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知道九皇子將來會登上皇位,君臨天下,但是林如海並沒有提前投靠的心思,不是說他不羨慕從龍之功,而是他覺得沒有必要如此,實非讀書人的風骨。


    他讀書為官,不是為了效忠某一個人。


    早早地對九皇子示好,豈不是說自己看透了九皇子淡泊名利下的野心勃勃?不惹來九皇子的忌憚才怪,不僅如此,還會讓當今聖人對他的印象大打折扣。


    鹽課禦史一年一任,他之所以能連任多年,憑的就是對當今聖人的忠心耿耿。


    他已想好了,此後也不會格外奉承九皇子,隻要他在九皇子登基之後即刻辭去鹽課禦史之職,便不會像上輩子那般死於江南傾軋之中。


    上輩子的死,一是喪妻,二是無子,三是重病,綜合種種隻覺得活著了無生趣,黛玉又已托給了嶽家,早有約定,他方毫無顧慮地同人周旋,如今不同了,他要守護妻兒,讓林家後繼有人,看著兒女平安嫁娶,他才能含笑九泉


    。


    太子和別的皇子是明爭,九皇子是暗奪,他能忍,而且狠,對別人狠,對自己更狠,在太子和其他皇子爭得兩敗俱傷之際嶄露頭角,登上皇位後,硬生生掩飾本性,流露出處處依從太上皇的意思,忍了太上皇十年,直到太上皇龍禦歸天,方才動手鏟除異己,扶持心腹。


    好在,他的確是個為國為民的好皇帝,所鏟除的都是國之蠹蟲,隻要有才華,不管是世家出身,還是寒門出身,他都會提拔,隻是手段激烈了些,未免落下一個刻薄寡恩的名聲。


    林如海心中所想並未告訴任何人,自然也沒有告訴李赫。


    李赫做了姑蘇知府,掌管一州之事,又有巡撫也是林家老親,兩家都照應著,林家雖然無人為官,卻也沒人敢惹到他們頭上。


    林如海和賈敏對此暗暗感激,賈敏道:“姨媽家也還罷了,李大人想是為了讓咱們家在姑蘇日子好過些,方給李知府謀了這個職缺,按著他們的本事,比這好的好多著呢。”


    林如海淡淡一笑,道:“他們投桃報李,咱們別忘了他們的好處便是。”


    賈敏點點頭,想了想,笑道:“老爺不妨跟姨丈說一聲,姨丈現今是巡撫,總管一省軍民,公務上也能照應著李知府一些,若是別人來當這個知府,單是收攏原先的官員就得費些工夫,有了姨丈照應,誰還會沒眼色地對李知府陽奉陰違?”


    林如海笑道:“還等你說?我早同姨丈提過了。”


    賈敏聽了,方放下心來。


    李赫上任有處理公務遊刃有餘,又特特得了汪禎的指點,自然明白其中有林如海的緣故,於他處也十分照應林家,三家越覺親密了起來。


    至次年四月林如海夫婦出孝時,李赫同汪禎夫婦都親自過來了。


    所謂守孝三年,實則隻有二十七個月,林老太太年初沒的,乃是正月,因此今年四月林如海和賈敏便出孝了,但因賈代善之喪,喪於去年九月,賈敏守孝一年,林如海隻需緦麻三個月,但出嫁從夫,故林家四月起靈祭祀,脫林母之孝,並下帖子請客,家中設宴款待


    。


    見巡撫並知府都親自去林家,姑蘇一帶大小官員無不踴躍,都想著果然是林家,家中雖無人做官,其世交故舊卻不容小覷,定然是能起來的,因此四月初十這一日,同林家有親有故的來了,非親非故的也上趕著過來,絡繹不絕,一改門可羅雀之狀。


    賈母也記著女兒女婿出孝的日子,早早打發人送了東西來。


    雖已脫下公公的孝,但仍服父孝,故賈敏未曾錦衣華服,仍舊一身素服,並避開了家中宴會,隻請祖宗積年的老夫人幫著打理,並招待賓客。


    眾人雖未在宴上見她,到底去了內宅相見,不由得稱讚不絕,讚她有孝心,汪夫人卻覺得較之一二年前,賈敏更出挑了,麵色紅潤,氣色極好,風度亦雍容端莊,想是沒有煩心事,眼波流轉之間,盡是愉悅。


    汪夫人心中略一忖度,想起平素林如海同賈敏之情,遂暗示她等到出孝後早點懷胎。


    賈敏自然聽出來了,忍不住臉上一紅。


    她何嚐不希望早點為林家開枝散葉,隻是進門多年無所得,她終究有些忐忑不安,何況她還要守賈代善之孝,還有五個月方能脫去孝服。


    林如海卻不知賈敏所憂,他知道自己將來必有一子一女,如今倒也不如何急躁,命中注定,愁也無用,在前院待客時,他隻著一襲寶藍色織錦袍子,也沒束以金冠,卻愈發顯得風流雋永,舉杯敬客,眼神中流露出一種昂揚之氣。


    汪禎笑道:“你既出了孝,打算何時進京?明年可又是春闈了。”


    林如海早已有了打算,遂答道:“已打發管家先進京修繕舊宅了,再過半個月入夏,天熱,上路倒不好,因此等八、九月間秋高氣爽之時啟程,在京城中預備半年,並拜訪各家世交故舊,與同窗好友論些文章。”到時賈敏也該出父孝了。


    眾人聽到此處,頓時想起林如海已參加過春闈,並高中榜首。


    林如海既已是貢生,便不必再參加春闈,隻需明年參加春闈之後的殿試即可。


    汪禎素來明白林如海的才氣,以他的本事,隻有高中的,說不定還會進入翰林院就職,因此又問道:“可是打算闔家進京?是同你一起呢?還是等你考中了之後再說?”


