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或若有所思,或呆滯靜默,立於其中的蕭之謙,雙眼死死盯著擁簇在劉珩身旁,出聲傳令的人影。
兩檔鎧,紅纓盔,身形雖不如旁人矯健,卻是挺拔如鬆,英姿颯爽,尤其是半掩在頭盔中的麵容,若不細看,難以觀清,可刻意留心之下,那仍透出一絲稚氣,甚至與他有二、三分相似的臉孔……
蕭謹!?
怎會是他?
仿佛有所察覺,蕭謹下頜微微一側,順勢對上蕭之謙滿是駭然的目光,眉眼輕彎起,露出一抹耐人尋味的淺笑。
蕭之謙心中乍寒,猛地一哆嗦,竟是垂頭躲開蕭謹的眼神,亦借此掩飾麵上流露出的不敢置信與驚慌。
真是他!
臨淄別院蕭謹被救至今不過二載,蕭之謙又對趙氏兵書垂涎已久,對這位堂弟,自然也就比族人多了幾分心思,麵麵相覦,還是能認出人來。
且那身形,以及長開的五官……蕭謹身上的毒解了?
想到此,蕭之謙心底寒意更甚,畢竟,他不同於外人,見到蕭謹之際,便已知曉,劉珩之所以能率三軍擊潰善戰的魏人,乃是因蕭謹持有趙氏兵書之故。
而時至今日,三軍凱旋,且不言蕭謹北征時立下何等功勞,光憑獻上趙氏兵書,便已是大功一件!
蕭之謙的氣息微促,他與蕭謹已是不死不休,倘若蕭謹當真崛起,對他而言,打擊不可謂不重。
比起心亂如麻的蕭之謙,蕭謹一臉平靜,他斂回目光,靜靜跟在劉珩身旁,心中想的,卻是崔莞。
至今為止,劉珩仍未告知蕭謹,崔莞是名姑子,故而在蕭謹心中,仍把崔莞當做兄長,而一想到用不了多久,便能於崔莞重逢,蕭謹眉目間止不住透出一絲雀躍。
嗯,真不知,阿兄見到他時,會是何等神情?
蕭謹已有些迫不及待了。
劉珩並不知蕭謹的心思,與王煥等世家朝臣寒暄幾句,忽的轉聲道:“此次北征,孤於雍城擒獲幾名裏通外敵,禍國殃民之輩,其中便有城主周肅。”
楚廣王煥聞言,神情齊齊一變,裏通外敵曆來都不是件小事,且此次還有一城之主攪和其中,王煥豈會看不出輕重,他當即便道:“事關重大,臣立即向今上進言。”
“且慢!”楚廣低喝一聲,極力壓住顫意,沉聲道:“此事非同兒戲,殿下可有憑證?”
他不知劉冀暗中動的手腳,隻因周肅早已投靠寒門多時,是寒門不可多得的臂膀,所知密事甚廣,這才出言相阻。
劉珩麵無表情,一雙墨眸轉向楚廣,不疾不徐的道:“楚相是在質疑孤?”
“臣不敢。”楚廣咬牙對劉珩抬手一禮,振振有詞道:“殿下應知,裏通外敵非小禍,若無真憑實據,貿然上稟,不但寒了忠臣之心,更會打草驚蛇,故而臣不得不慎重一問。”
“曆聞楚相為人謹慎,果然名符其實。”劉珩低低一笑,眸光熠熠,“不過,楚相大可放心,孤既出言,自是有真憑實據為證。”說罷,又莫名的添了一句:“待後軍押俘還朝,孤允楚相親自審問,正好以全楚相謹慎之心。”
一番言語,將楚廣堵得無話可說,他眨了眨眼,隱下眸底的陰霾,勉強笑道:“殿下說笑了。”
“哦?”劉珩劍眉微揚,意味深長的道:“楚相難道不知,孤,從不言笑。”
話畢,不欲再多言,劉珩朝王煥一頷首,轉身便往營地內走去。
一場百官迎門,就這般無疾而終,百官尚好,能緊隨在王煥楚廣身後的朝臣,皆為士族或寒門中的翹楚,自是清楚其中內情,而後方之人,即便稀裏糊塗,也不敢過多詢問,尤其是見王煥與楚廣二人麵色均沉著如水,更是打定主意明哲保身,將嘴閉得嚴嚴實實。
可城內的百姓對大軍臨門不入,驚詫連連,一片嘩然,崔莞亦在人群之中,她透過掀起的窗紗,掃了一眼城外連天的營帳,秀眉緊蹙。
按理說,大軍凱旋,百官出城相迎,斷無城外臨門紮營而不入的道理,這其中定有蹊蹺……崔莞頓了頓,放下手中窗紗,喚了陪同在一旁的碧落,低低吩咐兩句。
碧落聽罷,點了點頭便撩簾下車,待碧落的身影徹底融入人群中,再難分辨後,崔莞才對車外的墨十八道:“回府。”
雖說日思夜想的人就在城外,可她不得不壓下心底的躁動,劉珩向來不是胡亂行事之人,他既做出這般決定,就定有一番道理,她不能擾亂其中的謀算。
就在大軍安營紮寨,城中百姓議論紛紛之際,韶華宮中卻是一片風雨欲來。
孝明帝已般到甘泉殿靜養,故而任憑劉冀無所顧忌,一聞楚廣的稟報,頓時暴跳如雷。
“他、他竟敢如此行事?這是藐視君恩,你還不快點齊人馬,將他給本王押回來!”
