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弩坊中也如同楊文忠所說的那樣,一拍繁忙的景象,原來的一百多匠人現在已經擴充為了將近三百人的作坊,規模雖然和大宋軍器監的弓弩坊還沒法媲美,但從出產的弓弩質量上來說,伏波軍這裏的弓弩決不差於宋軍弓弩,而且機弩在形製上加上了肩托之後,更是大異於大宋機弩,命中率得以大幅提高。
楊文忠兩個兒子各負責一項事務,一人管弓,一人造弩,而楊文忠則親自負責神臂弩的監造,進行的有條不紊,庫房中也儲備了大批餘富海從北方偷運出來的筋角等製弓必備之物,到處彌漫著一種生膠的刺鼻氣味。
見到徐毅巡視弓弩坊,楊文忠少不得也要陪同他轉上一番,並拿出一些樣品交給徐毅查看,經過這半年時間楊文忠父子的努力,這裏的工匠們的技藝也日臻嫻熟,所製弓弩比起頭幾批產品質量上有了大幅攀升,即便像徐毅這種外行,拿到了這些成品之後,也能看出這些新製的弓弩明顯優於以前船隊中裝備的那些弓弩,少不得又要高興一番。
看著庫房中那些成批排放的未掛弦的弓弩,徐毅伸手拿起了一把三箭弩,此弩這次在他南征的時候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愛州防禦戰中大批殺傷了攻城的安南軍,於是對陪同他的楊文忠說道:“這樣的三箭弩我們不妨多製一些,雖然它的射程和威力有所不及蹶張弩,但是貴在此弩可以對付大批敵軍進攻,同一時間發射的箭矢數量遠超於普通蹶張弩,不失是一種難得的好東西!”楊文忠自然是答應下來,對於弓弩坊來說,徐毅的重視絲毫不下於鐵作和銅作兩地,在這個熱兵器尚未成熟的時代。
他想大批製造火槍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雖然任斌已經製出了類似火槍的火銃,可是離大批裝備應用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在長程兵器方麵,他還必須依靠弓弩這種東西,畢竟火炮不可能隨時伴隨步軍或者騎兵進行衝鋒,大多時候麵對敵手還是要用弓弩和對手一決勝負,所以徐毅在弓弩坊地投入也可以說是絲毫不遺餘力的。
那一百多具由楊文忠親自督造出來的神臂弩威風凜凜地擺放在架子上麵,雖然還沒有掛上弩弦,可也能讓人感覺到它們的凜凜殺氣。
楊文忠取出一把,對徐毅說道:“這種新造神臂弩比起上次我獻給主公的那把神臂弩又有改進,主公請看,這個弩臂我再次加強了不少,這樣的話,射程方麵此弩至少比以前的神臂弩又增加五十步以上,破甲如同穿紙一般簡單!”徐毅聞聽低頭觀看此弩的弩臂,見到弩臂果真又加粗了少許,這麽一來此弩的射程肯定會加大一些,但他很快又想到一個很關鍵地問題。
於是微微皺眉道:“確實不錯,不過以前的神臂弩弩臂已經十分強硬了,射程增加固然是個好事。
可是會不會產生一個新的問題呢?以前的神臂弩一般人想要張開弩弦已經不易,如果繼續加強弩臂的話,射手豈不是更難上弦了嗎?如果射手上弦過於費力的話,會不會影響到射手的選擇呢?力氣小的射手即便再精準,恐怕也沒法用這個東西呀!”楊文忠得意的笑道:“這個事情請主公放心好了,老夫已經考慮到了這個問題了。
主公請看這裏,此弩老夫借鑒了一下主公所創的弩地上弦機構,射手隻需用力將弩弦掛到第一道鉤子上,然後搬動這個杆,便可以將弩臂完全張開,掛上機括,這樣的話,不但不會比以前費力大,反倒還省力了不少。
即便是一般人上弦也沒有一點問題!”徐毅這才注意到弩身上的那個機構。
