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後,李世民仿佛已不認得風靈,偶有氣力說話,說的無不是鳳翎幼時的樁樁件件。那些事於風靈而言,早已是前塵往事,卻在他有氣無力的念叨中一點點拚湊出往昔的模樣。
不過三五日的光景,李世民便鮮少再有醒著的時候,米湯湯藥一概喂不進半滴。稍睜了眼,便要見著風靈在他病榻邊守著,如此才得安心。
風靈不敢離了含風殿半步,連帶著一同數日不曾好好用過膳。熬將不過,杏葉便將做得的飯食送入含風殿中,好趁著他昏沉時教風靈用上一些。
風靈連日心裏頭不好受,亦無心飯食,杏葉特意送了來,卻也不好不用,便往偏殿去隨意應付些。
杏葉將帶來的飯食一一布在案上,正同風靈說著閑話,忽教她打斷,卻見她兩道眉擰作一堆,拿筷箸指著一碟瑩白細膩的魚膾,滿臉厭棄地問道:“這魚膾放置了多久,怎有這樣腥惡的氣味?”
杏葉端起魚膾在鼻尖下嗅了嗅,奇道:“極好的幹魚膾呢,便是那日太子殿下賜下……”
話未說完,風靈已是捂了口鼻欲嘔。她忙不迭地將這碟子魚膾重塞回食盒內,蓋上食盒的蓋,四下揮了幾扇,好驅散魚膾的氣味。
風靈撫胸狠喘了幾口氣兒,本不想理會這一案飯食,再一想,聖人大約還得如此熬下去,自己若是不趁隙添補進食,怕是撐持不住。
她隻取過一碗嫩綠的綠豆冷陶,也不用蘸醬佐菜,草草地送入口中。
杏葉在一旁端視著她一臉不耐煩,隨時要將入口的冷陶吐出來的模樣,甚是擔憂,猜道:“可是近日雨水多,夜裏著了涼氣,沾了寒,身子受不住?”
“五月天裏,能有多涼?況且你從何處覺出我身子骨嬌弱至此?”風靈咬著涼涼的冷陶,橫了她一眼。
“左右張奉禦在殿前候命,請他聽個脈,也不費什麽。”杏葉回道:“你這身子,底子雖好,去歲到底大傷過一回,馬虎不得。你若有甚差池,延將軍問起話來,我竟是摘不幹淨的。”
風靈驀地一頓,放下手裏的冷陶,踟躕道:“杏葉……我這情形,怕不是病。”話一出口,自己先惶遽起來,屈起食指在案上不安地輕叩,滿腦充塞了三月初三那夜回懷遠坊,見了拂耽延後的情形。
她粗粗地算了一遍日子,驚惘地向杏葉道:“自三月三那晚後,我便……便再未有過月信。”
杏葉騰地躍將起來,搓著手在風靈跟前來來回回地走動,一時語無倫次,將她打量了一回又一回,隻會反反複複地問:“當真麽?”
“我非醫士,如何確準?”風靈猶疑道:“如今也不能教張奉禦聽脈,我也離不得含涼殿,此事姑且瞞住,過些日子……”
偏殿門上驟然響起一陣急促的叩門,有內監在屋外火急火燎地催道:“顧娘子,顧娘子快出來罷!”
風靈心生不祥,猛地立起身,幾步到了門前。一開門,果然,門外的內監焦急地稟道:“顧娘子快去正殿,方才聖人嘔出好幾大口血沫子來,張奉禦道情形不好,已命人早做準備。”
她撇下杏葉,提起裙裾,大步跟著那內監往正殿去。不過轉眼的功夫,含風殿門前聚了一眾內監,阿盛正發令,將他們分派回長安城大興宮各處去稟報。
風靈奔進大殿,繞過單屏大屏風,地下散落了一堆鮮血浸染的絹帕,李世民在內監宮人的扶持下昏昏沉沉地半倚半靠在錦靠上。
她掉頭繞出內室,迎麵見了張奉禦,抓了他的衣襟問怒道:“聖人眼下情形究竟如何?要作甚準備?莫不是你說的昏話!”
