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我們的網址:


    發晚了,擦汗,先去吃個晚飯,然後回來繼續寫第三更~多謝親們的粉紅和感恩節糖果,這兩天的粉紅票子都十分的給力,咱們跟前一名隻差二十多張了


    =======》《=====分割線=====》《=======


    方氏原想著祝永鑫當晚能回來,所以吃過晚飯就也沒急著安頓孩子睡覺,跟荷花一起做她說的那個核桃仁兒的糖。


    核桃糖的做法其實也不難,先把核桃仁和芝麻在鍋裏炒香擱在一旁備用,主要比較麻煩的是熬糖的火候,荷花自然是掌握不好,隻能絞盡腦汁地把糖汁需要熬到的火候說給方氏聽,讓她根據第七十二章老祝頭思鄉求粉紅!!經驗來實驗,頭一回也沒敢多弄,但外頭風吹門板的聲音讓方氏一恍神兒,錯過了起鍋的時間,糖汁中多了一股子糊味,隻能以失敗告終。


    第二次的糖汁熬得正好,粘稠透亮看著如同上好的蜂蜜,把核桃仁和芝麻倒入糖汁中,攪拌均勻之後,倒入一個塗了薄薄一層香油的盤子裏,擱在屋外頭凍得涼了硬實了之後,端回來扣出來,切成兩寸長一寸寬的長條。


    方氏伸手把切掉下來的渣蘸起來擱進嘴裏嚐嚐,荷花直接捏起一塊糖給她塞進嘴裏問:“娘,你嚐嚐好吃不?”


    “又甜又香的能不好吃?”方氏見荷花鼓搗的還真都成功了,對先前浪費的那些糖汁也不是特別的心疼了,笑著說,“這玩意兒味道還真是怪好的,咬著還脆生生的,就算賣不出去,咱家今年過年也準備點兒,來客了端出來也好看。”


    荷花把切得方正的撿出來,用油紙包了一包拿到外頭吊在房簷下,剩下的分作兩份,給家裏人每人嚐了點兒,另拿了一些給楊氏和祝大姐送去,正好見第七十二章老祝頭思鄉求粉紅!!博源和芍藥也在屋裏吃油炒麵,便也給他們每人分了一小塊。


    祝大姐一邊喂留哥兒吃油炒麵一邊說:“荷花,你上回弄的那個洋芋泥,咱們留哥兒就喜歡的緊,今個兒這個也好吃得緊。”


    “明個兒我拿些洋芋過來,那洋芋泥做起來極是簡單,大姑以後給留哥兒做著吃就是,不過這油炒麵小孩子吃多了不好,滑腸子,容易拉肚子,給他甜甜嘴就得了。”荷花擱下東西道,“我娘讓問,明個兒冬至是全家一起過還是分開各家過?”


    老祝頭的牙口不如年輕的時候了,別人都拿著糖咬的嘎巴脆的,他隻能含著那核桃糖磨蹭,聽了這話含含糊糊地說:“這還用得著問,冬至大似年,自然是全家一起過了。”


    荷花聽了這話有些失望,不過也早料到會有這樣的結果了,她回家後洗漱完畢窩到炕上,對還在等下做活的方氏道:“娘,別等了,爹說不定明早回來呢”


    方氏聞言覺得也對,見孩子都躺下了,她也就把針線都擱在一旁,吹了燈鑽進了被窩。


    全家都睡得迷迷糊糊的時候,忽然外麵傳來打門聲,荷花立刻就驚醒過來,推著方氏道:“娘,你聽是不是有人敲門?”


    “肯定是你爹回來了”方氏翻身起來披衣下地,點了油燈就要出去開門,荷花在她身後囑咐道:“娘,你問清楚再開門啊”


    不一會兒,祝永鑫帶著滿身的寒氣進了屋,凍得直搓手地說:“原本早就該到了,但是走到半路開始下大雪,有那麽一陣子大得都看不見路,牲口怎麽抽都不肯再走,隻好等著雪小了些才又繼續趕路,可真是凍死我了。”


    方氏用掃帚給他撲打掉身上的雪,讓他趕緊把都被冷風打透了的衣裳換下來,荷花披著衣裳到外間提了灶前用炭火溫著的水壺進來,倒水讓祝永鑫趕緊泡泡腳暖和一下。


    祝永鑫脫去外衣,從腰間解下用布纏好又緊緊捆著的四吊錢交給方氏。


    方氏見他竟然隻空心兒套了個夾襖,氣得嗔道:“你當真是不要命了,難怪凍得這樣冰冷冰冷的,穿得這樣少,還不一吹就是個透心兒涼?”


    “這不是身上帶著錢還趕夜路,我怕被人瞧了去嘛”祝永鑫不當回事兒,鑽進被窩裏輕聲道,“你快別吵吵了,都已經把荷花吵起來了,別再把茉莉弄醒了。”


    荷花把壺拎出去,撥了撥灶底的火,少燒了點兒水,給祝永鑫熱乎乎的衝了一碗油炒麵,端進去道:“爹肯定餓了吧,肚子裏沒食兒人不容易暖和,吃點兒東西再睡吧。”


    屋裏昏暗暗的,祝永鑫還以為荷花端上來的是晚上剩下的粥或是麵湯,大大的喝了一口才發現味道十分不錯,稀裏呼嚕吃了個幹淨才問:“這東西味兒不錯,是啥東西?”


