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漫天飛雪之後,金陵除了銀裝素裹,空氣也日漸的冷冽下來。
這諾大的朝廷,無數個衙門,自有差人拿著竹掃帚開始掃雪,那一個個穿著蓑衣的人,如螞蟻一般在京師中晃動,最後將一條條街道清掃幹淨。
天子北狩,這是大事,若是其他的時候,少不得有大臣出來勸一勸,無非就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何況天子乎之類的警句,隻是這一次,卻是出奇的安靜,所有人沒有做聲,都沒有動靜,隻有幾個老傻瓜吼了幾句,見無人響應,索性也就不做聲了。
內閣一如既往的安靜,楊士奇清早來當值,他前腳進了自己的值房,後腳那楊榮便跟了來。
楊榮見了楊士奇,劈頭蓋臉的就道:“士奇,人心,人心啊,人心真是看不透……”
楊士奇脫下了披風,一麵接過書吏送來的茶盞,笑吟吟的抿嘴道:“哦,又怎麽了,這些年久總是見你愁眉苦臉,不知所為何事。”
楊榮冷笑:“真是稀罕事兒,天子北狩,這就要動身了,可是朝野內外,都伸著脖子,卻都不發一言,這是什麽意思?倒都像是哄著天子走的,有些人啊,這哪裏是捧太子,這分明是害太子啊,陛下要走,當然不希望有人勸說,他是鐵了心,聽不得勸的,可是不勸,就好像大家夥兒都轟著天子走似地,天子琢磨一下,回過勁來。心裏會自在麽?這些人啊……不明是非,不明是非啊…”
楊榮捋著胡須感歎,晃著腦子。覺得有些懊惱。
楊士奇卻隻是微微一笑,道:“這其中的內情嘛………勉仁就有所不知了,其實道理,大家都明白,可是你想想看,天子要走,太子就要監國。太子是儲君,是未來的天子,這個時候你來勸。就有人難免會想,你這不是故意讓太子不能監國麽,這個出頭鳥,誰敢做?就不怕太子記恨?其實太子那邊。也希望有人來勸一勸。怕自己被推到風口浪尖上,可是他不能說話,也不能鼓動下頭的大臣們去上書勸說,為何?怕廠衛啊,稍有風吹草動,說不準就鑽進了天子的耳朵裏,你太子私底下串聯大臣,這怎麽成?因此啊。明白的人知道怎麽樣對太子有好處,可是偏偏沒人肯做這出頭鳥。生怕自己的‘好心’,太子不能領會,反而遭了嫉恨。可是不知道的呢,卻還在歡欣鼓舞。至於太子那邊,又是有苦難言,總而言之,大家都在裝糊塗。自古以來,最不好做的,就是太子,左不是右不是,如履薄冰,一個不慎,就可能遭了大忌。”
楊榮一聽,頓覺有理,點頭道:“所以說,人心才是真正的可怕,人人都曉得明哲保身,所以大家都知道這是錯的事,偏偏大家都肯硬著頭皮,就此錯下去。”
楊士奇喝了口茶,身子熱了一些,不禁笑道:“怎麽,勉仁兄近來為何有如此多的感慨。”
楊榮和楊士奇的關係,卻是極好的,便笑了,坦率的道:“近日不是下雪麽,欣賞了雪景,又看了一些近來士林裏傳出的幾個雪景的佳作,感慨就多了一些。”
楊士奇歎口氣:“話雖如此,可是尋常百姓,隻怕就沒這賞雪的興致了,我聽說,昨個兒凍死了三十多人,這還是天子腳下,其他地方,天知道是什麽光景,都說是太平盛世,可是盛世都是如此,其他年景,就更不必說了。那太子的事,你我也就不摻和了,太子殿下自然有的是的人巴結,還輪不到你我…”
說到這裏的時候,楊士奇不禁有些氣惱,他的涵養雖好,可是想到某些小動作,還是不免有點兒心寒,他立即打起精神,道:“話說回來,現在漢王是沒指望了,能乖乖做他的藩王已是萬幸,趙王呢,更是絕無可能,太子即便出點差錯,眼下,也是無妨,反正經受的起,倒是聽說,京師裏出了個稀罕事兒。”
