钜子孟勝,帶領一百八十三墨家弟子,全部因為信守來收取其所守城者需出示信物之諾言,無一苟活全部戰死的記載,經過千年時光,讀起史料仍然令人感到驚心動魄!
然而這一代钜子,與公子嘉有過交情,卻隻在路過代郡之時隻在都城外落腳,以其能任墨家钜子的智慧,並非不能想到燕國滅亡後秦軍接踵而至,公子嘉的代郡也難逃覆滅。
但他仍然選擇了帶領墨家,過代郡而不入,是因為孩子嗎?
墨無名向身旁钜子夫人懷中的孩子看去,孩子還那麽小,看著這個孩子,就有一種奇異的柔軟的感覺從他的內心深處升起。
這就是為人父會有的情緒嗎?
對此,墨無名也沒有答案。
他很快做出了決定,要按照自己記憶中這一代钜子所決定的路線,帶領墨家子弟躲避燕國來的追兵。(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