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紹林在樂途縣為官三年,醉了兩次。
一次是為官第二年的時候,樂途縣百姓第一次賣蠶繭賣到,踴躍的訂購桑苗的時候。還有一次,則是在他任期滿了升遷的時候。
第一次,是酒醉。
第二次,則是自醉。
當新任的樂途縣知縣左鬆源抵達樂途縣,與楊紹林交接完印信之後,楊紹林離開樂途縣的去往他處任職的事情,就被提上了日程。
永安九年二月初四。
前樂途縣知縣楊紹林,離開樂途縣。
楊紹林離開的消息雖然整個樂途縣的百姓都知道,但是他真正離開的日子,卻隻有少數幾個人知道。
許是人走茶涼。
楊紹林走出樂途縣縣衙的時候,全縣數十官吏,竟無一人相送。
哪怕楊紹林並不在意這些,他心中也是難掩失落。
“老爺。”隨著楊紹林來樂途縣的長隨見狀,輕喚一聲。
“沒事,走吧。”楊紹林搖搖頭,將失落壓回心底,轉身朝著等在縣衙門口的馬車走去。
車夫掀開簾子,在楊紹林上車的一瞬間,在他耳畔輕聲道:“大人莫怪,新來的大老爺正召集衙門上下人等訓話,若不是小人按規矩,要送大人去府城,小人也得去聽新來的大老爺訓話。”
楊紹林微微一怔。
車夫又道:“大家夥都托小人給大人您帶句話,祝大人您一路平安,步步高升。”
楊紹林心中泛起陣陣漣漪,楞了楞,直到坐進馬車裏頭,馬車緩緩動起來了,才撩著簾子說道:“回頭替本官向大家夥道個謝,就說這三年裏頭,多謝大家夥對本官的鼎力相助。本官,銘記於心。”
從衙門口到城門口,一路再無話說。
然而,當楊紹林的馬車駛出樂途縣縣城的東城門之後,馬車車夫驚呆了,楊紹林的長隨驚呆了,再次撩起馬車簾子的楊紹林也驚呆了。
樂途縣東城門外,道路的兩旁站滿了人群,男女老幼都有。
大路的中間,站著幾個顫顫巍巍的老人。
一見到楊紹林的馬車出城,那幾個顫顫巍巍的老人就撩開衣服的下擺跪了下去,一同跪下去的,還有道路兩旁,幾乎看不到頭的人群。
楊紹林有些艱難的開口:“諸位鄉親,你們……這是做什麽?”
聲音聽上去,帶了幾分哽咽。
說話間,從馬車上下來,走到路中間的老人身邊,伸手去扶他們:“老人家,快起來,快起來……大家都快起來吧。”
“楊大人,您不要走啊。”
“是啊,楊大人,您就留在樂途縣吧。”
“楊大人……”
……
……
“諸位,多謝諸位父老鄉親的抬愛,楊某人感激不盡。”楊紹林心中酸澀脹滿,眼睛在不知不覺間,悄然濕潤。
被眾人推舉出來的鄉老大聲開口:“楊大人,老朽等人知道,楊大人此去必是高升,我們不敢阻礙大人前程,隻求楊大人能收下我們樂途縣老百姓的一點心意。”
說著,鄉老雙手托起一把萬民傘,捧到楊紹林麵前,嘴裏大聲道:“願大人前程似錦!”說著,再次往下一跪。
“願大人前程似錦!”
托傘的老人身邊的另外幾位老人說道。
“願大人前程似錦!”
道路兩旁,黑壓壓的男女老少說道。
“願大人前程似錦!”
全樂途縣的來送行的,沒來送行的,仿佛都在說。
楊紹林趕緊扶著托傘的老人,嘴裏道:“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本官隻是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不敢當諸位鄉親如此抬愛,本官實在慚愧……”
說著,竟然有些說不下去。隻伸手做推拒狀,將鄉老捧到麵前的萬民傘推開。
鄉老長長一揖,再一次將萬民傘托到楊紹林麵前:“請大人收下此傘,以全我樂途縣百姓的一片感恩之心。”
眾人齊聲道:“請大人收下此傘,以全我樂途縣百姓的一片感恩之心。”
楊紹林心中越發酸脹,一邊拱手衝著眾人行禮,一邊哽咽的開口:“老人家,諸位父老鄉親……楊某人,多謝諸位,深情厚誼!”