“萬萬不可!”楚廣急急喝道。
“有何不可?本王代君行令,遣百官出城相迎,劉珩既然這般行事,便是目無君上,乃逆反之罪,來人!速速前往西籬門,將劉珩押解進宮!”
“此事斷不可行。”看著已然被怒火衝昏頭的劉冀,楚廣眼中閃過一絲說不清的失望之色,若非劉冀身上也有楚家的血脈,他又豈會幫襯這等付不起的阿鬥。
“太子北征,已深得人心,且西籬門外不過是先遣軍,其所言也不無道理,倘若無緣無故,貿然拘押三軍統帥,極有可能……”
“他們敢!要真到那一步,便是謀反,是九族同誅的大罪!”
楚廣搖頭苦笑,“倘若太子登位,恐怕非但不是謀反,而是擁護之宮。”
此話一出,劉冀暴怒的思緒這才逐漸冷下,坐在一旁,始終未開口的殷貴妃起身行到楚廣身前,道:“大兄的意思,是置之不理?”
“然。”楚廣慎重地點了點頭,道:“眼下北征凱旋,太子氣勢正盛,臣觀薑柏等將領,大多都對太子心悅誠服,確實不是出手之際。”
“如此,便仍由他在城外候著,不過,今上可是一直盼望太子回宮。”比起劉冀,殷貴妃的心機無疑要深沉許多,一針見血的指出薄弱之處。
百官相迎,太子可推卻,帝王之命,總不能再推了罷?
楚廣心神領會,拱手一禮,便退出韶華宮,轉向甘泉殿,而他一走,殷貴妃的麵色陡然一沉,對劉冀冷聲道:“跪下!”
“母、母妃?”劉冀愕然,可一見殷貴妃麵色冷冽,雙膝頓時一軟,跪倒在席上。
兩檔鎧,紅纓盔,身形雖不如旁人矯健,卻是挺拔如鬆,英姿颯爽,尤其是半掩在頭盔中的麵容,若不細看,難以觀清,可刻意留心之下,那仍透出一絲稚氣,甚至與他有二、三分相似的臉孔……
蕭謹!?
怎會是他?
仿佛有所察覺,蕭謹下頜微微一側,順勢對上蕭之謙滿是駭然的目光,眉眼輕彎起,露出一抹耐人尋味的淺笑。
蕭之謙心中乍寒,猛地一哆嗦,竟是垂頭躲開蕭謹的眼神,亦借此掩飾麵上流露出的不敢置信與驚慌。
真是他!
臨淄別院蕭謹被救至今不過二載,蕭之謙又對趙氏兵書垂涎已久,對這位堂弟,自然也就比族人多了幾分心思,麵麵相覦,還是能認出人來。
且那身形,以及長開的五官……蕭謹身上的毒解了?
想到此,蕭之謙心底寒意更甚,畢竟,他不同於外人,見到蕭謹之際,便已知曉,劉珩之所以能率三軍擊潰善戰的魏人,乃是因蕭謹持有趙氏兵書之故。
而時至今日,三軍凱旋,且不言蕭謹北征時立下何等功勞,光憑獻上趙氏兵書,便已是大功一件!
蕭之謙的氣息微促,他與蕭謹已是不死不休,倘若蕭謹當真崛起,對他而言,打擊不可謂不重。
比起心亂如麻的蕭之謙,蕭謹一臉平靜,他斂回目光,靜靜跟在劉珩身旁,心中想的,卻是崔莞。
至今為止,劉珩仍未告知蕭謹,崔莞是名姑子,故而在蕭謹心中,仍把崔莞當做兄長,而一想到用不了多久,便能於崔莞重逢,蕭謹眉目間止不住透出一絲雀躍。
嗯,真不知,阿兄見到他時,會是何等神情?
蕭謹已有些迫不及待了。
劉珩並不知蕭謹的心思,與王煥等世家朝臣寒暄幾句,忽的轉聲道:“此次北征,孤於雍城擒獲幾名裏通外敵,禍國殃民之輩,其中便有城主周肅。”
楚廣王煥聞言,神情齊齊一變,裏通外敵曆來都不是件小事,且此次還有一城之主攪和其中,王煥豈會看不出輕重,他當即便道:“事關重大,臣立即向今上進言。”
“且慢!”楚廣低喝一聲,極力壓住顫意,沉聲道:“此事非同兒戲,殿下可有憑證?”
