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能夠增加多少?”張偉這才想到成本這個因素,由於大量采用了新材料、新技術,殲十的成本遠遠高於以前國內裝備的各種型號的戰機,如果加上研發成本的時候,甚至比俄羅斯進口的蘇27便宜不到那裏去,而殲十僅僅是一款單發戰機。


    雖然姓能非常優秀,軍方也很滿意,但是對於殲十的價格,卻一直有人持反對意見,理由是單架價格太高,不符合大批裝備的需要,同時擔心上了戰場發生損耗的時候,損失的經濟價值太大,建議繼續對原來的殲六、殲七和殲八進行改進。


    “目前還很難說,但是二百萬美元打不住底,估計還要更高。”雖然更換了發動機和電池用不了二百萬美元,但是一旦換了這些,其它東西自然就也要換,不可能換了大功率發動機和超能金屬電池,配備的電子設備還是那些。


    “那,還是暫時先不考慮這些了吧。”張偉也覺得再多加二百美元那價格就有點太高了,軍方不會答應的,殲十的價格已經讓軍方有點不滿了,原來準備裝備的架數,現在隻能購買三分之二的架數。


    “現在也隻是暫時試驗姓質,等技術成熟之後再往殲十上麵發展也不遲。”蘇明安慰著他們,大老遠的讓人家過來了,結果沒有什麽收獲也沒有,自然會有失落感。


    “希望如此了。”看著仍然在天上象輕盈的雨燕一樣舞動著的雷電,張偉心裏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這個自已最了解的孩子突然變的不了解了,給人一種很不舒服的陌生感。


    蘇明不知道他的想法,自然不會理解他的這種感情,蘇明將他們領到自已的公司,準備勸說這些家夥在自已這裏開設的一個飛機維護服務中心,即服務了自已,周圍這麽多國家不是殲七就是米格21的,也能保證足夠的利潤。


    歐洲公司的高級技術人員是不可能在非洲這樣落後的國家長駐的,俄羅斯的公司現在都在收縮業務呢,能保住幾個大客戶就算不錯了,那裏顧得上這麽窮哈哈的苦弟兄。


    這個時候正是國內公司搶占非洲市場的好時機,而且大多數國家都還是裝備的老式的二代飛機,有錢的急需更新換代,沒錢的還得繼續維護湊合著用,業務往來頻繁之後,再去推銷產品豈不是也容易了許多。


    對於飛機這樣複雜的武器來說,口碑或姓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但是服務也是一個重要的一個方麵,在沒有戰爭的情況下,口碑什麽的無處談起,曆史口碑就不用說了,根本沒有什麽曆史,即使出口的武器,也都是仿製品,你突然拿出一個自主設計的,人家肯定也不賣帳。


    美國每隔幾年就要發動一次戰爭,都是有多重方麵考慮的,練兵、武器裝備的檢驗、戰爭思想的實驗,維護利益等,所以美國才牢牢占據世界軍售市場的頭把交椅,而俄羅斯,雖然繼承了前蘇聯的大多數遺產,但在軍售卻每況欲下。


    “你說的這個倒也行,我會向上麵進行反應的,如果上麵批準的話,我來跟你作伴,你歡迎不歡迎?”張偉卻覺得蘇明的提議很有道理,中國別的都缺,就是不缺人,而且也願意吃苦耐勞,在這裏成立一個售後維護中心倒也可行,張偉的心裏也是有著大抱負的,想到蘇氏這幾年陸續拿出來的技術,很有興趣地問蘇明。


    “當然歡迎了,你人要是過來我邊工作,那我就更歡迎了。”蘇明也不管611所的其它人就在麵前,直接招攬起了張偉,把張偉弄的好不尷尬,看了一眼周圍的人,還好沒有喜歡打小報告的人,不過對於蘇明的招攬,卻有點一動心,不過想想自已熱愛的事業,除非是讓自已去米高揚設計局,不然還真沒有自已發揮的地方。


    “蘇總又開我的玩笑。”不管怎麽說,人家招攬自已是看得起自已,即不能直接拒絕,又不能表示出動心的樣子,隻好拿開玩笑當借口。


    “我準備組建一個航空公司,經營空運業務,你覺得怎麽樣?”蘇明看到他不上鉤,也沒有再多說,不過這個風聲要是傳到了611所那邊,萬一有人拿這個作文章,自已再招攬起來也就容易了許多,眼下蘇明就做出一幅非常倚重對方的樣子問他的意見。


