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我們的網址:


    荷花這邊忙得熱鬧,齊錦棠卻也沒閑著,回家後眼瞧著就是立春了,跟縣裏的幾個官員大致溝通了一下修整河道的事兒,大家自然都很是高興,沒想到齊錦棠出去過個年還能帶回來這麽好的消息。


    齊錦棠自然不會說自己花了多少功夫,所以縣裏的人全都以為是荷花的大哥那邊有什麽本事和門路,對他的態度也與以前大不一樣。


    不過現在還在年裏,公務上的事兒就也暫時放在了一邊,馬縣丞就跟齊錦棠開始講立春的儀式,南方特別重視立春,每年的迎春禮各地都會辦的很隆重,雖說清溪縣不是農業為主的地方,但是也馬虎不得。


    齊錦棠聽了馬縣丞的講解,這第三百八十八章迎春打春才明白縣衙大堂東側的那個青石開鑿的石頭池子是做什麽用的,原來那池子還有個名字叫做迎春池。欽天監的官員去年六月的時候就已經定下了今年春牛和芒神的樣式、顏色,圖紙已經發到了各府州縣。縣裏的迎春節目都是早就選好排好的,如今隻剩下立春的前一日,從迎春池中取無根水和泥塑好春牛和芒神,由百姓送到縣衙安置,然後在立春這日由縣太爺住持打春牛的儀式。


    初八這日,縣裏的各級官員都按照品級穿著朝服,坐著各自的轎子,全都擺起儀仗,按照品級高低一路浩浩蕩蕩地來到城門口迎請芒神和春牛。


    芒神和春牛是當地的巧手匠人前一日就做好的,泥胎塑身,彩漆勾畫,中空的裏麵裝著五穀雜糧和各色幹果。芒神身長三尺六寸五分,手上鞭長二尺四寸。衣顏和帶色都是按照每年的天幹地支確定的。春牛身長八尺,尾長一尺二,繪著各色的圖案。除了前麵最大的一個春牛之外,後麵還有許多大小不一的,也有用竹篾編織又糊上彩紙的,都是百姓們自己第三百八十八章迎春打春做了來湊熱鬧的。


    齊錦棠下轎後。率領眾官員上前。衙役高舉儀仗和“春”字牌,領著迎春的隊伍,擁著芒神和春牛到縣裏的農壇,祭祀芒神和春牛。上前跪地展開“喜報陽春”的紅貼來報春。聽完讚禮官誦讀祝詞,隨後到農壇後的一小塊特意開辟的春場內扶犁耕了兩壟地,表示代禦親耕。勸民農桑,以迎春氣而兆豐年。最後迎春的隊伍把芒神和春牛一起抬到迎春池邊安放,等著第二天的鞭春大禮。


    荷花白天雖然聽見外麵熱熱鬧鬧的。但是也沒顧上問是怎麽回事兒,晚上回家見齊錦棠一副疲憊的樣子,忙打發人燒熱水,伸手接過他的朝服問:“怎麽,今個兒忙什麽了?怎麽還穿了朝服出去?”


    “明天是立春,南方重視這個節氣,有好多儀式。今個兒跑到城門去折騰了一圈兒回來,又到田裏去耕了兩壟地。回來之後他們硬要出去喝幾杯,結果就弄了這麽晚才回來。”齊錦棠說著脫掉沾了泥巴的鞋子,伸了個懶腰躺在榻上,有氣無力地說,“你明個兒忙嗎?若是不忙也領著下人出去看看熱鬧,聽說很是熱鬧。”


    荷花坐在榻邊輕輕給齊錦棠揉著太陽穴,見他很快就睡熟了,忙擺擺手,示意端著水盆進屋的苗兒放輕聲音,結果擰得半幹的帕子,給齊錦棠擦了臉和手,扯了條絲被給他蓋好,也沒舍得叫他起來,叫人在屋裏加了炭籠,兩個人便在外屋的榻上湊合了一夜。


    立春這日早晨,荷花剛起身兒理好衣裳頭發,馬勇家的就進來請示道:“奶奶,北邊兒立春的時候吃食有啥講究?還是按著當地的習慣來?”


    “說說看當地都有什麽講究?”荷花一邊往手上擦護手的脂膏一邊問。


    “要不叫劉婆子進來給奶奶說說?”馬勇家的搓搓手道,“奴婢知道得沒有她那麽清楚。”見到荷花點頭,忙招呼在門口候著的劉婆子進來。


    “回奶奶的話,咱們這兒,立春當日要做春盤春餅送給親友咬春,春盤裏一般都放蔥薑、蘿卜、時令的水果還有餅餌,講究一些的還要放各色的炒菜,熏肉、醬肉之類。春餅就是自家烙的薄餅,吃得時候抹上甜麵醬,按照自己的口味夾上各色的菜式放在餅裏,然後緊緊地卷起來吃。另外各家也都會炸春卷兒,親朋鄰裏之間也會互相送些討個吉利。”


    “那就照著當地的講究準備,既然親戚鄰裏之間還要互相送,咱們總不好隻收不送不是?”荷花吩咐按照最好的材料準備春盤和春餅,要給衙門裏的官員家裏送去,雖說人家未必會吃別人送的,但是麵子上的事兒不能不做。再按照正常的準備一些送給鄰居和縣衙裏的差役,大家討個熱鬧。