他不知劉冀暗中動的手腳,隻因周肅早已投靠寒門多時,是寒門不可多得的臂膀,所知密事甚廣,這才出言相阻。
劉珩麵無表情,一雙墨眸轉向楚廣,不疾不徐的道:“楚相是在質疑孤?”
“臣不敢。”楚廣咬牙對劉珩抬手一禮,振振有詞道:“殿下應知,裏通外敵非小禍,若無真憑實據,貿然上稟,不但寒了忠臣之心,更會打草驚蛇,故而臣不得不慎重一問。”
“曆聞楚相為人謹慎,果然名符其實。”劉珩低低一笑,眸光熠熠,“不過,楚相大可放心,孤既出言,自是有真憑實據為證。”說罷,又莫名的添了一句:“待後軍押俘還朝,孤允楚相親自審問,正好以全楚相謹慎之心。”
一番言語,將楚廣堵得無話可說,他眨了眨眼,隱下眸底的陰霾,勉強笑道:“殿下說笑了。”
“哦?”劉珩劍眉微揚,意味深長的道:“楚相難道不知,孤,從不言笑。”
話畢,不欲再多言,劉珩朝王煥一頷首,轉身便往營地內走去。
一場百官迎門,就這般無疾而終,百官尚好,能緊隨在王煥楚廣身後的朝臣,皆為士族或寒門中的翹楚,自是清楚其中內情,而後方之人,即便稀裏糊塗,也不敢過多詢問,尤其是見王煥與楚廣二人麵色均沉著如水,更是打定主意明哲保身,將嘴閉得嚴嚴實實。
可城內的百姓對大軍臨門不入,驚詫連連,一片嘩然,崔莞亦在人群之中,她透過掀起的窗紗,掃了一眼城外連天的營帳,秀眉緊蹙。
按理說,大軍凱旋,百官出城相迎,斷無城外臨門紮營而不入的道理,這其中定有蹊蹺……崔莞頓了頓,放下手中窗紗,喚了陪同在一旁的碧落,低低吩咐兩句。
碧落聽罷,點了點頭便撩簾下車,待碧落的身影徹底融入人群中,再難分辨後,崔莞才對車外的墨十八道:“回府。”
雖說日思夜想的人就在城外,可她不得不壓下心底的躁動,劉珩向來不是胡亂行事之人,他既做出這般決定,就定有一番道理,她不能擾亂其中的謀算。
就在大軍安營紮寨,城中百姓議論紛紛之際,韶華宮中卻是一片風雨欲來。
孝明帝已般到甘泉殿靜養,故而任憑劉冀無所顧忌,一聞楚廣的稟報,頓時暴跳如雷。
“他、他竟敢如此行事?這是藐視君恩,你還不快點齊人馬,將他給本王押回來!”
“萬萬不可!”楚廣急急喝道。
“有何不可?本王代君行令,遣百官出城相迎,劉珩既然這般行事,便是目無君上,乃逆反之罪,來人!速速前往西籬門,將劉珩押解進宮!”
“此事斷不可行。”看著已然被怒火衝昏頭的劉冀,楚廣眼中閃過一絲說不清的失望之色,若非劉冀身上也有楚家的血脈,他又豈會幫襯這等付不起的阿鬥。
“太子北征,已深得人心,且西籬門外不過是先遣軍,其所言也不無道理,倘若無緣無故,貿然拘押三軍統帥,極有可能……”
“他們敢!要真到那一步,便是謀反,是九族同誅的大罪!”
楚廣搖頭苦笑,“倘若太子登位,恐怕非但不是謀反,而是擁護之宮。”
此話一出,劉冀暴怒的思緒這才逐漸冷下,坐在一旁,始終未開口的殷貴妃起身行到楚廣身前,道:“大兄的意思,是置之不理?”
“然。”楚廣慎重地點了點頭,道:“眼下北征凱旋,太子氣勢正盛,臣觀薑柏等將領,大多都對太子心悅誠服,確實不是出手之際。”
“如此,便仍由他在城外候著,不過,今上可是一直盼望太子回宮。”比起劉冀,殷貴妃的心機無疑要深沉許多,一針見血的指出薄弱之處。
百官相迎,太子可推卻,帝王之命,總不能再推了罷?
楚廣心神領會,拱手一禮,便退出韶華宮,轉向甘泉殿,而他一走,殷貴妃的麵色陡然一沉,對劉冀冷聲道:“跪下!”
“母、母妃?”劉冀愕然,可一見殷貴妃麵色冷冽,雙膝頓時一軟,跪倒在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