張奉禦連連告罪,“顧娘子恕過,恕過。在下句句屬實,事關聖體,豈敢渾說的。這……這已是油盡燈枯,至多不過兩個時辰。”
風靈頹然放開手,木知木覺地向那奉禦屈了屈膝,算是為將才的失儀賠過罪。再回到李世民睡榻前,恰他又從口中湧出一口血來,這一回不僅是口裏含了血,連鼻腔中也跟著冒出了兩道來。
內監們手忙腳亂地擦拭扶持,一疊聲地喚著“聖人”。那嘈雜在風靈腦中成了一片“嗡嗡”聲,眼前一陣陣地發黑,身子搖搖晃晃欲倒。
杏葉見她匆忙跑了出去,又猜想著她的身孕十之八九是確準的,自是不能放心,趁著含風殿這一陣兵荒馬亂,便跟了過來,好在左右看顧。
過不了許久,頭一個聞訊趕來的皇子便到了,風靈不曾見過,不認得是哪一位,眼見著他號哭著從含風殿外一路滾爬過來,口中一時“聖人”一時“阿耶”地大呼。
阿盛早調動了左右侯衛將含風殿層層圍了起來,那位早到的皇子尚未踏上殿前石階,便教武侯擋在了外頭,不過痛罵了兩句,便身不由己地被“請”去了偏殿等候。
風靈倒是驚奇,曾幾何時,左右侯衛竟肯聽他調遣了。
楊淑妃來得也甚是迅速,仿若早有準備,鉛華盡去,素裙銀釵。任是她在殿前如何哭喊哀慟,武侯皆不肯放她上前半步,阿盛出來勸道:“聖人眼下聽不得喧雜,還請夫人節製,先往偏殿歇息,候等聖人傳召。”
風靈在殿內聽得愈發驚奇,她原就知曉阿盛與竹枝二人,皆是楊淑妃的耳目,眼下瞧來,這個節骨眼兒上,阿盛不肯予她一絲便利,難不成竟是她想錯了?
一個多時辰後,李治跌跌撞撞地奔進院內,戍守的武侯即刻便分出一條道來,李治這一路走得暢通無阻。阿盛從含風殿內疾步走出,在殿前躬身長揖迎候。
風靈瞧在眼裏,回望阿盛以往的樁樁件件,漸漸醒悟。阿盛與竹枝不同,竹枝在楊淑妃那兒死心塌地,忠心耿耿,阿盛卻是身在曹營心在漢。他心底或是暗向著太子,或是自始至終隻效忠李世民一人,左右在楊淑妃跟前隻是虛與委蛇。故此,他才能在此時調得動左右候衛。
李治抹著眼淚從殿外進來,風靈朝身邊的杏葉使了個眼色,由杏葉攙扶著不動聲色地往外退。
她由心底感念她爺娘自小將她帶離大興宮,雖說皇室後裔同市井商賈乃雲泥之別,可冷冰冰硬邦邦的銅錢,捂在手心裏久了,也能生出熱度來。然在天家,血脈隻會越捂越冷。
不過三五日的光景,李世民便鮮少再有醒著的時候,米湯湯藥一概喂不進半滴。稍睜了眼,便要見著風靈在他病榻邊守著,如此才得安心。
風靈不敢離了含風殿半步,連帶著一同數日不曾好好用過膳。熬將不過,杏葉便將做得的飯食送入含風殿中,好趁著他昏沉時教風靈用上一些。
風靈連日心裏頭不好受,亦無心飯食,杏葉特意送了來,卻也不好不用,便往偏殿去隨意應付些。
杏葉將帶來的飯食一一布在案上,正同風靈說著閑話,忽教她打斷,卻見她兩道眉擰作一堆,拿筷箸指著一碟瑩白細膩的魚膾,滿臉厭棄地問道:“這魚膾放置了多久,怎有這樣腥惡的氣味?”
杏葉端起魚膾在鼻尖下嗅了嗅,奇道:“極好的幹魚膾呢,便是那日太子殿下賜下……”
話未說完,風靈已是捂了口鼻欲嘔。她忙不迭地將這碟子魚膾重塞回食盒內,蓋上食盒的蓋,四下揮了幾扇,好驅散魚膾的氣味。
風靈撫胸狠喘了幾口氣兒,本不想理會這一案飯食,再一想,聖人大約還得如此熬下去,自己若是不趁隙添補進食,怕是撐持不住。
她隻取過一碗嫩綠的綠豆冷陶,也不用蘸醬佐菜,草草地送入口中。
杏葉在一旁端視著她一臉不耐煩,隨時要將入口的冷陶吐出來的模樣,甚是擔憂,猜道:“可是近日雨水多,夜裏著了涼氣,沾了寒,身子受不住?”
“五月天裏,能有多涼?況且你從何處覺出我身子骨嬌弱至此?”風靈咬著涼涼的冷陶,橫了她一眼。
“左右張奉禦在殿前候命,請他聽個脈,也不費什麽。”杏葉回道:“你這身子,底子雖好,去歲到底大傷過一回,馬虎不得。你若有甚差池,延將軍問起話來,我竟是摘不幹淨的。”
風靈驀地一頓,放下手裏的冷陶,踟躕道:“杏葉……我這情形,怕不是病。”話一出口,自己先惶遽起來,屈起食指在案上不安地輕叩,滿腦充塞了三月初三那夜回懷遠坊,見了拂耽延後的情形。
她粗粗地算了一遍日子,驚惘地向杏葉道:“自三月三那晚後,我便……便再未有過月信。”
杏葉騰地躍將起來,搓著手在風靈跟前來來回回地走動,一時語無倫次,將她打量了一回又一回,隻會反反複複地問:“當真麽?”
