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眼獨臂的九州伯口中的另一位,當然指的就是另一位九州伯了。<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
獨眼獨臂的九州伯號為康伯,另一位九州伯則號為王伯。
此時應龍化了人身站定,王伯在收到康伯的傳信後趕了過來,楚陽叫來了玉舟上幸存者中的大廚師。
之所以把大廚師找來,那是因為這些人是東方界的修者,而幹站著商議實在是太不夠東方了,東方的習慣,那應該是坐著、吃喝著商議。
末法世界有大量玄幻小說中那些修仙者以辟穀為目標,真是太不夠東方了。
辟穀是一種境界,是達到元神境後你不攝入食物也不會死,這可不代表不會吃。
非但要吃,而且要吃得更講究。
這一點上末法世界的古典小說裏就有體現。
你看那《西遊記》、《封神演義》,沒一個說修仙後就不吃的,就說那《西遊記》主角,孫悟空上得天庭後,讓他管蟠桃園,那簡直是貓枕著鹹魚睡覺;至於後來主角團的豬八戒就更不用說了。
就是人世間供奉家先,那也是要全豬全雞。
至於神話時代,那這些人更是愛吃啊!
看看饕餮是怎麽來的,看看山海經,每一卷裏食這個字的出現頻率,就該知道,就算是大神,也絕對不是以不吃為目標的。
眼下共工部落有種植可食用作物的部分,是之前從共工國中落下的碎片,這些共工族人將共工國在戰爭中被打碎的土地搜集起來,在此地做成了瓜瓤似的田地。(.mianhuaang好看的小說
這是因為山海之陸十分貧瘠,要想在這貧瘠之地上種植作物,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所以現在共工部落的田地,全部是人造田。
怎樣將素食品做得好吃,這是一個飲食界中的重大課題。
共工部落受共工台的庇佑,不能離得太遠,平日裏的肉食隻能依靠偶爾到附近的海邊獵魚。
而能在山海之海中生活的魚類,大部分都有一定的智商,不是那麽容易能獵到的。
所以共工部落的食物始終以素食為主。
這玉舟上來的大廚是個能人,做得一手漂亮齋菜。
在楚陽給他解決了語言問題之後,他與共工部落的廚子展開了如何烹飪共工部落出產的素食的熱烈討論。
而楚陽應龍與康伯王伯,在等菜上桌的過程中,先開了一罐酒,邊喝邊談論共工部落與玉舟可能在哪些領域進行合作。
玉舟如今有了雨水,可以種植作物,但是其中的土壤主要是原來華國第二階梯高原的土壤,作物同樣,而且在災難中部分已經被掩埋。
而共工國曾經能孕育即使是神山也十分重視的珍稀物***工部落如今的人造田,同樣具有培育這些珍稀物種的能力。
而共工部落在大變故後,也深刻地了解到了將珍稀物種的培育技術牢牢握於自己手中的重要作用。
要複活共工的屍體,除了需要時間,還需要苛刻的條件。
康伯之前揣著,也是為了試探。事實上他也明白憑共工部落自己,甚至難以實現複活共工之屍,將其化為兵器這件事。而玉舟能夠進行山海航行,這對於不得不據守共工之台的共工族來說,正是及時雨。
