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後乃是當朝丞相家的嫡女,從小一帆風順,就算是入了宮,這後宮也無人敢對她不敬,何時遇到過這樣難以對付的女人?


    她突然想到一個可能,她的妹妹,是否早就知道這個女人不好對付,她就是故意帶桑桑入宮,再讓這個姐姐出手動手,好讓她在皇上麵前失寵。<strong>.</strong>


    不,不可能的,她們姐妹二人,感謝從小就深厚。


    而且這樣做,對她妹妹沒有任何好處,定是她多想了。


    此刻,不止皇後在等著唐芸的答案,就連皇上和蕭琅也都在等著,皇上的視線已經在皇後的身上停留了片刻。


    唐芸見皇後被嚇的臉色發白,再看皇後的模樣,想到以後還要利用此事,鉗製皇後,她總算開了金口。


    “是弟媳不小心自己弄傷的,與皇嫂和其他人都無關係。皇嫂待弟媳很好,一來,就讓人在這兒給弟媳加了把椅子。”


    蕭琅性子直,對皇宮內的座位排序也不了解,並未聽出這句話的含義,但皇上是何人?


    他一聽這話,看向皇後的臉色就冷了幾分。


    皇後本就處在神經緊繃的邊緣,此刻的人思維能力都是有所下降的,因此此時並未注意唐芸的後麵半句話的深層含義,隻聽到唐芸說和她們無關,一時間鬆了口氣,也沒瞧見皇上看她的臉上。


    “娘娘,張太醫到了。”


    太醫姍姍來遲,皇上就算對皇後有了意見,也不會在蕭琅和唐芸的麵前表現出來,而且此時最重要的是唐芸的臉,因此隻宣太醫進來給唐芸處理臉上的傷口。


    從唐芸說出那句和皇後無關後,蕭琅就一直沒再和她說話。


    就連太醫替她處理好臉上的傷勢,蕭琅也沒有任何反應。


    處理好傷勢,皇上見蕭琅一副生人勿近的模樣,便沒再多留兩人。


    隻是出宮同行的人中,莫名的多了一位嬤嬤,唐芸不知這位嬤嬤是跟他們回府做何事的,但看著她一臉嚴肅的老姑婆的模樣,心裏還是有些發怵。<strong>.</strong>


    蕭琅一路都走在她的前麵,連回頭看她一眼都沒有,隻是在她故意放慢步伐的時候,走在她前麵的人也會適當的放慢。


    他知道她跟在她的後麵,卻不願和她有任何接觸。


    唐芸盯著蕭琅的背影,秀眉越蹙越緊,蕭琅陰晴不定的性子,讓她無從下手。


    三人走到宮門口,小西和赫連正在等著她們,回去的路上,唐芸依舊和蕭琅同乘一輛馬車,隻是來時不算太好的氛圍都已經消失了個無影無蹤。


    唐芸好幾次想開口,但一看到蕭琅不同於來時的隻是嚴肅,而是冷漠的臉,她也冷下了臉。


    這樣的情形一直到兩人回府,各自互不理會的回房,到當日夜幕降臨,也沒有任何改變。


    “王妃,您和王爺可是鬧矛盾了?”


    兩人如今的相處模式,就連站在一旁的小西都看出了問題,見王妃和王爺大有回到以往老死不相往來的趨勢,她都忍不住勸解道,“王妃,有什麽事是非要和王爺鬧的?您都說要和王爺好生相處了,王爺好不容易對您有所改觀,您可不能功虧一簣啊。”


    “我信任他,可他根本不信任我。”


    身為特工,唐芸很少有情緒外露的時刻,但想到馬車上蕭琅的態度,這一刻,她說出的話,多少帶著泄氣和煩躁的意味。


    小西聞言,一愣,隨即欲言又止道,“王妃,不是奴婢說您,您以前做了那麽多不靠譜的事,王爺不信任您,似乎是很正常的事……”


    經小西這麽一提醒,唐芸才回想起,蕭琅對原主的印象有多差,他定然是誤會了何事,這人對人的印象不是一兩日就能改變的,這人和人的信任確實也不是一兩日就能建立的。


    她隻是想和蕭琅搭夥過日子,似乎沒必要為了這種事,生悶氣。


    唐芸和小西正在屋裏說話,門外突然想起了敲門聲,“王妃,時辰到了,老奴是奉了太後懿旨,教您今夜去和王爺圓房的。(.無彈窗廣告)”


    圓房?


    唐芸一聽這話,腦子裏的弦咚的跳了下,原主和蕭琅從未住在一起,她也就從未考慮過這個問題,畢竟她隻是打算和蕭琅好好過日子,但這不代表她做好了和這個男人睡一起,替他生猴子的打算。


    小西也是一頭霧水,王爺從不和王妃睡一個屋的,更別提圓房這種事。


    當年新婚夜,王妃叫囂著將王爺趕了出去,罵了很多難聽的話,王爺就再沒入過王妃的屋。


    “王妃。”門外的蘇嬤嬤見唐芸的屋內半日沒有回應,再次嚴肅的重複道,“請王妃開門。”


    “小西,你去開下門吧。”唐芸回了神,對一旁的小西吩咐道,在蕭琅明顯不理會她的當口,讓她和他圓房,豈不是自討苦吃?但外麵的人說是太後的懿旨,那就隻能騎驢看著本,走著瞧了。


    “是,王妃。”小西去開了門,門外的蘇嬤嬤就走了進來,對唐芸行了個禮,臉上沒有任何表情的道,“老奴姓蘇,是太後娘娘身邊負責教授宮中禮儀的掌司。”


    “蘇嬤嬤不必多禮。”唐芸說著,繼續道,“蘇嬤嬤請坐。”


