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聯海軍奧斯卡號核潛艇出現在中華帝國近海,給中華帝國造成巨大的軍事威脅。
所謂來而不往非禮也,中華帝國海軍立即進行了反擊。一個星期後,中華帝國海軍四艘元級攻擊核潛艇和六艘明級戰略核潛艇先是在珍珠港基地高調亮相,當夜便秘密出發,穿過北冰洋進入北大西洋,然後再次高調出現在距離德聯海軍北方艦隊基地不到兩百公裏的海麵上。
中華帝國的核潛艇編隊在短短半個月的時間裏,突然從北太平洋來到北大西洋,無疑給德聯和北約一個當頭棒喝。
德聯軍方對此大為驚恐,一開始還以為中華帝國海軍的核潛艇速度快的驚人,半個月航行兩萬海裏。但很快這種不切實際的猜想被打破了,德聯軍方終於知道中華帝國的核潛艇是從北冰洋下麵穿過來的。
直到這時,德聯軍方才重視起北冰洋這個本來被認為是天然屏障的地方。
自從中華帝國第一艘核潛艇鸚鵡螺號在光華四十三年首次完成穿越北極的冰下潛航之後,中華帝國海軍在十分保密的情況下又先後進行了三十多次冰下潛航,以便獲取北冰洋的戰略通道,作為中華帝國海軍核潛艇部隊迅速從太平洋通過北冰洋進入大西洋,威脅德聯戰略大後方的重要籌碼。
中華帝國海軍藉此正式向全世界宣布了這一成就後,冰下潛航行動實際上已經停止了。因為一是當時沒有競爭對手。二是這種航行也要冒極大的風險。
如今,中華帝國海軍核潛艇再次穿過北冰洋的行動給德聯極大的戰略威脅。如果不加以阻止,中華帝國的核潛艇可以輕易的接近通過北冰洋接近德聯本土,德聯海陸空三軍幾乎沒有核打擊的預警時間,這種巨大的威脅令德聯上下惶惶不可終日。
不久,德聯軍向中華帝國發起了挑戰。1963年夏,德聯海軍核潛艇奧丁號首次遠征北極,成功地在北緯84度的冰隙中浮起。艇員們登上北極冰原,升起德聯國旗,甚至還在冰原上踢了足球。一年後。另兩艘德聯核潛艇從波羅的海出發,經北極轉航至太平洋,然後訪問了日本。在冰下潛航過程中德聯潛艇多次找到未結冰的水麵進行模擬導彈發射井演練了潛艇垂直上浮機動。
德聯核潛艇打破了中華帝國對北極海洋潛航的專利,中華帝國對此實不甘心。光華六十五年,中華帝國鯉魚號核潛艇穿越三大洋,首次完成了環球潛航。並宣稱,它已建立了水下核導彈防禦係統,將采用“不遭反擊的核打擊戰略”。此舉對德聯而言,又是一個巨大的刺激。
德聯被迫迎接挑戰。但單個潛艇的環球潛航已沒有多大意思,要勝中國人一籌。就要搞別人未有過的行動。於是德國海軍提出計劃,派3艘核潛艇實施環球編隊潛航,預計用兩個月的時間穿越北冰洋、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然後從西北太平洋抵達日本。
1966年2月2日淩晨,德聯歐洲艦隊的3艘核潛艇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悄悄駛離基地,航向東方。此次行動極端保密。沒有人到碼頭送行,極少有人知道這3艘核潛艇的去向和真實使命。然而潛艇編隊出發後不久就遇到了意外情況。一艘核潛艇的核動力裝置發生嚴重故障,不得不撤出行動。另兩艘核潛艇繼續執行潛航計劃。它們沿著同一路線一前一後潛航,嚴格保持預先規定的潛深和距離。兩艇建立了超短波和超聲波水下通信聯絡。為使行動保密。沿途不暴露蹤跡,航行路線選在各大洋的偏僻海區。這無形中又加大了遠航的危險和難度。
這次潛航與中華帝國當年鯉魚號潛艇的那次潛航完全不同。中華帝**方對鯉魚號的潛航路線經過精心選擇,使航線盡量靠近世界各地港口和基地,以便一旦發生事故,救援艦隻可在一晝夜內趕到出事地點。鯉魚號潛艇潛航中曾兩次被迫浮出水麵。一次是為了滅火,另一次是向趕來救援的軍艦移交一名重病號。
