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匣子怎麽在你手裏!”
和尚愣了一下,說:“這東西其實是佛教的寶函。但據我所知,在漢武帝時期,佛教還未正式傳入中土。所以我一直想不通,呂氏神墓的地宮裏怎麽會出現這東西?”
寶函其實我是聽說過的。據說寶函之內放置的多為傳世舍利或者高僧佛骨。而舍利子又有骨舍利、發舍利、肉舍利三類,各類舍利顏色、質地也均不相同。而且我聽說,萬佛寺的舍利塔內就供奉著高僧安玄的三顆錠光舍利。
難道和尚的這個寶函裏,也有一顆舍利子?
我看四下無人,便打開寶函看了一眼。但是意外的是,寶函內並沒有舍利子,隻有一張泛黃的錦布,整齊的疊放在裏麵。
我愣了一下,問和尚:“這是什麽?”
和尚道,這就是他來萬佛寺的原因。他把錦布從寶函內取出,攤放在桌麵上。能看到這塊錦布並不是普通的錦布,它上麵用朱砂寫著許多字。我探過去頭,發現這應該是一張佛卷。但是那些字,我竟然完全不認識。
和尚看我一臉的疑惑,就道:“這些是梵文,你當然不認識。”
“梵文?”我嘀咕了一聲,又問:“那這上麵寫的什麽?為什麽會放在地宮裏?”
和尚道:“我雖說出過家,但是梵文隻懂一點皮毛。平時忽悠一下你們這種人還行,但是要想看懂這上麵寫的什麽,我估計得再回去修煉幾十年。所以,幹脆我就帶著東西來萬佛寺了。”
“結果怎麽樣?”
和尚嘿嘿一笑:“我和尚是什麽人,隻要我出馬,那就沒有搞不定的事。”看他那得瑟樣,我說你就別顯擺了,這又不是你自己搞定的,有什麽好顯擺的。
和尚幹笑了幾聲,這才步入正題:“其實,我原本以為這上麵無非是一些佛經之類的東西。但是萬佛寺的朋友告訴我,這上麵寫的不是佛經,而是記載了一場發生在數百年前的一次輪回。”
“輪回?什麽意思?你把話說明白點。”
和尚卻道,關於這個問題,他得先賣個關子。
“知道這幾個字是什麽意思嗎?”和尚指著幾個梵文問我。
我搖頭,心說我怎麽會知道?和尚就道:“知道你不懂我才問你。這幾個字在這段梵文裏反複出現,那位朋友就告訴我,那其實是‘夜郎’的意思。”
我一聽這話,頓時整個人就呆住了。“夜郎”這兩個字,前幾天師父也提到過。難道這之間有什麽聯係?
“你確定你沒有搞錯?”我急忙問他。
和尚對我的話很不屑:“怎麽?這就開始懷疑我了?告訴你,不止這個,重頭戲還在後麵。”
和尚把那****布上下調轉了方向,然後指著右下角一個圖案問我:“你看這裏,是不是覺得很眼熟?像不像當初在地宮裏看到的那個圖案?”
我剛開始都沒有發現,經和尚這麽一說,我才注意到確實十分相似。
“這是被佛化後的樣子,但圖案樣式的整體輪廓被保留了下來。想不想知道這東西叫什麽名字?”
“竹王青?”我試探性的說了一句。
和尚這下就不淡定了。他一敲桌子,一臉不可思議的問我:“我說,你怎麽知道的?”
我來不及解釋,就讓和尚先把佛卷上寫的東西說清楚。
和尚道:“這上麵記錄的整件事情,可以說是一個目擊過程。其中的主要內容,是夜郎王在他的地下寢宮裏進入輪回的整個過程。據我那位朋友翻譯說,這上麵記載的,人在進入輪回之後,肉體就會消失,隻會在地上留下一個影子。這個影子會帶你穿過輪回,但是要想在輪回中重生,關鍵就是那種‘竹王青’。”
“可惜的是,我手裏這張佛卷並不完整。我朋友說這類佛卷應該有三部,一部是進入輪回,一部是在輪回中轉生,最後一部是走出輪回。我手裏的這卷應該是第一部,這隻是整件事情的開始。而最精彩的部分應該在第二部和第三部上。”
我理解和尚的意思:“也就是說,同樣的寶函其實有三個?”