伸手搬動了一下,原來楊文忠巧妙地將杠杆原理應用到了這個神臂弩上麵。
果真使上弦變的容易了許多,而且難能可貴的是這個機構設計十分巧妙,絲毫沒有影響到弩的瞄準使用,上弦完成之後,便可以複位放平在弩身一側,果真是精巧異常,於是少不得又是大喜了一番,這次回來無論是鐵作還是銅作,都給他了不少驚喜,沒想到連楊文忠這個老爺子也沒坐等著吃老本,居然改進出來了這種機械補助上弦的神臂弩,於是還不吝嗇的稱讚道:“楊老爺子果真堪稱大匠呀!說你老而彌堅毫不為過,居然想到了這麽好地辦法,不錯不錯,這麽一來恐怕我們的敵手更要倒黴了!”楊文忠也笑道:“主公可別看我老了,比起秦胡子任斌他們那些家夥來說,我一點也不覺得自己老,雷通那個老家夥就更不能和我比了,那老家夥可是會享清福,不過這個上弦的機括並非我一個人想出來的,我二兒子才在此中出力不小,他自從來了這裏之後,便被主公所創的那些東西吸引住了,沒事就往鐵作跑,還喜歡擺弄主公創製的弩,所以才弄出了這個東西,這個老二有我年輕時候的樣子,喜歡琢磨一些新東西,看來以後可以接我的衣缽了!”徐毅不由又對楊文忠的兒子刮目相看了幾分,人隻要善於學習,就能進步,工匠們要是都如同他這樣地話,何愁伏波軍以後用不上好東西呢?正待徐毅想要離開弓弩坊地庫房地時候。
徐毅忽然看到角落裏麵放了幾十把以前從來沒有見過地通體黝黑地小弩。
於是走了幾步過去。
拿起來一把在手中把玩了起來。
這種小弩做工精巧。
弩臂是用鋼片打製出來。
加上了牛角片等物。
強度一點不弱。
但尺寸比起一般地機弩要小許多。
這種小弩沒有肩托。
隻有一個跟****柄般地握把。
單手便能持握。
小地甚至能藏在腋下地袍子裏麵。
看起來十分好玩。
更為奇特地是這樣地一把小弩。
居然還是雙層弩臂。
上下有兩根弩弦。
一看便知道這家夥可以同時裝兩支弩箭。
仔細觀看了一下機括。
徐毅更是發現此弩不會扳動一下就將兩支弩同時發出。
而是可以扳動兩次之後。
分別射出兩支弩箭。
這玩意兒可真是好東西。
簡直就堪比後世黑道分子們慣用地那種鋸掉大半槍管和肩托地雙管獵槍了。
十分適合隨身攜帶。
這東西雖然不適合大批裝備軍隊使用。
但對於侍衛們來說卻很合用。
徐毅一邊嘖嘖稱奇。
一邊拿了一把愛不釋手地在手中把玩。
“主公一定很好奇這個東西吧!這個叫雙發手弩。
也是我們父子新鼓搗出來地玩意兒。
此物乃是上次李波回來地時候對老夫提出來要地東西。
我們父子琢磨了好久。
才弄出來。
這不剛做了幾十把。
還沒有來得及交給李波呢!主公可別看這東西小。
但它地弩臂力度可不算小。
發射地也是特製地無羽短箭。
射程足以和一般騎兵所用地角弓相媲美。
而且還可以保證威力不小於一般地角弓。
就是上弦地時候有點麻煩。
手勁小地人別想輕易上弦。
主公請看。
這就是我們專門為這雙發手弩打製地無羽箭!”楊文忠一邊對徐毅解釋。
一邊從旁邊地小箱子裏麵取出一支短箭交給了徐毅。
徐毅伸手接過這支短箭。
仔細觀看了起來。
隻見這支短箭沒有尾羽。
如果不是前麵有個箭頭地話。
簡直就像一根筷子一般。
箭身倒沒有出奇地地方。
關鍵就在這個箭頭上麵。
箭頭也是呈三棱形。
十分尖銳。
更奇地是三個棱都朝一個方向偏轉。
徐毅作為一個現代人一眼便看出了這樣設計地妙用。
這個設計算是巧妙地應用了空氣動力學。
由於此箭沒有尾羽。
發射地時候難免會出現搖擺。
很難確保弩箭地準確度。
而箭頭地三條棱角同時偏轉向一方。
弩箭射出之後。
空氣便會讓弩箭自動旋轉起來。
