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尹天青的說法,整個長安城裏根本沒有一家醫館叫做什麽“鬼醫堂”,但是楚卿恒卻又一口咬定,長安真的有這麽一個地方,否則絕對不會把荊天留帶到長安來。幾個人思來想去,李棄歌覺得還是出去問問的好,說不定那“鬼醫堂”根本就不是什麽醫館,而是一家藥堂,亦或根本就是一戶人家。
於是三個人走出禮部侍郎府門,一路尋問“鬼醫堂”的所在,不知不覺中已經從長安西城走到長安東城,但是卻始終沒人聽說過有這麽個地方。他們來到長安之時是早晨,跟著淩霄漢耽誤了一陣,到禮部侍郎府又耽擱了一陣,如今這一路找下來,日頭已經升到了頭頂上,竟是一連尋訪了將近一個時辰。
雖說三人都是練武之人,倒不會勞累,但是接連開口問路,一時也是口幹舌燥,而且出來的匆忙,未曾吃過東西,腹中也饑餓得很,隻得隨便找了一家飯館,進去點些茶水和小菜充充饑。
“我說楚兄,”李棄歌坐在長凳上,手拄著下巴問道,“你說的那個‘鬼醫堂’,到底是何人所開?這諾大個長安城,它怎麽一點消息都沒有?”
“說實在的,我也沒去過那地方,隻是當初我爹曾在長安城附近遇到一位仇家。兩人仇人相見,分外眼紅。一場廝殺是免不了的,”楚卿恒先是點了幾道小菜,隨後跟李棄歌、荊天留二人說道,“我爹當時雖然手刃仇人,但自己也被那人砍了一刀,那一刀劈在他肩上,深入足有寸許。”
“啊呦!”荊天留驚道,“那豈不是幾乎將楚伯伯整個手臂都斬了下來?便是當真養好了傷,那條臂膀怕也是難以使喚了!”
“奇就奇在這裏!我爹現在雙手俱在,一條臂膀都不缺!而且十幾年了都沒有任何不適!”楚卿恒一拍桌子,說道,“當初救他的人,就是這長安‘鬼醫堂’的創始人,當時人稱‘續頸接顱包鬼手’!就是稱讚他:即便是病人腦袋掉了,他也接的回來!”
“這稱號倒是有些誇大了!不過如此說來,這包鬼手’的外傷醫術真是神乎其神!我這手上的傷對他來說,想必是手到擒來!”荊天留一喜,隨後又很是疑惑地問道,“但是他醫術如此之高,名氣應該很響亮才對啊,可如今我們問遍了半個長安城,卻根本找不到‘鬼醫堂’這個地方啊?楚兄,你可是親眼見過這醫館?”
“唉,也怪我當時年紀小!”楚卿恒捶了下大腿說道,“那時候我爹受了人家的恩惠,自然要報答。故而在幹了一票買賣之後,將其中七成給了‘包鬼手’,助他建了這‘鬼醫堂’,當時‘鬼醫堂’開張,我爹爹帶著隻有四、五歲的我來賀喜,我隻看到匾額上‘鬼醫堂’三個字,卻記不住那地方具體的所在。”
“既然如此……”李棄歌眼珠一轉,說道,“待到我們吃飽喝足了,再上街跟人問路的時候,換一種方式。”
“什麽意思?”荊天留問道。
“‘鬼醫堂’他們不知道,我們就問問這長安城裏有沒有姓‘包’的大夫不就成了!”李棄歌笑道,“如果那‘包鬼手’真的如同楚兄所說,他必定是大大的有名啊,這等家喻戶曉的名醫,長安城裏總得有人聽說過吧!”
“對啊!”楚卿恒如夢初醒說道,“李兄這個提議甚好!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啊,來,我們先三個吃飯。等過了午時,再去尋他一尋!”
轉眼間,太陽開始西斜,正午時分已過。三人酒足飯飽,站起身來準備離去,將銀兩丟在桌子上,喊道:“小二,算賬!”
店小二答應了一聲,小跑著過來收拾桌上的殘羹剩飯。
李棄歌看到那店小二後,想了想問道:“小二,你可知這長安城裏有沒有一位姓包的大夫?”
“啊?有啊,有好多呢!”店小二頭也不太的說,“不知客官想問的是哪位啊?”
楚卿恒聽後,頓時眼前一亮說:“就是專門治療刀傷和劍傷之類、筋骨外傷的大夫!”
“有啊!”店小二說道,“最有名的就是那個‘四堂醫魂館’的包大夫了,前些年他還是隻治療跌打損傷之流的外傷,最近幾年這內傷據說也能治了。不過……”
李棄歌看他吞吞吐吐的,趕忙追問道:“不過什麽?”