楊榮一聽,露出古怪表情:“這事兒老夫也有耳聞,說是那些錦衣衛,個個拿了掃帚上街,給人掃雪去了,還設了粥攤,說是天子親軍,奉天子令,賑濟百姓,這事兒,倒是傳開了,嗬……說來真是可笑,這錦衣衛,突然成了善人,想起來都不寒而栗,這些人突然做了善事,這定是別有所圖了,老夫就在琢磨,這郝風樓,葫蘆裏賣什麽藥,倒是有無知百姓,竟是不辨是非,居然為這些小恩小惠,而感激涕零,這事兒,哎……曆來大奸者必若忠,大惡者也必會積善,無知百姓,哪裏分得清什麽是非好壞,被這些歹人蒙騙,將來還不知要吃多少虧。”
楊士奇卻不這樣看,搖頭道:“是大奸還是大惡,與你我何幹?說實話,他們這時候肯出來,那也是難得,連這樣的人都肯行善,其他衙門,還坐得住麽?有了這個表率,卻也不錯,勉仁,這世上的事,並非隻有好壞之分,奸惡之徒肯行善,不會有什麽害處,至於將來他們如何,那是將來的事,眼下,最緊要的,還是救人,近來朝廷是多事之秋,大家的心思,都沒放在這上頭,錦衣衛既然肯挺身而出,又有什麽不好。罷……不說這些,那個郝風樓,據說也親自除雪去了,這個家夥,也難怪能得聖心,大家都在玩心眼的時候,他倒是好,自個兒去為皇上分憂了,這個,你我都要學著,沒有好處的。”
楊榮並不苟同楊士奇的觀點,不過卻不願引起什麽爭執,隻得息事寧人,道:“好吧,不管了,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隨他們去吧。哦,還有一件事,兵部那邊有消息傳來,說是交趾神機衛人馬入京,這是陛下恩準了的,朝廷呢,自該妥善安置,錦衣衛有個周司吏,三天兩頭來打招呼,說是這些人,身份特殊,要請兵部那邊,無論如何,擔待一些,還說什麽必須安置在僻靜處,因為操練動靜大,又說他們食量大,不隻飯要管飽,每日還得有魚肉若幹,這還不算,又說因為是交趾人,怕冷,初來乍到的,多有不便,得添置一些冬衣,你說說看,哪有這個樣子的,噢,合著就他的神機衛金貴,朝廷還非就得像大爺一樣供著他們不可,這些人,終究是南方來的蠻子,哪裏來的這般挑剔。”
楊士奇倒是對這事兒來了那麽點兒興趣,禁不住道:“這
神機衛,據說是許多土司子弟充任是麽?”
楊榮苦笑:“是不是,又有何妨?這土司在交趾是大爺,可是到了這金陵,就什麽都不是。”、
楊士奇卻搖頭:“我說句不該說的話,勉仁這不是瞧不起神機衛,其實還是瞧不起那郝風樓罷了,其實那郝風樓,早已非吳下阿蒙了,而勉仁呢,卻還和大多數人一樣,用老眼光看人,其實這大可不必,無非,郝風樓不過是想他那神機衛多一些關照而已,這是什麽難事,不過是舉手之勞,何必,非要和他為難?老夫說句不該說的話,這郝風樓再可恨,可是敢問,眼下你動得了他?動不了,既然不能動他,那麽何必在這種小事上錙銖必較,這事兒害不著他,也掉不了他身上的肉,反而,糟他的記恨,老夫說這些,不是因為害怕他,而是管鮑分金、不計小節,在這種小事上使絆子,不值當,與其如此,倒還不如舉手之勞,給他一點恩惠,讓他惦記著你些許恩情,至於往後是你死我活還是不共戴天,那是以後的事。”
楊士奇捋著須,沉吟片刻:“所以……這事兒要辦,兵部要辦,你和老夫,也要親手抓一抓,要辦就辦好,辦妥當、辦漂亮,隻要是不是違法亂紀,能給方便的就要給方便,不妨這樣,待會兒,我去兵部一趟,和那夏元吉說個明白,其他衙門,你來下條子。勉仁兄,不要負氣,咱們是閣臣,若是連這點胸襟都沒有,如何立足廟堂?哈……你等著看吧,用不了多久,那郝風樓就要登門稱謝了,你看,讓人虧欠你一個人情,總比遭人嫉恨要好。”
楊榮哭笑不得:“理倒是這個理,可是這麽做,不免被人笑作是狼狽為奸。”
楊士奇含笑搖頭:“此言又差了,何為狼狽為奸?你我關心的,乃是交趾,這些神機衛的官兵,大多數都是交趾望族出身,難道給予一些優渥,都不成麽?怎麽就成了和那郝風樓狼狽為奸?若是有人亂嚼舌根子,那麽這個官司,我倒是要和他打打看,倒是勉仁兄,我說句不該說的話,如今,今朝已經不比往昔了,你我二人,還遭人恨呢,多個朋友,難道不比多個仇敵好麽?”