說著,也是長長的一揖:“多謝了!”
然後才雙手接過鄉老捧過來的萬民傘,輕輕的撫摸了一陣,這才感慨的說道:“本官此生,當別無所求。”
“楊伯伯,您還該有所求的。”
“您該求著,每到一地,就造福一地百姓,得當地百姓之愛戴。”
有福捧了一碗清水,從人群中走出,含笑走到楊紹林身邊,將水遞給他,又說:“自家院子裏的井水,燒開了,放涼了,解渴正好。”
楊紹林含笑接過有福捧過來的碗,一口喝完之後遞回給她,笑道:“說起來,楊伯伯在樂途縣這三年,最應該感謝的是你啊,小有福。”
若不是這個叫有福的小姑娘最先提出來在土邊、田邊栽桑,又不計個人得失的教大家養蠶,教大家如何嫁接桑樹……讓樂途縣的蠶桑迅速的發展起來,使全縣百姓都得了利。他恐怕也不會看到今日的這一幕,更不可能,這麽快就升遷。
“楊伯伯謝我做什麽?”有福臉上的笑容不變,說道:“您不是應該謝孟婆婆和孟婆婆的阿爹嗎?”
聽到有福的話,想到被族人毀掉的農書,楊紹林心中又是一痛。
臉上的笑容都有些難以為繼了。
幸好,有福也隻是‘無意’提及此話的,很快就又換了話題,說道:“大家都祝願楊伯伯您前程似錦,有福也一樣。不過,有福更希望您能青史留名,做百世流芳的好官。”
楊紹林失笑。
青史留名,百世流芳。是古往今來所有文官心中最大的心願,楊紹林自然也不例外。
隻是,要青史留名談何容易啊……
“好,那就多謝小有福了。”楊紹林下意識的伸手,想要揉揉有福的腦袋,不過隨即想到這是大庭廣眾,而且有福已經九歲了,旋即將手收回,看著有福說道:“不管成與不成,楊伯伯都會竭盡所能的,做一個好官的。”
此時此刻,沒有人能想到,最終青史留名、百世流芳的,居然是那個笑意盈盈,還梳著雙丫髻的丫頭。顧有福。
一次是為官第二年的時候,樂途縣百姓第一次賣蠶繭賣到,踴躍的訂購桑苗的時候。還有一次,則是在他任期滿了升遷的時候。
第一次,是酒醉。
第二次,則是自醉。
當新任的樂途縣知縣左鬆源抵達樂途縣,與楊紹林交接完印信之後,楊紹林離開樂途縣的去往他處任職的事情,就被提上了日程。
永安九年二月初四。
前樂途縣知縣楊紹林,離開樂途縣。
楊紹林離開的消息雖然整個樂途縣的百姓都知道,但是他真正離開的日子,卻隻有少數幾個人知道。
許是人走茶涼。
楊紹林走出樂途縣縣衙的時候,全縣數十官吏,竟無一人相送。
哪怕楊紹林並不在意這些,他心中也是難掩失落。
“老爺。”隨著楊紹林來樂途縣的長隨見狀,輕喚一聲。
“沒事,走吧。”楊紹林搖搖頭,將失落壓回心底,轉身朝著等在縣衙門口的馬車走去。
車夫掀開簾子,在楊紹林上車的一瞬間,在他耳畔輕聲道:“大人莫怪,新來的大老爺正召集衙門上下人等訓話,若不是小人按規矩,要送大人去府城,小人也得去聽新來的大老爺訓話。”
楊紹林微微一怔。
車夫又道:“大家夥都托小人給大人您帶句話,祝大人您一路平安,步步高升。”
楊紹林心中泛起陣陣漣漪,楞了楞,直到坐進馬車裏頭,馬車緩緩動起來了,才撩著簾子說道:“回頭替本官向大家夥道個謝,就說這三年裏頭,多謝大家夥對本官的鼎力相助。本官,銘記於心。”
從衙門口到城門口,一路再無話說。
然而,當楊紹林的馬車駛出樂途縣縣城的東城門之後,馬車車夫驚呆了,楊紹林的長隨驚呆了,再次撩起馬車簾子的楊紹林也驚呆了。
樂途縣東城門外,道路的兩旁站滿了人群,男女老幼都有。
大路的中間,站著幾個顫顫巍巍的老人。
一見到楊紹林的馬車出城,那幾個顫顫巍巍的老人就撩開衣服的下擺跪了下去,一同跪下去的,還有道路兩旁,幾乎看不到頭的人群。
楊紹林有些艱難的開口:“諸位鄉親,你們……這是做什麽?”