而德聯潛艇沒有像中華帝國那樣的遍布世界各地的海軍基地和維護設施。其安全隻能寄希望於潛艇自身設備和艇員們的高素質。
遠航中,德聯潛艇通過南極附近海區最危險。也是海軍總部最擔心的。按被批準的環球潛航路線,潛艇編隊應當通過德雷克海峽,繞過甫美洲,進入太平洋。而福克蘭群島以南海區冰情複雜。尤其是通往德雷克海峽的一段人稱鬼門關。那裏氣候惡劣,長年漂浮著巨大的冰山。潛艇艇員們對這裏的情況知之甚少,有限的海洋知識也隻是從以前俄羅斯航海家的航海日誌中得到的。此外,這裏的冰山經常積成冰群,受它們的影響,潛艇的水聲設備屏幕上一片亮點,有用信號受阻。在這裏,潛艇實際是靠著很久以前經過這裏的“遠征”號帆船所提供的海區資料航行的。
為保證潛艇編隊安全通過海峽,德國海軍總部曾預先向南大西洋派出了由海洋探險船“法蘭克福”號和油船“拉籃”號組成的勘察隊。海洋探險船還為每艘潛艇帶去了預備艇員。潛艇和勘察船隊通過無線電聯絡密切協同強行渡過海峽。
德雷克海峽給潛艇兵們留下難忘印象,南美洲南端的合恩角也沒有白過。通過這裏時,兩艘排水量超過5000噸的龐然大物在70米深的水下被強大的海流衝得東搖西晃,就好象在2―3級風浪中進行水上航行似的。
1966年3月26日,兩艘德聯海軍核潛艇抵達東京灣,按照計劃對日本進行訪問。同時宣告環球潛航圓滿結束。這次潛航曆時53天。航程25000海裏。兩艘核潛艇在潛航過程中對個別海區進行了水文調查,勘測了海底地形,開辟了新的航線。潛艇取得了組織水下遠距超長波通信的經驗。在遠離本土海岸的南美洲合恩角,德聯潛艇有史以來第1次在水下18米收到來自祖國的穩定信號。
當環球潛航結束的時刻,正值希特勒第9次元首選舉勝利,再次出任德聯最高領導人一職。因此德聯上下大幅度報道,無疑令這次潛航更加引人注目。
德聯海軍編隊環球潛航的成功對於中華帝國無疑是當頭一棒。在世界各地擁有眾多基地和觀測站的中華帝國及其盟國海軍,竟然對這次潛航行動一無所知。由於這一疏忽,加上之前德聯海軍奧斯卡號核潛艇突然出現在中華帝國近海事件,令中華帝**方備受民眾指責。擔任帝國海軍軍令部長主管海上反潛的李成台將軍被迫引咎辭職。
麵對帝國國民們的恐慌,帝國國防部的一萬多部電話都被打爆了。為了迅速平息民憤,中華帝國皇帝王晨浩提名梁應欽中將擔任軍令部長並主管海上反潛作戰。
梁應欽將軍是中華帝國海軍二戰期間的名將,在反潛作戰方麵經驗豐富。他上任後,立即著手針對德聯海軍的核潛艇組建反潛部隊。
上任前,梁應欽曾親自前往圓明園向王晨浩請教應對策略。二人觸膝長談,交換了各自的看法和經驗。王晨浩根據他個人的戰略想法結合當前國際形勢和中華帝國海軍的反潛力量建設,給梁應欽指出了幾個重點的反潛戰略,這對梁應欽日後成為令德聯海軍潛艇部隊聞風喪膽的人物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梁應欽組建反潛部隊。自然少不了用於反潛的各種巡洋艦、驅獵艦、獵潛艇和反潛飛機等武器平台了。中華帝國海軍的傳統反潛力量一直以水麵艦艇、潛艇作為主要反潛武器,配合反潛飛機便可以了。這種反潛模式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非常有效。但到了戰後五六十年代以後便開始過時了。
突出表現在敵人的潛艇實現了核動力,下潛深度大幅度增加,靜音能力也獲得顯著提高。傳統的反潛驅逐艦、反潛巡洋艦和獵潛艇需要花費很大氣力才能鎖定敵人的潛艇,但很多次演習當中,往往鎖定敵人潛艇的時候,自身也會遭到敵潛艇發射的魚雷攻擊,幾乎是兩敗俱傷或者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局麵。