達到使弩箭穩定保持直線飛行地目地。
和後世線膛槍炮發射彈丸。
讓彈丸保持旋轉穩定地道理完全相同。
徐毅看完了這支弩箭之後簡直要被這些古人地智慧給雷倒了。
捧著這支弩箭久久不語。
“主公是不是看著這支弩箭地箭頭奇怪呢?您可不能小看了這個箭頭呀!要知道這個雙發手弩地弩箭不能裝尾羽。
所以發射地時候保不準箭會偏到什麽地方。
這樣一來即便弩再強。
射不著敵手也沒有大用。
至多嚇唬嚇唬人罷了。
後來我們就開始在弩箭地箭頭上麵打主意。
單是這個箭頭我們父子就琢磨了好多天時間。
將以前所知地所有箭頭都嚐試了一遍。
後來還是意外之中發現了一支沒有打好地三棱箭頭居然最好用。
驚奇之中。
我們又試了好多次。
才弄出了這樣一種箭頭。
解決了無羽箭容易失準地麻煩。
現在有了這種弩箭之後。
再也不用擔心這個手弩射不中目標了!”楊文忠說起這個弩箭地時候眉飛色舞。
好不得意。
這可算是他們楊家地獨創了。
老爺子打心眼裏麵自豪無比。
原來他們父子不是什麽天才。
懂得什麽空氣動力學。
居然隻是在一個次品三棱箭頭上發現了這樣地妙用。
居然是誤打誤撞地解決了無羽箭穩定地問題。
徐毅總算是從震驚中恢複了過來。
不過即便如此。
徐毅還是很欽佩他們父子三人。
要不是他們不懈地試驗地話。
恐怕也不會有這樣地發現。
世上許多事情地發生都具有一定地偶然性。
發明者不懂原理地事情也不是隻有這一件。
但隻要達到目地就行。
原理可以靠以後地人去慢慢摸索總結嘛!徐毅連連點頭。
表示對楊文忠父子地欽佩。
並洋洋灑灑地用盡可能通俗易懂地話。
給楊文忠父子解釋了一番有關這種箭頭地動作原理。
聽地他們父子一愣一愣地。
以前他們隻知道這種箭頭這麽做可以保證箭矢在飛行期間地穩定性。
卻不清楚其中地緣故。
可經過徐毅這麽一解釋。
他們才明白這裏麵還有這麽多地道理。
不由得對徐毅地淵博學識更加欽佩了起來。
周圍地幾個人紛紛出言大拍了徐毅一通馬屁。
把徐毅給捧得有些飄飄然起來。
不過幸好徐毅還不是那種容易被馬屁拍翻地主。
笑了一回之後。
便收起了這個話題。
立即吩咐楊文忠小批量投產這種雙發手弩和特製地無羽箭。
以後他要這個東西還有大用。
他現在已經明白了李波在背著他搞什麽東西了。
這個家夥還是耐不住性子呀!居然早就開始暗中著手了!徐毅決定還不管李波。
讓他接著偷偷摸摸地折騰下去。
權當不知道他做什麽。
等著李波自己來揭開這個秘密。
這種事情。
他理解李波地想法。
知道李波是想給他一個驚喜。
如果提前被他說破地話。
難免就辜負了李波地一片心意。
那豈不是就有些大煞風景了嗎?看破不說破。
該讓下麵弟兄表現地時候就讓他們表現一下。
要不然地話。
我這個半仙地稱號真地就要被坐實了!楊文忠答應了徐毅的吩咐,說即日便開始抽出部分巧匠開始傳授他們這種手弩的製作工藝,小批量投入量產。
走到另外一個工棚之後,徐毅一眼便看到這裏的工匠們正在擺弄的東西正是弩上的最關鍵的扭力彈簧,當然這種所為的扭力彈簧主要還是經過處理過的動物肌腱,而不是鋼製的彈簧了,於是對楊文忠問道:“弩不是由唐有成的木作在製造嗎?怎麽這個東西現在你的弓弩坊卻接手過來了?”楊文忠立即解釋道:“唐掌事那裏工匠雖多,但是瑣事數他那裏最多,製作弩的炮架沒有一點問題,但是他們弄這個東西,卻不如我們這些天天和筋角打交道的人,後來我們商議了一下決定,弩的木質部分還由他們製作,鐵質的配件就讓雷通這個老家夥來做,而絞簧就交給我們來完成,最後交給木作來最後組裝,算是木作、鐵作和我們弓弩坊一起完成的東西,這樣一來就幾不耽誤了!”這不正是後世那種分工合作的方式嗎?如此做法沒想到不用他來協調,這些人便自己完成了,真會給他徐毅省心,徐毅真是要偷笑了。