聲音聽上去,帶了幾分哽咽。
說話間,從馬車上下來,走到路中間的老人身邊,伸手去扶他們:“老人家,快起來,快起來……大家都快起來吧。”
“楊大人,您不要走啊。”
“是啊,楊大人,您就留在樂途縣吧。”
“楊大人……”
……
……
“諸位,多謝諸位父老鄉親的抬愛,楊某人感激不盡。”楊紹林心中酸澀脹滿,眼睛在不知不覺間,悄然濕潤。
被眾人推舉出來的鄉老大聲開口:“楊大人,老朽等人知道,楊大人此去必是高升,我們不敢阻礙大人前程,隻求楊大人能收下我們樂途縣老百姓的一點心意。”
說著,鄉老雙手托起一把萬民傘,捧到楊紹林麵前,嘴裏大聲道:“願大人前程似錦!”說著,再次往下一跪。
“願大人前程似錦!”
托傘的老人身邊的另外幾位老人說道。
“願大人前程似錦!”
道路兩旁,黑壓壓的男女老少說道。
“願大人前程似錦!”
全樂途縣的來送行的,沒來送行的,仿佛都在說。
楊紹林趕緊扶著托傘的老人,嘴裏道:“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本官隻是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不敢當諸位鄉親如此抬愛,本官實在慚愧……”
說著,竟然有些說不下去。隻伸手做推拒狀,將鄉老捧到麵前的萬民傘推開。
鄉老長長一揖,再一次將萬民傘托到楊紹林麵前:“請大人收下此傘,以全我樂途縣百姓的一片感恩之心。”
眾人齊聲道:“請大人收下此傘,以全我樂途縣百姓的一片感恩之心。”
楊紹林心中越發酸脹,一邊拱手衝著眾人行禮,一邊哽咽的開口:“老人家,諸位父老鄉親……楊某人,多謝諸位,深情厚誼!”
說著,也是長長的一揖:“多謝了!”
然後才雙手接過鄉老捧過來的萬民傘,輕輕的撫摸了一陣,這才感慨的說道:“本官此生,當別無所求。”
“楊伯伯,您還該有所求的。”
“您該求著,每到一地,就造福一地百姓,得當地百姓之愛戴。”
有福捧了一碗清水,從人群中走出,含笑走到楊紹林身邊,將水遞給他,又說:“自家院子裏的井水,燒開了,放涼了,解渴正好。”
楊紹林含笑接過有福捧過來的碗,一口喝完之後遞回給她,笑道:“說起來,楊伯伯在樂途縣這三年,最應該感謝的是你啊,小有福。”
若不是這個叫有福的小姑娘最先提出來在土邊、田邊栽桑,又不計個人得失的教大家養蠶,教大家如何嫁接桑樹……讓樂途縣的蠶桑迅速的發展起來,使全縣百姓都得了利。他恐怕也不會看到今日的這一幕,更不可能,這麽快就升遷。
“楊伯伯謝我做什麽?”有福臉上的笑容不變,說道:“您不是應該謝孟婆婆和孟婆婆的阿爹嗎?”
聽到有福的話,想到被族人毀掉的農書,楊紹林心中又是一痛。
臉上的笑容都有些難以為繼了。
幸好,有福也隻是‘無意’提及此話的,很快就又換了話題,說道:“大家都祝願楊伯伯您前程似錦,有福也一樣。不過,有福更希望您能青史留名,做百世流芳的好官。”
楊紹林失笑。
青史留名,百世流芳。是古往今來所有文官心中最大的心願,楊紹林自然也不例外。
隻是,要青史留名談何容易啊……
“好,那就多謝小有福了。”楊紹林下意識的伸手,想要揉揉有福的腦袋,不過隨即想到這是大庭廣眾,而且有福已經九歲了,旋即將手收回,看著有福說道:“不管成與不成,楊伯伯都會竭盡所能的,做一個好官的。”
此時此刻,沒有人能想到,最終青史留名、百世流芳的,居然是那個笑意盈盈,還梳著雙丫髻的丫頭。顧有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