那店小二也不說話,而是衝李棄歌伸出一隻手,手掌向上,一臉笑意地看著他。
李棄歌還沒反應過來這是什麽意思,一旁的楚卿恒已經從懷裏掏出幾枚銅錢,放在店小二手上,說道:“一點小意思,不成敬意!還請小二哥為我們細細講來……”
“好說,好說。”那店小二接了銅錢,眉開眼笑的說道:“這‘四堂醫魂館’啊,醫術最高的人的確是個姓包的大夫,不過他很少為人診治,所以你們去了也未必見得著他。”
“這個倒不必小二哥操心,我們自會想辦法。”楚卿恒點頭說道,“倒是那醫館的名字古怪得很,不知為何叫‘四堂醫魂館’呢?”
“算你問對人啦!”店小二得意地說道,“所謂‘四堂’,指的是‘春種’、‘夏長’、‘秋收’和‘冬藏’四堂,分別負責醫治‘幼兒’、‘婦人’、‘男子’以及‘老人’。”
“我的個乖乖!”李棄歌聽後不僅伸了伸舌頭,心道:“這姓包的還懂得分科開診!?雖然分的很是粗糙,但是這樣一來就給醫師們減少了許多壓力,千年前就有這等見識,真是奇了!”
荊天留聽後,也連連稱讚:“這種安排甚是巧妙!但不知包醫師本尊坐的是哪一堂啊?”
“嘿嘿,他啊?哪一堂都不坐!”那店小二似乎對與自己所了解的這些頗為自豪,“他在四堂之外另設了一間偏屋,隻醫江湖中人,這偏屋就叫做‘醫魂堂’。”
“這又是為何!?莫非其餘四堂不醫治江湖中人麽?”荊天留問道。
“哎呦,三位客官對不住,這個我確實不知,你們若能見到他,親自問問他就是了,那‘四堂醫魂館’距此不遠,再向北走兩個街口就能看見了。”
“好,好……多謝!”
三人既從店小二處得知了那“四堂醫魂館”的所在,便依照他所說,一路尋去,待到過了兩個街口,果真看到一處門麵甚大的宅子,門口匾額上自右向左寫了“四堂醫魂館”五個大字,隔著十幾步都能看的清清楚楚。門口尚有數名長安百姓,想來都是在等待診治。
李棄歌仔細端詳了一下那塊匾額,說道:“那店小二所說的應當就是此處。而且我有八成把握斷定,這就是楚伯伯當年資助‘包鬼手’所建的醫館!”
“李兄,這是為何?楚兄可是一口咬定那地方叫‘鬼醫堂’啊!”荊天留問道。
“對啊,當時我看的真真切切,就是‘鬼醫堂’。”楚卿恒說道,“就算他改了醫館的名字,你又如何能斷定就是這裏?”
李棄歌微微一笑,指著那匾額說道:“非但沒改名字,而且連匾額都沒換過。”
“哦?”楚卿恒疑惑道,“李兄言下之意,是在說我記錯了麽?”
“你也沒記錯!”李棄歌擺了擺手說,“楚兄、荊兄,你們且來看這匾額,若是將這幾個字倒過來念,又該如何?”
“館、魂、醫、堂、四……”荊天留說道,“這又怎麽了?”
“若是掐頭去尾,沒有了‘館’字和‘四’,就變成了‘魂醫堂’。若是‘魂’字的左半邊也去了,不就成了‘鬼醫堂’了麽?”李棄歌認真的解釋道。
“說的倒是有幾分道理,隻是為何我那天看到的會是‘鬼醫堂’三個字?”楚卿恒此刻已經信了七、八分,但是還是追問了一句。
“本來我就猜想,會不會是楚兄當初看得有誤,現在看到這幾個字,我倒覺得是老天跟我們開了個玩笑。”李棄歌道,“當年楚兄來時,正是醫館開業之日,這匾額上麵自然是掛著紅綢,而且挽成兩朵紅花以圖吉利。”
“哦!我知道了!”荊天留極為聰慧,凡事一點就通,當即說道“當時楚兄還是個四、五歲的小娃娃,個子矮的很。他從低處向高處看本就看不真切,再加上那紅綢想必也遮住了兩側文字,這才會有個‘鬼醫堂’的印象!”
“如此說來……”楚卿恒抬頭仔細地想了想,“還真是有這個可能!”