楊文忠兩個兒子各負責一項事務,一人管弓,一人造弩,而楊文忠則親自負責神臂弩的監造,進行的有條不紊,庫房中也儲備了大批餘富海從北方偷運出來的筋角等製弓必備之物,到處彌漫著一種生膠的刺鼻氣味。
見到徐毅巡視弓弩坊,楊文忠少不得也要陪同他轉上一番,並拿出一些樣品交給徐毅查看,經過這半年時間楊文忠父子的努力,這裏的工匠們的技藝也日臻嫻熟,所製弓弩比起頭幾批產品質量上有了大幅攀升,即便像徐毅這種外行,拿到了這些成品之後,也能看出這些新製的弓弩明顯優於以前船隊中裝備的那些弓弩,少不得又要高興一番。
看著庫房中那些成批排放的未掛弦的弓弩,徐毅伸手拿起了一把三箭弩,此弩這次在他南征的時候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愛州防禦戰中大批殺傷了攻城的安南軍,於是對陪同他的楊文忠說道:“這樣的三箭弩我們不妨多製一些,雖然它的射程和威力有所不及蹶張弩,但是貴在此弩可以對付大批敵軍進攻,同一時間發射的箭矢數量遠超於普通蹶張弩,不失是一種難得的好東西!”楊文忠自然是答應下來,對於弓弩坊來說,徐毅的重視絲毫不下於鐵作和銅作兩地,在這個熱兵器尚未成熟的時代。
他想大批製造火槍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雖然任斌已經製出了類似火槍的火銃,可是離大批裝備應用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在長程兵器方麵,他還必須依靠弓弩這種東西,畢竟火炮不可能隨時伴隨步軍或者騎兵進行衝鋒,大多時候麵對敵手還是要用弓弩和對手一決勝負,所以徐毅在弓弩坊地投入也可以說是絲毫不遺餘力的。
那一百多具由楊文忠親自督造出來的神臂弩威風凜凜地擺放在架子上麵,雖然還沒有掛上弩弦,可也能讓人感覺到它們的凜凜殺氣。
楊文忠取出一把,對徐毅說道:“這種新造神臂弩比起上次我獻給主公的那把神臂弩又有改進,主公請看,這個弩臂我再次加強了不少,這樣的話,射程方麵此弩至少比以前的神臂弩又增加五十步以上,破甲如同穿紙一般簡單!”徐毅聞聽低頭觀看此弩的弩臂,見到弩臂果真又加粗了少許,這麽一來此弩的射程肯定會加大一些,但他很快又想到一個很關鍵地問題。
於是微微皺眉道:“確實不錯,不過以前的神臂弩弩臂已經十分強硬了,射程增加固然是個好事。
可是會不會產生一個新的問題呢?以前的神臂弩一般人想要張開弩弦已經不易,如果繼續加強弩臂的話,射手豈不是更難上弦了嗎?如果射手上弦過於費力的話,會不會影響到射手的選擇呢?力氣小的射手即便再精準,恐怕也沒法用這個東西呀!”楊文忠得意的笑道:“這個事情請主公放心好了,老夫已經考慮到了這個問題了。
主公請看這裏,此弩老夫借鑒了一下主公所創的弩地上弦機構,射手隻需用力將弩弦掛到第一道鉤子上,然後搬動這個杆,便可以將弩臂完全張開,掛上機括,這樣的話,不但不會比以前費力大,反倒還省力了不少。
即便是一般人上弦也沒有一點問題!”徐毅這才注意到弩身上的那個機構。
伸手搬動了一下,原來楊文忠巧妙地將杠杆原理應用到了這個神臂弩上麵。