而相對其他的世界,如果能夠結盟,共工部落對於玉舟上的人來說,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一來雙方有盟誓,便不會造成在一個世界裏頭開荒或者立足那般舉步維艱;二來是玉舟是從末法世界中承托著部分末法世界的土地而生,這些人對於玉舟始終有一種故地的歸屬感,而留在共工部落,他們還會再見到玉舟。
這些人有末法世界中的科技意識,共工部落有在艱苦環境中重建家園的經曆,而這些普通人一部分下船後,共工部落的元神修者可以有一部分到船上去。
商談間,美食終於被端上了飯桌。
第一道菜是一塊塊分層五層的綠色食物,像是多層果凍,但是吃起來又有些向五花東坡肉的口感;是共工部落一種常見食品,結合了華國著名齋菜素東坡肉的思路,又結合了玉舟現有的食材製作而成。
廚師將這道美食命名為翠玉東坡,它是使用共工部落出產的一種在磨漿後口感十分濃鬱的綠色作物,磨漿後,過濾並壓。就如同豆漿可以做豆腦、水豆腐、豆腐餅、豆腐皮那樣,通過這種方式,將漿液依色澤深淺濾出五種。
再用玉舟上一種名為薜荔的植物的果實,剖開後將內部的籽放入這漿液中捏,最後一層層澆上定型切開。
最終成品色澤碧綠可愛,香氣四溢,吃在口中卻又有肉的口感,當真是山海美味。
第二道美食是主食類。看起來像是麵條,吃起來卻與麵條的口感不太一樣。
它夾起來似麵條般軟垂,但是吃到嘴裏卻是微微脆口。
這是用了共工部族一種類似麵粉的產物,配合玉舟上現在養殖的禽類所產蛋的蛋清,像和麵一樣和好後,再切成條狀,然後燒上一鍋禽鳥燉的湯,將湯上油花盡數過濾後,將燙好的類似麵條的食品,置入湯中。
這道美食看起來像是清湯掛麵,但是味道卻鮮香微脆,美不可言。
之後還有像是丸子卻吃著不是丸子的綠湯白丸、香煎山海之海的羅魚等等。
有這樣的美食助攻,本來就有合作意圖的雙方很快就談妥了。
酒足飯飽之後,康伯和王伯基本上與楚陽和應龍在各個合作結盟的大思路上達成了一致,小細節還需要在未來放到具體情況中決定。
就在雙方都基本滿意的時候,天上出現了滾滾雷雲。
一名神將坐著他的戰車,身後跟著一隊神騎兵,正在向共工部落奔襲而來。
三人一龍從大帳篷中走出,隻見共工部族的精銳,已經擺成了蛇陣,共工之台在陣法的加持下開始散放出應白色的光輝。
康伯運集元神之力向那神將看去,看清那神將的麵貌後道:
“是共工國剛剛到任的新國主,是來立威的。”
萬千年間共工國每換一個主人,便會到共工部落這邊降下雷霆,幾乎已經成了慣例,康伯和王伯對此已經波瀾不驚。(未完待續。)
獨眼獨臂的九州伯號為康伯,另一位九州伯則號為王伯。
此時應龍化了人身站定,王伯在收到康伯的傳信後趕了過來,楚陽叫來了玉舟上幸存者中的大廚師。
之所以把大廚師找來,那是因為這些人是東方界的修者,而幹站著商議實在是太不夠東方了,東方的習慣,那應該是坐著、吃喝著商議。
末法世界有大量玄幻小說中那些修仙者以辟穀為目標,真是太不夠東方了。
辟穀是一種境界,是達到元神境後你不攝入食物也不會死,這可不代表不會吃。
非但要吃,而且要吃得更講究。
這一點上末法世界的古典小說裏就有體現。
你看那《西遊記》、《封神演義》,沒一個說修仙後就不吃的,就說那《西遊記》主角,孫悟空上得天庭後,讓他管蟠桃園,那簡直是貓枕著鹹魚睡覺;至於後來主角團的豬八戒就更不用說了。
就是人世間供奉家先,那也是要全豬全雞。
至於神話時代,那這些人更是愛吃啊!