和尚點頭:“至少有三個。當時在地宮裏,遇到你們之前,我就已經拿到一個。還有一個應該是被救你的衛兵拿走了。至於另外的,我猜測可能在那夥手上刻著字符的家夥手裏,也有可能,還在地宮的某一處。”
而至於這種寶函為什麽會出現在獨山的地宮裏?和尚就道肯定和劉安有關。在劉安進入神墓之前,楚文王應該是唯一一個進入過神墓的人。劉安很清楚這點,所以楚文王後來的蹤跡,肯定是他重點尋找的對象。“竹王青”是楚文王從神墓裏帶出去的,現在“竹王青”又在夜郎出現,那麽楚文王和夜郎王室之間應該發生過什麽。而這些寶函應該是在劉安在夜郎調查時,發現的。
和尚說到這兒,突然像是想到了什麽,一下子從椅子上站起來,急問我:“當時我記得那個人把寶函給了你師父,是不是有這回事?”
我點頭道:“記性不錯啊,這你都還記得?”
和尚急道:“那寶函呢?快拿出來。”
我無奈的聳了聳肩,搖頭說:“你來晚了。前幾天我師父就和決明帶著寶函走了。”
“走了?”
和尚不信:“你師父已經知道了?”他話沒說完,恍然大悟道:“怪不得,你會知道竹王青。”
“等等,你是說,你師父已經走了?那也就是說,你師父知道具體位置?”
我點了點頭,結合和尚所說佛卷上的內容,我確定那上麵記載的地方,就是師父跟我提過的那個位置。
和尚看我點頭,嘴都樂的咧到耳根上去了。
“我說常山大兄弟,你真是我的救星。你可不知道,這幾天我為這事都快愁死了。”
我說你先別高興,我可以告訴你位置,但是你得答應我一個條件。
和尚就道:“沒問題,隻要你告訴我位置,你說什麽我都答應。”
我倒了杯酒,遞到和尚麵前:“條件很簡單,把我帶上。”
和尚一聽這話,剛端起來的酒,懸在半空,又放在桌子上。我看他麵露難色,就問他:“怎麽?有問題?”
和尚擺手道:“帶你去倒是沒問題,隻不過這一趟,光是趕路至少就要半個多月。你這細皮嫩肉的,恐怕吃不消。”
我一臉黑線,罵道:“你少廢話,帶還是不帶一句話。不帶我去,我立馬走人。”
和尚一看我要走,急忙拉住我:“你看你,我又沒說不帶你去,你急什麽?真搞不懂你們師徒幾個,不是道上的人,非得湊這個熱鬧。”
我看他答應了,心說這還差不多。
和尚一邊收拾桌上的東西,一邊道:“這樣吧,先去找道上幾個朋友。要不然這一趟就咱兩個,也成不了氣候。”
和尚愣了一下,說:“這東西其實是佛教的寶函。但據我所知,在漢武帝時期,佛教還未正式傳入中土。所以我一直想不通,呂氏神墓的地宮裏怎麽會出現這東西?”
寶函其實我是聽說過的。據說寶函之內放置的多為傳世舍利或者高僧佛骨。而舍利子又有骨舍利、發舍利、肉舍利三類,各類舍利顏色、質地也均不相同。而且我聽說,萬佛寺的舍利塔內就供奉著高僧安玄的三顆錠光舍利。
難道和尚的這個寶函裏,也有一顆舍利子?
我看四下無人,便打開寶函看了一眼。但是意外的是,寶函內並沒有舍利子,隻有一張泛黃的錦布,整齊的疊放在裏麵。
我愣了一下,問和尚:“這是什麽?”
和尚道,這就是他來萬佛寺的原因。他把錦布從寶函內取出,攤放在桌麵上。能看到這塊錦布並不是普通的錦布,它上麵用朱砂寫著許多字。我探過去頭,發現這應該是一張佛卷。但是那些字,我竟然完全不認識。
和尚看我一臉的疑惑,就道:“這些是梵文,你當然不認識。”
“梵文?”我嘀咕了一聲,又問:“那這上麵寫的什麽?為什麽會放在地宮裏?”
和尚道:“我雖說出過家,但是梵文隻懂一點皮毛。平時忽悠一下你們這種人還行,但是要想看懂這上麵寫的什麽,我估計得再回去修煉幾十年。所以,幹脆我就帶著東西來萬佛寺了。”
“結果怎麽樣?”
和尚嘿嘿一笑:“我和尚是什麽人,隻要我出馬,那就沒有搞不定的事。”看他那得瑟樣,我說你就別顯擺了,這又不是你自己搞定的,有什麽好顯擺的。
和尚幹笑了幾聲,這才步入正題:“其實,我原本以為這上麵無非是一些佛經之類的東西。但是萬佛寺的朋友告訴我,這上麵寫的不是佛經,而是記載了一場發生在數百年前的一次輪回。”
“輪回?什麽意思?你把話說明白點。”
和尚卻道,關於這個問題,他得先賣個關子。
“知道這幾個字是什麽意思嗎?”和尚指著幾個梵文問我。
我搖頭,心說我怎麽會知道?和尚就道:“知道你不懂我才問你。這幾個字在這段梵文裏反複出現,那位朋友就告訴我,那其實是‘夜郎’的意思。”
我一聽這話,頓時整個人就呆住了。“夜郎”這兩個字,前幾天師父也提到過。難道這之間有什麽聯係?