果真使上弦變的容易了許多,而且難能可貴的是這個機構設計十分巧妙,絲毫沒有影響到弩的瞄準使用,上弦完成之後,便可以複位放平在弩身一側,果真是精巧異常,於是少不得又是大喜了一番,這次回來無論是鐵作還是銅作,都給他了不少驚喜,沒想到連楊文忠這個老爺子也沒坐等著吃老本,居然改進出來了這種機械補助上弦的神臂弩,於是還不吝嗇的稱讚道:“楊老爺子果真堪稱大匠呀!說你老而彌堅毫不為過,居然想到了這麽好地辦法,不錯不錯,這麽一來恐怕我們的敵手更要倒黴了!”楊文忠也笑道:“主公可別看我老了,比起秦胡子任斌他們那些家夥來說,我一點也不覺得自己老,雷通那個老家夥就更不能和我比了,那老家夥可是會享清福,不過這個上弦的機括並非我一個人想出來的,我二兒子才在此中出力不小,他自從來了這裏之後,便被主公所創的那些東西吸引住了,沒事就往鐵作跑,還喜歡擺弄主公創製的弩,所以才弄出了這個東西,這個老二有我年輕時候的樣子,喜歡琢磨一些新東西,看來以後可以接我的衣缽了!”徐毅不由又對楊文忠的兒子刮目相看了幾分,人隻要善於學習,就能進步,工匠們要是都如同他這樣地話,何愁伏波軍以後用不上好東西呢?正待徐毅想要離開弓弩坊地庫房地時候。
徐毅忽然看到角落裏麵放了幾十把以前從來沒有見過地通體黝黑地小弩。
於是走了幾步過去。
拿起來一把在手中把玩了起來。
這種小弩做工精巧。
弩臂是用鋼片打製出來。
加上了牛角片等物。
強度一點不弱。
但尺寸比起一般地機弩要小許多。
這種小弩沒有肩托。
隻有一個跟****柄般地握把。
單手便能持握。
小地甚至能藏在腋下地袍子裏麵。
看起來十分好玩。
更為奇特地是這樣地一把小弩。
居然還是雙層弩臂。
上下有兩根弩弦。
一看便知道這家夥可以同時裝兩支弩箭。
仔細觀看了一下機括。
徐毅更是發現此弩不會扳動一下就將兩支弩同時發出。
而是可以扳動兩次之後。
分別射出兩支弩箭。
這玩意兒可真是好東西。
簡直就堪比後世黑道分子們慣用地那種鋸掉大半槍管和肩托地雙管獵槍了。
十分適合隨身攜帶。
這東西雖然不適合大批裝備軍隊使用。
但對於侍衛們來說卻很合用。
徐毅一邊嘖嘖稱奇。
一邊拿了一把愛不釋手地在手中把玩。
“主公一定很好奇這個東西吧!這個叫雙發手弩。
也是我們父子新鼓搗出來地玩意兒。
此物乃是上次李波回來地時候對老夫提出來要地東西。
我們父子琢磨了好久。
才弄出來。
這不剛做了幾十把。
還沒有來得及交給李波呢!主公可別看這東西小。
但它地弩臂力度可不算小。
發射地也是特製地無羽短箭。
射程足以和一般騎兵所用地角弓相媲美。
而且還可以保證威力不小於一般地角弓。
就是上弦地時候有點麻煩。
手勁小地人別想輕易上弦。
主公請看。
這就是我們專門為這雙發手弩打製地無羽箭!”楊文忠一邊對徐毅解釋。
一邊從旁邊地小箱子裏麵取出一支短箭交給了徐毅。
徐毅伸手接過這支短箭。
仔細觀看了起來。
隻見這支短箭沒有尾羽。
如果不是前麵有個箭頭地話。
簡直就像一根筷子一般。
箭身倒沒有出奇地地方。
關鍵就在這個箭頭上麵。
箭頭也是呈三棱形。
十分尖銳。
更奇地是三個棱都朝一個方向偏轉。
徐毅作為一個現代人一眼便看出了這樣設計地妙用。
這個設計算是巧妙地應用了空氣動力學。
由於此箭沒有尾羽。
發射地時候難免會出現搖擺。
很難確保弩箭地準確度。
而箭頭地三條棱角同時偏轉向一方。
弩箭射出之後。
空氣便會讓弩箭自動旋轉起來。
達到使弩箭穩定保持直線飛行地目地。
和後世線膛槍炮發射彈丸。
讓彈丸保持旋轉穩定地道理完全相同。
徐毅看完了這支弩箭之後簡直要被這些古人地智慧給雷倒了。
捧著這支弩箭久久不語。
“主公是不是看著這支弩箭地箭頭奇怪呢?您可不能小看了這個箭頭呀!要知道這個雙發手弩地弩箭不能裝尾羽。
