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崔莞仍在此,定會覺得萬分驚愕,這人她識得,非但識得,還結緣非淺,正是信誓旦旦說要助她擺脫劉珩的華灼。


    在勻子這天下第一賢士麵前,華灼顯然比崔莞自在得多,她施施然的走到幾前,將手中一塊粗中有細的竹席往幾前一放,從容落座。


    “你未打算收她入門罷?”華灼抬手拾起一卷竹簡,漫不經心的翻開起來。


    “見了為師不揖不禮,不恭不敬,真乃……”


    “凡學之道,嚴師為難。”見勻子又將長篇大論,華灼幹脆利落的開口說道:“況且拜入你門下,非我所願,而是你誆之,詐之。”


    盯著華灼看似悠然自在,卻透著一絲挫敗的神情,勻子睿智慈愛的雙眸中飛閃過一縷極為罕見的狡黠。


    見此,華灼撇了撇嘴,輕輕一哼,“老不修。”


    聞此一言,勻子臉上不見無一絲怒意,反而撫須大笑道:“即便吾乃老不修,身為吾徒的阿灼,又當如何自呼?”


    這副頑童之姿,若是落入世人眼中,定會令人人都呆若木雞罷?可惜……


    華灼細眉輕揚,將手中竹簡往幾上一放,沒好氣的道:“你還未言,是否收崔莞入門?”


    重拾此話,勻子臉上的笑容漸斂,他抬起眸,順著敞開的竹門眺望天際,目光高遠,“崔莞與吾並無師徒之緣。”


    “是劉珩之意罷。”華灼輕嗤一聲,一語道破蘊含的玄機,“當日在稷下門前一事,亦是劉珩暗中所托,你也借此達成所願。不過,我甚是疑惑,劉珩既有意助她揚名,又為何阻她拜師入門?”


    “並非是劉珩之意。”勻子遺憾長歎,“確為無緣。”


    華灼一臉不信,“如此,你方才回絕便是,何必令她明日再來?”


    沉默片刻,勻子方慢慢回道:“受人所托。”


    這番話落下,華灼便心知肚明,無論再怎麽詢問,勻子都不會再多透一句。


    她索性站起身,拂袖彈衣,慢條斯理的往後退,直至退到竹門前,跨門而出之時,又側身回首,對上勻子始終含笑的麵容,淡淡說道:“紅塵俗事,確不該紛擾隱世之人,隻是,你連我這魏人都可收,何故不願助晉人一臂之力?”


    說罷,華灼轉身踏出門,頭也不回的離去。


    看著她飄然遠去的身影,勻子慢慢放下手中的竹簡,眼中含滿無奈之色。


    並非他不願,而是這世道紛亂將起,天機已混,崔莞這小姑子的氣運命理,便是他也掐算不出分毫,唯知這收徒一事,斷不可為之。


    有時,以退為進,未嚐不是一種助力。


    可惜這一切,崔莞均不知情,下山後,她便登上驢車,返回臨淄城。


    一路上,坐在車廂中的崔莞眉目間透著一絲輕快,反倒是馭車的衛臨,麵色沉鬱,他再三猶豫,最終決定,坦然告之。


    “阿莞。”衛臨稍稍側頭,壓低聲道:“方才你登山後不久,有人曾在附近查探。”頓了一下,他又道:“那人,我曾見他為你馭過車。”


    為她馭車?


    崔莞眸光輕晃,是墨十八。


    看來,她與衛臨相見一事,很快便會傳入劉珩耳中,隻是不知,劉珩何時會尋上門。


    崔莞隔著衣袖,捏了捏一直隨身攜帶的信箋,眉間那縷輕快,也隨著驢車漸漸駛近莊子而慢慢斂下。


    次日清晨,天色泛起一絲微白,崔莞身著一襲普通無華的儒袍,登上早已候在莊門外的驢車,前往平潭山。


    而此次,勻子未言推拒之語,徑直指著擺放在臨門一角的竹竿,道:“門前有潭,潭中有魚,何時你能以此竿得一山中魚,老朽便允你入門。”


    這算是入門試煉了罷?


    “諾。”崔莞應聲而起,走到角落中,執起竹竿便往外走。


    不過,到了潭邊她才發覺,勻子雖給了竿,卻未給餌,而且手中這支竹竿之上,銀絲若隱若現,底端係著一枚小巧銀針。


    是的,所係之物是銀針,而非銀鉤。


    崔莞眸光微沉,以此竿垂釣,莫說一尾山魚,便是半尾也釣不上來。


    勻子是打算以此法勸她知難而退罷?


    崔莞下意識回望,坐在竹屋裏的勻子,卻已步入書房,不在大堂之中。


    故而她這一望,未能目及半道身影。


    崔莞抿著唇,斂回目光,持竿往那半麵陡峭的山壁走去,邊走邊垂頭搜尋。


    少頃,她彎身拾起一枚拳頭大小,有棱有角的青石,將竹竿放置在一旁,撚起那枚銀針擱置在另一塊布凹凸不平的山石之上,以青石慢慢捶打。


    那枚筆直的銀針,一點一點彎曲,崔莞停手時,雖不似魚鉤,卻也勉強可用。


    隻差餌食了,她將目光投向屋後那片繁茂的竹林。


    忍下心中懼意,崔莞狼狽的自竹林中鑽出時,手中捏著兩條裹在竹葉中的無名青蟲,她的衣袍雖沾染了些許泥漬,臉上卻是隱隱泛著歡喜。


    萬事俱備,隻欠山魚。


    潭水清澈見底,甚至可將潭底悠然擺尾的魚兒看得一清二楚,崔莞尋了塊平坦的山石,靜坐垂釣。


    山風徐徐,吹皺了一池潭水,亦吹散了世間紛擾,誰也不曾料到,崔莞這一坐,便是整整兩個月。


    朝來夕去,日複一日,兩個月,春末夏初,山中卻無多大變化,不過是草木愈來愈繁茂,飛鳥走獸愈來愈多,一日在登山小徑上,崔莞還曾碰見慌不擇路的野兔與錦雞。


    而兩月來,潭中擺尾的魚兒雖多,可咬鉤的卻從未有之。


    崔莞已然醒悟,勻子不會收她入門,但這道看似令她知難而退的考驗,卻予了她莫大的好處。


    這期間,她思慮了許多,前程,過往,無一不足。


    崔莞從未如此明晰的看透己身,這一世的所取所需,所行之道,所謀之事,點點滴滴分毫畢現。


    如此一遍又一遍,曆經兩個月的靜思,崔莞焦灼煩躁的心緒,一點一點沉澱而下。


    直至今日,她再入竹屋,並非為取竿,而是慢慢走到勻子身前,抬手恭敬的行了一禮,“多謝勻公教誨。”


    勻子睿智的雙眸中,流露出一絲欣慰之色,他頷首笑道:“去罷,往後,不必再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君心應猶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華燈初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華燈初裳並收藏君心應猶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