    這邊吩咐完了,齊錦棠也起身兒了,荷花吩咐人擺了早飯,兩個人簡單地吃過之後,幫他穿戴上朝服,理好頂戴,送他出了內宅的門,這才回來招呼幾個丫頭道:“爺說今日外頭熱鬧,已經打發人在縣衙對麵給咱們訂了個酒樓的雅間兒,讓我帶你們去看熱鬧。”


    幾個丫頭聞言全都歡騰起來,連聲說還是爺和奶奶知道心疼下人,各種好話兒說得跟不要錢似的,趕緊都跑回去換上自己喜歡的衣裳。荷花讓苗兒去請表叔一家同去,誰知道表叔和表嬸兒說後麵零活兒那邊忙著走不開,而且他們也都是見過迎春的儀式,隻不過自家不是種地的農戶,自然也就沒什麽重視。荷花見狀便也不再勉強,隻領著苗兒、小真和白芷三個人出了門。


    主仆四人剛在雅間兒坐定,就聽見外麵的喧嘩聲漸漸小了下來,荷花透過雅間兒的竹簾子朝外看去,縣衙的儀門大開,大堂前設了一條香案,上麵擺著香燭、豬羊、白酒等祭品。


    縣裏的百姓打著彩旗、敲著鑼鼓、吹起嗩呐都圍在大堂外麵,齊錦棠麵北跪下,作三獻酒狀。


    讚禮官誦讀完祝詞後,馬縣丞等其他官員手拿彩杖,肅立在春牛兩旁,隻聽讚禮官高唱:“長官擊鼓!”


    齊錦棠起身用力擊鼓三下。


    讚禮官接著又唱道:“鞭春!”


    眾官員繞牛走了三圈,擺出牽著春牛耕地的樣子,齊錦棠從讚禮官手中接過鞭子,朝春牛的身上鞭打下去。


    讚禮官高聲唱到:“一打風調雨順、二打國泰民安、三打五穀豐登……”


    最後一鞭用了很大的力氣,泥塑的春牛應聲而破,牛肚子裏事先填滿的五穀雜糧、幹果棗子等散落一地,官差和百姓們都上前歡呼搶食,都盼著能借此討到五穀豐登,吉年有餘的好兆頭。幾個衙役上前用撿起一些春牛的碎片,用彩紙包好,這是準備要送去縣裏各戶官員和有頭麵的人家以示吉祥。


    隨後早就排練好的優人,戲子等人都早就裝扮好,坐在紮好的花車上,扮演成各色人物,有昭君出塞、學士登瀛、張仙打彈、西施采蓮各式各樣,隨著花車的行進變換造型,還有些花車會沿途拋灑麻子、米、豆子之類,許多孩童都跟著花車一路爭搶撿拾,還大聲嚷著:“春來了,穀滿倉。春來了,田興旺。”花車的後麵還跟著鼓樂班子,吹打得都是喜慶歡快的調子,整個街上都彌漫著一股歡騰的氣氛。


    荷花隻關注地看了前麵齊錦棠住持的儀式,到後麵開始表演就沒什麽興趣了,不過見白芷和小真看得開心,自個兒就坐在一旁喝茶吃了些果子。等花車隊伍都已經走遠得差不多看不見了,才對那兩個眼巴巴地往外瞅著的丫頭說:“別探身看了,再探身就要掉到樓下去了。”


    白芷被荷花說的俏臉一紅,趕緊站直了身子挪到荷花身後去了,小真調皮地吐吐舌頭:“奶奶就會取笑奴婢,奴婢頭一次瞧見這樣的,多看幾眼嘛!”


    “爺說花車要繞城一圈兒呢,要不你追在後頭再看會兒去?”荷花笑著打趣道。


    “奴婢哪裏追得上花車啊……”小真縮了縮脖子道,“奴婢還想回家跟劉嫂子學怎麽做春卷兒呢!”


    “那咱們回去看看,咱們北方立春時候也咬春,不過咱們立春的時候可沒有南方這邊這麽多菜。”荷花起身兒叫夥計結賬。


    小真一說起做飯就來了精神,掰著手指道:“奴婢出來前特意去廚下看了一眼,劉嫂子今個兒準備了好多菜,有豆芽、韭菜、香蕈、洋芋、反正好多呢。”


    荷花見外麵人多,便戴上帷帽才起身兒出門,轉彎準備下樓的時候被跑上來的一個人撞了個正著,苗兒趕緊伸手扶住荷花,小真叉腰潑辣地道:“這麽窄的樓梯你跑什麽跑啊?若是把我們夫人撞傷了你賠得起嗎?”


    “這位夫人,小生魯莽,給您賠罪了。”撞人的是個年輕男子,白麵書生模樣,穿了件有些發舊的青色長衫,說話倒是彬彬有禮,一個勁兒地給荷花作揖賠禮。


    “罷了,不是什麽大事兒。”荷花擺擺手說,“隻不過還勸小哥兒今後莫要這般莽撞,若是撞到孩子或是老者,萬一有個閃失就不是鬧著玩的了。”


    荷花說著就下樓去了,小真還有些氣鼓鼓地衝那書生瞪了一眼,這才輕提裙擺快步追上了荷花。!!!


    請記住:,努力提供最爽快的閱讀體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歡田喜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名指的束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名指的束縛並收藏歡田喜地最新章節