“哈哈,不說這些,既然找到了,我們就去拜見一下這位‘包前輩’!也好讓荊兄的傷勢趕快好起來,畢竟距離‘從龍選’已經時日不多了。”李棄歌催促道。
另外兩人點頭稱是,於是三人快走了幾步,來到那醫館門前,隻見匾額左右還貼著一副用行書寫的對聯,筆法豐滿而又不失剛毅,骨力遒勁而且氣概凜然,倒是讓李棄歌想到了一個頗為有名的書法家。
那對聯寫的乃是:術精岐黃施鬼手,懸壺濟世通聖心。
於是三個人走出禮部侍郎府門,一路尋問“鬼醫堂”的所在,不知不覺中已經從長安西城走到長安東城,但是卻始終沒人聽說過有這麽個地方。他們來到長安之時是早晨,跟著淩霄漢耽誤了一陣,到禮部侍郎府又耽擱了一陣,如今這一路找下來,日頭已經升到了頭頂上,竟是一連尋訪了將近一個時辰。
雖說三人都是練武之人,倒不會勞累,但是接連開口問路,一時也是口幹舌燥,而且出來的匆忙,未曾吃過東西,腹中也饑餓得很,隻得隨便找了一家飯館,進去點些茶水和小菜充充饑。
“我說楚兄,”李棄歌坐在長凳上,手拄著下巴問道,“你說的那個‘鬼醫堂’,到底是何人所開?這諾大個長安城,它怎麽一點消息都沒有?”
“說實在的,我也沒去過那地方,隻是當初我爹曾在長安城附近遇到一位仇家。兩人仇人相見,分外眼紅。一場廝殺是免不了的,”楚卿恒先是點了幾道小菜,隨後跟李棄歌、荊天留二人說道,“我爹當時雖然手刃仇人,但自己也被那人砍了一刀,那一刀劈在他肩上,深入足有寸許。”
“啊呦!”荊天留驚道,“那豈不是幾乎將楚伯伯整個手臂都斬了下來?便是當真養好了傷,那條臂膀怕也是難以使喚了!”
“奇就奇在這裏!我爹現在雙手俱在,一條臂膀都不缺!而且十幾年了都沒有任何不適!”楚卿恒一拍桌子,說道,“當初救他的人,就是這長安‘鬼醫堂’的創始人,當時人稱‘續頸接顱包鬼手’!就是稱讚他:即便是病人腦袋掉了,他也接的回來!”
“這稱號倒是有些誇大了!不過如此說來,這包鬼手’的外傷醫術真是神乎其神!我這手上的傷對他來說,想必是手到擒來!”荊天留一喜,隨後又很是疑惑地問道,“但是他醫術如此之高,名氣應該很響亮才對啊,可如今我們問遍了半個長安城,卻根本找不到‘鬼醫堂’這個地方啊?楚兄,你可是親眼見過這醫館?”
“唉,也怪我當時年紀小!”楚卿恒捶了下大腿說道,“那時候我爹受了人家的恩惠,自然要報答。故而在幹了一票買賣之後,將其中七成給了‘包鬼手’,助他建了這‘鬼醫堂’,當時‘鬼醫堂’開張,我爹爹帶著隻有四、五歲的我來賀喜,我隻看到匾額上‘鬼醫堂’三個字,卻記不住那地方具體的所在。”
“既然如此……”李棄歌眼珠一轉,說道,“待到我們吃飽喝足了,再上街跟人問路的時候,換一種方式。”
“什麽意思?”荊天留問道。
“‘鬼醫堂’他們不知道,我們就問問這長安城裏有沒有姓‘包’的大夫不就成了!”李棄歌笑道,“如果那‘包鬼手’真的如同楚兄所說,他必定是大大的有名啊,這等家喻戶曉的名醫,長安城裏總得有人聽說過吧!”
“對啊!”楚卿恒如夢初醒說道,“李兄這個提議甚好!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啊,來,我們先三個吃飯。等過了午時,再去尋他一尋!”
轉眼間,太陽開始西斜,正午時分已過。三人酒足飯飽,站起身來準備離去,將銀兩丟在桌子上,喊道:“小二,算賬!”
店小二答應了一聲,小跑著過來收拾桌上的殘羹剩飯。
李棄歌看到那店小二後,想了想問道:“小二,你可知這長安城裏有沒有一位姓包的大夫?”
“啊?有啊,有好多呢!”店小二頭也不太的說,“不知客官想問的是哪位啊?”
楚卿恒聽後,頓時眼前一亮說:“就是專門治療刀傷和劍傷之類、筋骨外傷的大夫!”
“有啊!”店小二說道,“最有名的就是那個‘四堂醫魂館’的包大夫了,前些年他還是隻治療跌打損傷之流的外傷,最近幾年這內傷據說也能治了。不過……”
李棄歌看他吞吞吐吐的,趕忙追問道:“不過什麽?”