………………………………………………………………………………………………………………………………………………
第一章送到。(……)
這諾大的朝廷,無數個衙門,自有差人拿著竹掃帚開始掃雪,那一個個穿著蓑衣的人,如螞蟻一般在京師中晃動,最後將一條條街道清掃幹淨。
天子北狩,這是大事,若是其他的時候,少不得有大臣出來勸一勸,無非就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何況天子乎之類的警句,隻是這一次,卻是出奇的安靜,所有人沒有做聲,都沒有動靜,隻有幾個老傻瓜吼了幾句,見無人響應,索性也就不做聲了。
內閣一如既往的安靜,楊士奇清早來當值,他前腳進了自己的值房,後腳那楊榮便跟了來。
楊榮見了楊士奇,劈頭蓋臉的就道:“士奇,人心,人心啊,人心真是看不透……”
楊士奇脫下了披風,一麵接過書吏送來的茶盞,笑吟吟的抿嘴道:“哦,又怎麽了,這些年久總是見你愁眉苦臉,不知所為何事。”
楊榮冷笑:“真是稀罕事兒,天子北狩,這就要動身了,可是朝野內外,都伸著脖子,卻都不發一言,這是什麽意思?倒都像是哄著天子走的,有些人啊,這哪裏是捧太子,這分明是害太子啊,陛下要走,當然不希望有人勸說,他是鐵了心,聽不得勸的,可是不勸,就好像大家夥兒都轟著天子走似地,天子琢磨一下,回過勁來。心裏會自在麽?這些人啊……不明是非,不明是非啊…”
楊榮捋著胡須感歎,晃著腦子。覺得有些懊惱。
楊士奇卻隻是微微一笑,道:“這其中的內情嘛………勉仁就有所不知了,其實道理,大家都明白,可是你想想看,天子要走,太子就要監國。太子是儲君,是未來的天子,這個時候你來勸。就有人難免會想,你這不是故意讓太子不能監國麽,這個出頭鳥,誰敢做?就不怕太子記恨?其實太子那邊。也希望有人來勸一勸。怕自己被推到風口浪尖上,可是他不能說話,也不能鼓動下頭的大臣們去上書勸說,為何?怕廠衛啊,稍有風吹草動,說不準就鑽進了天子的耳朵裏,你太子私底下串聯大臣,這怎麽成?因此啊。明白的人知道怎麽樣對太子有好處,可是偏偏沒人肯做這出頭鳥。生怕自己的‘好心’,太子不能領會,反而遭了嫉恨。可是不知道的呢,卻還在歡欣鼓舞。至於太子那邊,又是有苦難言,總而言之,大家都在裝糊塗。自古以來,最不好做的,就是太子,左不是右不是,如履薄冰,一個不慎,就可能遭了大忌。”
楊榮一聽,頓覺有理,點頭道:“所以說,人心才是真正的可怕,人人都曉得明哲保身,所以大家都知道這是錯的事,偏偏大家都肯硬著頭皮,就此錯下去。”
楊士奇喝了口茶,身子熱了一些,不禁笑道:“怎麽,勉仁兄近來為何有如此多的感慨。”
楊榮和楊士奇的關係,卻是極好的,便笑了,坦率的道:“近日不是下雪麽,欣賞了雪景,又看了一些近來士林裏傳出的幾個雪景的佳作,感慨就多了一些。”
楊士奇歎口氣:“話雖如此,可是尋常百姓,隻怕就沒這賞雪的興致了,我聽說,昨個兒凍死了三十多人,這還是天子腳下,其他地方,天知道是什麽光景,都說是太平盛世,可是盛世都是如此,其他年景,就更不必說了。那太子的事,你我也就不摻和了,太子殿下自然有的是的人巴結,還輪不到你我…”
說到這裏的時候,楊士奇不禁有些氣惱,他的涵養雖好,可是想到某些小動作,還是不免有點兒心寒,他立即打起精神,道:“話說回來,現在漢王是沒指望了,能乖乖做他的藩王已是萬幸,趙王呢,更是絕無可能,太子即便出點差錯,眼下,也是無妨,反正經受的起,倒是聽說,京師裏出了個稀罕事兒。”
楊榮一聽,露出古怪表情:“這事兒老夫也有耳聞,說是那些錦衣衛,個個拿了掃帚上街,給人掃雪去了,還設了粥攤,說是天子親軍,奉天子令,賑濟百姓,這事兒,倒是傳開了,嗬……說來真是可笑,這錦衣衛,突然成了善人,想起來都不寒而栗,這些人突然做了善事,這定是別有所圖了,老夫就在琢磨,這郝風樓,葫蘆裏賣什麽藥,倒是有無知百姓,竟是不辨是非,居然為這些小恩小惠,而感激涕零,這事兒,哎……曆來大奸者必若忠,大惡者也必會積善,無知百姓,哪裏分得清什麽是非好壞,被這些歹人蒙騙,將來還不知要吃多少虧。”