“我非醫士,如何確準?”風靈猶疑道:“如今也不能教張奉禦聽脈,我也離不得含涼殿,此事姑且瞞住,過些日子……”
偏殿門上驟然響起一陣急促的叩門,有內監在屋外火急火燎地催道:“顧娘子,顧娘子快出來罷!”
風靈心生不祥,猛地立起身,幾步到了門前。一開門,果然,門外的內監焦急地稟道:“顧娘子快去正殿,方才聖人嘔出好幾大口血沫子來,張奉禦道情形不好,已命人早做準備。”
她撇下杏葉,提起裙裾,大步跟著那內監往正殿去。不過轉眼的功夫,含風殿門前聚了一眾內監,阿盛正發令,將他們分派回長安城大興宮各處去稟報。
風靈奔進大殿,繞過單屏大屏風,地下散落了一堆鮮血浸染的絹帕,李世民在內監宮人的扶持下昏昏沉沉地半倚半靠在錦靠上。
她掉頭繞出內室,迎麵見了張奉禦,抓了他的衣襟問怒道:“聖人眼下情形究竟如何?要作甚準備?莫不是你說的昏話!”
張奉禦連連告罪,“顧娘子恕過,恕過。在下句句屬實,事關聖體,豈敢渾說的。這……這已是油盡燈枯,至多不過兩個時辰。”
風靈頹然放開手,木知木覺地向那奉禦屈了屈膝,算是為將才的失儀賠過罪。再回到李世民睡榻前,恰他又從口中湧出一口血來,這一回不僅是口裏含了血,連鼻腔中也跟著冒出了兩道來。
內監們手忙腳亂地擦拭扶持,一疊聲地喚著“聖人”。那嘈雜在風靈腦中成了一片“嗡嗡”聲,眼前一陣陣地發黑,身子搖搖晃晃欲倒。
杏葉見她匆忙跑了出去,又猜想著她的身孕十之八九是確準的,自是不能放心,趁著含風殿這一陣兵荒馬亂,便跟了過來,好在左右看顧。
過不了許久,頭一個聞訊趕來的皇子便到了,風靈不曾見過,不認得是哪一位,眼見著他號哭著從含風殿外一路滾爬過來,口中一時“聖人”一時“阿耶”地大呼。
阿盛早調動了左右侯衛將含風殿層層圍了起來,那位早到的皇子尚未踏上殿前石階,便教武侯擋在了外頭,不過痛罵了兩句,便身不由己地被“請”去了偏殿等候。
風靈倒是驚奇,曾幾何時,左右侯衛竟肯聽他調遣了。
楊淑妃來得也甚是迅速,仿若早有準備,鉛華盡去,素裙銀釵。任是她在殿前如何哭喊哀慟,武侯皆不肯放她上前半步,阿盛出來勸道:“聖人眼下聽不得喧雜,還請夫人節製,先往偏殿歇息,候等聖人傳召。”
風靈在殿內聽得愈發驚奇,她原就知曉阿盛與竹枝二人,皆是楊淑妃的耳目,眼下瞧來,這個節骨眼兒上,阿盛不肯予她一絲便利,難不成竟是她想錯了?
一個多時辰後,李治跌跌撞撞地奔進院內,戍守的武侯即刻便分出一條道來,李治這一路走得暢通無阻。阿盛從含風殿內疾步走出,在殿前躬身長揖迎候。
風靈瞧在眼裏,回望阿盛以往的樁樁件件,漸漸醒悟。阿盛與竹枝不同,竹枝在楊淑妃那兒死心塌地,忠心耿耿,阿盛卻是身在曹營心在漢。他心底或是暗向著太子,或是自始至終隻效忠李世民一人,左右在楊淑妃跟前隻是虛與委蛇。故此,他才能在此時調得動左右候衛。
李治抹著眼淚從殿外進來,風靈朝身邊的杏葉使了個眼色,由杏葉攙扶著不動聲色地往外退。
她由心底感念她爺娘自小將她帶離大興宮,雖說皇室後裔同市井商賈乃雲泥之別,可冷冰冰硬邦邦的銅錢,捂在手心裏久了,也能生出熱度來。然在天家,血脈隻會越捂越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