但隨著中華帝國在電子工業能力上的迅猛發展和技術提升之後,反潛設備得以小型化,反潛飛機可以攜帶更多的反潛偵搜設備和反潛武器進行巡邏。從空中攻擊水麵下的敵方潛艇優勢非常明顯。一方麵反潛機的巡邏範圍廣、速度快。另一方麵敵人的潛艇普遍沒有對空作戰能力,因此反潛機可以毫無顧忌的出手攻擊,反潛效果也就大幅度提升了。
梁應欽除了繼續擴充傳統的水麵反潛戰艦和水下獵潛艇的規模外,重點便放在反潛飛機的建設上麵。這也是王晨浩給他指出的一條重要的反潛方向,還包括反潛直升機和反潛導彈在內等諸多的現代化反潛模式。
中華帝國海軍在二戰期間的魚鷹一代y-1水上反潛機由於載重小、速度慢、設備過時等因素,在梁應欽上台後便被強行退役了。取而代之的是中華帝國新一代的反潛巡邏機——魚鷹二代y-2。
魚鷹二代反潛巡邏機相較於一代而言,機體采用飛馬28型遠程運輸機設計。裝有4台渦槳發動機,空重27噸,正常起飛重量51.2噸,最大起飛重量54.4噸。標準著陸重量47.1噸。最大平飛速度761公裏每小時,經濟巡航速度608公裏每小時,低空巡邏速度381公裏每小時,實用升限9625米,作戰半徑3800公裏。
魚鷹二代反潛機機頭下部有大型雷達罩,尾部為磁探測器。三人控製駕駛艙,機身中部為作戰艙,乘員10-12人,該型機機翼前後的機身下部為前後兩個武器艙,可攜帶rgb-1、rgb-2、rgb-3聲納浮標,翼下有10個外掛點,能攜帶的反潛武器有:水雷、火箭、航空炸彈、深水炸彈、核深水炸彈、反潛魚雷、照明彈、空對空導彈,哮天犬反艦導彈等。雷達對大型艦艇的探測距離達到550公裏。
七十年代初,隨著魚鷹二代反潛巡邏機的閃亮登場,中華帝國海軍的反潛力量極具飆升,一直沾沾自喜的德聯海軍核潛艇部隊頓時陷入了巨大的危機當中。被中華帝國海軍在全球範圍內持續性的監視著,幾乎無所遁形。一度令德聯海軍的核潛艇被禁止進行戰略巡航任務,甚至被禁止出港。(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無彈窗小說網.rt
所謂來而不往非禮也,中華帝國海軍立即進行了反擊。一個星期後,中華帝國海軍四艘元級攻擊核潛艇和六艘明級戰略核潛艇先是在珍珠港基地高調亮相,當夜便秘密出發,穿過北冰洋進入北大西洋,然後再次高調出現在距離德聯海軍北方艦隊基地不到兩百公裏的海麵上。
中華帝國的核潛艇編隊在短短半個月的時間裏,突然從北太平洋來到北大西洋,無疑給德聯和北約一個當頭棒喝。
德聯軍方對此大為驚恐,一開始還以為中華帝國海軍的核潛艇速度快的驚人,半個月航行兩萬海裏。但很快這種不切實際的猜想被打破了,德聯軍方終於知道中華帝國的核潛艇是從北冰洋下麵穿過來的。
直到這時,德聯軍方才重視起北冰洋這個本來被認為是天然屏障的地方。
自從中華帝國第一艘核潛艇鸚鵡螺號在光華四十三年首次完成穿越北極的冰下潛航之後,中華帝國海軍在十分保密的情況下又先後進行了三十多次冰下潛航,以便獲取北冰洋的戰略通道,作為中華帝國海軍核潛艇部隊迅速從太平洋通過北冰洋進入大西洋,威脅德聯戰略大後方的重要籌碼。
中華帝國海軍藉此正式向全世界宣布了這一成就後,冰下潛航行動實際上已經停止了。因為一是當時沒有競爭對手。二是這種航行也要冒極大的風險。
如今,中華帝國海軍核潛艇再次穿過北冰洋的行動給德聯極大的戰略威脅。如果不加以阻止,中華帝國的核潛艇可以輕易的接近通過北冰洋接近德聯本土,德聯海陸空三軍幾乎沒有核打擊的預警時間,這種巨大的威脅令德聯上下惶惶不可終日。
不久,德聯軍向中華帝國發起了挑戰。1963年夏,德聯海軍核潛艇奧丁號首次遠征北極,成功地在北緯84度的冰隙中浮起。艇員們登上北極冰原,升起德聯國旗,甚至還在冰原上踢了足球。一年後。另兩艘德聯核潛艇從波羅的海出發,經北極轉航至太平洋,然後訪問了日本。在冰下潛航過程中德聯潛艇多次找到未結冰的水麵進行模擬導彈發射井演練了潛艇垂直上浮機動。