“你確定你沒有搞錯?”我急忙問他。
和尚對我的話很不屑:“怎麽?這就開始懷疑我了?告訴你,不止這個,重頭戲還在後麵。”
和尚把那****布上下調轉了方向,然後指著右下角一個圖案問我:“你看這裏,是不是覺得很眼熟?像不像當初在地宮裏看到的那個圖案?”
我剛開始都沒有發現,經和尚這麽一說,我才注意到確實十分相似。
“這是被佛化後的樣子,但圖案樣式的整體輪廓被保留了下來。想不想知道這東西叫什麽名字?”
“竹王青?”我試探性的說了一句。
和尚這下就不淡定了。他一敲桌子,一臉不可思議的問我:“我說,你怎麽知道的?”
我來不及解釋,就讓和尚先把佛卷上寫的東西說清楚。
和尚道:“這上麵記錄的整件事情,可以說是一個目擊過程。其中的主要內容,是夜郎王在他的地下寢宮裏進入輪回的整個過程。據我那位朋友翻譯說,這上麵記載的,人在進入輪回之後,肉體就會消失,隻會在地上留下一個影子。這個影子會帶你穿過輪回,但是要想在輪回中重生,關鍵就是那種‘竹王青’。”
“可惜的是,我手裏這張佛卷並不完整。我朋友說這類佛卷應該有三部,一部是進入輪回,一部是在輪回中轉生,最後一部是走出輪回。我手裏的這卷應該是第一部,這隻是整件事情的開始。而最精彩的部分應該在第二部和第三部上。”
我理解和尚的意思:“也就是說,同樣的寶函其實有三個?”
和尚點頭:“至少有三個。當時在地宮裏,遇到你們之前,我就已經拿到一個。還有一個應該是被救你的衛兵拿走了。至於另外的,我猜測可能在那夥手上刻著字符的家夥手裏,也有可能,還在地宮的某一處。”
而至於這種寶函為什麽會出現在獨山的地宮裏?和尚就道肯定和劉安有關。在劉安進入神墓之前,楚文王應該是唯一一個進入過神墓的人。劉安很清楚這點,所以楚文王後來的蹤跡,肯定是他重點尋找的對象。“竹王青”是楚文王從神墓裏帶出去的,現在“竹王青”又在夜郎出現,那麽楚文王和夜郎王室之間應該發生過什麽。而這些寶函應該是在劉安在夜郎調查時,發現的。
和尚說到這兒,突然像是想到了什麽,一下子從椅子上站起來,急問我:“當時我記得那個人把寶函給了你師父,是不是有這回事?”
我點頭道:“記性不錯啊,這你都還記得?”
和尚急道:“那寶函呢?快拿出來。”
我無奈的聳了聳肩,搖頭說:“你來晚了。前幾天我師父就和決明帶著寶函走了。”
“走了?”
和尚不信:“你師父已經知道了?”他話沒說完,恍然大悟道:“怪不得,你會知道竹王青。”
“等等,你是說,你師父已經走了?那也就是說,你師父知道具體位置?”
我點了點頭,結合和尚所說佛卷上的內容,我確定那上麵記載的地方,就是師父跟我提過的那個位置。
和尚看我點頭,嘴都樂的咧到耳根上去了。
“我說常山大兄弟,你真是我的救星。你可不知道,這幾天我為這事都快愁死了。”
我說你先別高興,我可以告訴你位置,但是你得答應我一個條件。
和尚就道:“沒問題,隻要你告訴我位置,你說什麽我都答應。”
我倒了杯酒,遞到和尚麵前:“條件很簡單,把我帶上。”
和尚一聽這話,剛端起來的酒,懸在半空,又放在桌子上。我看他麵露難色,就問他:“怎麽?有問題?”
和尚擺手道:“帶你去倒是沒問題,隻不過這一趟,光是趕路至少就要半個多月。你這細皮嫩肉的,恐怕吃不消。”
我一臉黑線,罵道:“你少廢話,帶還是不帶一句話。不帶我去,我立馬走人。”
和尚一看我要走,急忙拉住我:“你看你,我又沒說不帶你去,你急什麽?真搞不懂你們師徒幾個,不是道上的人,非得湊這個熱鬧。”
我看他答應了,心說這還差不多。
和尚一邊收拾桌上的東西,一邊道:“這樣吧,先去找道上幾個朋友。要不然這一趟就咱兩個,也成不了氣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