    唐芸的惡名,舉世皆知,蘇嬤嬤這麽個跟著太後的老人對唐芸更是沒有一絲好印象。


    她來之前就想好了,若是唐芸不服從她的教導,她該如何行事,因此一來,就報上了太後的名,想以此壓製唐芸,卻不料,眼前的琅王妃和她設想的,完全不一樣。


    但,即便如此,她的臉上依舊嚴肅的沒有任何表情。


    “小西,你先退下吧。”唐芸不知宮中的規矩,但既然說是太後派來的,那麵子定然是要給足的。


    小西聞言,躬身退了下去,替兩人掩上了門。


    蘇嬤嬤見唐芸如此“懂事”,臉上的表情稍微緩和了些,“王妃,這圓房……”


    蘇嬤嬤以一本正經的態度說著讓人麵紅耳赤的注意事項。


    唐芸身為特工,穿越前自然對男女之事,見識過不少,但為避免被懷疑,還是裝出一副羞射的模樣,直到蘇嬤嬤對這認真聽課的學生滿意,問道,“王妃可曾聽明白?”


    “本妃明白了。”


    “既然王妃已經知曉,那就請王妃移駕王爺的清琅院,圓了太後娘娘的心願。”


    “若王妃再像以往那般執迷不悟,太後娘娘定會為皇家子嗣考慮,為琅王另覓其他身家清白的女子。”


    蘇嬤嬤後麵半句是特意加上去的,一在提醒唐芸,二在提防唐芸會鬧出事。


    若現在站在這兒的是原主,那是恨不得蕭琅休了她的,但站在這兒的是打算把自己打造成自己的家的唐芸,雖然蕭琅的脾氣陰晴不定,但在他護著她的情況下,她沒有出去另覓住處的打算。


    隻是,真要去和蕭琅圓房?


    清琅院,燭火搖曳。


    蕭琅坐在桌前,手執毛筆,盯著桌上的紙張,卻是半日不曾寫下一字,皇上今日的話,攪得他心裏煩躁。


    休妻,再娶?


    雖然厭惡唐芸,對唐芸的再三鬧事,也有些厭倦,但他清楚唐芸被休回家,會麵臨的處境。


    他與唐芸成婚兩年,成婚不到一月就上了戰場。


    在殺意凜然的戰場上,其他將領,看不起他這個半路冒出的王爺,在他孤立無援的狀況下,是唐芸的大哥……唐戰站出來,替他說話,替他立威。


    也是唐戰,在無人聽從他的指揮的境地下,在十麵埋伏的危急時刻,帶兵來救。


    他問他,為何?


    他隻是一拍他的肩膀,開玩笑似的道,“因為你是我妹夫。我唐戰就這麽一個妹妹,她脾氣不太好,我救了你,你以後看在我的麵子上,也不能和她計較,不是?”


    “我們娘親死的早,妹妹一直覺得是爹三妻四妾,才氣得娘在生她的時候難產。你是王爺,我不求你不納妾,但至少在你有了其他女人之後,也別委屈了我的妹妹。”


    他此生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在戰場上救回唐戰。


    唐戰很寵唐芸,在戰場上說的最多的就是唐芸,他臨死前,放心不下的還是唐芸。


    所以,他照顧唐芸,一是出於娶了唐芸,唐芸就是他的責任,二是出於唐戰。


    唐芸厭惡他,甚至將唐戰的死怪在他的頭上。


    他對唐芸亦不喜,但唐芸惹了事,無論是何事,他都會忍著她,護著她,甚至回來一年多,這府上除了唐芸,沒有任何妾侍。


    這幾日,唐芸的表現,讓他覺得怪異,但也隻是怪異。


    今日宮中一行,向他證明,唐芸還是那個胡作非為的唐芸。


    所以,他可以肯定,唐芸不會和他圓房,即便是做做樣子。


    可是,休妻?


    蕭琅突然冷下眸子,哢嚓一聲將手中的毛筆握成了兩段,絕無可能!


    當夜。


    唐芸一路隨蘇嬤嬤走去清琅院,一路思考如何和蕭琅商量假圓房之事,可兩人走到清琅院,就見清琅院內漆黑一片。


    兩人在門外敲了好一陣的門,都無人應答。


    琅王府內的侍衛隻有赫連一人,仆人就廚房的兩個廚娘,和包括小西、小培在內的六個丫鬟,因此這大半夜的,想找人詢問蕭琅的去向,都無人可尋。


    蘇嬤嬤一直以為唐芸是此事的源頭,卻不曾想,蕭琅會為了不同唐芸圓房,半夜出走。


    看來,太後挑選出的幾位官家小姐,很快就會進府。


    “王妃,看來王爺並不在屋內,老奴送您回屋歇息吧。”


    想到被休女子的命運,蘇嬤嬤看唐芸的眼神也有了幾分同情。


    唐芸的視線落在漆黑一片的清琅院內,眸光黑的猶如夜間的海水,深,不見底。


    蕭琅,你是當真看不到我的改變,還是你根本就不介意?


    你既如此厭惡我,又何必在皇宮內護著我?


    “王妃……”蘇嬤嬤見唐芸臉色不好,再次喚了聲。


    就見唐芸回過神,沒什麽情緒的對她道,“蘇嬤嬤,勞煩你了,你也早些回去歇著吧。”


    冬天的夜,格外的冷,可是當晚,唐芸就站在清琅院等了蕭琅一晚。


    蕭琅沒有回來,寂靜的院落內,隻有幾聲蟲鳴低啞撕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最強嫡妃,王爺乖莫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葉亦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葉亦行並收藏最強嫡妃,王爺乖莫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