所以發射地時候保不準箭會偏到什麽地方。
這樣一來即便弩再強。
射不著敵手也沒有大用。
至多嚇唬嚇唬人罷了。
後來我們就開始在弩箭地箭頭上麵打主意。
單是這個箭頭我們父子就琢磨了好多天時間。
將以前所知地所有箭頭都嚐試了一遍。
後來還是意外之中發現了一支沒有打好地三棱箭頭居然最好用。
驚奇之中。
我們又試了好多次。
才弄出了這樣一種箭頭。
解決了無羽箭容易失準地麻煩。
現在有了這種弩箭之後。
再也不用擔心這個手弩射不中目標了!”楊文忠說起這個弩箭地時候眉飛色舞。
好不得意。
這可算是他們楊家地獨創了。
老爺子打心眼裏麵自豪無比。
原來他們父子不是什麽天才。
懂得什麽空氣動力學。
居然隻是在一個次品三棱箭頭上發現了這樣地妙用。
居然是誤打誤撞地解決了無羽箭穩定地問題。
徐毅總算是從震驚中恢複了過來。
不過即便如此。
徐毅還是很欽佩他們父子三人。
要不是他們不懈地試驗地話。
恐怕也不會有這樣地發現。
世上許多事情地發生都具有一定地偶然性。
發明者不懂原理地事情也不是隻有這一件。
但隻要達到目地就行。
原理可以靠以後地人去慢慢摸索總結嘛!徐毅連連點頭。
表示對楊文忠父子地欽佩。
並洋洋灑灑地用盡可能通俗易懂地話。
給楊文忠父子解釋了一番有關這種箭頭地動作原理。
聽地他們父子一愣一愣地。
以前他們隻知道這種箭頭這麽做可以保證箭矢在飛行期間地穩定性。
卻不清楚其中地緣故。
可經過徐毅這麽一解釋。
他們才明白這裏麵還有這麽多地道理。
不由得對徐毅地淵博學識更加欽佩了起來。
周圍地幾個人紛紛出言大拍了徐毅一通馬屁。
把徐毅給捧得有些飄飄然起來。
不過幸好徐毅還不是那種容易被馬屁拍翻地主。
笑了一回之後。
便收起了這個話題。
立即吩咐楊文忠小批量投產這種雙發手弩和特製地無羽箭。
以後他要這個東西還有大用。
他現在已經明白了李波在背著他搞什麽東西了。
這個家夥還是耐不住性子呀!居然早就開始暗中著手了!徐毅決定還不管李波。
讓他接著偷偷摸摸地折騰下去。
權當不知道他做什麽。
等著李波自己來揭開這個秘密。
這種事情。
他理解李波地想法。
知道李波是想給他一個驚喜。
如果提前被他說破地話。
難免就辜負了李波地一片心意。
那豈不是就有些大煞風景了嗎?看破不說破。
該讓下麵弟兄表現地時候就讓他們表現一下。
要不然地話。
我這個半仙地稱號真地就要被坐實了!楊文忠答應了徐毅的吩咐,說即日便開始抽出部分巧匠開始傳授他們這種手弩的製作工藝,小批量投入量產。
走到另外一個工棚之後,徐毅一眼便看到這裏的工匠們正在擺弄的東西正是弩上的最關鍵的扭力彈簧,當然這種所為的扭力彈簧主要還是經過處理過的動物肌腱,而不是鋼製的彈簧了,於是對楊文忠問道:“弩不是由唐有成的木作在製造嗎?怎麽這個東西現在你的弓弩坊卻接手過來了?”楊文忠立即解釋道:“唐掌事那裏工匠雖多,但是瑣事數他那裏最多,製作弩的炮架沒有一點問題,但是他們弄這個東西,卻不如我們這些天天和筋角打交道的人,後來我們商議了一下決定,弩的木質部分還由他們製作,鐵質的配件就讓雷通這個老家夥來做,而絞簧就交給我們來完成,最後交給木作來最後組裝,算是木作、鐵作和我們弓弩坊一起完成的東西,這樣一來就幾不耽誤了!”這不正是後世那種分工合作的方式嗎?如此做法沒想到不用他來協調,這些人便自己完成了,真會給他徐毅省心,徐毅真是要偷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