德聯核潛艇打破了中華帝國對北極海洋潛航的專利,中華帝國對此實不甘心。光華六十五年,中華帝國鯉魚號核潛艇穿越三大洋,首次完成了環球潛航。並宣稱,它已建立了水下核導彈防禦係統,將采用“不遭反擊的核打擊戰略”。此舉對德聯而言,又是一個巨大的刺激。
德聯被迫迎接挑戰。但單個潛艇的環球潛航已沒有多大意思,要勝中國人一籌。就要搞別人未有過的行動。於是德國海軍提出計劃,派3艘核潛艇實施環球編隊潛航,預計用兩個月的時間穿越北冰洋、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然後從西北太平洋抵達日本。
1966年2月2日淩晨,德聯歐洲艦隊的3艘核潛艇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悄悄駛離基地,航向東方。此次行動極端保密。沒有人到碼頭送行,極少有人知道這3艘核潛艇的去向和真實使命。然而潛艇編隊出發後不久就遇到了意外情況。一艘核潛艇的核動力裝置發生嚴重故障,不得不撤出行動。另兩艘核潛艇繼續執行潛航計劃。它們沿著同一路線一前一後潛航,嚴格保持預先規定的潛深和距離。兩艇建立了超短波和超聲波水下通信聯絡。為使行動保密。沿途不暴露蹤跡,航行路線選在各大洋的偏僻海區。這無形中又加大了遠航的危險和難度。
這次潛航與中華帝國當年鯉魚號潛艇的那次潛航完全不同。中華帝**方對鯉魚號的潛航路線經過精心選擇,使航線盡量靠近世界各地港口和基地,以便一旦發生事故,救援艦隻可在一晝夜內趕到出事地點。鯉魚號潛艇潛航中曾兩次被迫浮出水麵。一次是為了滅火,另一次是向趕來救援的軍艦移交一名重病號。
而德聯潛艇沒有像中華帝國那樣的遍布世界各地的海軍基地和維護設施。其安全隻能寄希望於潛艇自身設備和艇員們的高素質。
遠航中,德聯潛艇通過南極附近海區最危險。也是海軍總部最擔心的。按被批準的環球潛航路線,潛艇編隊應當通過德雷克海峽,繞過甫美洲,進入太平洋。而福克蘭群島以南海區冰情複雜。尤其是通往德雷克海峽的一段人稱鬼門關。那裏氣候惡劣,長年漂浮著巨大的冰山。潛艇艇員們對這裏的情況知之甚少,有限的海洋知識也隻是從以前俄羅斯航海家的航海日誌中得到的。此外,這裏的冰山經常積成冰群,受它們的影響,潛艇的水聲設備屏幕上一片亮點,有用信號受阻。在這裏,潛艇實際是靠著很久以前經過這裏的“遠征”號帆船所提供的海區資料航行的。
為保證潛艇編隊安全通過海峽,德國海軍總部曾預先向南大西洋派出了由海洋探險船“法蘭克福”號和油船“拉籃”號組成的勘察隊。海洋探險船還為每艘潛艇帶去了預備艇員。潛艇和勘察船隊通過無線電聯絡密切協同強行渡過海峽。
德雷克海峽給潛艇兵們留下難忘印象,南美洲南端的合恩角也沒有白過。通過這裏時,兩艘排水量超過5000噸的龐然大物在70米深的水下被強大的海流衝得東搖西晃,就好象在2―3級風浪中進行水上航行似的。
1966年3月26日,兩艘德聯海軍核潛艇抵達東京灣,按照計劃對日本進行訪問。同時宣告環球潛航圓滿結束。這次潛航曆時53天。航程25000海裏。兩艘核潛艇在潛航過程中對個別海區進行了水文調查,勘測了海底地形,開辟了新的航線。潛艇取得了組織水下遠距超長波通信的經驗。在遠離本土海岸的南美洲合恩角,德聯潛艇有史以來第1次在水下18米收到來自祖國的穩定信號。
當環球潛航結束的時刻,正值希特勒第9次元首選舉勝利,再次出任德聯最高領導人一職。因此德聯上下大幅度報道,無疑令這次潛航更加引人注目。
德聯海軍編隊環球潛航的成功對於中華帝國無疑是當頭一棒。在世界各地擁有眾多基地和觀測站的中華帝國及其盟國海軍,竟然對這次潛航行動一無所知。由於這一疏忽,加上之前德聯海軍奧斯卡號核潛艇突然出現在中華帝國近海事件,令中華帝**方備受民眾指責。擔任帝國海軍軍令部長主管海上反潛的李成台將軍被迫引咎辭職。