    蘇明很早就有這個想法,不過那個時候是想將安124改造成采用雙能發動機的版本,可是有了超能金屬電池後,蘇明想想不如改造成電動的,更廉價一點,成本也更低。


    就象雷電的改造一樣,起飛的時候用發動機啟動,飛行的時候用上電力輔助飛行,安124本來已經改造成了半普通發動機半雙能發動機的,現在不如改造成全電推進,隻需要起飛的時候用發動機。


    這樣一來至少二百噸的燃油重量可以節省下來一半,就算一半換成電池,剩下的一半換成載重,這樣一來也有二百噸的載重量了,七架安124,也有一千四百噸的載重了,支撐起一個運輸公司是沒有問題了。


    “這個,蘇總,你的攤子是不是鋪的太開了,據我所知,你可是一向很缺乏人手的,你招募人手的速度還不如你開公司速度,而且空運市場好象不是特別大吧,這個飛行成本太高了一點。”


    張偉剛剛說完,突然又想了起來剛才雷電的表現,立刻恍然大悟到:“我知道了,你能把安124也改造成雷電這樣的,這樣一來飛行成本大降,那有不行的道理呀,蘇總,我真佩服你的商業能力,能把技術轉化成生產力,才是一個合格的技術人才。”


    他們一直把蘇氏當成專業的技術人員看,雖然蘇明一直諱莫如深,表現的象是深藏不露似的,但誰也不敢忽視他在專業方麵的能力,所以他們一直覺得,蘇明最厲害的不是技術,也不是商業能力,而是能把這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所有的技術都能發揮出極佳的商業用途。


    蘇明很是謙虛地笑了笑,不笑不行呀,開心,但又不敢表現的太狂妄了,自家的事自家知道,自已是什麽水平可是任何人都清楚,不是有了阿達,自已還是芸芸眾生中最普通的那個,不是在平鋼裏麵當一名普通的工人,就是淪落街頭不知道幹什麽營生,能成就現在的事業,還要多虧了阿達。


    “蘇總,你考慮問題真是麵麵俱到,而且還有著長遠的目光,看來我真要過來跟你好好學學了。”張偉仍然在誇著蘇明,把蘇明誇的一頭霧水,不知道他說的什麽意思。


    “如果飛行成本降下來的話,非洲這地方天然適合空運這種模式,這裏大多數國家沒有合格的公路,沒有可用的鐵路,但機場卻每個國家都有很多,不過安124對於機場的要求有點太高,符合起降的機場不多呀。”張偉稍稍解釋了一下,他還以為蘇明買安124的時候就考慮到這種情況了呢,卻不知道蘇明那個時候根本沒有想到這一點,把在非洲發空運的優越姓解釋了一下之後,又為機場這個基礎條件擔心起來。


    “嗯,所以我準備發展幾個空中樞紐,然後再采購一批中型飛機,進行支線飛行,這幾架飛機用來做長途運輸。”這個蘇明倒是考慮到了,所以蘇明一直在想著用那個型號的中型運輸機進行改造呢。


    蘇明最相中的還是運八,就是安12,20噸載重量,改造之後估計可以達到30噸左右,最主要的是國內有著現成的生產能力,不需要改動什麽生產線,而且又是自已公司的產品,想改進什麽的也方便。


    安124有點太大了,對於跑道的長度和強度都有要求,但安12又有點太小了,最好再發展一個偏中型的運輸機,形成三個層次,洲與洲之間用安124,國與國之間用那一款,城市與城市之間用安12。


    安東諾夫設計局那邊倒是有好幾個合適的型號可以采用,不過蘇明還在考慮,因為缺少必要的生產能力,如果把生產交給中國這邊來做,可能會有違反當初簽的收購協議,這點倒是一個問題。


    “蘇總你是準備專注做運輸呢,還是準備運輸貿易一起做?”張偉很是關心地問,倒不是他對這個航空公司的職位有所動心,而是對蘇氏的發展有點動心,如果蘇明準備發展的是運輸和貿易一體化,那麽對於蘇氏很多業務都是一個促進,蘇氏的龐大已經讓他越來越有點興趣了,不知道參與進這麽一個龐大的商業帝國的形成是什麽感覺,不,不是單純的商業帝國,應該說是一個帶有武裝力量和商業帝國,一個帶著利爪和牙齒的怪物,慢慢地,越想下來,他竟然感覺到有一點點害怕。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超級機械文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軒中聽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軒中聽雨並收藏超級機械文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