楊士奇卻不這樣看,搖頭道:“是大奸還是大惡,與你我何幹?說實話,他們這時候肯出來,那也是難得,連這樣的人都肯行善,其他衙門,還坐得住麽?有了這個表率,卻也不錯,勉仁,這世上的事,並非隻有好壞之分,奸惡之徒肯行善,不會有什麽害處,至於將來他們如何,那是將來的事,眼下,最緊要的,還是救人,近來朝廷是多事之秋,大家的心思,都沒放在這上頭,錦衣衛既然肯挺身而出,又有什麽不好。罷……不說這些,那個郝風樓,據說也親自除雪去了,這個家夥,也難怪能得聖心,大家都在玩心眼的時候,他倒是好,自個兒去為皇上分憂了,這個,你我都要學著,沒有好處的。”
楊榮並不苟同楊士奇的觀點,不過卻不願引起什麽爭執,隻得息事寧人,道:“好吧,不管了,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隨他們去吧。哦,還有一件事,兵部那邊有消息傳來,說是交趾神機衛人馬入京,這是陛下恩準了的,朝廷呢,自該妥善安置,錦衣衛有個周司吏,三天兩頭來打招呼,說是這些人,身份特殊,要請兵部那邊,無論如何,擔待一些,還說什麽必須安置在僻靜處,因為操練動靜大,又說他們食量大,不隻飯要管飽,每日還得有魚肉若幹,這還不算,又說因為是交趾人,怕冷,初來乍到的,多有不便,得添置一些冬衣,你說說看,哪有這個樣子的,噢,合著就他的神機衛金貴,朝廷還非就得像大爺一樣供著他們不可,這些人,終究是南方來的蠻子,哪裏來的這般挑剔。”
楊士奇倒是對這事兒來了那麽點兒興趣,禁不住道:“這
神機衛,據說是許多土司子弟充任是麽?”
楊榮苦笑:“是不是,又有何妨?這土司在交趾是大爺,可是到了這金陵,就什麽都不是。”、
楊士奇卻搖頭:“我說句不該說的話,勉仁這不是瞧不起神機衛,其實還是瞧不起那郝風樓罷了,其實那郝風樓,早已非吳下阿蒙了,而勉仁呢,卻還和大多數人一樣,用老眼光看人,其實這大可不必,無非,郝風樓不過是想他那神機衛多一些關照而已,這是什麽難事,不過是舉手之勞,何必,非要和他為難?老夫說句不該說的話,這郝風樓再可恨,可是敢問,眼下你動得了他?動不了,既然不能動他,那麽何必在這種小事上錙銖必較,這事兒害不著他,也掉不了他身上的肉,反而,糟他的記恨,老夫說這些,不是因為害怕他,而是管鮑分金、不計小節,在這種小事上使絆子,不值當,與其如此,倒還不如舉手之勞,給他一點恩惠,讓他惦記著你些許恩情,至於往後是你死我活還是不共戴天,那是以後的事。”
楊士奇捋著須,沉吟片刻:“所以……這事兒要辦,兵部要辦,你和老夫,也要親手抓一抓,要辦就辦好,辦妥當、辦漂亮,隻要是不是違法亂紀,能給方便的就要給方便,不妨這樣,待會兒,我去兵部一趟,和那夏元吉說個明白,其他衙門,你來下條子。勉仁兄,不要負氣,咱們是閣臣,若是連這點胸襟都沒有,如何立足廟堂?哈……你等著看吧,用不了多久,那郝風樓就要登門稱謝了,你看,讓人虧欠你一個人情,總比遭人嫉恨要好。”
楊榮哭笑不得:“理倒是這個理,可是這麽做,不免被人笑作是狼狽為奸。”
楊士奇含笑搖頭:“此言又差了,何為狼狽為奸?你我關心的,乃是交趾,這些神機衛的官兵,大多數都是交趾望族出身,難道給予一些優渥,都不成麽?怎麽就成了和那郝風樓狼狽為奸?若是有人亂嚼舌根子,那麽這個官司,我倒是要和他打打看,倒是勉仁兄,我說句不該說的話,如今,今朝已經不比往昔了,你我二人,還遭人恨呢,多個朋友,難道不比多個仇敵好麽?”
………………………………………………………………………………………………………………………………………………
第一章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