麵對帝國國民們的恐慌,帝國國防部的一萬多部電話都被打爆了。為了迅速平息民憤,中華帝國皇帝王晨浩提名梁應欽中將擔任軍令部長並主管海上反潛作戰。
梁應欽將軍是中華帝國海軍二戰期間的名將,在反潛作戰方麵經驗豐富。他上任後,立即著手針對德聯海軍的核潛艇組建反潛部隊。
上任前,梁應欽曾親自前往圓明園向王晨浩請教應對策略。二人觸膝長談,交換了各自的看法和經驗。王晨浩根據他個人的戰略想法結合當前國際形勢和中華帝國海軍的反潛力量建設,給梁應欽指出了幾個重點的反潛戰略,這對梁應欽日後成為令德聯海軍潛艇部隊聞風喪膽的人物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梁應欽組建反潛部隊。自然少不了用於反潛的各種巡洋艦、驅獵艦、獵潛艇和反潛飛機等武器平台了。中華帝國海軍的傳統反潛力量一直以水麵艦艇、潛艇作為主要反潛武器,配合反潛飛機便可以了。這種反潛模式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非常有效。但到了戰後五六十年代以後便開始過時了。
突出表現在敵人的潛艇實現了核動力,下潛深度大幅度增加,靜音能力也獲得顯著提高。傳統的反潛驅逐艦、反潛巡洋艦和獵潛艇需要花費很大氣力才能鎖定敵人的潛艇,但很多次演習當中,往往鎖定敵人潛艇的時候,自身也會遭到敵潛艇發射的魚雷攻擊,幾乎是兩敗俱傷或者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局麵。
但隨著中華帝國在電子工業能力上的迅猛發展和技術提升之後,反潛設備得以小型化,反潛飛機可以攜帶更多的反潛偵搜設備和反潛武器進行巡邏。從空中攻擊水麵下的敵方潛艇優勢非常明顯。一方麵反潛機的巡邏範圍廣、速度快。另一方麵敵人的潛艇普遍沒有對空作戰能力,因此反潛機可以毫無顧忌的出手攻擊,反潛效果也就大幅度提升了。
梁應欽除了繼續擴充傳統的水麵反潛戰艦和水下獵潛艇的規模外,重點便放在反潛飛機的建設上麵。這也是王晨浩給他指出的一條重要的反潛方向,還包括反潛直升機和反潛導彈在內等諸多的現代化反潛模式。
中華帝國海軍在二戰期間的魚鷹一代y-1水上反潛機由於載重小、速度慢、設備過時等因素,在梁應欽上台後便被強行退役了。取而代之的是中華帝國新一代的反潛巡邏機——魚鷹二代y-2。
魚鷹二代反潛巡邏機相較於一代而言,機體采用飛馬28型遠程運輸機設計。裝有4台渦槳發動機,空重27噸,正常起飛重量51.2噸,最大起飛重量54.4噸。標準著陸重量47.1噸。最大平飛速度761公裏每小時,經濟巡航速度608公裏每小時,低空巡邏速度381公裏每小時,實用升限9625米,作戰半徑3800公裏。
魚鷹二代反潛機機頭下部有大型雷達罩,尾部為磁探測器。三人控製駕駛艙,機身中部為作戰艙,乘員10-12人,該型機機翼前後的機身下部為前後兩個武器艙,可攜帶rgb-1、rgb-2、rgb-3聲納浮標,翼下有10個外掛點,能攜帶的反潛武器有:水雷、火箭、航空炸彈、深水炸彈、核深水炸彈、反潛魚雷、照明彈、空對空導彈,哮天犬反艦導彈等。雷達對大型艦艇的探測距離達到550公裏。
七十年代初,隨著魚鷹二代反潛巡邏機的閃亮登場,中華帝國海軍的反潛力量極具飆升,一直沾沾自喜的德聯海軍核潛艇部隊頓時陷入了巨大的危機當中。被中華帝國海軍在全球範圍內持續性的監視著,幾乎無所遁形。一度令德聯海軍的核潛艇被禁止進行戰略巡航任務,甚至被禁止出港。(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無彈窗小說網.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