    方氏拿過碗擱在桌上,推著他塞進被窩裏道:“趕緊睡吧,有什麽話明天再說,還要早起去祭祖送寒衣。”


    第二天早晨天還沒亮,方氏就把全家都叫了起來,穿戴齊整之後,幾個小的都舉著紙糊的衣裳,方氏拎著一籃子紙元寶,祝永鑫抱著那幾捆燒紙往楊氏院兒裏去了,進門就見祝老大和老三兩家都在院子裏等著了。


    劉氏嘟囔道:“來的恁晚,全家都等你們。”


    祝大姐白了她一眼風涼道:“人家抱著拎著那麽多東西呢,走得慢幾步也是正常的,不像某些人,空著兩隻爪子,當然來得早。”


    “爹、娘,大姐,我昨晚半夜才到家,所以早晨半天才起來。”祝永鑫插嘴圓場道。


    “行了,先去拜祖宗牌位。”老祝頭咳嗽一聲,因為冬至是大節,所以院兒裏已經搭了草棚子,放了條案,祖宗牌位已經都請了出來,前頭還插著香燭,供著幾樣吃食和楊氏準備的燒紙,這會兒把方氏準備的紙衣裳、燒紙和元寶等也都供在上頭,全家依照順序上去磕頭,老祝頭瞧著似乎有些個心事重重,讓所有人都去屋裏坐下,這才吧嗒著煙鬥道:“這幾天我一直在尋思個事兒,我一直沒跟你們說過咱們老家的事兒,也沒說過老家還有啥人。我從小死了娘,被爹拉扯長大,後來十來歲的時候家裏鬧饑荒活不下去了,我說要出來討生活,我老爹非要守著老家的祖墳,說寧可餓死也不出來,我倆一口氣吵翻了,我就跟著魏老2跑了出來,後來聽說老家傳信兒來說我爹餓死了,這麽多年我就再也沒回去過。這麽多年都過來了,不知道是不是人老了,最近總惦記著老家的事兒,想回去瞅瞅,所以我尋思著,等在家過完十五就走,爭取春耕前能趕回來,若是趕不回來,你們兄弟幾個幫老四把春耕忙活了,倒是也不耽誤什麽大事兒。”


    楊氏顯然也是第一次聽到這件事兒,神色有些愕然,皺著眉頭半晌之後才道:“按理說你想回老家看看我不該攔你,但是咱家如今是個啥情況你又不是不知道,給你湊出來盤纏的話,明年咱倆就喝西北風去?”


    老祝頭平時從不管錢,所以明顯是沒想到這方麵,聽楊氏這麽一說也是怔住,但隨即倔脾氣上來就嚷道:“沒錢又沒錢的走法,我當年從家裏跑出來,身上一文錢沒有,還不是好端端的走到這兒了,大不了我拿個碗一路要飯,也走得回去。”


    祝大姐聞言皺眉道:“爹,你說的這是啥話,你也是上了歲數的人了,如今兒女齊備的,哪裏能跟當年十來歲血氣方剛的小夥子那時候比,你若是當真想回去,也不是什麽難事兒,隻不過我不放心你自個兒回去,家裏兄弟幾個開春兒都得忙活地裏,所以也隻有我陪著你回去了,這樣萬一路上有個啥事兒,也能有人照應一下。”


    祝老四聞言道:“大姐,你再要強也是個女人家,跟爹一起去總歸還是不妥,萬一路上遇到個啥事兒可咋辦,還是我陪著爹回去吧”


    打老祝頭心裏覺得,是想讓兒子陪著回去,祝大姐雖說是自個兒閨女,但畢竟是不太方便,而且祝大姐自個兒心裏有主意,有什麽事兒怕是不會聽他的,但若是跟祝老四一起,開春的春耕隻靠著楊氏那可就是抓了瞎。


    祝永鑫似乎是瞧出了老祝頭的心思,起身兒道:“春耕的時候我們兄弟三個一起回來幫忙就是了,還是老四跟著爹去穩妥,大姐還有留哥兒要照顧,而且梅子明天出嫁之後,大姐在家多陪陪娘也是好的。”


    祝老大和祝老三也都忙點頭稱是,李氏原本是不太樂意,但是祝老大已經在她出聲之前應了,她也就不好再多出說什麽,勉強地穩住了麵色。


    劉氏最近心虛得很,又知道娘家兄嫂也不可能給自個兒撐腰做主,所以也異常的老實,甚至還反常地陪笑道:“爹娘這邊有啥要幹的活,我們幫忙也是應當應分的,四弟跟著去咱們都放心,自然也沒啥可多說的。”


    老祝頭見全家難得的齊聲,麵上稍微露出些欣慰的神色,歎了口氣道:“雖說葉落歸根,但是我家這一脈就隻剩下我一個,老家也沒什麽正經的親戚,都隻有遠親旁係了,所以我這次回去,還打算把家裏的祖墳遷過來,你們有空去山裏踅摸踅摸,看有沒有啥好地方。”


    這件事兒商議既定之後,楊氏領著幾個媳婦到灶間去煮一早包出來的餛飩,俗話說“冬至餛飩夏至麵”,全家連湯帶餛飩都吃得暖暖和和。


    是由】.!!!請記住:努力提供最爽快的閱讀體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歡田喜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名指的束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名指的束縛並收藏歡田喜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