看看饕餮是怎麽來的,看看山海經,每一卷裏食這個字的出現頻率,就該知道,就算是大神,也絕對不是以不吃為目標的。
眼下共工部落有種植可食用作物的部分,是之前從共工國中落下的碎片,這些共工族人將共工國在戰爭中被打碎的土地搜集起來,在此地做成了瓜瓤似的田地。(.mianhuaang好看的小說
這是因為山海之陸十分貧瘠,要想在這貧瘠之地上種植作物,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所以現在共工部落的田地,全部是人造田。
怎樣將素食品做得好吃,這是一個飲食界中的重大課題。
共工部落受共工台的庇佑,不能離得太遠,平日裏的肉食隻能依靠偶爾到附近的海邊獵魚。
而能在山海之海中生活的魚類,大部分都有一定的智商,不是那麽容易能獵到的。
所以共工部落的食物始終以素食為主。
這玉舟上來的大廚是個能人,做得一手漂亮齋菜。
在楚陽給他解決了語言問題之後,他與共工部落的廚子展開了如何烹飪共工部落出產的素食的熱烈討論。
而楚陽應龍與康伯王伯,在等菜上桌的過程中,先開了一罐酒,邊喝邊談論共工部落與玉舟可能在哪些領域進行合作。
玉舟如今有了雨水,可以種植作物,但是其中的土壤主要是原來華國第二階梯高原的土壤,作物同樣,而且在災難中部分已經被掩埋。
而共工國曾經能孕育即使是神山也十分重視的珍稀物***工部落如今的人造田,同樣具有培育這些珍稀物種的能力。
而共工部落在大變故後,也深刻地了解到了將珍稀物種的培育技術牢牢握於自己手中的重要作用。
要複活共工的屍體,除了需要時間,還需要苛刻的條件。
康伯之前揣著,也是為了試探。事實上他也明白憑共工部落自己,甚至難以實現複活共工之屍,將其化為兵器這件事。而玉舟能夠進行山海航行,這對於不得不據守共工之台的共工族來說,正是及時雨。
而相對其他的世界,如果能夠結盟,共工部落對於玉舟上的人來說,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一來雙方有盟誓,便不會造成在一個世界裏頭開荒或者立足那般舉步維艱;二來是玉舟是從末法世界中承托著部分末法世界的土地而生,這些人對於玉舟始終有一種故地的歸屬感,而留在共工部落,他們還會再見到玉舟。
這些人有末法世界中的科技意識,共工部落有在艱苦環境中重建家園的經曆,而這些普通人一部分下船後,共工部落的元神修者可以有一部分到船上去。
商談間,美食終於被端上了飯桌。
第一道菜是一塊塊分層五層的綠色食物,像是多層果凍,但是吃起來又有些向五花東坡肉的口感;是共工部落一種常見食品,結合了華國著名齋菜素東坡肉的思路,又結合了玉舟現有的食材製作而成。
廚師將這道美食命名為翠玉東坡,它是使用共工部落出產的一種在磨漿後口感十分濃鬱的綠色作物,磨漿後,過濾並壓。就如同豆漿可以做豆腦、水豆腐、豆腐餅、豆腐皮那樣,通過這種方式,將漿液依色澤深淺濾出五種。
再用玉舟上一種名為薜荔的植物的果實,剖開後將內部的籽放入這漿液中捏,最後一層層澆上定型切開。
最終成品色澤碧綠可愛,香氣四溢,吃在口中卻又有肉的口感,當真是山海美味。
第二道美食是主食類。看起來像是麵條,吃起來卻與麵條的口感不太一樣。
它夾起來似麵條般軟垂,但是吃到嘴裏卻是微微脆口。
這是用了共工部族一種類似麵粉的產物,配合玉舟上現在養殖的禽類所產蛋的蛋清,像和麵一樣和好後,再切成條狀,然後燒上一鍋禽鳥燉的湯,將湯上油花盡數過濾後,將燙好的類似麵條的食品,置入湯中。
這道美食看起來像是清湯掛麵,但是味道卻鮮香微脆,美不可言。
之後還有像是丸子卻吃著不是丸子的綠湯白丸、香煎山海之海的羅魚等等。
有這樣的美食助攻,本來就有合作意圖的雙方很快就談妥了。
酒足飯飽之後,康伯和王伯基本上與楚陽和應龍在各個合作結盟的大思路上達成了一致,小細節還需要在未來放到具體情況中決定。
就在雙方都基本滿意的時候,天上出現了滾滾雷雲。
一名神將坐著他的戰車,身後跟著一隊神騎兵,正在向共工部落奔襲而來。
三人一龍從大帳篷中走出,隻見共工部族的精銳,已經擺成了蛇陣,共工之台在陣法的加持下開始散放出應白色的光輝。
康伯運集元神之力向那神將看去,看清那神將的麵貌後道:
“是共工國剛剛到任的新國主,是來立威的。”
萬千年間共工國每換一個主人,便會到共工部落這邊降下雷霆,幾乎已經成了慣例,康伯和王伯對此已經波瀾不驚。(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