那店小二也不說話,而是衝李棄歌伸出一隻手,手掌向上,一臉笑意地看著他。
李棄歌還沒反應過來這是什麽意思,一旁的楚卿恒已經從懷裏掏出幾枚銅錢,放在店小二手上,說道:“一點小意思,不成敬意!還請小二哥為我們細細講來……”
“好說,好說。”那店小二接了銅錢,眉開眼笑的說道:“這‘四堂醫魂館’啊,醫術最高的人的確是個姓包的大夫,不過他很少為人診治,所以你們去了也未必見得著他。”
“這個倒不必小二哥操心,我們自會想辦法。”楚卿恒點頭說道,“倒是那醫館的名字古怪得很,不知為何叫‘四堂醫魂館’呢?”
“算你問對人啦!”店小二得意地說道,“所謂‘四堂’,指的是‘春種’、‘夏長’、‘秋收’和‘冬藏’四堂,分別負責醫治‘幼兒’、‘婦人’、‘男子’以及‘老人’。”
“我的個乖乖!”李棄歌聽後不僅伸了伸舌頭,心道:“這姓包的還懂得分科開診!?雖然分的很是粗糙,但是這樣一來就給醫師們減少了許多壓力,千年前就有這等見識,真是奇了!”
荊天留聽後,也連連稱讚:“這種安排甚是巧妙!但不知包醫師本尊坐的是哪一堂啊?”
“嘿嘿,他啊?哪一堂都不坐!”那店小二似乎對與自己所了解的這些頗為自豪,“他在四堂之外另設了一間偏屋,隻醫江湖中人,這偏屋就叫做‘醫魂堂’。”
“這又是為何!?莫非其餘四堂不醫治江湖中人麽?”荊天留問道。
“哎呦,三位客官對不住,這個我確實不知,你們若能見到他,親自問問他就是了,那‘四堂醫魂館’距此不遠,再向北走兩個街口就能看見了。”
“好,好……多謝!”
三人既從店小二處得知了那“四堂醫魂館”的所在,便依照他所說,一路尋去,待到過了兩個街口,果真看到一處門麵甚大的宅子,門口匾額上自右向左寫了“四堂醫魂館”五個大字,隔著十幾步都能看的清清楚楚。門口尚有數名長安百姓,想來都是在等待診治。
李棄歌仔細端詳了一下那塊匾額,說道:“那店小二所說的應當就是此處。而且我有八成把握斷定,這就是楚伯伯當年資助‘包鬼手’所建的醫館!”
“李兄,這是為何?楚兄可是一口咬定那地方叫‘鬼醫堂’啊!”荊天留問道。
“對啊,當時我看的真真切切,就是‘鬼醫堂’。”楚卿恒說道,“就算他改了醫館的名字,你又如何能斷定就是這裏?”
李棄歌微微一笑,指著那匾額說道:“非但沒改名字,而且連匾額都沒換過。”
“哦?”楚卿恒疑惑道,“李兄言下之意,是在說我記錯了麽?”
“你也沒記錯!”李棄歌擺了擺手說,“楚兄、荊兄,你們且來看這匾額,若是將這幾個字倒過來念,又該如何?”
“館、魂、醫、堂、四……”荊天留說道,“這又怎麽了?”
“若是掐頭去尾,沒有了‘館’字和‘四’,就變成了‘魂醫堂’。若是‘魂’字的左半邊也去了,不就成了‘鬼醫堂’了麽?”李棄歌認真的解釋道。
“說的倒是有幾分道理,隻是為何我那天看到的會是‘鬼醫堂’三個字?”楚卿恒此刻已經信了七、八分,但是還是追問了一句。
“本來我就猜想,會不會是楚兄當初看得有誤,現在看到這幾個字,我倒覺得是老天跟我們開了個玩笑。”李棄歌道,“當年楚兄來時,正是醫館開業之日,這匾額上麵自然是掛著紅綢,而且挽成兩朵紅花以圖吉利。”
“哦!我知道了!”荊天留極為聰慧,凡事一點就通,當即說道“當時楚兄還是個四、五歲的小娃娃,個子矮的很。他從低處向高處看本就看不真切,再加上那紅綢想必也遮住了兩側文字,這才會有個‘鬼醫堂’的印象!”
“如此說來……”楚卿恒抬頭仔細地想了想,“還真是有這個可能!”
“哈哈,不說這些,既然找到了,我們就去拜見一下這位‘包前輩’!也好讓荊兄的傷勢趕快好起來,畢竟距離‘從龍選’已經時日不多了。”李棄歌催促道。
另外兩人點頭稱是,於是三人快走了幾步,來到那醫館門前,隻見匾額左右還貼著一副用行書寫的對聯,筆法豐滿而又不失剛毅,骨力遒勁而且氣概凜然,倒是讓李棄歌想到了一個頗為有名的書法家。
那對聯寫的乃是:術精岐黃施鬼手,懸壺濟世通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