    林如海若是進京趕考高中,留職京中,賈敏是不可能留在姑蘇的,定然隨著他一起


    。


    林如海上輩子雖因病未參加此次殿試,但是他卻知道殿試的題目,每年考試過後,其題目都會流傳出來,廣為人知,他相信自己即使不知道這些,也能考中,笑道:“打算一家子都進京,若僥幸得中倒好,若是沒中,在京城中再等三年便是。”


    上輩子他在翰林院就職三年,並無實職,勝在常行走於禦前,賈敏隨之一起,三年後方跟著他一起外放,也是在外放的任上生下一雙兒女,直到四十歲時做了鹽課禦史。


    李赫忙道:“如海兄滿腹經綸,來年定能金榜題名。”


    旁人也都如此說,不敢說半點落榜的晦氣話。


    林如海聽了,含笑謝過,道:“那就承蒙各位吉言了。”


    送走諸客,夫婦二人均是疲乏已極,幸而年輕,不過略歇一忽兒便即恢複,說起進京之事,賈敏聽說帶她一同進京,不由得十分歡喜。


    林如海微微一歎,笑道:“既打算八、九月間進京,東西都得先收拾了。”


    賈敏眉開眼笑,隨即猶豫片刻,道:“咱們家的東西可多著呢,可不是得早早收拾妥當。隻是這麽些東西,都帶進京不成?”


    他們家幾代主母嫁進來的嫁妝都留著,衣裳綢緞沒了,不過家具並古董書畫玩意兒首飾等卻都在,單是家具,不算賈敏的,就有四份,一件不少,都是好木頭打出來的,未因年深日久而損壞半分,隻是舊了些,另外還有林家百年積累,數目極大。


    林如海聽她一說,不禁一笑,喝了一杯茶,道:“咱們這一回進京,多則六七年,少則三四年,方能出京,家裏的東西自然都帶著。隻是你忘記了?瞧著數目大,咱們家可沒那麽些東西要帶的。你想想,單是家具,金陵舊宅擺了一套,是高祖太太的陪嫁,姑蘇舊宅擺了一套,是曾祖母的陪嫁,說不得以後還得回來居住,都沒有帶走的道理,隻揀一些精致的名貴的輕巧的帶一些便是


    。你和母親、祖母陪嫁的家具都在京城的宅子裏,按著京城宅子的尺寸打的,咱們離開時隻帶了自己房中的那些,餘者都留在京城裏了。”


    賈敏不覺笑了起來,道:“瞧我,竟糊塗了。可不是,哪一處的宅子都有家具,日後也能用上,又不是外放做官得帶著家具,咱們如今進京不必攜帶,剩下的東西便沒有多少了。古董字畫書籍玩意兒並金銀器皿首飾,連帶咱們人都算上,三條大船就夠了。”


    別瞧著他們家有二三百萬的家業,但是隻外麵田舍商鋪就占了大頭兒,家裏最貴重的是古玩書畫藏書並庫中金銀等,尤其是書籍,平常就裝了二十來間屋子。


    林如海道:“正是。”


    他們家到了這樣的地步,金銀反而是最少的了,統共不過二三十萬兩銀子。


    賈敏道:“雖然如此,還是得早些收拾了,等入了秋,咱們就上路,屆時不必忙亂。到了京城,老爺多交些友人,一道講論些學問,半年後就該參加殿試了。”


    林如海笑道:“我正有此意。”


    賈敏歎了一口氣,道:“咱們離京有五六年了,再進京城,不知是何種境況。”一別多年,不知道娘家是否依舊,也不知老母是否康健,通了這幾年書信,她完全相信如今的榮國府已不是當年父親在世時的榮國府了。


    林如海莞爾一笑,道:“長安還是長安,不過是幾年不在,有些兒變化罷了。時候不早了,咱們家已出了孝,正經該走動起來了,你雖不能去,我卻得各處拜見的,明兒有得忙呢,且先歇息罷。”


    賈敏點頭稱是。


    林如海果然忙碌了起來,賈敏雖不能赴宴請客,但是林如海出門所需之物並各家之禮她都打點妥當,博得族中十分讚譽。


    作者有話要說:


    囧,現在記憶力越來越不行了,把賈代善給忘記了,出嫁之女為父母守孝一年,齊衰不杖期,女婿為嶽父母隻需三個月緦麻就行了,真是重男輕女呀。


    我設定元春是老牛吃嫩草啦,但是大五歲有點太大了,研究過原著後,覺得大兩歲正合適,賈寶玉三四歲時,她十四五歲,恰好不久以後進宮,所以前文改了元春的年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之林如海重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雙麵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雙麵人並收藏紅樓之林如海重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